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纽约时报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Tue, 30 Jun 2020 02:42:0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纽约时报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纽约时报宣布终止和苹果新闻合作,“无偿”提供资源回报令人失望 http://www.woniupai.net/154831.html http://www.woniupai.net/154831.html#respond Tue, 30 Jun 2020 02:42:03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54831 过去几年中,一些互联网巨头曾经推出新闻聚合服务,免费获得媒体的新闻文章,媒体则获得广告收入分成,但是这种对于平台有利的合作模式却让一些媒体机构感到了失望。据外媒最新消息,美国知名媒体《纽约时报》周一表示,将退出与苹果新闻的合作。这一举措的一个大背景,是新闻机构正努力与大型科技公司争夺读者注意力和收入。
据国外媒体报道,从周一开始,《纽约时报》的文章不会再与其他新闻媒体中的文章一起出现在苹果设备上的苹果新闻客户端中。
《纽约时报》成为较早退出苹果新闻的媒体机构之一。《纽约时报》把增加新的独立会员作为一个关键的商业目标,称苹果新闻服务在与读者的直接关系方面没有给它什么帮助,该媒体对业务的控制力也很弱。
纽约时报公司表示,希望将读者直接导向自己的网站和移动应用,以便“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提供回报资金”。
纽约时报公司首席运营官梅雷迪思·科皮特·列文(Meredith Kopit Levien)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道:“在《纽约时报》和平台之间建立健康模式的核心,是让读者回到我们的阅读环境中去,让我们控制新闻报道的展示方式、与读者的关系以及我们核心的商业规则,我们与苹果新闻的关系不符合这些条件。”
苹果发言人表示,《纽约时报》“每天只为苹果新闻客户端提供几篇报道”,该公司将继续向读者提供来自数千家新闻出版商的可信新闻。
“我们还致力于通过广告、订阅和成熟商业模式来支持高质量的新闻报道,”这位发言人说。
几十年来,新闻业与硅谷科技公司的关系一直很复杂。谷歌和Facebook等公司通过将自己的平台定位为人们消费新闻的主要方式之一,冲击了媒体网站的访问流量,大幅削减了报纸广告销售额。
然而,当苹果在2015年末开发出一款新闻聚合客户端,承诺与出版商合作帮助他们建立业务时,许多新闻高管都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与其他科技公司不同,苹果没有与新闻网站争夺广告收入(即进行广告分成)。苹果公司采用了一种与硅谷同行处理头条新闻的方式相反的方法:它只允许主流新闻机构进入新闻客户端,而新闻排序和编排靠的是人工编辑,而不是计算机算法。
苹果公司在iPhone手机上大力推广苹果新闻,使其每月获得了约1.25亿活跃读者,使该应用成为世界上读者最广泛的新闻服务之一。但该应用整合的广告几乎没有给新闻机构带来收入。对于新闻媒体在该应用中销售的任何订阅会员,苹果也将收取30%的佣金。
去年,苹果公司为新闻出版商引入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苹果付费新闻(Apple News+),一种在其新闻应用程序中提供的杂志订阅服务,提供数百种数字杂志和新闻内容的访问权限,这一服务对于用户每月收费9.99美元。
苹果公司告诉杂志出版商,这项服务将为他们提供原本无法获得的客户。但是许多出版物不得不降低他们自己的价格,他们将不得不与其他几十家新闻机构分享苹果付费新闻收入的一半。苹果把另一半据为己有。
尽管如此,许多新闻出版商还是赌了一把,包括《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和《纽约客》、《名利场》和《连线》等媒体和苹果付费新闻服务建立合作。根据数字媒体新闻网站Digiday的数据,在付费新闻服务上线几个月后,许多新闻出版商对这一服务的收入并不满意。
《纽约时报》的高管们没有选择加入苹果付费新闻,随后减少了它提供给苹果新闻的免费文章数量。《纽约时报》首席执行官马克·汤普森在去年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警告其他新闻机构与苹果合作的风险。
“我们倾向于对让人们在其他地方找到我们新闻的想法持谨慎态度,”他说。
《纽约时报》上个月称,其订户总数已经超过600万。数字订阅的收入一直在增长,不过另外一方面,纽约时报公司目前正努力应对新冠疫情大流行带来的广告下滑。
《纽约时报》长期以来与大型科技公司有着复杂的关系。它曾尝试与Facebook合作,包括几年前的一项名为“新闻快读”的服务。
但是《纽约时报》在2017年停止为这个社交网络提供新闻文章,称没有从新闻聚合服务中获得足够的收入。现在,Facebook付费给《纽约时报》,在Facebook应用软件的新闻板块上刊登其文章,这是该公司与新闻行业合作的最新方式。
另外,纽约时报的文章片段也会出现在谷歌新闻上,谷歌新闻会把读者转引到出版商的网站上,进而扩大媒体网站的广告收入,而苹果新闻通常会让读者在苹果自己的软件上阅读新闻。
纽约时报高管在给员工的信中说,退出与苹果新闻的合作关系预计不会对《纽约时报》的业务产生“实质性影响”,该公司将通过其他方式与苹果合作,包括在软件、音频节目和硬件方面。
据国外媒体报道,新闻媒体对于Facebook、苹果等公司的平台免费聚合、广告分成模式普遍失去了兴趣,已经有大量的媒体退出,转而推广自家的网站或者新闻客户端。
对此,科技公司也开始进行了新闻服务的调整。据外媒近日报道,谷歌公司正在谋划一个全新的新闻服务,将付费从媒体购买文章版权,然后在旗下的平台中提供阅读。谷歌还准备让读者免费阅读媒体官方网站上的收费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54831.html/feed 0
《纽约时报》观点与评论部主编离职,因一篇饱受争议的文章 http://www.woniupai.net/143098.html http://www.woniupai.net/143098.html#respond Mon, 08 Jun 2020 04:24:33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43098 美国当地时间6月7日,《纽约时报》报道称,《纽约时报》观点与评论主编James Bennet离任。此前,Bennet负责的观点与评论版面发表了一篇饱受批评的文章,这篇由共和党参议员Tom Cotton撰写的文章呼吁对抗议民众采取军事手段,引发舆论哗然。时报出版人A·G·苏兹伯格在声明中称,时报在“编辑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失误”。

