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称,过去数日内,腾讯和老干妈双方进行了深入沟通,双方已厘清误解。对于事件过程中的种种误会和欠妥之处,腾讯已向老干妈方面当面致歉,后续腾讯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流程。未来双方也将积极探索并开启一系列正式合作。
以下为腾讯公告全文:
近期腾讯与老干妈相关事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对此,腾讯与老干妈方面联合声明如下:
1、感谢贵阳公安对于此案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行动,让犯罪嫌疑人得以快速落网。腾讯已向法院申请撤回财产保全申请及本案诉讼,并就合同诈骗行为已向贵阳公安报案。腾讯和老干妈双方后续将积极配合相关法律程序的推进。
2、过去数日内,腾讯和老干妈双方进行了深入沟通,双方已厘清误解。对于事件过程中的种种误会和欠妥之处,腾讯已向老干妈方面当面致歉,后续腾讯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流程。未来双方也将积极探索并开启一系列正式合作。
3、由于此事对社会公共舆论资源造成过多占用,我们深表歉意。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上周老干妈与腾讯广告费争议事件引发大批吃瓜群众热议,老干妈的倔强带出的一个问题是:老干妈为什么不打广告?其实,像老干妈这样不打广告的品牌并非独一家,比如ZARA、海底捞、特斯拉等不少知名品牌也不打广告。

今天我就来分析一下像这样的知名品牌为什么不打广告,以及为什么它们不打广告依然有很高的知名度,且不愁销售。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所谓的不打广告是指不打传统意义上的硬广,比如电视广告,报纸广告,户外广告等,像自媒体,跨界合作等方式不在此范围内。
广告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经常说广而告之,所以它的首要目的是告知,建立自己的知名度。其次,知名度带来的后续作用应该体现在销售上,所以广告的终极目的是销售。
对于品牌来讲,实现知名度和销售两个目标,打广告是最快捷也是比较有效的方式,但是不是唯一方式呢?当然不是。
如果你的品牌不需要打广告也能获得很高的知名度,那么广告就不是必须的。
苹果在巅峰的2012年左右,营销总监菲尔·席勒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发布新产品时苹果已不再需要做任何广告。公司只靠两个策略:
第1点可以看作免费广告,第2点我在《电影中的坏人为什么不能使用iPhone?》写过,苹果在影视剧中的植入是不花钱的。

(《碟中谍4》iPad免费植入)
早期的小米也是如此,在小米公布小米1的相关计划时,就引发大批媒体争相报道,刚一发布就引发大批消费者排队抢购,因此小米在前几年也的确没有打广告。
这两个品牌的特点是,他们没有打广告就实现了大多数品牌打广告才能完成的目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打广告对于他们就不是必须的。
本质上说,苹果和小米在那个阶段不打广告,是因为产品的特别之处让它们获得了大量免费广告,这就要说到3种媒介的区别。
做广告总要通过媒体,媒体一般有3种,这种说法最早来自国外,它们是owned media,paid media和earned media,翻译成中文是自有媒体,付费媒体和赢得媒体。

付费媒体不必多说,主要说说自有媒体和赢得媒体。
在今天,社交媒体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品牌自媒体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在中国品牌可以运营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知乎等社交媒体。优秀的内容,在这些平台上可以获得不次于广告的影响力。
比如在中国不能做传统广告的杜蕾斯就在微博上做大了知名度。比如老乡鸡200块制作的内容,就引发全网讨论。比如腾讯在B站一句“今天的辣椒酱突然不香了”,引发的热议和效果抵得上预算百万级Campaign。

赢得媒体就是品牌免费获得的媒体报道、曝光和广告,要想获得赢得媒体,那首先你的产品一定要够优秀,对于媒体和合作伙伴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
比如苹果新手机一发布,立马有大批媒体评测给予好评。比如苹果用产品的使用权置换电影的植入广告。比如华为与保时捷推出跨界手机,然后华为将手机广告发布,这里保时捷没花广告费,却由华为为它买单。

