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京东平台停用申通快递发货一事引起关注。当日下午,申通快递方面针对京东“封杀”再次作出回应。申通相关负责人再次回应称:“申通是一家已经创立27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我们的努力就是更好服务商家和消费者,无关其他。京东做这个事不是第一次,申通不是第一家被停用的快递公司,更不会是最后一家。霸权文化京东一直就有,只有自己,没有共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8月18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从申通方面确认,京东要求商家停用申通发货,如不切换将影响到商家正常发货。
对此,申通方面回应称,“接到商家和网点的反馈后,我们的业务负责人一直与京东的相关负责人保持沟通,但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对方在沟通中表示,此次终止与服务质量无关。”
申通方面表示,对受到影响的消费者和商家深表歉意。虽然京东快递量不大,申通会继续做好在途包裹服务,不让消费者受影响。
申通方面认为,“对于这种滥用平台霸权的行为,我们深感震惊。当下经济形势复杂,商家不易,快递员不易,我们呼吁对方能多一些担当和责任,莫为一己私利剥夺商家的选择权。”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京东于7月24日下发一则通知称,近期,由于京东开放平台与包括申通快递在内的物流服务承运商的合同陆续到期,为了保障订单履约及运营稳定安全,提醒商家在2020年8月31日之后,上述物流服务承运商可能无法在系统发货列表中选择,相关物流跟踪信息也将无法在京东平台展示,建议商家进行物流服务承运商切换。
通知显示,目前,中国邮政、顺丰、京东快递、韵达、中通、圆通、壹米滴答、众邮快递等超过50家物流服务承运商与京东开放平台的合约均在有效期内,可以自由选择。
对于合同到期一说,申通方面表示,京东也不让续签合同,“一直在沟通,始终不给回应,明确不是服务问题。”
目前,澎湃新闻记者看到,京东的商家后台发货列表已经没有申通的选项。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在此之前,菜鸟裹裹曾宣布,今年将新增3万名专职快递员,通过职业培训、订单支持带动收入提升,专职快递员可普遍增收2、3000元。
据悉,商学院数字化学习平台已正式上线。通过菜鸟裹裹包裹侠APP,目前50万快递员可免费参加培训,快速获得技能提升,促进就业、增收。
据菜鸟裹裹商学院工作人员介绍,最多1天有上万快递员参与学习、考试。平台已有近50门免费在线课程,供快递员利用闲暇学习。
据了解,这一平台对新手可将原本7-10天的熟悉时间缩短为二三天。在菜鸟裹裹商学院,来自上海、江苏、山东的三位快递点负责人成为第一批讲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具体来说,顺丰6月单票收入为17.89元,同比下降22.92%;韵达单票收入为2.36元,同比减少25.79%;圆通单票收入为2.16元,同比减少28.28%;申通单票收入为2.07元,同比减少27.37%。
有分析认为,快递费降价主要原因是在年初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全国快递行业在第二个季度实现了全面恢复,市场竞争和价格战也更加激烈。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上半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5028.2亿元,同比增长11%;业务总量累计完成8765.3亿元,同比增长22.4%。
其中6月份,全行业业务收入完成987亿元,同比增长20.9%;业务总量完成1843.5亿元,同比增长34.6%。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5月8日至9日,圆通、百世、申通、韵达、中通陆续发布调价公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几家快递公司此前的调价公告提及了一个相似的理由:全国范围内收费公司于5月6日起恢复收费,从而将适当调整快递服务价格优惠幅度。
但涨价引发外界热论后,“通达系”快递公司近日又分别调整或撤除涨价公告。这其中,中通、圆通更新了公告,删除了先前“高速公路恢复收费”的字眼,并保留“优惠政策进行适当调整”的表示;韵达、申通、百世则撤销了公告。
那么,快递到底有没有涨价?5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别联系中通、韵达、圆通、百世等快递公司总部。
截至发稿时,中通、百世等快递公司总部暂未回应。而韵达股份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快递费没有涨价,但对于删除调价公告的原因,不便回应。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别联系了中通、圆通、百世等公司客服。其中,中通客服表示,公司快递价格有所调整,需与当地网点咨询;圆通、百世等公司客服则称,是否涨价也需与当地网点确认。
随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别咨询圆通、中通、百世等快递网点,其均表示目前价格不变。百世快递某网点快递员表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可能其他公司有通知涨价,但我们网点价格没变,目前还没有接到涨价的通知。”
从不约而同发布调价信息,到如今调整或撤销涨价公告,“通达系”快递公司这一举动或许是对当下消费者对物流产品价格敏感等因素的妥协。
但“通达系”快递公司集体调价却又集体“改口”的行为,却暴露了长久以来快递行业备受争议的现象:部分快递行业企业曾多次出现“协同涨价”的情况,并被监管部门的监管约谈。而这一行为,阻碍着我国快递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第一,继续深耕供应链上游,提升核心能力;第二,全面优化供应链,提升成本优势;第三,加大品牌投入,扩大企业规模与影响力。
「食务链」成立早期以打造进口零售供应链为主。2015-2017年,公司打通了跨境生鲜上游生产企业的资源与交互关系,同时覆盖了进口相关的报关、报检、缴税、结算等全链条业务,将过去十余天才能完成的订单缩短为两天。截至目前,食务链已链接全球40+国家的生鲜直供网络,覆盖100+海鲜品类,年平台交易规模近20亿元。
除了供应链业务,公司2018年开始打造自有海鲜品牌——寰球渔市,逐步从传统的集采模式过渡到新零售模式。目前寰球渔市的订单量已经从2018年初每月不到1万笔增长到每月十五万笔,每日交易额超过一百万元。创始人张颂表示,寰球渔市等的零售业务收入已超过供应链业务,与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合作规模也在稳步增长中。
中国生鲜进口量每年约保持了40%的增速,随着国内消费升级与新零售的崛起,高品质生鲜食材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同时,海外生鲜供应链上下游两端价格敏感度高,供应链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是关键。食务链创始人张颂表示,进口海鲜供应链企业需要通过互联网、数字化打通产业链条,建立标准化的服务来提升关键环节的运作效率,围绕“多、快、好、省”重度运营。在产品品质把控上,食务链从上游养殖、生产环节入手,制定了一整套产品标准,并严格规范了海鲜品类从养殖、分拣到包装、运输的完整链条。
未来,食务链将依靠供应链+品牌双核驱动,继续扩大供应链优势并让“寰球渔市”成为中国人线上的海鲜渔市品牌。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公开资料显示,食务链成立于2016年1月,是一家主营跨境食材的互联网公司,目前品类涵盖鱼、虾、蟹、贝、牛肉、鸡肉等。食务链的食材业务包括自营、新零售、代采、清关、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此前,食务链曾获得中谛投资、长石资本、启赋资本等投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