滴滴出行是目前市面上硕果仅剩的尚未IPO的行业巨头,在竞争激烈的出行市场,滴滴能长期居于网约车市场领导者位置。滴滴也并没有躺在现有的成绩上停滞不前,不断通过多元化的布局打开人们对于滴滴改变出行市场想象空间:从礼橙专车、青桔单车、滴滴外卖、滴滴租车、滴滴跑腿、滴滴货运以及滴滴自动驾驶出租车等领域不断出现新增业务领域,尤其是今年滴滴的动作相当频繁。2020年遇见“新滴滴”,究竟是吃瓜群众新一轮的优惠利好,还是滴滴对“大出行”一盘大棋局的重新定义呢?
相对于挤公交地铁或者是打的而言,滴滴无疑是属于出行消费领域的升级,而滴滴的网约车业务根据用户服务需求、出行场景及市场上匹配的资源进行了高度细分,这包括我们所熟悉的快车、专车、出租车、代驾、滴滴企业租车、共享单车、部门城市上线的豪车等,其中,顺风车业务一度暂停服从整改,今年年中重启。
显然在消费不是升级而是降级的趋势之下,很大一部分人群没有成为网约车的平台“常客”,还有一部分价格敏感型客户由于补贴的停滞而开始“脱粉”,如何才能化解当前这一瓶颈呢?滴滴甩出了两张新的王牌。
今年3月,在山东临沂和贵州遵义,一款名为“花小猪”的APP打车软件以其价格便宜、能赚钱、门槛低的特点迅速吸引了当地不少网约车的订单,甚至有网约车司机加盟“花小猪”。花小猪的司机准入门槛比滴滴出行更低,甚至五菱之光的面包车都能跑。
花小猪招募司机力度很猛,打出了“出不出车都挣钱”的口号,只要注册成为花小猪司机即可获得返现,邀请司机与乘客还能赚钱,据了解,每邀请一个司机,花小猪返现10-15元;而每邀请一名乘客,返现3-5元,上不封顶。
似乎花小猪重新把过去补贴用户和司机的策略引入了市场,但是仔细比较不难发现,与早期滴滴在中心城市布局不同,花小猪目前主要是在三四以及城镇区域等下沉市场开拓。
这种打法如果不是源自滴滴,将是从“农村包围城市”、类似拼多多对于淘宝京东格局冲击的利器,但是其源自滴滴亲自推动,却有点在滴滴体系内扮演“蓝军”作用。
实际上低价永远是出行市场绝对刚需,但是与油价、车辆损耗、兼职师傅时间精力等成本之下,如何才能让客单价更低,顺风车业务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随着滴滴出行在解决司乘安全之间的全程录音以及一键报警等功能成熟应用,并且在拼单模式成为电商以及本地生活服务交易模式中的标配之后不难发现,拼车业务实际上是顺风车业务的升级版重现。7月20日滴滴宣布把滴滴拼车改名为“青菜拼车”,采用全新的品牌标识,客单价仅为快车的5折。对短途出行的乘客而言,青菜拼车服务实际上是要远远超过顺风车的使用频率。

为规避单一品牌的运营风险,有效的办法是让子业务能过在各自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的灵活性。
滴滴在2020年之下独立品牌用户一下子就能知道是“滴滴系”,比如专门针对企业客户接待、高管和员工用车的“滴滴企业版”,其logo颜色从桔黄色变成淡蓝色以便更直接切换到用户使用界面,享受更便捷服务;再有就是滴滴母公司小桔科技尝试合并ofo失利后又单独在全国启动的“青桔单车”;以及为对抗美团进军出行市场的“滴滴外卖”等,整体上还是滴滴总部亲自“扶上马送一程”。

独立品牌运营更像是滴滴内部孵化的创业项目,这样的好处既可以最大限度给予内部员工一些成长空间,让得力干将做老板;也有利于单独进行融资,比如“青桔单车”2020年4月拿到一笔融资高达10亿美元的融资,其中有8亿美元是滴滴自己掏。
出行市场看似平静实则正面临新一代技术变革的挑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车联网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国内的无人驾驶领域也是全球资本以及科技巨头抢滩的重点,正处于L3级向L5级别迈进的关键过渡期。