6月3日,《纽约时报》在“观点”栏目刊发了一篇来自阿肯色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 Tom Cotton) 的专栏评论,呼吁在针对 George Floyd 之死引发种族不平等抗议行动,要用强力措施向城市部署军队。

此举不仅招致了外界的批评,也导致了纽约时报内部的分裂,800多名员工联署给管理层表达抗议。

Bennet后来发推特澄清道: “《纽约时报》评论版应该向读者展示反驳意见,尤其是那些有权制定政策的人提出的意见。” , “我们理解许多读者认为科顿参议员的论点令人痛苦,甚至是危险的。我们认为,这是它需要公众监督和辩论的原因之一。”

眼见无法平息来自读者和编辑部内部的愤怒,Bennet随即又在《纽约时报》发文进行自我辩护:“我们发表科顿的观点,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一直向《纽约时报》的读者承诺,要就类似重要议题提供一个辩论平台。如果我们只发表像我这样的编辑赞同的观点,就会破坏《纽约时报》的正直性和独立性,而且会违背纽约时报的宗旨ーー我们不希望告诉你该怎么想,而是帮助你自己思考判断。”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43098.html/feed 0
附和特朗普部署军队后,《纽约时报》编辑部“起火”了 http://www.woniupai.net/142621.html http://www.woniupai.net/142621.html#respond Sun, 07 Jun 2020 05:23:24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42621 6月3日,自由派旗舰报《纽约时报》在“观点”栏目刊发刊登了一篇来自阿肯色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的专栏评论,呼吁在针对 George Floyd 之死引发种族不平等抗议行动,要用强力措施向城市部署军队。科顿极力洗白特朗普扬言“要抢劫就开枪”的历史背景,鼓吹以武力平息骚乱。

