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靠百草味赚40亿,得20年;如果靠卖大枣赚40亿,得242年。
换做是你,卖不卖?

但是,依靠投资收益,2020年,好想你的净利势必会大幅增长,然而,2021年红枣主业没有实质性改善的话,业绩将面临断崖式下跌。
毕竟,连之前的收入和利润,都是靠卖掉的百草味,才撑起了一片天。
2018年,好想你盈利1.30亿元,而其中,百草味盈利1.39亿元,如果扣除这一部分,好想你处于亏损状态。
2019年,虽然这种情况略有好转,但从年报来看,好想你全年营收为59.61亿,净利润1.92亿。而其中光百草味的营收就占了50.23亿,净利润更是占了1.71亿。
更何况,好想你还真不是曾经啥也不缺的“金主爸爸”。
2012年,是好想你的历史分水岭。
受此影响,主打政商礼品的高端礼品市场直接进入冰点,好想你业绩开始一蹶不振。
财务报告显示,好想你扣非净利润在2012年达到9299.04万元高位,此后一路下行,2013至2016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273.93万元、4097.47万元、-2862.46万元与-3815.66万元。
在业绩下滑期间,好想你不断转型。
据了解,好想你的原有商业模式为将红枣清洗、去核后加工成礼盒,再通过遍布全国的2100多家专卖店销售。好想你认为,转型的关键在于定位转换,好想你枣就从高端政商礼品,转型为休闲零食。
此后,好想你开始大面积关闭门店,试图降低门店数量以提高门店盈利水平,至2019年好想你门店已仅剩800家,因此原加盟店骂声一片,称好想你过河拆桥。
2016年,当时苦苦挣扎的好想你以溢价近18倍的价格“迎娶”百草味进门,获得百草味100%的股权,这就是当时响当当的 “国内零食电商并购第一案”。
双方分道扬镳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百事公司“第三者插足”,要知道,如今的“枣业大王”已经“养不起”当初的“零食女孩”了。
对好想你近年来的经营状况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家公司进行资本运作补充现金流是意料之中的抉择,出售百草味只是其中一种方式。
好想你的梦想,还是在于红枣,甚至是其他的“土特产”,而不是零食百草味。
好想你曾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全力推进‘星火计划项目’,依托好想你的品牌、产品、渠道、技术、资源等优势,共建全国县域特色农产品运营平台。截至目前,公司已与平舆县蓝天农业、河南正花食品集团等多家优质农产品企业及当地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公司将凭借自身优势,为合作企业赋能,实现抱团发展,促进好想你自身实现转型升级。”
公告文字较为繁琐,让人甚至有点一头雾水。
但若知道平舆县蓝天农业主要产品为白芝麻,而河南正花食品集团主要产品为花生,再结合“一县一品”与“好想你星火计划”的描述,好想你这一计划就比较清晰了:其意在吸收众多地方特色农产品进入好想你的销售渠道,打造成为一个专门售卖农产品的“运营商”。
目前来看,好想你似乎想要模拟小米生态链,打造一个地方土特产的“土味生态链”。但是,这一“土味生态链”模式能否成功,仍充满未知。
毕竟,不管是拼多多农活上行,还是阿里助农,都远比好想你看起来要有希望得多。
不过,这场交易,至少目前看来,还是一场三方共赢的完美合作。
除了净赚40亿的好想你,被卖来卖去的百草味也可以得到“新生”。
百事的品牌力、渠道力以及雄厚的资金能力对于百草味来说显然极具吸引力,特别是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相继上市之后,百草味面临的压力不小,此次收购能够使百草味获得资本的长期保障,意味着其在零食品牌的竞争中获得不小的助力。
对于百事来说,收购百草味也是一次“意料之中”的尝试。
2月13日,百事公司发布2019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归母净利润为73.14亿美元,同比下滑42%。
2019年7月,百事公司宣布在华投资约1.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逾9亿元)收购五谷磨房食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6%股权,一举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仅次于该公司的创始人桂常青。