面对无人驾驶,滴滴似乎并无路径依赖,早在4年前就成立了自动驾驶部门。由于自动驾驶技术要想保证与网约车服务体验一致化,最需要搜集人、路、车相关大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并形成AI算法进行智能派单、泊车和行驶,滴滴作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千亿公里数据的出行平台,其自主研发的车载设备桔视,覆盖了滴滴平台上50%以上的订单,这使得滴滴可能是全球范围内最有希望落地自动驾驶的公司,目前滴滴计划加快在上海及其他地区扩展自动驾驶出租业务。
出行市场除了“载人”以外,还有“载货”的物流业务,此前在干线物流领域,(运满满与货车帮合并)之后“满帮”就是采用滴滴模式,在同城物流之中有快狗打车、货拉拉等公司,在市内跑腿业务也有顺丰同城、UU跑腿等项目,因此滴滴在载货模式上也布局了滴滴货运公司、滴滴跑腿等公司。
不难看出,滴滴无论是在核心网约车业务还是护城河业务方面均有多元化布局,这彰显出滴滴本身创业氛围与持续创新的组织能力。
滴滴是从网约车的战火之中一路拼杀出来的,并且始终绷紧着市场竞争的神经。
滴滴业务基因是通过技术手段来整合市面上的存量汽车资源来满足市场需求,截至2020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6亿辆,其中汽车2.7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4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亿人,加上12亿用户的出行需求,这就为网约车的轻平台模式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由于开放的竞争环境也造就了这一市场存在多个玩家。
滴滴的对手主要来自4个方面:(1)互联网巨头利用资本、用户流量、出行路径数据优势突击网约车及出行业务,比如美团做打车,高德打车、未来也不排除其他互联网巨头涌入这一市场;(2)客运以及出租车公司转型互联网+,比如首汽约车、神州租车业务等;(3)共享单车业务,比如哈罗单车升级之后切入到哈罗出行做网约车业务等;(4)新能源汽车以及车联网巨头,比如百度Apollo以及carlife加上地图未来会成为车辆网巨头,李斌的易车蔚来系在出行版图与程维系迟早展开激烈交锋。
滴滴优势在于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能力,以及目前现有头部流量地位,使得广大网约车师傅在滴滴平台上能够“拉的活更多、赚的也更多”,同时滴滴在孵化内部创业项目的成本方面远远低于同行。
程维在滴滴2020年战略发布会公布了小目标:“3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如何分解这一KPI,笔者认为,大概超一半业务依然是网约车业务,另外,货源、单车、跑腿、外卖业务、无人驾驶业务等增量业务承担另外50%的订单。
笔者记得前几年广受热议的全球超级独角兽Top5是蚂蚁金服、小米、滴滴、美团点评、拼多多、字节跳动等公司,如今这几家公司市值或估值基本上集体翻了2倍以上,而滴滴在2017年估值是560亿美金,参照这个水平,滴滴市值要往突破1500亿美元。阿星认为,滴滴依然存在三大重点需要面对:一是安全红线始终不放松,加强技术投入;二是调动司机以及服务提供者积极性与平台现金流的平衡;三是海量资金池以及自身金融造血能力,预计未来滴滴金融业务也有望独立运营。
滴滴就好像大出行市场的“独孤求败”,自己创造对手和自己打,而不是等着新对手出现,滴滴通过不断启动内部创业模式是一种“终日乾乾”、保持饥饿感的鲜活状态,这表明滴滴在组织活力相当旺盛。
很多公司只学习到滴滴是如何烧钱做市场补贴的,但是却没有滴滴在核心业务上的战略定力,以及在大出行市场上实现专一化与多元化相辅相成的进取心,这或许是滴滴能够不断再创更多滴滴给市场带来更有力的启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滴滴一下,马上帮您跑腿?
