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田溯宁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Sun, 26 Apr 2020 02:04:1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田溯宁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田溯宁:云趋势变革刚刚开始 创业仍需谨慎 http://www.woniupai.net/123940.html Sun, 26 Apr 2020 02:04:13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23940 【内容摘要】田溯宁认为,云计算领域下一轮非常重要核心的变革是后台整个架构的变革,而后台技术的架构包括从技术中心到服务器,到存储,新的架构,计算,甚至是网络的变革。他指出,需要大规模的新的想象力,新的创造,新的所谓的技术天才,和新型的资本不断地支撑这场变化。

10月25日,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在一场关于云趋势的主题演讲中,呼应了经纬创始人张颖关于投资“泡沫”的很多观点,并分享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创业泡沫。田溯宁认为,云计算领域下一轮非常重要核心的变革是后台整个架构的变革,而后台技术的架构包括从技术中心到服务器,到存储,新的架构,计算,甚至是网络的变革。他指出,需要大规模的新的想象力,新的创造,新的所谓的技术天才,和新型的资本不断地支撑这场变化。

作为国内云服务早期的践行者和实践者,田溯宁对云服务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洞察。他分析认为,互联网出现的出现对过去60年左右的计算和存储的架构发生了非常大的颠覆。而从数据角度看计算的发展历史,交易型数据的出现对过去计算机发展而言属于跨越式的变革。

在当前云趋势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技术背景下,田溯宁认为关于后台架构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田溯宁分析说,下一轮非常重要核心的变革是后台整个架构的变革,包括从技术中心到服务器,到存储,新的架构,计算,甚至是网络的变革。这种变革今天对于未来这样一种大规模的不同数据类型的后台的基础设施,田溯宁认为“还刚刚开始,远没有准备好。”他指出,需要大规模的新的想象力,新的创造,新的所谓的技术天才,和新型的资本不断的支撑这场变化。

而从历史的结构性变革过程来看,田溯宁坦承,“今天对整个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投资,商业模式的投资,这方面的创造力刚刚开始,如果未来都能看清楚,就不叫世界了,我们需要勇气和想象力,整个世界就这样变革了。”

田溯宁认为,现在正处在一个非常重大的,革命性的计算架构变革的前夜,未来处理的数据来源会越来越多样,未来的数据量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变革。而同时在这场变革的核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式,公司,经营的变革,而且是整个人类社会,整个社会根本的结构,从标准化的生产到个性化的生产都将产生变革。这场变革结束之后人类生活的质量会更加提高。

田溯宁最后寄语现场嘉宾,迎接这个时代的变革首先要做乐观主义者,相信明天比今天更好,相信我们都特别运气,同时要长期乐观,短期谨慎,才能在成为这个时代的,不仅是成为领跑者,而且能够成为参与者和创造者。

以下是现场演讲实录:

田溯宁:首先特别同意张颖的很多看法,包括他谈的前一段,我读的他的泡沫,关于创业泡沫的理论,我是切身感受。因为作为在IT方面,51岁已经算老人了,我93年的时候创立亚信,经历了最早的一次泡沫,记得2000年亚信去美国上市,当时开盘是24块钱,第一天涨到一百三十几块,后来跌到7块钱,那是第一轮的泡沫。还有更大一轮泡沫,叫做电信泡沫,那个时候我在网通,99年的时候全球电信放松管制,当时有一个很有名的电信公司现在已经没有了,我印象很深。

他的创始人说用三页纸的策划融了3亿美元,我虽然没有用3页纸,也是用很少的时间融到3.25亿美元,公司只有200人,估值达到20亿美元。融资之后不到两个月,全球的所谓电信的泡沫市场崩盘,当时我还记得那个数字,全球投资人给当时全球各种各样的新型电信公司,现在很多大家名字记不住的,那个时候非常牛的,一共给了在市场上增发了6000亿美元左右。

这个结果在全球建立了大量的宽带网络,包括今天大家真正从根本上来讲,为什么现在跨国的光缆这样便宜了,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利用投资人的钱建立了很多海底宽带电缆,建立了很多设施,而这些设施公司很多都破产了。我说的寒冬像四季一样,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是必然的组成部分,我觉得这个时候有一个冷静的头脑是非常重要,我对张颖有一些呼应,也是想把我自己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

谈到今天的主题,关于云计算和存储,分享一下我对这个行业的思考和理解,在座很多是技术专家,如果我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不要嘲笑我。我不是学技术的,学生物学的,但是我对科技技术,尤其是对IT特别喜欢,我的好奇心促使我读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参与这方面的创业到投资,如果稍微的从历史的角度想一想,我对计算的思考,计算就是对人类的智慧的一种延伸,计算整个的过程,如果从IBM,那个时候最早把主机建立起来之后,认为全世界就需要5台电脑,后来我们看到了小型机的出现,看到了个人计算机的出现,每一次我觉得这种变革,从历史上来讲都是属于计算的民主化,计算越来越便宜了,存储越来越便宜,使我们对信息知识处理的程度越来越便宜的过程。

但是我们稍微看一看这个历史过程,也是计算在从一些封闭,被少数人能用的,大的机房到了桌面,现在到我们的手上,很快会看到社会计算的来临,从灯泡到穿的服装,很多方面都有初步的计算能力。我认为整个的计算民主化,就像整个社会文明,经济进步一样,使更便宜的计算和能力让更多的人去使用。我们想计算解决的问题,核心的是数据的问题,怎么把数据能够存下来,能够处理好。

过去整个计算,我们看到的基本处理的数据的类型,或者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处理的类型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所谓的记录型的数据,不论是最早期的应用,人口普查是计算机早期发展主要的应用,后来到银行,运营商,基本是记录型的数据,田溯宁用了多少钱在什么时候,这种简单数据的结构奠定了过去计算机基本的存储计算,软件,数据库的架构。