引发广泛抗议的科顿专栏文章

按《纽约时报》评论员 Roxane Gay的话说,科顿的专栏评论“具有煽动性,支持军事占领,就好像宪法不存在一样”。代表自由派的百年老报《纽约时报》,在局势动荡时刻刊登这种极端右翼的“鼓吹武力”观点,在读者群和编辑部都炸开锅了。纽约时报的一个客服中心报告了数百个取消订阅的订单,800多名员工联署给管理层,数十名员工则不顾编辑部限制,在推特上直接叫骂,描述编辑部“内战”。

在一封致管理层的信中,《纽约时报》员工写道,“我们认为,刊发科顿的评论文章破坏了我们在新闻编辑室和舆论中的工作,违反了我们为公众利益制定的道德和准确报道标准。这也危及我们的记者在街头安全有效地做报道的能力”。

不过,纽约时报评论版主编班纳特在推特上写道:“《纽约时报》评论版应该向读者展示反驳意见,尤其是那些有权制定政策的人提出的意见。” 他还在推特上写道: “我们理解许多读者认为科顿参议员的论点令人痛苦,甚至是危险的。我们认为,这是它需要公众监督和辩论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样的辩解,几乎平息不了暴风雨。

发行人苏兹伯格(a.g. Sulzberger)写给员工的备忘录澄清说,“专栏版面的存在是为了提供来自不同领域的观点,特别关注那些挑战我们编辑委员会立场的观点”。 他补充说,《纽约时报》不会“随便发表任何论点” ,任何专栏文章都必须“对当今问题进行准确、真诚的探讨”。

评论版主编班纳特周四在纽约时报网站发文,继续阐述刊发科顿文章的理由。班纳特说,他强烈反对使用联邦军队,他“个人担心增加军队只会导致对无辜者的更多暴力”。

但是,班纳特写道,“我们发表科顿的评论文章,部分是因为我们已经向读者承诺就类似的重要问题进行辩论。如果我们只发表像我这样的编辑认同的观点,就会破坏《纽约时报》的正直性和独立性,而且会背离评论部的初衷——不是告诉你该怎么想,而是帮助你自己思考”。

综合各方观点,《纽约时报》的科顿门事件,引发若干反思:

1)社会危急时刻,发表有违主流的极端言论,是否需要面临更谨慎的审查。

评论版主编班纳特在辩解文章中,承认自己“担心”增兵可能导致暴力。这是大多数人的恐惧。而且因为在美国城市街头部署军队的风险如此之高ーー确切地说是生死攸关,允许这样的极端想法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让人感到危险和不负责任。

其次,科顿的专栏并没有提供更有价值的新观点,并引导开始了一场有价值的政策辩论。

在美国动荡不安的时刻,总统特朗普试图运用行政权力,强化军队部署已经引发多方抗议,包括历任总统及退休将军等精英群体反对,此时,参议员科顿附和总统,支持美国军队部署城市,《纽约时报》继续为其提供专栏发表平台弊大于利。

如果参议员科顿想发表类似言论,他可以使用 Twitter,而不需要从世界上最大的媒体公司之一,继续获得曝光的帮助。

2)传统媒体仍然背负“第四权力”的道义责任,公众期待更多的事实核查及解释社会运作机制。

由于一篇外部评论引发“内战”,《纽约时报》也掀起内部调查和问责流程。

评论版主编班纳特承认,在科顿文章发表之前,他没有认真读过相关专栏文章。《纽约时报》声明检讨说:“我们研究了这篇文章,以及它发表之前的过程。这次审查清楚地表明,仓促的编辑过程,导致了一篇不符合我们标准的评论文章的出版。因此,我们计划研究短期和长期的变化,包括扩大我们的事实核查业务和减少我们刊发评论专栏的数量。”

从《纽约时报》管理层角度考虑,意识到美国两党政治斗争光谱日益极化,评论版标榜的“兼容并蓄”做法,可能越来越“不合时宜”。长期为《纽约时报》撰稿评论专栏作者,左、中、右立场都有一定比例。这一原则可能不会改变。但随着24小时社交新媒体的兴起,信息传播方式也在发生激烈变革,更多当事人都有直接发声渠道,政策讨论也将面临变革。