最近一段时间,滴滴“运货”的风头已然盖过“运人”。3月16日,滴滴宣布即日起,在郑州、上海、深圳和重庆等21座城市上线跑腿服务。
此次滴滴推出跑腿新业务,意在为社区居民提供蔬菜粮油、药品等日常所需的生活物资代买服务。
与同行大多选用众包骑手不同,首批滴滴跑腿员由滴滴代驾司机担任,日常会骑行电动车接单。目前已有超1万名代驾司机报名,未来滴滴还计划向社会公开招募骑手。
疫情期间网约车订单不足,餐饮酒水消费恢复缓慢,代驾生意自然一落千丈。代驾司机改做跑腿,既是对闲置运力的复用,也是特殊环境下对司机队伍的笼络。
帮助代驾司机增收背后,不难看出滴滴重新入局本地生活服务的野心——即时配送是本地生活服务金字塔底部的“基础设施”,从此处切入或许是一个新增流量入口。
但不能忽略的是,即时配送领域早已出现不少强势玩家,例如美团跑腿、UU跑腿、闪送和达达集团等。
孤身潜入龙潭虎穴,等待滴滴的将会是什么?
在某个安逸的三线小城,刘师傅兼顾着两份职业——他白天是校车司机,晚上则通过滴滴平台为醉酒的客人代驾。
在疫情爆发前,刘师傅每天有超过15个小时都待在狭小的驾驶舱里。每晚7点左右,都市夜生活刚刚开始,他照例等待平台派单,骑着电动车赶赴每一个觥筹交错的交际场,直到夜里2点,刘师傅一天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这样的生活他过了3年,为的就是代驾工作收入比白天更高。在刘师傅所在的城市,他每晚能接到7-10单,一天能跑300-400元,一个月光代驾收入就有7千-1万元。
但是最近,刘师傅对自己的收入并不满意。“虽然代驾逐渐恢复了,但是单量比疫情前少很多,一晚上不过3-5单。”他说,随之而来的是收入锐减。
不仅是代驾,滴滴全线出行业务都受到波及。Trustdata数据显示,今年2月,滴滴出行的月活为1962万,环比下降28.34%。而滴滴顺风车下线之前,其月活最高将近5000万。
代驾司机无工可开转做跑腿,表面看是帮助司机增收,实际上滴滴另有盘算。
据刘师傅介绍,滴滴代驾司机和平台基本无捆绑,后者只从每单中抽成15%,并不对司机工作量和时间进行规范,全凭司机工作意愿,多劳即多得。
代驾订单骤减,对滴滴平台而言,如果没有补救措施,代驾司机自然会另谋出路。平台优先从代驾司机中选拔跑腿骑手,也是希望保有代驾队伍的无奈之举。
另一层考量是,疫情之下,即时配送消费也开始从外卖转向其他场景,在流量红利的加持下,滴滴此时入局也会大大降低获客成本。
过去,餐饮外卖可能构成了即时配送的绝大部分订单,但随着需求个性化,蔬菜粮油、生活用品、奶茶零食甚至文件衣物,都形成了新的跑腿需求,当跑腿市场已具雏形,加上疫情的特殊情况,滴滴毅然入局——“虽晚必取”。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加速教育了市场,而一般用户下单2次,就会形成基本的消费习惯,这也給疫情恢复后企业布局打下基础。
UU跑腿CEO乔松涛也认为是行业利好加速了滴滴入局。“之前资本对即时配送行业并不十分看好,是疫情为行业添了一把火,使之成为刚需,”乔松涛说,“从今年2月开始,几乎每天都有投资人找到我们,说明资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赛道了。”
事实上,这不是滴滴首次觊觎本地生活服务了,最受外界关注的毫无疑问是外卖一役。
滴滴进军本地生活领域不可避免要遭遇小巨头美团,而滴滴创始人程维和美团CEO王兴很早相识且私交不错。
一个被媒体津津乐道的细节是,2017年2月14日美团上线打车服务,当天程维还和王兴在一起吃饭,后者对公司新业务只字未提,程维也是随后才在新闻上得知自己遭遇了老友“奇袭”。
无独有偶,2018年3月6日,滴滴外卖首批上线无锡、南京及长沙等9座城市。此举也被外界解读为滴滴剑指美团,入侵对手腹地打响外卖之战。
从好友变对手,美团和滴滴贡献了互联网圈又一场“贴身肉搏”。滴滴通过降低佣金、疯狂补贴来抢夺商户资源,这一烧钱效果十分明显,在滴滴外卖上线试运营8天后,平台宣布无锡当日订单33.4万单,成为当地市场份额第一的外卖平台。
