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皮书》中,详细梳理了非公医院的发展现状、专业优势以及未来前景,旨在为行业提供前瞻性参考,为推动“健康中国 2030”规划落地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与思考。
疫情的突袭在重塑大众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不断刷新着传统的就医认知。在与疫情竞速、与病毒较量的“关口”,非公医院作为一股独特的力量,释放出巨大潜能。
面对疫情防控迈入常态化,大健康产业新格局凸显,加大对医疗资源投入的呼声持续高涨。非公医院能否迎来发展“黄金时代”?如何在“公”字号独当一面的行业蓝海中激流勇进,共同推进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非公医院亟待破解的新命题。
乘势谋远 非公医院开辟健康新赛道
“需求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随着我国城镇化率提升、人口老龄化、二胎政策放开,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需求催生出医疗新生态,非公医院在风口之上全面起势。
“政策指向哪里,商机就在哪里。”自2009年新医改以来,《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的不断驱动下,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稳健增长,社会办医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白皮书》显示,过去十年中国非公医院数量和医院床位数显著提升,在 2015 年非公医院数量首次超过公立医院,达到 14500 家。截至2018年底,非公医院数量为20404个,是公立医院的 1.7倍。
在公立医院资源不足,消费者对医疗资源迫切需求的倒逼下,非公医院乘势谋远开辟健康新赛道。
从量变到质变,非公医院走向品牌化服务之路。目前,非公医院的数量已初具规模,但大众对非公医院医技水平这一核心认知没有质的提高。非公医院需实现专业优势、核心技术、医疗服务能力等优势资源的科学配置,提高机构综合竞争能力,增强在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
从争夺资源到错位竞争,非公医院自我定位清晰化。长期以来,非公医院在综合实力上与公立医院相比处于弱势,因此越来越多的非公医院寄希望于集中力量发展专科,实行错位发展和差异化经营,完善医疗服务质量,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从各自为战到携手共赢,非公医院与公立医院合作日益密切。目前,中国医疗发展分级诊疗的大势已定,大医院门诊量将会逐步缩减,患者将逐渐向基层医疗机构和非公医院流动,在这个过程中,非公医院与公立医院不断加强合作,探索互利共赢、切实可行、惠及百姓的模式和路径。
健康期冀下掀起的非公医院资本浪潮
随着人们对高质量健康服务的需求越发迫切,非公医疗迸发市场活力,引来资本抢滩。
根据《白皮书》数据显示,当前,从非公医院的社会资本参与者类型来看,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国内四大非公医疗集团 :华润医疗、中信医疗、北大医疗及复星医药。医疗集团通过资本化实现全国布局,同时以资本为“媒”,引入先进管理理念,提高医疗资源的运营效率。
在市场需求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非公医院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吸引了其他行业投资者的加入,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海尔。作为海尔在大健康领域孵化的生态品牌,盈康一生继前期跨界医疗器械设备行业后,再进一步涉足健康服务、非公医院等领域,扩张布局集团医疗产业—— 海尔医疗平台。
成立于 2016 年的海尔医疗,是盈康一生布局医疗服务领域的重要载体。其将海尔首创的“人单合一”模式在医疗领域实现了成功跨界复制。以“医患合一”为核心理念,把“患者围着科室转”扭转为“医护围着患者转”的常态化医疗模式,构建有温度的医疗服务。目前,盈康一生已经在全国布局 16 家医院,服务用户数超过 100 万人次。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家庭结构方面,八成以上“新生力”已婚,拥有小孩的比例也已经达到80%。子女数量上,一孩的比例较高,达88%。子女学龄偏小,主要集中在学龄前(27%)、小学(45%)和初中(23%)三个阶段。
“新生力”成长于商业与信息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的商业意识更加敏锐,善于聚集优势资源,不断在市场上寻找新的商业机会,试图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革和创新,从事行业也更加多元。“新生力”从事金融与投资以及TMT行业的比例较一代企业家增长近一倍,从事制造业、贸易、能源、建筑等行业的比例则有明显降低。
音乐、跑步、阅读、户外运动成为“新生力”平时生活中的四大爱好。
“新生力”一致看好中国的未来发展,认为中国经济的转折已经接近尾声,而且中国的企业和投资者都充满活力,只有在这样快速发展中的国家才有突破和实现自我的机会。
典型“新生力”特征分析
胡润研究院将“新生力”细分为三类人群:第一类是白手起家的青年创业者,即“新生代”;第二类是家族财富的继承者,即家族企业的“接班人”;第三类是利用家族财富重新创业者,即“创二代”。
“新生代”| 进取,厚积薄发
“新生代”从事的行业更加多元,房地产(15%),金融投资(13%),制造业(11%),贸易(11%),TMT(11%)。爱好更偏传统,如跑步等。“新生代”具有灵敏的商业嗅觉和天然的创业基因,通常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之后开始思考行业新机会和切入点,并随之进行创业实践和尝试。
“接班人”| 使命,不忘初心
“二代接班人”近五成拥有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六成有国外工作学习生活经历,从事金融投资(21%)、房地产(15%)、TMT(12%)和能源(10%)为主。爱好时尚、高尔夫以及艺术类的比例更高。
“二代接班人”拥有优渥的成长环境,而且能从父辈汲取资本、人脉以及管理团队的经验。成长经历中,他们受到父辈的影响明显,带有浓厚的家族传承观念,对于父辈的价值观和事业已建立情感认同。
“创二代”| 思变,砥砺奋进
“创二代”近六成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海外经历更加丰富,平均海外工作/学习/生活时间达2.5年。从事行业集中度高,金融投资(32%), 制造业(24%),房地产(13%)。爱好户外运动、科技、网络的比例更高。“创二代”具有天然的危机意识,积极寻求转变。他们从事着自己热爱或者看好的行业,力争证明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