在面临争议的时刻,《纽约时报》喜欢提醒人们,评论版运作是与新闻编辑是分开运作的。这倒是真的。这两个部门互不协商,他们彼此完全独立。但大多数读者不会买账。以这个案例为例,他们只知道《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些观点,可不会区分是新闻,还是评论。

3)特朗普敌视媒体加剧污名化,自由媒体面临更多信任危机。

《纽约时报》的宗旨是“刊登一切适合刊登的新闻”(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突出重要议题。有意思的是,在编辑部“内战”中,有员工以“40岁”为分水岭,资深的采编人员对《纽约时报》品牌更自信,倾向于兼容并蓄,愿意刊登“ALL(所有)”观点;而年轻的采编人员,面对社交媒体极端言论的冲击,希望突出“fit(适合)”自由派的立场。

《纽约时报》编辑部的内部分歧及冲突,只不过折射出美国媒体在遭遇公众信任危机的一个侧面。

在这一次美国种族问题引发的全国抗议中,越来越多记者们报告了受警察和抗议者暴力袭击的事件。媒体在反思中,很多都第一时间指向特朗普,首先是因为他作为总统强行派遣国民警卫队平息抗议和骚乱局面,加剧各方暴力冲突;更重要的是,特朗普上任近四年来,一直咒骂“假新闻”,“媒体是国家敌人”,将问题归咎到报道新闻的记者身上,成功实现了污名化。

《纽约时报》评论版主编版纳特:

我们为什么要发表汤姆 · 科顿的专栏

我们昨天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激怒了许多读者,包括我在《纽约时报》的许多同事。阿肯色州参议员汤姆 · 科顿(Tom Cotton)在个人评论文章中,支持动用联邦军队制止最近几天伴随一些抗议活动而来的抢劫和暴力事件。

昨天我在推特阐述了为何发表这篇评论文章,但是我相信你或仍然疑问,这对我来说也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所以我想分享自己看法。

我强烈反对动用联邦军队的想法。我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反映在《纽约时报》的社论委员会,我们批评总统在华盛顿特区动用联邦军队,强烈捍卫抗议者是爱国者,谴责过度用武组织,呼吁彻底改革。《纽约时报》社论委员会本周警告说,由于警察对和平抗议者和记者滥用职权,第一修正案已经受到侵害。

我个人担心,部署军队只会导致更多针对无辜者的暴力。正如我们的专栏评论作家纪思道Nick Kristof)所写的,“特朗普出于政治目的部署军队,将背离我们的传统,损害军队的可信度,并加剧全国的紧张局势”。

昨天,我们还发表了前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乔纳森 · 史蒂文森(Jonathan Stevenson)的一篇文章,认为出动军队的法律依据是不可靠的。他还认为,唐纳德 · 特朗普想把军队当作“终极的战斗道具” ,我认为他在这一点上也是对的。

这篇文章建立在我们最近几天发表的其他文章之上,这些文章呼吁撤销对警察的资助,赞扬抗议的力量带来必要的改变,并敦促检察官对滥用职权的警察采取强硬态度。

——艾森点评:不厌其烦列举相关的反对武力文章,铺垫引出为何会发表“另一种声音”,促进政策讨论。

我们发表科顿的观点,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一直向《纽约时报》的读者承诺,要就类似重要议题提供一个辩论平台。如果我们只发表像我这样的编辑赞同的观点,就会破坏《纽约时报》的正直性和独立性,而且会违背纽约时报的宗旨ーー我们不希望告诉你该怎么想,而是帮助你自己思考判断。

——艾森点评:重申自由派报社宗旨,观点兼容并蓄,鼓励独立思考。

但这听起来可能只是陈词滥调,尤其是在我们国家生活中正经历如此一个脆弱的时刻。发表科顿的这篇文章,并没有解决公众当下最深切的顾虑。

一个担忧是,我们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科顿的观点,使之合法化。这是我们经常担心的一类问题,特别是当我们发表了可能负有血债的恐怖分子文章,或者国内关押了持不同政见者的领导人文章时。这绝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这也绝不是一个可以被忽视的批评。