虽然烧钱烧不出护城河,但美团也快速迎战,绝不允许任何一座重要城市失守——当时有不少商户反映美团重启“二选一”,要求商家上线独家店铺向滴滴开炮。
随后针对这些不正当竞争手段,无锡市工商局对美团和滴滴外卖进行了约谈,这场战火的势头才稍有控制。
双方相互试探无非是想拓宽业务边界,但不是每次向外伸手都能满载而归。在掐了近10个月之后,滴滴和美团选择和解,前者暂停了国内的外卖服务,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美团也暂停了网约车扩张计划。
时间再往前一些,早在2017年,滴滴试图切入票务市场,此后不了了之。2018年还孵化过酒旅业务,最终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除了横向扩张,在打造出行产业链纵深上,滴滴也先后切入汽车后市场和汽车金融领域,但更多都是作为主营业务补充。
滴滴的野心不死:一边是不断巩固出行领域的规模优势,另一边是对本地生活服务的不断渗透。
3月24日,滴滴在发布的全员信中阐述了公司未来3年的发展目标,即“0188”:做一家注重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每天服务超过一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
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2020年将是滴滴重回高增长的关键一年——而在产业纵深和市场规模之外,护城河的宽度也是滴滴不能舍弃的战略防御。
拓宽护城河本无可厚非,但滴滴从即时配送切入的危险系数不亚于羊入狼群。
据罗兰贝格估算,2020年同城O2O市场年交易规模为3560亿元,到2025年有望达到1053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24%。O2O市场持续高速发展,显然也为即时配送提供了源头活水。
热门赛道上自然挤满了资深玩家,其中不乏互联网巨头的身影,如美团跑腿、饿了么旗下蜂鸟跑腿、阿里点我达、UU跑腿、达达集团以及闪送等品牌。
如果从即使配送的B端市场来看,集团军作战显然更有优势。
作为供应链末端的即时物流行业,承接的是上游商流的订单,订单源决定了即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且相比C端,B端订单也更稳定。
以阿里点我达为例,饿了么外卖、阿里新零售和电商末端业务可以给即时配送提供源源不断的订单;达达和京东到家合并后,也打通了上下游产业链,成为京东物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团在外卖业务之外,还衍生出不同场景的本地生活服务产品,在订单量上有突出优势。
相比之下,滴滴在出行领域的规模壁垒,在即时配送领域并无太多用武之地。
如果说,在即时配送领域的B端是存量市场,那么C端可以算是新兴的增量市场了。
“对于新玩家来说,迅速占领市场份额是无法做到的。”乔松涛表示,“B端都是价格敏感性用户,一个月就可以打下一座城市,但C端用户需求不强烈,对价格也不敏感,订单量不足,一个城市的业务爬坡期至少需要8个月。”
一些尝试滴滴跑腿的代驾司机也告诉「子弹财经」,现阶段平台订单不多,有时一天只能接到2单,能跑20-30公里。“正常情况下,跑腿骑手要赚到钱每天至少要骑电动车跑100公里。”乔松涛补充道。
滴滴跑腿目前的发展状况并不如预期理想,况且在入局已晚的情况下,能否在疫情期间获得更多业务,进而占领消费者心智,是决定滴滴跑腿能否“跑出重围”的关键。
“毕竟同城物流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度很高。”在乔松涛看来,攻下一座城市后,企业的优势就在于获客成本,而率先入局的先发优势用钱换不来。
即时配送行业虽然经历过2017-2018年的大洗牌,但在部分人眼中仍属于小规模行业。“教育市场是长久的功夫,”乔松涛说,“以UU跑腿和闪送为例,两家业务形成规模的城市只有成都是短兵相接的,可见整个市场覆盖度仍然不够高。”