为了加快业务转型,百事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龙嘉德曾表示,在品类层面,拥有零食和饮料两大模块的百事将投入更多资金,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而毫无疑问,百草味,正是零食板块的一员“虎将”。
百草味贴近年轻群体,渠道的核心优势在线上,而百事公司拥有线下强大分销网络,两者结合能够打通全渠道,达到1+1>2的效果。
反而是因为这笔交易,手握几十亿现金的好想你,交易完成后,近几日股价却有所下跌,未来,好想你会走向何方?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还有品牌方表示,“我们的价格是成本的2.5倍,这个零售价格与成本算是合理的,因为还要加上各个渠道的费用,以及投入费用等支出。”
一边是降不下去的成本,一边是提不高的价格,自热火锅的商家,也很为难。
此外,除了价格空间被极度压缩,安全问题也亟待解决。
今年2月18日,调味料头部企业天味食品曾通过媒体透露,公司在2018年初推出过自热火锅产品,但考虑到食品安全风险,2018年底便停止了生产销售。
自热火锅特殊的加热手段,使其确实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自热火锅品牌外包装上大多标明了相关的警示信息以及操作说明,多的能有近10条,如“小心蒸汽烫伤”、“请勿让儿童独立操作”、“只加冷水”等等。
当然,近几年才出现的自热火锅行业,还相对年轻。相信日渐壮大后,整个行业也会开始标准的制定,许多问题也能够逐渐解决。
总而言之,自热火锅将传统火锅的社交属性剥离,保留口味并注入方便属性,可以有效提升消费频次,拓宽消费场景。
虽然面临同质化明显和安全问题,但是长久来看,自热火锅依旧是值得市场关注的新生意。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创始人周炜平有 17 年食品营销行业经验,曾担任雅客集团、福马集团、雪榕集团等企业副总裁、营销总经理等职位。周炜平告诉蜗牛派,此次融资获得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及研发、门店拓展及会员制建设、品牌升级这三方面。
在没有大规模集中营销投放的前提下,a1依靠产品力和口碑迅速打开市场,销售额自成立以来每年保持 300% 的增速,2020 年预计突破 10 亿元。在线下门店业务得到商业验证的基础下,a1也计划在 2020 年开出 50 家 D2C 门店,其中付费会员将突破 300 万名。
谈及零食市场,周炜平总结道,第一代休闲食品企业占据电视广告的传播红利和大卖场的渠道红利,康师傅、统一、旺旺、达利园、雅客等品牌迅速瓦解了以地方企业为主的本土食品行业,吃到了中国消费升级的第一波红利。而互联网渠道的兴起,使得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百草味等第二代休闲食品企业登上舞台,这两年相继完成上市或被收购,不到10年就走完了前辈们几十年的成长道路,成功进入收获期,也进一步加深了市场对零食企业的认可度。
但这些企业很快出现了过度依赖平台、利润微薄、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随着90、95后新消费群体的崛起,零食企业正迎来第三波浪潮,产品创新、快速迭代将是第三代休闲食品企业的共同主题。中国的零食市场产值接近 3 万亿,头部占比很小,还有足够的空间容纳 100 家百亿规模的企业,也有机会诞生 3-500 亿规模的国民级企业。
连续三轮投资a1的今日资本徐新也接受了36氪的采访,她表示,零食赛道足够大且连年保持双位数增长,媒体和消费者行为都在剧变,电商和新零售持续带来增量,新品牌正在击败那些落后于时代的老品牌。

a1零食研究所的主要产品
回忆第一轮投资 a1 的决策,徐新提到一个细节,当时 a1 成立不到一年、只有 3 个SKU,但每个单品的销售额都超过了 1000 万元。在徐新看来,这说明团队对于产品拥有“killing sense”,零食市场大且分散,新品牌必须要足够聚焦,且能够预判消费趋势,才有机会突围。
周炜平也告诉蜗牛派,a1 的定位是“以产品为驱动的零食公司”,2018 年的蛋黄酥和 2019 年的云蛋糕就是 a1 的两款超级爆品。对于企业来说,爆品不仅意味着品牌“破圈”,还能在上游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实现高性价比,为消费者提供更好体验。