所以很多品牌可能不做付费硬广,但它们要么自媒体做得非常好,要么能持续获得赢得媒体的曝光。
换句话说,它们不做广告,却从来不缺广告。
市场上有一些以不打广告而闻名的品牌,我们来看看它们是靠什么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的。
ZARA在快时尚界因不打广告而闻名,它的选择是将门店对外展示的橱窗当成广告。ZARA开店的策略是用高租金抢下热门位置的热门店面,租金再贵,也要把品牌形象放在第一位。
2011年ZARA在台北东区展的第一间店,传出以每平80万、月租金近900万的高价抢址(当时店面租金均价落在50万);2014年在香港中环开幕的皇后大道店(它是H&M在香港开设一号店的旧址),据香港媒体指出,当初ZARA是用双倍租金拿下这个店面的。
租金虽然更贵,但结合节省的广告费,ZARA的高租金抢下热门地段门店的策略,堪称很有性价比。
特斯拉不做广告在大型车企中是独一份的存在,特斯拉早年不做广告,是因为实在没钱做广告。当它的产品发布后,发现用户对其趋之若鹜,根本不用做广告,因此这个传统就留下来了。
虽然不做广告,但特斯拉对于自有媒体的利用几乎到了极致,国外Twitter,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Snapchat等大大小小的自媒体平台都在精心运营。在国内也同样,它连快手都没有放过。

在赢得媒体方面,特斯拉的关注度不差于苹果,几乎每个汽车媒体都愿意第一时间体验特斯拉的产品,并给出相关报道。
同时,马斯克作为特斯拉的创始人,他在各种场合为特斯拉摇旗呐喊,这给特斯拉每年至少节省了几千万的广告代言费。
海底捞的服务已经成为餐饮行业的标杆,论火锅味道,海底捞做不到第一,但借助其做到极致的服务,它成了社交网络上话题的顶流。
当有人专门写了一本海底捞的书,还成为畅销书时,你就知道海底捞的服务赢得的口碑有多重要了。

不做广告的知名品牌不仅限于以上几个,但它们都有相似之处。
不做广告的品牌第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有最优秀的产品,这一点是前提。
《食神》里面的“黯然销魂饭”就是这样的产品,电影中评委吃了这个饭后会大喊:“太——好——吃——了。”然后痛哭流涕,满地打滚。“黯然销魂饭”出人意料地好,任何人吃了第一碗,还想吃第二碗。

