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屏科技是一家物联网广告营销服务商,通过自主研发的AIOT-LED屏幕作为物联网广告平台的载体,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公司研发的屏幕设备具备物联网模块和4G通讯模块,可支持广告分发、监刊、投放数据统计、定时开关机功能;画面上刊通过物联网数据传输,可以用APP在线完成操作,同时也添加了信号增强设备,保障设备在线率和画面传输效率;另外,通过自主专利技术喜屏科技将屏幕耗电量降至5W,年度电费只需要几十元。基于这些特点,喜屏科技首先在人体方队、社区、商超、网约车、自助设备、外卖等场景进行尝试探索,最终选定了社区作为生活圈营销平台定位的主要落脚点。

图片来源:「喜屏科技」
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减退以及线上获客成本的增加,覆盖日常生活圈的线下广告开始成为新的竞争点。近几年,以楼宇、影院为代表的生活圈媒体增速保持在20%以上,而低线城市也逐渐迎来了投放的红利期。分众、新潮传媒是较早进入这个领域的玩家,但是这些传统的线下营销平台由于设备成本高、点位租金贵以及高度依赖线下运维人员完成广告更换服务,使得投放门槛比较高,通常只有资金充足的大型品牌方才能为此买单。
喜屏科技创始人兼CEO姜东伟告诉蜗牛派,如果将分众比作五星级酒店,那么喜屏科技的定位则是快捷酒店,针对下沉市场,借助广告单价低、区域时效灵活、覆盖范围广的投放模式,成为让中小企业、本地化企业也能够投得起的社区广告平台,同时也可以为大企业品牌进入下沉市场助力。团队目前客户以中小本地广告主为现金牛主阵地,并不断拓展大型广告主,与包括58同城、BOSS直聘、瓜子二手车、物美在内的多家大型企业也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具体来说,针对目前生活圈媒体成本高、难以深入下沉市场的痛点,喜屏科技运用自主研发的低成本LED屏幕,将硬件成本、点位费和维护运营成本降低到了同行的1/10,开创性地设计了线下广告“1天1块钱”的高性价比产品。并且屏幕搭在了物联网模块可实时联网,不需要工作人员到现场,只用配合喜屏科技开发的智能广告投放系统,就可以选择指定的投放区域和时长,完成全线上化过程的投放,并可以在后台实时监测广告投放状态。
这种相当于同行业1/50甚至是1/100的低成本解决方案,也为众多基于社区的本地服务型中小企业带来了数字化的营销方式,针对周边3-5公里范围精准营销。姜东伟表示,现阶段在本地生活领域,例如美团、饿了么这些外卖电商平台解决了标准化商品的线上化问题,但是在标准化程度不高的本地服务以及营销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空缺,例如教育培训、生活服务、美容服务等等。喜屏科技希望从其中最核心的一步做起,打通信息流,以简单的营销方式,将商家的服务让周边社区有需求的人可以便捷看到,同时消费者也能够更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合作伙伴方面,现阶段喜屏科技也为本地化广告公司、地产物业提供了赋能:
经过了一年多的摸索与运营,喜屏科技已经在十几个重点城市完成了落地,覆盖范围包括二三四线城市。喜屏科技计划今年在全国范围以20%直营和80%代理的方式,借助渠道和代理商进一步扩大下沉市场的渗透能力,达到100+ 城市的规模化落地。
喜屏科技现有团队规模100人左右。CEO姜东伟为连续创业者,有过并购退出的成功创业经历,团队成员具有高通、腾讯、分众、新潮等复合基因,拥有金融、传媒及硬件生产等多行业资深经验和行业资源。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传统电梯广告公司,例如新潮和分众传媒,无论是海报框架还是电视屏都需要人工更换广告画面,运营模式高度依赖线下运维人员,“小区不让进”成为疫情期间最大的难题,广告换刊受到阻碍,合同无法执行。
但是这次疫情是危也是机,此次疫情加速推动了传统广告公司数字化改造,因为这生死攸关。
疫情期间,喜屏科技杀出重围,逆势融资,5月19日宣布完成了近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喜屏本轮投资方嘉实投资,过去的3年领投了京东金融、首汽约车、Go Fun出行、地平线机器人等十余个知名互联网公司,嘉实投资目前的总投资金额超过200亿元。嘉实投资以行业基本面作为投资判断的基石,科技为重点赛道。相比前两轮,喜屏本轮的科技属性加强,也是继真成投资、德同资本、广州日报之后的第四轮融资。