——艾森点评:开始直面讨论最尖锐的批评意见,强调《纽约时报》编辑部经常面临类似的抉择,也有经验应对。

但是,在发表科顿文章问题上,如果我们得出的结论,不刊登科顿的评论,我们会削弱其传播分量。我担心这会误导我们的读者。

科顿是一名共和党人,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和特别情报委员会任职。他与白宫有直通电话,而且他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总统候选人。他的想法很可能成为政府的政策,这意味着需要公众审视。

——艾森点评:国人所熟悉的科顿,是共和党阵营的反华先锋,从力主封杀华为5G,2月疫情之初建议特朗普限制中国游客入境,到限制3000多名中国理工科留学美国……他在美国被视为年轻的未来政治新星,也需要中国认真看待。

不过,另一个批评意见恰恰是,因为科顿是一名参议员,他并不缺乏让人知道自己观点的手段——事实上,他已经在 Twitter 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倒是真的。但是我认为在一篇文章中站出来辩论和在一条推文中阐述观点是完全不同的。虽然科顿本可以在其他场合详细地阐述这一观点,但《纽约时报》的读者可能没有被听说过,也没有能力对其提出质疑。

——艾森点评:可以认为评论版主编大人给自己所在的平台贴金,认为主流舆论平台举足轻重。但即便在美国,社交媒体渗透率也很高,尤其是有名气公众人物的极端声音,更容易在社交平台被放大。

但是,编辑部的这种回应,再一次引发了进一步的批评:应该让《纽约时报》的新闻编辑室来写一篇关于科顿观点的新闻报道。由一个新闻记者,总结科顿的立场,可以添加重要的讨论背景,并把他的观点与其他人的反驳并列。

这说明了《纽约时报》评论版面临的普遍风险,尤其是在数字媒体时代。当我们渴望形成社会议题辩论时,每一篇文章都作为独立的观点在互联网呈现,而不能凸显我们正在策划的讨论议题,没办法形成正反观点交锋的情境。

我们试图克服这个问题,例如,对立观点的文章之间,强化链接跳转。昨天,我们把科顿的文章,与史蒂文森的文章和纽约时报社论联系起来,就是这样做的。我们还在作者身份标识中添加了更多的细节,希望为他们各自观点提供进一步的背景解读。为了提供这样的补充背景,我已经开始写这份邮件列表。

但是当涉及到提供背景时,没有什么比记者在一篇文章中冷静地表达一系列声音,结合其他报道的能力更有效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正在努力,但还没有解决。当然,对我们工作的价值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要让每一个个体的声音独立自主。但是,考虑到我们正处于对国家未来充满恐惧的时期,尤其是在许多人感到如此脆弱的时刻,当一个读者遇到一个他们完全不同意的原子化零碎的论点,可能会感到被背叛和震惊。

——艾森点评:强调《纽约时报》新闻报道与观点评论是独立分开运作,但一般吃瓜群众并不关心内部操作的技术问题,只相信看到的“现象”或引发的后果。甚至,很多人获知信息,也不会完整读完一篇文章,只会截取最感兴趣的部分,并放大。也就是文中提到的“原子化”现象。因此,这种补救措施,恐怕于事无补。

这让我想到了《纽约时报》内部表达的一个担忧: 担心我们发表了科顿的专栏文章,会危及我们的同事,尤其是非裔美国同事。

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担心的了。面对生命危在旦夕的恐惧,我上面提到的一些关于《纽约时报》“观点”版原则的论点,听起来一定特别愚蠢。几代以来,美国黑人一直是警察虐待的受害者,我和他们一样担心,派更多的军队上街会导致更多的暴行。

——艾森点评:重申同一立场,拥抱质疑者的声音,也是我们常说的求生欲很强。

科顿和其他当权者正在提倡使用军队,我相信如果公众听到这个论点并有机会回应这个论点,他们会做好更好的反击准备,并认真对待它。对我来说,公开辩论有影响力的观点,而不是让它们不受挑战,更有可能帮助社会得到正确的答案。