当你的产品是最优秀的,那么只要有了第一批媒体关注或消费者购买,就会形成涟漪效应,获得更多的赢得媒体,驱使消费者排队购买。
老干妈的配料独特,吃了一罐,还想吃第二罐。iPhone 6发布时,好多人连夜排队购买。
广告的终极目的是为了销售,如果你的产品根本不愁销售,在一定时期内,就可以不打广告。
持续打广告的目的是为了让品牌一直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让消费者对其一直有印象,不会遗忘。如果你的品牌自带这个特质,那么打广告也不是必须的。
拿苹果来说,如果在一定时期内,它不打广告,我也不担心它的销量。以年来计,苹果几乎在一年的多个时段都会占据大众话题的顶流。
苹果有iPad、iPhone、Mac等多个产品线,每个产品线发布新品时都会引发巨大关注,包括系统更新;一年至少3次发布会,每一次都比99%品牌的Campaign影响力还大;各大明星手里拿着iPhone,手上戴着Apple Watch,耳朵上挂着Airpods出现在媒体和公众面前。
同样,拥有最优秀电动车品牌的特斯拉,新产品发布、降价、系统升级、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Twitter上的内容,每一个动作都会引发大众讨论。
像苹果、特斯拉这样的顶级品牌,几乎每个月都有与品牌相关的大流量话题。它们跟可口可乐不同,可口可乐的产品是固定的,很少会进行更新换代,所以产品本身不能创造新流量,只有靠广告才能持续维持住它在消费者中的持续性印象。
从这个角度来讲,在现阶段,苹果、特斯拉可以不打广告,但可口可乐不行。
当品牌拥有了最优秀的产品,让媒体和消费者都心向往之,那么通常它们都不缺曝光,它们不用花钱打广告,靠赢得媒体获得的品牌知名度就超过了不少品牌打广告获得的知名度。
同时,因为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它们天生就比一般品牌受到的关注度高,在自媒体上一旦做出不错的内容,就会引发巨大的关注和互动量。好的内容可以获得不差于广告的传播效果。
做一件事是为了完成它的目的,不是为做而做。对于品牌来说,如果不打广告就能完成广告的目的,那么打广告就不是必须的。
它们可以通过自有媒体和赢得媒体,获得与其他品牌做付费广告一样的效果,本质上是因为这些品牌虽然不做广告,却从不缺广告。
不过99%的品牌做不到这一点,所以还是老老实实打广告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据悉在7 月 3 日,就有不少网友发现QQ版本中已经悄然加入了“企鹅牌”辣酱表情。而且这个辣椒酱表情包的位置被安排的十分有趣,左右是一个“南”,右边则是一把“刀”的表情包,暗示自己十分的“难”。
不过腾讯官方并未对该表情包进行过宣传,同时也在上线两天后就悄悄下线,这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
自从警方通报了3人伪造公章骗取腾讯1600万广告费之后,腾讯就曾在7月1日回应,自掏腰包悬赏 1000 瓶老干妈寻找线索。在老干妈这边也做出回应,旗舰店上线辣椒酱大客户专属套装, 5 份 1000 份辣椒酱套装被秒没。随后旗舰店又追加上架 1000 瓶辣椒酱链接。但对于案件本身,双方都没有更具体的回应和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对此,不少网友直呼,老干妈要来斗图否?据悉,这款“企鹅牌”辣椒酱表情目前在安卓端和iOS端均已上线。
腾讯此前请求法院查封冻结贵州老干妈价值千万元的资产,获法院裁定同意。7月1日,贵阳警方通报,3人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与腾讯合作。
腾讯“被骗”引起全网热议。对此腾讯很早就开始了自嘲,还称,为了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欢迎广大网友提供类似线索,已经自掏腰包准备好一千瓶老干妈作为奖励。
老干妈天猫旗舰店对此也是很配合,在自家店铺重新上架了1000瓶辣椒酱大客户优惠装,9999元就能带走,疑似在回应腾讯。不过,很快这个链接就被下架了。
对此,老干妈方面工作人员解释称,对此事均不知情,旗舰店是代理商在经营,应该是代理商搞的活动,不代表老干妈公司的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昨日,针对被骗一事,腾讯公司回应称,一言难尽,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提供类似线索,准备一千瓶老干妈作为奖励。
接着今天,老干妈接下来又来了一波神操作:天猫官方旗舰店刚刚上线了一款新品“1000瓶老干妈辣椒酱大客户专属”,售价9999元。被不少网友认为#老干妈上架1000瓶辣椒酱回应腾讯#,但很快在下午晚些时候该链接就下架了。