今天看到IOE计算机的后台基本是为这样的数据类型设计的,但是我们知道互联网的出现之后,出现了完全另外一种数据类型,过去计算机的架构不是为它设计的,互联网的大量的数据类型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交流,交易,分享型的数据,像图片,语音,微博,各种各样的数据,邮件,很多的数据类型比记录型的数据更加复杂,量更加大,更加不可预测性,跟事件有关系。我从这个角度认为在互联网出现之后,对过去60年左右的计算和存储的架构发生了非常大的颠覆。

过去无论是数据库也好,存储也好,各种各样计算的架构,并没有为这么大规模的数据,新型的,这个类型的数据做好准备。我们后台的架构,不论是服务器和数据库,基本是是从芯片开始,延续着过去的为记录型的数据做准备的。我认为一个从数据角度看计算的发展历史,交易型数据的出现是对过去计算机发展是跨越式的变革,而我们今天看到另外一种数据的出现量是更大的,所谓的观测型的数据,不论是视频监视,还是越来越可佩戴计算,这个量是更大的,时时刻刻就在那里,一个摄象头,每分每秒,一个穿戴设备不论用还是不用它,它就在那。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宽带资本田溯宁:我们使IT的土地动摇 http://www.woniupai.net/123938.html Sun, 26 Apr 2020 02:03:30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23938 【内容摘要】“完全的破坏性创新正使过去的垄断者失去地位,我们正与IBM、Oracle、SAP、VMware、EMC等国际IT巨头竞争。”田溯宁说:“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但现在我们做了,这使得整个IT的土地在动摇。”

云计算带来的机会,让全球的IT产业翘首以盼。来自IDC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407亿美元,2020年将增至2410亿美元。而在中国,“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国内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达7500亿元到1万亿元人民币。

目前,整个云计算的市场规模较小,目前,公有云市场规模只有35亿元,但每年以70%的速度在增长。

与国际上云计算的营收相比,目前,中国的公有云市场规模只占全球市场的1.9%,这一数据只是亚马逊公司提供的AWS云服务营收的30%。

云计算产业是一个巨大的机会,IT企业都争先恐后。国内各个城市的云基地建设风起云涌。近日,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云基地创始人、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

过去两年,田溯宁耗资9亿元投资了21家云计算公司,囊括了从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到数据中心,并致力打造一个云计算的生态系统。

“完全的破坏性创新正使过去的垄断者失去地位,我们正与IBM、Oracle、SAP、VMware、EMC等国际IT巨头竞争。”田溯宁说:“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但现在我们做了,这使得整个IT的土地在动摇。”

政府角色不可或缺

问:你从2010年开始建设云计算基地,到现在进展如何?

田溯宁:云基地是以“基金+基地+产业群”的模式运行,扮演“孵化、投资、服务、拓展、管理”等5项功能,希望云基地能够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目前,云基地在北京、上海、香港、硅谷都有分部。

在北京,有两家云计算基地,一个是亦庄云基地,另一个是中关村云基地。未来,亦庄会做云架构,服务器等硬件方面,中关村云基地将以应用为主,大数据实验室,大数据算法平台等相对较软的东西。

在亦庄云基地,有10多家云计算相关的企业。其中,超云是做云服务器的硬件公司;TCloud(天云趋势)是做开源架构下的云操作系统,主要是在客户端;YOYO(友友)主要做服务器端的操作系统,实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云端时代是桌面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能够提供“云+端”的服务。天润融通是一个云呼叫中心;天维信通则做云服务与云维护;天地云箱是集装箱数据中心;中云网则定位为云计算的资讯门户;捷库是云教育的培训与学习。这些企业都发展快速,超云服务器今年增长6倍,达到1.6亿元的营收。

在外部的软性环境上,云基地也成立了咖啡馆、书店,以及极客俱乐部等圈子形式,希望能够形成一个较好的环境。

目前,宽带资本旗下有3只基金,其中2只是总额为7亿美元的美元基金,第三只是20亿元规模的人民币基金。这些基金主要用于云计算相关企业的投资,投资遍布全球,另外也投资了诸如Evernote等硅谷企业。12月13日,我们与红杉资本、金沙江创投、北极光创投等共同成立一个1000万美元的云天使投资基金,主要专注于云计算、大数据的早期投资。

问:各地政府在进行云计算产业规划时,出现了许多争相圈地的现象。在你看来,中国政府在云计算产业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田溯宁:在中国,政府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政府有政策,有产业规划与资源。

我认为,各地借云计算都有机会去做好相应的规划。很多城市都想将云计算做起来,不仅广州、上海等南方城市有机会,并且新疆、内蒙古等北方城市也有机会,云计算产业园区对耗电有要求。那些天气寒冷的地方有机会。全世界的数据中心都建立在北纬45度以上,天气相对寒冷、电价相对便宜的地方。

目前,在云计算产业当中,也有鱼目混珠的情况。各地产业园区不假思索地大干快上,甚至都没有想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

目前,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大的产业创新是在北京、深圳等创新较多的地方,上海、杭州等地相对还弱一些,南京、西安、成都、武汉等地的成本较低一些。

另外,2013年是中国的大数据元年。在大数据中,政府应该立法保护、

开放数据,而不是立法去约束。在2012年的云世界大会上,牛津大学教授、大数据权威专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也提到,隐私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从熟人社会的隐私权,再到社交网络上的隐私权,社会的定义已经不同。

中国软件业要大胆尝试

问:最近几年,云计算成为一个热词,所有软件公司从操作系统到数据库、中间件及应用软件都在讨论云计算带来的冲击与变化。云计算对全球软件产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