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6月17日,国内知名的数字金融平台玖富发布了2019年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玖富Q4实现净收入4.690亿元人民币。2019年全年,玖富实现贷款撮合量5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全年机构资金贷款撮合量占比由2018年的1.6%大幅增长至63.3%,机构资金占比大幅度提升。
与此同时,截至2019年12月31日,玖富注册用户人数突破1亿大关达到1.014亿,2019年四季度活跃借款人数同比增长80.2%。其财报亮眼的表现背后主要是玖富布局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取得的成效以及对数字普惠生态的积极建设。
玖富是一家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数字科技企业,成立14年间,旗下陆续成立了十多家独立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拥有数字科技、数字账户、数字普惠、数字财富、数字国际五大业务板块。自集团2019年提出“T.E科技赋能”战略以来,在创新技术建设上不断投入,基于“流量、数据、场景、风控、资金、技术”六大核心要素,建构起玖富超级数字钱包、玖富金融云、玖富超级大脑的三位一体智慧金融产品体系。
与腾讯、阿里等国内巨头类似,玖富也是较早布局出海的金融科技企业。在2017年,玖富就有出海东南亚的国际化战略布局,主要是希望对该地区进行大数据风控、人工智能、智能投顾等技术输出,为当地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自中国政府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倡议之后,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玖富选择以金融科技出海东南亚不仅仅是看中东南亚市场人口众多、市场空间巨大,也是希望能够收获“一带一路”建设释放出的巨大红利。
欧洲借贷平台Robocash于2019年编制了一项调查,在研究与社会和经济发展、金融包容性、数字采用等相关联的16个不同方面的因素后,得出结论印尼、菲律宾和泰国为东南亚金融科技贷款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印尼和泰国也是玖富在东南亚的重要市场。
2019年, 玖富携手SBI集团共同投资印尼金融科技公司Investree,并获印尼金融服务监管局颁发P2P牌照。同年,玖富与泰国知名金融公司G Capital合作成立消费金融合资公司。10月,与联昌国际银行泰国分行上线“个人信用贷款”产品,提供大额、中长期个人无抵押借贷类业务的信用审核和快速撮合,建设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合作共赢的生态圈。
东南亚相较国内整体技术较为薄弱,技术出海是非常有稀缺性的。而玖富拥有先进的大数据风控技术,相继在国内推出了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个人信用评级模型“火眼分”、坏账预测系统“彩虹评级”,联合“股小量”上线人工智能助手等,可以为当地市场和用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数字普惠金融也是玖富“T.E科技赋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玖富与阿里合作打造了自主研发的端到端、一体化、全流程的智能数字科技赋能平台——“玖富金融云”,并以“植入式金融工具、超级连接器”等属性加以强化,包含用户认证、账户体系、支付体系、风险决策、资金路由、AI引擎等多个模块,赋能场景方与金融机构。
与业内同类型产品微粒贷、中银消费钱包等相比,玖富万卡的优势是科技化。在“玖富云”的赋能下,玖富万卡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信用评级维度,建立个人完整的征信数据库,为用户带来更快的信贷以及分期消费服务。更重要的是,玖富万卡通过与阿里云的全方位合作,为广大用户提供全天候云计算与安全运营服务,从而更好地保证用户的隐私数据安全。
玖富万卡的“五钻”商业模型,是以人工智能等技术作为底层基础,连接用户、银行、商家、保险机构而形成的一体四方的商业模型。通过技术创新,重塑目前消费模式中的客流、资金流、供应链,整合线上与线下,打通诸多消费场景,塑造出了一个更为高效的新零售商业模式。
2018年,中国银保监会表示要“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也在“2019中国金融服务与创新论坛”上表示“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相互成就”。包括平安集团等业内企业纷纷响应。玖富也积极与国内金融机构推进数字科技的普惠生态建设,与华夏银行、内蒙古银行、蓝海银行、平安壹账通、中信信托等开展合作,覆盖包括旅游、购物、游戏、婚恋、房产等多元场景,在行业内具有不错的影响力。
金融科技行业越来越科技化已成大势所趋。像玖富这样的平台型公司作为“连接器”,不断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赋能机构和用户,既是坚持了”让金融更简单“的初心,也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未来,玖富面向全球用户,利用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和扎实的业务基础,向数字化、牌照化、全球化进军,将成为一家世界级的智能化、国际化金融科技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互联网高速发展数十载,影响着浩浩荡荡的时代长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基调,伴随着云计算的高歌猛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化经济、全面上云趋势、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撑,这些时代的需求交织在一起,唤起了无数英雄逐鹿云计算浪潮。
从2017年开始,云计算市场可谓百花齐放,各大云厂商、各类品牌的“云”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各种技术社区举办的线下大会中,更是“凡有饮水处,皆言云计算”。
尽管云计算发展非常迅速,对于巨头企业而言,凭借自己的实力自研云是唯一的选择,毕竟,巨头企业需要完全的自主可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掣肘。