对此,老干妈方面工作人员解释称,是其代理商搞的活动,该旗舰店应该是代理商在经营,推出的相关活动均不能代表老干妈立场,也与老干妈公司无关。看来又要吃瓜了。
不过,随着该事件的不断发酵,老干妈可谓是成了大赢家。多家电商平台反馈,老干妈搜索以及销量都有大幅上涨。7月1日全天,淘宝天猫平台上“老干妈”的搜索人数环比飙升220%。
老干妈官方旗舰店客服更是表示,订单量大可能会延迟发货,具体收货时间不能保证,后台咨询量大到都回复不过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一定要原谅我!看着鹅憨憨的样子,我第三次笑出了^(* ̄(oo) ̄)^叫声……哎吆我去……肚子疼……
我觉得腾讯和老干妈一定是想要笑死我,然后继承我的花呗!!你看旁边的小祖同学,都笑得满地打滚了!
先止住笑,说一说昨天事件值得关注的地方。
老干妈:腾讯从未催收
这是一个很蹊跷的地方。
据红星新闻报道,其在前往老干妈厂区采访时,老干妈方面给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回复:腾讯公司从来没有催收过广告费。
而在6月30日,腾讯回应网易科技等媒体时曾明确表示:腾讯依约履行相关义务、但老干妈未按照合同约定付款,腾讯多次催办无果,因此不得不依法进行起诉。
所以问题来了:腾讯催办的是哪方?是仅仅催促已被警方抓获的三位犯罪嫌疑人?腾讯方面是否从未从其其他渠道与老干妈方面取得联系?腾讯强大的法务部门,从未对此有过核实吗?
在红星新闻报道中,老干妈方面这么表示:老干妈从来不打广告的,6月10日我们收到腾讯发来的法律文书,立马报案,6月20号贵阳警方立案,并到深圳处理此事。
对腾讯QQ飞车给老干妈做广告,甚至登上微博热搜之事,老干妈方面说,公司之前并不知情。
难怪有篇文章直接取标题《老干妈不信互联网》,他们统计了一下:在此次发声明之前,老干妈的公众号已连续20个月没有更新,微博更是一条都没发过。

不得不承认,老干妈的管理层们可能真的不上网……
企鹅卖萌
腾讯虽然输了,引发了四方来“笑”,但腾讯昨天的危机公关委实做得不错。
当然,它的一系列回应引发了我的第三次猪叫声……
昨天中午,腾讯在B站的官方账号突然发出一条状态:今天中午的辣椒酱突然不香了。

阿里、华为、小米、oppo、海信、中兴、联通、奥迪、美团、招商银行、电子科技大学们纷纷来打卡,自然也少不了我大猪场;哦,对了,中国国家地理还来科普了一下:为什么企鹅会觉得辣酱不香了,那是因为鸟类没有辣的相关受体,企鹅更是还丧失了三种味觉。

下午,警方通报出来后,腾讯开启了“自黑”公关战役,先用腾讯微博官方账号转发了一条图片,来感受下:

他们同时宣布“自掏腰包准备好一千瓶老干妈作为奖励”,来征集类似线索。
18时左右,腾讯食堂当晚只提供“辣酱拌饭”的图片传出,图片中的食堂大屏上还配有大字:今晚只有这个菜!你们以后可长点心吧。

这一轮自黑效果不错,大众被企鹅自黑逗得前仰后合,更多的调侃出现了:逗“鹅”冤、老千妈……


高潮在20点左右出现,腾讯在B站放出了用《遇见再见·火箭少女101告别典礼》杨超越告别片段改编的《我就是那个吃了假辣椒酱的憨憨企鹅》。
视频一出,全网笑翻
各大厂商再度涌入,阿里系组团来刷、腾讯系集体护驾、公关机关呼吁被骗要报警……反正我的朋友圈被刷了屏……
我们一家都笑出了猪叫声。
支付宝打假 百度撇清 字节跳动指责
在此次事件中,互联网大小巨头们的反应不一。
比如说阿里系,组团去 B站刷了腾讯,算是为推高事件的热度贡献了“极大的”力量,支付宝更在微博上发出“希望天下无假章”的呼吁。

而 BAT 中另外一家互联网巨头百度,原本吃瓜吃得挺开心,却因为一则洋葱新闻赶紧出面撇清:

原因是这张图:

哈哈哈哈哈哈,你说你慌个啥,瓜都不好好吃……
自然,也有打抱不平的,例如今天热搜的一条:

字节跳动副总裁李亮在点评这个事情时,这么说:“基础事实都没调查清楚,就可以直接启用公检法手段,竟然还成功冻结了对方1600万元!说明这家公司已经形成了用公检法打击一切不利于它的日常思维,而且简化到连调查都懒的去调查了。”

