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王海峰看来,人工智能开源创新一方面可以加速技术的发展。每一位开发者将自己的最优成果开放出来共享,其他开发者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开发,这样开发者能不断拓展技术和认知的边界。另一方面,开源开放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因为开源开放大量开发者能直接拿到最新的、安全的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去开发应用,使得人工智能能在千行万业中广泛应用。
王海峰介绍,互联网的发展就是在开放精神的基础上发展的,百度全面布局人工智能从最初就本着开源开放的精神。
他举例道,从最初的百度翻译开放,发展到今天每天翻译调用量已经达到千亿字符;到百度开放语音技术,目前语音日调用量超过150亿;再到百度开源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和百度大脑,目前飞桨平台凝聚了230万开发者,百度大脑日调用量达10000亿。
王海峰表示,百度开放这些AI技术输出给各行各业合作伙伴,和大家一道加速提升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的智能化水平,激发经济新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王海峰表示,语言与知识技术是人工智能认知能力的核心。在百度语言与知识技术的布局和发展中,百度始终在注意把握两个趋势,即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趋势,并力争引领趋势,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方向、产业应用等各个层面,完整布局,不断打磨成熟,始终与应用的发展趋势、需求一脉相承。

同时,王海峰展示了百度完整的语言与知识技术布局,包括知识图谱、语言理解与生成技术,以及上述技术所支持的包含智能搜索、机器翻译、对话系统、智能写作、深度问答等在内的的应用系统,并对上述技术布局逐一展开解读和分享。

知识图谱是机器认知世界的基础,王海峰透露,目前百度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异构知识图谱,拥有超过50亿实体和5500亿事实,并在不断演进和更新,已应用于各行各业,每日调用次数超过400亿次。
此外,王海峰介绍,在知识的加持下,语言理解相关技术的能力不断增强,机器也可以逐渐像人一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百度提出知识增强的语义理解框架文心(ERNIE),即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融入知识,具备人类一样的学习能力,曾一举登顶全球权威数据集GLUE榜单,首次突破90分大关,刷新榜单历史,并且超越人类得分。

同时,百度还研制了知识增强的跨模态深度语义理解方法,通过知识关联跨模态信息,运用语言描述不同模态信息的语义,进而让机器实现从“看清”到“看懂”、从“听清”到“听懂”,即图像和语言、语音和语言的一体化理解。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尹世明于 2016 年被百度前总裁张亚勤招至百度,搭建了百度云计算业务商业化体系,是百度云的“一把手”。尹世明和张志琦有着深厚的销售背景,二人此前分别为 SAP 大中华高级副总裁与 SAP 中国区副总裁。“百度云初期的大客户,基本都是 Watson(尹世明)和志琦带进来的。”一位百度云早期员工对 36 氪说。