最终资本市场看中的还是规模,至于产品模式和服务的错位竞争,则是进阶后的挑战。子弹仍然在飞,距离滴滴够资格坐到牌桌上还为时尚早。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当李毅将这辆日产轩逸从4S店提回家的时候,他特地选择了1月8日这个好日子,对他来说这并不是简单的一辆代步工具,而是一个能生财的“财神爷”。
李毅是从2018年开始做滴滴司机的,此前都是租车,虽然也赚了些钱,“去年正常的话每天都能跑个五六百(元),一个月下来流水应该有一万五六。”他算了算,刨除租金成本的话一个月能挣个七八千块钱,而如果自己有车的话一个月还能多两三千元的收入。
所以他在今年落实了买车的计划。事实上,买这辆车超出了夫妻两人的开支预算,李毅还为此借了一笔钱,但是从生产力工具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这笔投入很值得。
只是和所有人一样,他们没有料到疫情会来得如此猛烈。从1月底至今,李毅的收入遭遇到了断崖式的下跌,从一天五六百变成了两三百,甚至一两百。
在滴滴司机中,这并不是个案。多位滴滴司机透露,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收入大幅度下滑,为了维持生计,甚至有人开始送快递、外卖,所有人都在等待疫情过去。
三月底一个工作日的晚上,从七点到九点,北京滴滴司机赵立仁只接到了一单活,而且还是一个“小活”——全程大概20分钟。
而第二天一早他又出门拉单。出车了8.4小时后,也仅是接了9单,流水只有300多元,“之前8个小时,应该能拉到600元左右。”他表示。
流水变少的同时,司机们的成本反而增加了,原因是跑的公里数变多了。赵立仁称,现在拉300元的单要跑近300公里,“差不多一块钱一公里。”
“因为现在没有活儿,只能空车跑。”赵立仁怀念疫情之前的日子,那时候车子随处停下都可接到派单;而现在在一个地方呆一天,司机可能都不会接到订单,因此只好开着车到处跑。
春节前后本来是滴滴每年的高峰期,一些外地司机为了多挣钱会主动留在北京。1月中旬,滴滴发布了2020年春节公开信,预测2020年春节打车成功率将较平日下降16%,为了平衡运力,滴滴还表示将根据城市供需预测情况把收取的“春节司机服务费”全额给到司机。
为了过年多赚点钱,这个春节赵立仁没有回老家。但他没想到的是,疫情使这个春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看热力图,白天根本没法跑”。
作为堵城,北京原来有好几个点是众所周知的难打车,比如夜生活最”繁华”的娱乐街三里屯,以及以加班著称的互联网公司聚集地望京。在高峰时期,乘客在上述地点排队打车,基本都需要等候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疫情之下,云集在三里屯的众多酒吧纷纷关门,因此曾经熙熙攘攘的人群也不复存在。而望京的打车生意也差了很多,一方面很多公司至今未完全复工,另一方面更多司机聚集在望京等候接单,导致接单困难,“现在有时候是司机等上一个小时接一个单。”
赵立仁在滴滴已经注册了四年,服务分还算不错,但在望京也仅是偶尔接到一个订单。而比赵立仁晚两年加入滴滴的李毅更惨,“订单就是二三十个,然后空车就有三四百”,他表示,如果服务分低,在那边根本轮不到自己。
僧多粥少是司机们普遍面临的现状。在北京,滴滴司机们是第一批复工的人群,在李毅、赵立仁的周围,他们发现平时跑滴滴的司机基本上都回到了岗位,但是打车的用户却没有增加。赵立仁估算,“现在打车的人群只有平时的50%。”
即便是已经复工了的公司,员工打车的情况也少了。李毅在拉乘客的时候也听到不少用户吐槽,“以前很多公司打车都可以报销,现在都做了限制,打车的人没那么多了。”
订单减少的不仅仅是快车,专车同样如此。“年前一天挣900元左右,年后外边使劲跑,四五百算不错的了。 ”专车司机刘红斌表示,他拥有一辆帕萨特,此前一直跑滴滴专车。按照他的经验,打专车的70%是公司能报销的白领,剩下的是公司高管等。