呵呵……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此前一天下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研究室工作人员回应称,情况还需进一步核实。该法院会依法审理,最终结果以合议庭的意见为准。
4月24日,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简称:腾讯公司)请求查封、冻结被告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销售有限公司、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老干妈公司)名下价值人民币1624.06万元的财产,案由是服务合同纠纷,深圳南山区人民法院裁定同意。6月30日,腾讯回应称,2019年3月,腾讯与老干妈公司签订了一份《联合市场推广合作协议》,腾讯侧投放资源用于老干妈油辣椒系列推广,腾讯已依约履行相关义务、但老干妈未按照合同约定付款。腾讯多次催办无果,因此不得不依法进行起诉。目前案件在法院具体审理过程中。
但随后,6月30日晚上,老干妈公司发布声明称,从未与腾讯进行任何商业合作,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紧接着,7月1日,“贵阳公安双龙分局”微信公号发布警方通报:经初步查明,3人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与腾讯签订合同,已被刑拘。犯罪嫌疑人曹某(男,36岁)、刘某利(女,40岁)、郑某君(女,37岁)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冒充该公司市场经营部经理,与腾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其目的是为了获取腾讯公司在推广活动中配套赠送的网络游戏礼包码,之后通过互联网倒卖非法获取经济利益。
蜗牛派此前报道,7月1日,老干妈公司相关负责人称,暂不清楚腾讯公司是否有进一步沟通或撤诉。就“是否会起诉警方通报中涉嫌犯罪的3人”,上述负责人表示,正在根据公安机关公布的(情况)进行核实。
同日下午,腾讯公司官方微博发文称,以一千瓶老干妈作为奖励,悬赏被骗的线索:“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提供类似线索,通过评论或私信留言。我们自掏腰包,准备好一千瓶老干妈作为奖励。”
老干妈公司官网显示,“老干妈”是公司创始人陶华碧女士白手起家创造的品牌,1996年,陶华碧董事长在贵阳龙洞堡创办工厂生产风味豆豉产品,通过近20年的发展,“老干妈”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中脍炙人口的辣椒调味品品牌。
腾讯公司官网显示,腾讯于1998年11月在中国深圳成立,2004年6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腾讯以技术丰富互联网用户的生活,通过通信及社交平台微信和 QQ 促进用户联系,并助其连接数字内容和生活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腾讯的公关部门随后也想出不少自黑、自嘲的点子来化解这场尴尬,比如昨晚上线的“我就是那个吃了假辣椒酱的憨憨企鹅”视频。
视频取材自火箭少女《创造101》节目,将杨超越的头P成了企鹅星人,将辣酱风波幽默演绎。

没想到,杨超越也在微博调侃“可怜是可怜的,文案费给点”,腾讯回应“视频花了1600万,没钱支付文案费了”。腾讯视频官微也打趣“鹅厂人同甘共辣[作揖]可以吃两年的辣椒酱,可以绕地球几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在老干妈连夜回应和腾讯没有任何合作之后,7月1日贵阳警方通报,3人伪造老干妈印章与腾讯签订合同,已被刑拘。
7月1日下午,战火再度引向搜索公司。网传“腾讯状告老干妈拖欠广告费提及某搜索引擎”一事,百度搜索同日下午发布微博称,“手里的瓜突然不香了……有一说一,这事与我无关,请大家不传谣不信谣,理性吃瓜”,以表示此事与百度无关。

目前案件依然扑朔迷离,截至《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稿,腾讯方面未有更多回应。腾讯公司在官方微博上则回应“被骗”一事,称一言难尽,并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以1000瓶老干妈为礼品征求类似线索。