我知道我自己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艾森点评:按主编的话来说,“牺牲我一个,幸福亿万人”,如果是“我”错了没关系,“我”愿意承担责任,但希望“动用军队”的话题能真正引起全民大讨论。但在艾森看来,美国社会撕裂严重,真正的对话恐怕有点难。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42621.html/feed 0
特朗普将重建美国!《纽约时报》评“缺乏人性”! http://www.woniupai.net/118709.html Sun, 12 Apr 2020 03:21:04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18709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12日6时52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突破177万例,达到1771514例,累计死亡病例达到108281例。

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全球最多,超过52万例,达526396例,死亡20463例,美国已超过意大利成为全球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美国死亡病例最多的州是纽约州,达8627例,其中纽约市占6367例。

纽约市市长白思豪周四警告说,纽约市可能需要加强对社交距离的限制,以遏制冠状病毒的爆发,防止它卷土重来。他说,今年4月将会是“漫长而艰难的”4月,纽约市公立学校在本学年余下时间里都将停课。

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怀俄明州为新冠疫情“重大灾难状态”。

这意味着美国所有50个州、首都华盛顿特区以及美属维尔京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关岛和波多黎各4个海外领地都进入“重大灾难状态”,这是美国历史上的首次。

特朗普:将重建美国以纪念在疫情中死亡的民众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频道一档节目采访时称,将重建美国,以纪念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死亡的民众。

纽约时报》评特朗普:缺乏人性

4月10日,美国媒体《纽约时报》刊发评论文章,将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其前任进行对比称,特朗普的前任们虽然有各种瑕疵,但是文章作者感受到了“一颗真实跳动的心”,而在特朗普身上却什么都没感觉到。当成千上万美国人死去时,特朗普还在吹嘘自己有那么多的电视观众。在一个国家因疫情颤抖时,特朗普还因自己的脸书上了热搜第一而兴奋。

作者罗列出近几天,特朗普在公众场合的表现。上周五,在转达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提出所有美国人在公共场所戴口罩的新建议时,特朗普格外努力地强调,戴口罩是自愿的,他本人就不会戴、身边也不会有人戴,这简直就等于给口罩贴上了“担惊受拍失败者才会戴”的标签。我终于为他想好了一个墓志铭:“唐纳德·J·特朗普,病毒面前仍耍酷”。

作者称,这不仅仅是同理心的缺失,尽管许多观察者都用这来描述他(特朗普)的缺点。这更多地是行为准则的缺失,也是我一直以来在悲叹的。这是基本人性的缺失。“我完全不承担责任。”“你知道我在Facebook上排名第一吗?”在一个国家因恐慌而颤抖时,有心思说出这两句话中的一句就够令人作呕了。像特朗普这样说出两句,是不通人事。

作者还一一列举出,他(特朗普)继续抨击媒体,仿佛新冠病毒是在CNN的内部炮制出来的。他继续玩推卸责任的游戏,把自己凌驾于那些政治等级低的人之上,他想让州长们对他卑躬屈膝,并暗示他们是在联邦政府饲料槽前嗷嗷争食的猪仔儿。他继续着他沾沾自喜的一人狂欢,所以会在最近一边推测美国将有10万人死于新冠病毒肺炎,一边扬扬自得地夸口自己正在做一份多么伟大的工作。

作者坦言道,我写这篇文章时,美国已至少有9600人死于新冠病毒。这是9·11恐怖袭击事件死亡人数的三倍多。仅纽约州在周六一天就通报了630例死亡。没有一起校园枪击案夺走的生命可以远远企及这个数字。虽然我不指望特朗普能提供什么灵丹妙药,但是,想看到有点迹象表明,这么多将死的人触动了他,哭声已经穿透了他的外壳,他在想除了自己的收视率以外的事情,不算太过分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纽约时报公司收购音频App“Audm” http://www.woniupai.net/113247.html Fri, 27 Mar 2020 06:31:06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13247 纽约时报发布的消息,纽约时报公司(New York Times Company)本周收购了一款名为Audm的App,这是一家将长篇新闻转化为音频内容的初创公司,曾获来自Y Combinator、Hack VC、Precursor Ventures和Switch Ventures的融资,并购后,Audm的音频制作总监Wegner和Audm的产品总监Brink及其团队成员将加入纽约时报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