刘红斌称,不仅疫情导致流失了一批白领客户,而春季本来就是网约车的淡季,“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家被冻了好几个月,特别想骑自行车”也导致了一些人开始不打车。
更加不妙的是,由于其他行业有公司尚未复工或者已倒闭,一些闲在家里的人也开始加入滴滴司机的行列,供过于求导致订单更加稀缺。实际上,赵立仁也是其中的一员。
虽然早已注册滴滴,但之前由于本职工作的原因并没有全职投入接单,而是“断断续续跑”。
原本作为一名货车司机,他的主要工作是给工地开货车。在他看来,虽然都是开车,但是货车反而比网约车要轻松,但是由于工地尚未开工,为了生计他选择了全职开滴滴。
“流水下降超一半”虽然是赵立仁和李毅们的一致感受,但事实上,这些身处一线城市的司机们已经算幸运。
按照广东某四线城市的一位滴滴司机的说法,最近的情况“可参考街边要饭的”。他表示之前一天有300-400左右的流水,一个月出车25天,最高能拿到10000元收入,扣除30%的油费之后,也还能剩下7000元左右。
但是现在,他出示了一张流水图显示,司机出车3个小时,流水只有6.9元,“你能想象吗?去公园捡瓶子都比这个强!”

某司机在线3小时的流水,图片来自受访人
按照极光2月发布的《2020年春节移动互联网行业热点观察研究报告》,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平台,滴滴在2020年春节期间的DAU呈现大幅下滑,春节期间人均使用滴滴的频次从2019年的2.4次下降到2020年的2.1次。报告分析,“节后由于疫情持续,国民减少了出行,远程上班更加降低了用车的需求,导致滴滴的活跃度短期难以提升。”
Trustdata大数据发布的2020年2月移动互联网全行业排行榜显示,滴滴出行的月活为1925万,环比下降28.35%,已经位列榜单百名开外。
收入在减少,司机们面临的生活压力还在继续。其中压力最大的是租车租牌干网约车的司机们。
按照李毅的说法,在北京滴滴的司机分为三类:一类是没车没牌照的外地人,只能去租赁公司租车;第二类是自己有车的外地人,租北京牌照;还有一种是北京当地人有牌照,也有车。
收入减少压力最大的是第一类司机。据了解,目前北京的行情是租车租牌一个月租金大概为5000元左右,这让不少司机入不敷出。
李毅属于第二类。由于在买车时以别人名义买车、上牌照,理论上来讲,李毅的车并不属于他本人,而是挂在了租牌人名下。
他透露,自己租牌时直接和出租者签订了两年的协议,总共租金是3.6万元,因为两年整租比每年一付价格更低,能省4000元左右。
这一固定成本也让李毅夫妻倍感压力。最近妻子已经复工,这让李毅感到很庆幸,“她要不上班的话估计(我们)生活就很困难。”
面对惨淡的行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
李毅的选择是缩短时间、提高效率,也就是只跑早晚高峰。每天早上送妻子上班后,李毅就开始接单,直到中午11点之后回来休息,接下来是晚上五六点再去接单。“没有人上下班的时候就很少能听到单。”李毅总结出了规律。
刘红斌的做法也大致相同——只拉早7到9点半 、晚5到8点、晚9到12点的高峰订单,“剩下的就看缘分了,有可能拉个去机场的,再从机场拉一个回来,赚200多块钱。”
由于疫情期间单量不多,刘红斌也并非每天出车,甚至萌生退意,开始转在网上卖声卡(实现声波与数字信号互换的硬件),因在疫情期间网络直播走红,刘红斌也意外获得不错的收入。
而滴滴方面对于司机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为,似乎也变得更宽容。此前,滴滴对于专车司机有在线时间考核,但是在春节期间有所宽限。刘红斌认为,现在本来也没单子,“滴滴也没招”。
但为了“应付”考核,刘红斌还是想了一些办法,例如他曾自己带着口罩带着手套,在车上坐了两小时,“让我朋友帮我刷了一单。”
和很多司机缩短接单时长不同,面对生活的压力,赵立仁选择了增加接单时间。他表示,自己现在一天工作十四个小时,一般从晚上六点到第二天早上早高峰,也就是十点半左右结束。