该案当中出现的假合同尤其引人关注,一些律师对腾讯和老干妈两家大公司出现的假合同纠纷也感到惊讶,本报记者采访多位律师探讨该案当中的责任归属问题,以及如何在企业运营当中规避假合同问题的出现。
裁判文书网6月29日公示的一条民事裁定书将两家著名的中国企业——腾讯和老干妈推上了风口浪尖。
裁定书显示,原告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向法院提出查封、冻结老干妈公司1624.06万元财产的请求获得法院支持,担保人新疆前海联合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联合为本案财产保全提供信用担保。
法院认为,原告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裁定查封、冻结被告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销售有限公司、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名下价值16240600元的银行存款或查封、扣押其等值的其他财产。如不服本裁定,可向该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律师段松告诉记者,针对腾讯公司与老干妈公司纠纷的裁定书,是法院依据腾讯公司申请,在腾讯公司正式提起诉讼前作出的程序性裁定,并未对双方之间的实体问题进行审理和裁判。
6月30日腾讯方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此事系老干妈公司在腾讯投放了千万元广告,但无视合同长期拖欠未支付,腾讯被迫依法起诉,申请冻结了对方应支付的欠款金额。”
在此前的2019年3月,腾讯与老干妈公司签订了一份《联合市场推广合作协议》,腾讯侧投放资源用于老干妈油辣椒系列推广,腾讯已依约履行相关义务,但老干妈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付款。腾讯方面称,多次催办仍分文未获,因此不得不依法进行起诉。
根据搜索可以发现,2019年4月,老干妈和腾讯开始了跨界合作,老干妈成为了电竞赛事《QQ飞车手游》S联赛的冠名商。
2020年6月30日晚8点,老干妈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出声明称,从未与腾讯公司或授权他人与腾讯公司就“老干妈”品牌签署《联合市场推广合作协议》,且从未与腾讯公司进行过任何商业合作。
老干妈方面进一步表示,公安机关已经于6月20日决定对此案予以立案侦查。并且对该事件给公司造成的不良影响,保留追究相关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7月1日,贵州警方通报:“经初步査明,系犯罪嫌疑人曹某(男,36岁)、刘某利(女,40岁)、郑某君(女,37岁)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冒充该公司市场经营部经理,与腾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其目的是为了获取腾讯公司在推广活动中配套赠送的网络游戏礼包码,之后通过互联网倒卖非法获取经济利益。”通报进一步表示,目前,曹某等3人因涉嫌犯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根据贵州警方公布的资料,两个事实浮出水面:老干妈公司的公章是伪造的;3名嫌疑人不是老干妈公司的员工。
假合同的情况逐步浮出水面,腾讯是否会改诉目前没有回应,老干妈方面也没有作出更多回应。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律师欧阳昆泼告诉记者,如果警方通报的情况属实,这份合同对老干妈公司则无效,责任由3个诈骗嫌疑人承担。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对记者表示,警方通报中所述3人的犯罪行为包括私刻公司印章和合同诈骗,私刻公司印章是手段,目的是通过虚构事实、骗取腾讯签订合同、赠送游戏礼包码,法律上属于牵连犯,应以合同诈骗罪定罪量刑。
对于案件涉及到的,腾讯配套赠送网络游戏礼包码,有观点认为如果不是向老干妈公司赠送,则腾讯可能涉嫌商业贿赂。
赵占领对记者表示,根据修改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商业贿赂的第一种情景是向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贿赂。“该案件涉及到的是赠送,如果根据合同规定是赠送给老干妈公司,就谈不上商业贿赂。具体还要看合同规定。”
对于这次事件的起因的冻结财产裁定书,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史金国表示,腾讯公司的诉讼和查封老干妈相关财产,若给老干妈公司造成了名誉上、财产上的损失,老干妈公司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不过,在该案当中腾讯公司采取了保全措施,冻结了老干妈公司的财产。