这给遭受重创的线下广告业一支强心剂。
巨头和VC都在布局线下流量,推动线下广告数字化,这可能是中国广告市场的最后一场战役。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曾对Syrius炬星有过详细报道,公司创立于2018年5月,主要为仓储物流市场提供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自主移动机器人)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于2018年7月获得天使轮融资,2018年底发布样机,2019年初获得A轮融资。据了解,炬星主打AMR机器人产品已经与2019年中实现量产。目前在深圳自主建设的机器人生产线达到周产能40台。2019年11月Syrius炬星获得海外销售订单,已经在日本最大商社三菱商事、电商物流企业关通株式会社等电商履约中心投入使用。

炬星AMR设备
据总经理罗璇介绍,目前国内仓储物流自动化使用较多的机器人技术还是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车)设备。此类技术依赖中央控制系统集中化管理,机器人集群协作效率不高;另外,引入AGV技术进入仓库初期需要打断现有仓库正常运营用以改造场地、货架等基础设施,电商货主或第三方物流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决定是否进行仓库自动化升级投资。
相比之下,AMR设备具有自主决策能力,可根据周边环境变化自主计算路径,能够灵活地绕开障碍物,这成为分布式高性能集群协作的基础;在引入AMR技术时,无需改造仓库可以快速部署;具有人机协作的特点,初期以较小投入快速切入传统作业流程,预计8~10个月就可以收回投资成本。现在炬星AMR单台价格不超过10万元,支持渐进式升级和柔性增减数量,每个仓库最少可以投放6台设备,根据库存波动,实际运营情况,可以逐步增加设备。应用场景包括电商仓库,第三方物流,和中小智能制造企业仓库。
据介绍,炬星AMR设备2019年获得G-Mark的优良设计奖项(Good Design Award),采用的是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内导航感知算法,低功耗低算力要求,配备主动双目3D摄像头和鱼眼镜头摄像头,可以承载50kg的货物。算法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各台机器人遇到障碍或环境变化时能够实时动态调整路径,加上无需仓库改造或打断生产运营,整体成本只有其他方案的四分之一。
炬星AMR还具有集群管理能力,每台设备通过4G网络接入机器人管理系统,将传统的集中据测调度变成分布式决策,提高系统灵活性。未来,通过分析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还可以进一步帮助客户优化仓库布局,提升仓储物流效率;也通过软硬件的升级,促成物流到商流的数据闭环,进一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服务。据悉,Syrius炬星正在尝试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电商前置微型仓整体方案。
公司重点先切入海外市场的原因是海外市场对仓储自动化接受程度相对高,AMR已经被验证能够快速应用。据Syrius炬星提供的数据,全球仓储移动机器人需求处于快速增长期,2017年市场只有11亿美元,,而2022年全球仓储移动机器人需求量将达到70亿美元,其中AMR的需求超过50%。国内仓储物流市场自动化设备渗透率低,还属早期蓝海阶段,企业对成本敏感,爆发期会在未来1-2年,所以炬星选择首先利用海外市场积累经验和品牌优势,落地业务形成稳定现金流,待国内市场进一步成长后切回国内快速扩张。
此外,炬星在日本与三菱商事合作,提供RaaS(Robot-as-a-Service)服务——以软件授权+服务订阅的模式向客户提供服务,进一步降低导入AMR自动化仓库的门槛。
炬星创始人蒋超先生曾在日本和美国工作,先后供职于摩托罗拉、NVIDIA,是前Google X实验室Project Tango项目负责人,曾管理400人团队和复杂的研发系统,是视觉导航、并行计算和深度学习领域的专家。公司团队现有70人,核心团队来自阿里巴巴、华为、亚马逊、大疆等企业,其中80%为技术研发人员。本次融资主要用于扩大研发团队、海外市场销售以及新产品线研发。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