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据了解,该榜单通过线索征集、信息筛选调研、评审团投票、数据算法分析等环节,最终选出20位人物、20家组织机构、10个事件、10个特别致敬群体。
根据官方的介绍,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水滴公益联合国内多家慈善机构和公益组织筹款,用于采购医用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1月24日至3月7日,筹集抗疫救助款6500万元,水滴汇聚基金会接受来自爱心企业及个人的捐赠近500万元。

数据显示,水滴公益、水滴汇聚基金会在30天内完成163.2万只口罩的采购和分发,包括157.2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和6万只N95口罩。同时,还有153万双手套、6万套护目镜、5.6万瓶消毒液被发往湖北等地。
据悉,该榜单由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发布,由公众、专家、媒体三个评审团进行评审,其中,7位专家评委分别来自公益教育、基金会、媒体、慈善会等领域,11位媒体评委均为疫情期间深入武汉一线的记者。钟南山、彭志勇、李兰娟等入选人物榜,水滴公益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共同入选组织机构榜。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报告回顾了腾讯基金会和腾讯公司在扶贫脱困、精准扶贫方面所做出的各项努力和成效,并展望了未来规划:腾讯将运用“互联网+”的力量助力扶贫的“造血”和“输血”模式,做好“精准扶贫的数字化助手”。
一直以来,腾讯和腾讯基金会在扶贫工作方面从不缺席,集生态之力打造“扶贫工作立方体”:通过腾讯公益的平台能量为扶贫助困项目带来精准的高转化效能,借助腾讯的技术能力连接一切,奠定互联网+扶贫的实现基础,通过实现扶贫与产业、健康、金融、文化等多领域的跨界融合,让贫困地区实现由内而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造血自救”。
报告显示,除了腾讯基金会在扶贫方面所做的工作,腾讯公司也一直在依托自己的技术和生态探索“互联网+”助力扶贫的特色之路。
无论是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工具实现贫困人群和爱心人士/公益组织的连接,还是用AI、云、大数据等科技的力量弥合城乡资源不均衡,还是依托企鹅媒体平台、腾讯新闻等进行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创造扶贫价值,都在脱贫攻坚领域创新性的开展工作。
近几年来,腾讯在利用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助力各个行业打造“数字化助手”方面做了很多。很多产品和技术都主动运用到扶贫工作之中,在产业扶贫、文化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文化扶贫方面也做了不少尝试。
在信息传播领域,依托微信等流量红利平台,贫困地区的群众将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沟通、获取资讯、学习娱乐等,让“看天吃饭”和经验种田逐渐成为过去。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拉动创业就业,实现经济后发赶超的有效途径。
在前沿技术运用领域,利用腾讯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广大不发达地区的人们也有机会享受平等的医疗资源、数字化的便捷服务,从源头降低贫困人口的重要成因–患大病和患长期慢性病的比例。在广东,很多贫困地区已开始将这些技术运用于癌症诊断和筛查,让这些疾病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因病返贫的几率。
此外,通过在线课堂等能力,优质师资和教育资源也将同样辐射贫困地区,让贫困地区孩子接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实现“扶贫先扶智”。
腾讯方面表示,未来将持续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授之以鱼更以渔”,以动态发展的扶贫创新路径,用生态的力量促进全方位扶贫工作。与此同时,腾讯还会持续将产品和技术提供给扶贫的各项工作,并努力打造“精准扶贫数字助手”。只要精准扶贫工作需要的能力,腾讯都会开放出来,继续扎扎实实地为国家精准扶贫提供更多助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