段松告诉记者,法律要求诉前财产保全必须提供担保,是为了防止由于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错误给被告造成损失而无力赔偿的情况。是否查封错误,取决于法院如何认定老干妈和腾讯签的这个合同的真实性。
欧阳昆泼表示:“如果腾讯真的被骗,那么其申请保全,也是被骗的延续,相当于腾讯也是受害者,很难认定其主观上具有过错,即使因此给老干妈造成损失,也无须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当前案件仍然有众多疑点。为什么2019年签署的合同到如今才浮出水面?腾讯“多次催办无果”是催告了谁?腾讯做得热火朝天的广告,老干妈是否知情?以及警方通报的3人假冒老干妈名义签订推广合作协议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腾讯赠送的游戏礼包码,但是其价值与推广合作协议所约定的推广费差距很大,3人的犯罪动机不合常理等等。
不容置疑的是,腾讯公司在审核老干妈合同的流程当中出现了纰漏,才最终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近年来,因‘萝卜章、假合同’引发的纠纷频发,连很多大公司也未能幸免。这一现象暴露了部分公司在合同审核时对于相对方主体资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旻说道。
史金国指出,大公司法务部门是维护公司规章制度战略运作的法务核心枢纽,从此假合同案件中,可以窥见一斑的是,该公司的合同审核流程和法务管理制度都存在着重大的制度纰漏或管理隐患。“也就是说,作为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大集团公司的合同审核把关部门流程如销售部门、法务部门、投资部门、办公用章部门、分管领导、总经理、董事会领导等层层把关不严格,导致本案假合同诉讼的发生。”
据了解,规范的合同审核流程应当包含各相关业务部门,最基本的流程为:业务部门发起→项目主管部门→财务投资部门→法律部门或风控部门→相应公司负责人。
史金国对记者表示,比较完善的“合同审核审批流程制度”包括:
公司在法务部门设置专门的合同审核部,专门对公司以书面形式体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审核,对于市场营销部门、投资部门、销售公司及其他部门需要签订的对外合同(协议)进行把关、核实合作方信息真伪、监督执行、对合同内容根据不同的合作要求进行不同目的的修改完善。
然后由本部门确信合同真实可靠无误的情况下,才能再向办公用章部门、分管领导、总经理、董事会领导等不同部门申报,由不同权限的部门再审核、审批、签字和盖章。
对于案件涉及到假公章问题,从事广告的胡先生告诉记者:“在实际工作当中,很难辨别公章真假。”
“真人假章”“假人真章”等“人章不一致”的情况往往使得合同效力存在瑕疵,但在签订合同时,要辨别出对方使用的公章是不是备案公章非常困难。
李旻告诉记者,对于金额较大的合同来说,为避免上述情况,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求对方在盖章的同时,由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其中,授权代表还需提供相应授权书;
2. 签约前对公司进行实地考察;
3. 签约前要求公司提供营业执照、房屋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社保缴纳证明、银行资信证明、相应许可文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材料。
对于上述案件,资深广告从业人士钟女士对记者表示:“很难理解腾讯会出现这个情况,作为广告媒体,腾讯广告在业内的地位是非常强势的,广告投放是需要预付的,或者有代理商给广告主进行垫付。这次涉案的金额超千万元,实在超出了我们对腾讯合作的常规理解。”
钟女士认为,腾讯出现这么大的乌龙事件,可能也只有老干妈这么大的品牌才能拿到这么大额度的授信。“由此可以判断,涉案人员应该对行业也非常了解,利用了互联网行业与品牌之间异业合作的需求,继而从线上对接的流程漏洞中找到可乘之机,才有这次事件的发生。”
赵占领认为,腾讯在签订推广合作协议之前,通常会要求对方提供公司营业执照,甚至包括银行开户信息等材料,先在合同系统中将对方录入为供应商;在协议签订过程中,应该也会根据对方进行邮件等形式的沟通,通常也会根据对方的邮箱、名片,结合营业执照等证件来判断对方身份。“如果老干妈公司并非真的被人假冒,则应该能找到相关证据。目前还有待腾讯提供进一步的信息和相关证据。”
钟女士也指出,规避此类风险的方式包括客户资质审核,关键环节的沟通使用官方的联系方式,也需要必要的线下拜访与沟通。如果在合作初期能双方兑现部分合作承诺,比如收取小部分定金来确认公司账户真实性,确认后再扩大合作的规模,这样就不会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