原百度副总裁、百度智能云总经理尹世明
在百度内部看来,尹世明的离职并不意外。今年3月中的一次架构调整,已经为这位百度云一把手的离开进行了铺垫。
今年3月11日,百度CTO王海峰发送内部邮件,宣布对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ACG)进行调整,其中,尹世明、张志琦两人卸任原职务,另作安排,百度智能云的云计算、智能金融、智能客服、渠道生态等业务负责人将向王海峰汇报。
这已经是半年内百度云第三次架构调整。
2019年9月,百度宣布将智能云事业群组与CTO体系融合,尹世明团队向集团CTO王海峰汇报。
2020年1月8日,百度将ACG(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与AIG(AI技术平台体系)、TG(基础技术体系)、整合为“百度人工智能体系”(AI Group、缩写为AIG),继续由百度CTO王海峰负责。
可以看出,在上述调整中,尹世明所在的 ACG 从单独的事业群组,被合并至整体的百度人工智能体系AIG,汇报对象也从李彦宏改为去年5月升任为 CTO 的王海峰。“几次调整后,尹世明的管辖范围缩小了非常多。”上述百度云员工对蜗牛派说。
从尹世明卸任职务到彻底离开百度,间隔不过一个多月。一位接近尹世明的人士对蜗牛派表示。“以Watson 的性格,这轮调整后他肯定会走。除了以云为代表的 To B 体系以外,百度内部没有适合 Watson 的位置。”
至于尹世明的卸任原因,有来自百度内部的说法是,百度云现在的策略也是借助AI来追求高速发展,因为企业客户如今更重视靠AI解决方案帮他们创造新价值,而尹世明和张志琦的销售打法已经跟不上目前的To B市场,以往铺量的销售策略不再行得通。
“Robin认为百度云2019年的表现是不及格的。”一位百度云中层人士告诉蜗牛派,该人士谈到,在阿里、腾讯、华为等大厂夹攻云计算的背景下,尹世明主张百度云优先扩张份额,“即使亏损也要做”,这种销售端的激进打法势必会带来亏损。
根据《财经》报道,2019年初,百度云曾立下 100 亿元的营收目标(蜗牛派向百度求证,百度方面对此数字予以否认),为了这个营收目标,百度将大量人员扩招名额给到百度云,在原有的1800名员工基础上再次扩招 2000 人。
不过,百度高层对百度云的表现并不满意,上述百度云人士谈到:百度云 2020 年的 OKR 中增添了利润指标,而不是不计成本的扩张。
此外,在市场份额上,百度云也表现平平。根据 IDC 2019年上半年数据,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中,阿里、腾讯、中国电信、AWS、华为位居前五,占据总体75.3%的市场份额,百度云位列第六。

图片来自 IDC 中国。
不过,对于尹世明因业绩不佳离职的说法,也有数位百度云员工向蜗牛派讲了另一个视角的故事:云计算在发展初期耗时耗钱,可相比投入重金的行业老大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在集团支持层面并无优势,一些销售、市场投入支持甚至不及行业第二梯队的金山云与浪潮云。“在公司过去给的资源支持下,即使换一个人,也不一定能比尹世明做得更好。”
在尹世明、张志琦离职后,百度云急需在商业化销售方向上补上自己的人才漏洞。百度以工程师文化著称,据蜗牛派了解,不论是百度云目前的直属负责人CTO王海峰,还是几位业务分管副总裁吴甜(AI 平台)、李莹(百度CIO、百度地图)、侯震宇(技术架构)、马杰(百度安全),均为典型的“技术派”,而对于百度云至关重要的商务、市场等前哨岗位,短时间内是否有合适高管顶替?
在数轮架构调整、高管变动后,百度云显得未免动荡。不过,令不少百度云员工感到些许安慰的是,在调整过后,百度云已有了提速发展的迹象。
在组织架构上,过去百度以 AIG 主导技术,ACG 主导销售,但由于分属两个大的事业群组,在职责划分上容易重复造车轮,而在合并后,有百度云员工对蜗牛派表示;“前端销售和后端产品、研发的沟通的确顺畅了许多。”
而在产品与业务进展上,百度云也明显加快了商业化进程。
4月3日,百度宣布中标1900 万元的央视融媒体项目,将配合央视建设私有化部署的AI 平台;4月13日,百度发布基于自主研发 ARM 服务器的“云手机”产品,可实现安卓原生 App 及手游的云端运行,将覆盖云游戏、云应用、云 VR 和云办公等四个场景;4月16日,百度又发布了基于百度 AI 体系的度目AI镜头模组、度目人脸抓拍机等人脸识别硬件。
告别尹世明主张的粗放扩张打法后,追求利润、落地成单,聚焦商业化仍然是百度云 2020 年的主命题,在阿里云号称 2000 亿投向服务器与云 OS;腾讯云 8000 人猛攻产业互联网的当下,如何平衡投入与回报、如何找到兼具商业与技术的To B人才,都是百度云亟需解决的命题。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