蛋黄酥属于中式糕点、云蛋糕则属于西式糕点,今年 a1 还将在烘焙领域重点发力。“烘焙市场规模大、分散、复购高,近几年流行短保,产品技术难度很大,是食品领域里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但也能帮助 a1 接触到最广泛的消费人群”,周炜平介绍到。
那如何能够持续打造爆款呢?周炜平认为,企业必须在研发上有足够的投入。以云蛋糕为例,a1 搭建了专门的研发小组,用了 2 万颗鸡蛋、试了几千次配方才确定最终比例,为了实现绵软口感,还采购了一台 400 多万元的巨型打发机来打发鸡蛋。
“很多传统零食企业采用 OEM 的贴牌模式,工厂做什么、企业卖什么,品牌价值只在营销和渠道,产品同质化严重。a1的做法是 ODM,先自己做好核心研发,再与工厂进行产能合作,这样才能保证产品拥有竞争力”,周炜平告诉36氪。同时,a1也在持续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参与到供应链,与工厂形成利益共同体,寻找高效的生产模式。
而今年下半年,a1还将在厦门落地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实验室规划预算在 4000 万元,将会以基础研发为主、应用研发为辅。企业发展早期,a1更多是在配方、口味等应用领域下功夫,而厦门实验室将会在基础原料、保鲜技术、生产工艺等基础领域做更多研发,为a1构建长久的护城河。
徐新曾多次表示,零售领域的 winner—pattern 是控货、控店、控心智。产品和研发以外,渠道及营销也是重点。
渠道端,a1 早期在线下 KA 进行了大量布局,今年疫情期间电商业务也增长迅速,但周炜平更加看重的是其线下门店“a1零食研究所”的拓展。周炜平告诉36氪,品牌门店是a1实现 DTC 的路径,尤其对零食企业来说,线下门店和新零售会带来极大的体验提升。
“消费者想要吃某个零食,希望能马上吃到,而电商再快也只能次日达,依托门店却可以实现一小时内送货上门”,周炜平表示。徐新则谈到,当品牌在某个区域内密集开店,让 2-30% 的人口每天都能看到,就能形成巨大的品牌心智。
a1已经在厦门运营了数家门店,门店模型已经得到验证。与普通门店相比,a1在运营上以“会员制”为重点,会员半年费为 9.9 元,单品折扣则可以平均达到 40-50%,也就是说,通常会员消费一单、购买两三个单品,就可以将会员费赚回来,而a1则用让利换回高复购,以及一批高粘性的会员。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au5 preset
a1零食研究所线下门店
谈及门店的具体设计,周炜平提到两个细节。其一,a1门店内有巨大的试吃台,不间断地供应数十种产品供消费者尝试,这能很好地吸引进店并实现转化;其二,a1坚持对消费者“价格透明化”,每个价签上都会显示产品的成本结构,从研发、原材料、生产、仓配、运营到税收等各个环节,告诉消费者每个产品的成本价,而会员价格往往只比成本价多几块钱甚至几毛钱,这种对利润的坦诚能够换取消费者的充分信任。
而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成为线下实体商业的黑天鹅,周炜平告诉蜗牛派,a1的拓店策略不受影响,尤其疫情过后许多好的点位空出,开店的可选择范围反而变大。但会加强新零售到家业务,同时会暂缓加盟,保持直营模式在广东、福建等区域迅速开店。
有了线上线下的多种渠道,a1就有了许多种触达用户的场景。因而,在营销上周炜平强调用户在哪里、传播渠道就在哪里。早期a1铺设大量KA渠道的时候,与综艺和电视剧进行了大量合作,例如冠名优酷恋爱真人秀节目《我们恋爱吧》,a1尤其注重与网台联动项目合作,这样既能吸引年轻用户,也能迅速打开下沉市场。
今年,a1将会在线上传播上投入更多。a1的典型用户画像是 40 岁以下的年轻女性,针对这些消费者喜欢的内容与平台,a1会采取综合性的推广及种草策略,包括小红书、抖音、电商直播等。而在线下,周炜平认为门店自身要具备“可晒、可社交”的属性,因而也在进一步优化店面模型,希望能够打造自带流量的网红店。
团队方面,创始人周炜平以外,a1创始团队还包括有多家500强企业的销售背景的何正仁、有丰富的快销品管理和研发经验的钟善良、以及有电商管理和架构经验的林泽深。a1 格外强调用小模块状态来运营,虽然年销已达数亿元,但团队仅有 70 余人,总部位于厦门,电商运营部门位于杭州。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