之所以选择夜班,他觉得有两个好处,一是夜里价钱更高,二是不堵车。
不过在收入下降的形势下,有些人动起了歪脑筋。
在一些司机群,接单外挂的广告开始出现,按照视频中的演示,只要购买该软件并安装,则可以比其他人更快的接到订单。
不过这类软件是否有效仍然存疑。有司机表示自己曾经买过多个尝试,但多数是用几天就被封号,“后来直接无法使用,卖家消失了。”
另外一位司机也表示,自己曾在付完钱之后就被对方拉黑了,他认为骗子主要是利用有些司机急于求单的心理而赚取钱财。
为了增加收入,还有人干起了别的生意,例如跑腿、快递和外卖等。
南京的一位滴滴司机王华公布了自己一天的收入:滴滴8单130元、私单150元、跑腿100元、顺风300元,“11个小时280公里赚了680元。”
他表示,由于疫情导致单少,他兼着干别的,“可以用车来做跑腿,送外卖,鲜花急送,大把用车赚钱的机会。”

跑腿、送外卖业务成为了疫情期间一些司机的选择,图片来自滴滴
在疫情期间,跑腿和外卖已成为了一些司机的新选择。“现在外卖行情不错,一天怎么也能赚两百块。”王华表示,开车做这类兼职的利润要比单纯跑滴滴更高,如果开的是电动车,则利润更可观,“一天下来,电费才二三十块钱,而流水可以达到五六百,一个月有1万到1.2万的利润。”
但也有现实中的障碍,比如开车跑腿、送外卖时,如何停车是个问题,“弄不好一个违章停车,一天白干了”。
所有人都在盼望疫情早点过去。
对于刘红斌来说,虽然卖声卡的生意不错,但是他并不打算彻底转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舍不得自己专车的资质。
在北京,专车是一个令很多司机羡慕的资质。他表示,滴滴在北京已经停止了专车的认证,“据说现在排队等着认证的专车有3万人左右。”
考量到车和车牌都是自己的,没有什么别的成本,疫情之后他还是希望继续开专车。
李毅也表示自己还打算在北京继续干两年,“今年比较倒霉,但买了车、租了牌没办法。”但对于更长久的打算,李毅还是计划回河北老家发展。
而打车的生意何时才能恢复?很多人都把指望放到了四月份。
近段时间以后,多地教育厅发布通知,将在4月陆续开学。以江苏为例,该省教育厅通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自2020年3月30日起分批次、错峰开学。其中高校以4月13日为开学起始时间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各地的餐饮娱乐场所在也在四月份基本复苏,由此也带动了打车行情的复苏。
这也是网约车平台所期盼的。此前,为了帮助司机们度过难关,平台方也实施了相应扶持政策。3月16日,滴滴出行官方微博正式宣布,在上海、深圳、重庆等21个城市上线跑腿服务,通过滴滴跑腿,用户可召唤跑腿员代买自己所需的商品,并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

近期滴滴推出了“滴滴跑腿”帮助司机增加收入,图片来自滴滴
据了解,首批滴滴跑腿员由滴滴代驾司机担任,符合条件的代驾司机经过培训之后可以提供跑腿服务。滴滴方面称已有超1万名代驾司机报名,另外,同城取送件功能也将于近期开通。
按照滴滴的说法,上线跑腿业务是为了增加代驾司机疫期收入来源,解决眼下闲置人力运力问题。但是从外界的角度来看,滴滴此举到底是短期行为还是长期提升估值战略动作尚无法明确。
近期凤凰网科技报道称,近几个月,滴滴股票私下交易的价格在每股30美元至40美元之间,较大约55美元的高位最多下跌了45%。这意味着滴滴的估值再被投资者看衰。
3月24日,滴滴发布内部信,宣布了新的三年目标,简称为“0188”,即做一家注重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每天服务超过一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
滴滴能不能重整外界信心,疫情过后才是关键。
(文中李毅、赵立仁、刘红斌、王华为化名)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