但是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完全自研云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因此,不断地选择云厂商便成为“家常便饭”,很多小微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技术上选择了多家云服务平台,尽管业务蒸蒸日上,但是背后的技术成本却非常高,人为管理多个云服务平台非常繁琐,效率低下,尤其是在业务升级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调用几十朵“云”甚至上百朵“云”的不同接口,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了多云管理和统筹协调上,这无形中严重影响了公司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效率。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希望云平台能够轻量化,安装简单、维护简单,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进行业务创新或技术研发,可以不断降低成本,实现产品和业务的快速迭代。因此轻量化、平民化、便捷高效的云服务平台也在市场中呼声高涨。 但是,巨头企业往往关注技术先进、需求空间更大的“主流市场”,这便给创业公司留出了机会。
作为“产品化融合云”理念的首倡者, OneCloud为企业上云、用云、多云管理等需求提供一键部署、产品化解决方案。凭借高度产品化的优势,OneCloud快速在市场上崛起,目前已有超过上百家政企客户,2018-2020年连续两年年度营收增长超500%。

OneCloud有三大应用场景:私有云、CMP(多云管理平台)以及公有云采买&增值服务平台。OneCloud从架构设计和用户体验上,更强调统一融合,希望给到客户只用“一朵云”的服务体验,而不是只提供多个云的管理工具。
OneCloud最常用的场景之一就是私有云平台,运用Golang技术栈,支持Kubernetes集群部署,支持裸金属、VMware纳管,快速的一键安装、极简运维,云平台更加稳定可靠。 对于众多小企业而言,想要实现数字化、上云等需求,一般会选择公有云或者部署私有云。
但是,公有云对于企业来说不能实现完全的可控性,让企业缺乏安全感。而很多大公司的私有云解决方案虽然很全面,但是,由于绝大多数的私有云平台运用OpenStack技术栈开发,部署价格高,而且很笨重,并不利于小企业研发高效率、资源高利用率的需求;而且很多大企业想要增强产品的创新和研发,通常需要部署备用的或者测试版的私有云平台,这时OneCloud便是理想的选择,一方面私有云平台安装非常方便,另一方面平台运营也非常简单,而且相对稳定可靠。
目前,OneCloud已经帮助包括玖富、摩拜单车、VIPKID、民生易贷在内的上百家政企客户实现降本增效。
一起作业网是一家专注于K12智能教育的平台,近几年,随着一起作业网业务扩大和用户访问量急剧增长,IT架构迭代明显加快,一起作业网的业务系统、开发测试系统对于基础设施层面的要求也逐步增高,开发测试人员需要对基础设施资源进行灵活的扩容,而且还要有安全有效的资源管控。如果按照以往使用传统架构和物理资源,不仅无法达到这种效果,而且IT成本开销也非常高。综合考虑,OneCloud 成为解决难题的最佳选择。
一起作业网在业务开发测试环境中,首先使用OneCloud中的私有云解决方案,在开发测试环境的硬件服务器上,部署云联私有云平台,快捷安装控制节点和计算节点,方便对私有云环境下的异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再配合OneCloud中的云管理平台CMP,开发测试人员只需通过WEB控制台或CLI命令行,就可查看不同云资源使用情况,并且根据情况进行相关操作,提高操作便利性。系统对外提供统一API接口,消除底层资源的管理差异,实现对资源的统一管理。
通过OneCloud私有云部署,一起作业网的开发测试环境发生了变化,从传统IT物理基础架构向云计算DevOps环境平滑过渡,而且开发测试人员可以灵活高效部署应用作业环境,实现敏捷开发,开发效率相比以前提高约30-40%。
同时,对于运维人员提供了极大便利,DevOps实现自动化运维,相比于传统环境运维效率明显提高,综合提升约30%。在后期的云平台升级迭代过程中,OneCloud分钟级的批量部署升级,帮助一起作业网省去了大量繁重的工作量,平均安装升级时间30分钟以内,让原本有限的人工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核心业务中去。
尽管云计算技术越来越强大,天翼云、阿里云、华为云等大厂商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也是非常完善,非常适合于超大型企业和集团企业的数字化升级转型。但是,OneCloud更有可能赢得大众市场。
克里斯坦森教授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曾经提到,当技术的进步速度不断的提升,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速度时,这时便会出现性能过度效应,而此时便会出现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低端市场”,这并不是说这部分市场低端,而是他们只需要简单、高效的技术就可以满足需求。
这种现象刚好符合目前的云计算市场情况。巨头厂商都在关注所谓超大企业、集团企业的需求以及性能更好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几乎从未考虑过保护新市场或“低端市场”,而且,它们也不可能再回头迎合“低端市场”的需求了。但是对于很多传统企业,他们的需求却并不是先进的技术,而是高效、轻量化、简单的云平台,因此对于OneCloud而言,这正是跟巨头错位竞争的机会。
尽管OneCloud目前还是一家创业型的公司,但是市场的空间非常大,对于企业而言,未来将通过组织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凝聚团队的力量,把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进一步做强做大,同时服务更多的客户企业,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目前,OneCloud采用直销和渠道商合作的方式,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通过与更多的客户抱团取暖,一起度过寒冷漫长的“冬天”。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