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核心观点:
1、在618大促中,安卓手机华为系更受欢迎;
2、国产手机品牌“四大金刚”变为华为小米双雄对决;
3、智能手机促销核心已是5G手机;
4、苹果仍是中国品牌的“噩梦”;
5、家电品牌国产声量依旧最高;
6、品牌擅用公关话术为自己塑造“第一” 。
“618购物节”落下帷幕,京东、阿里巴巴相继宣布在6月1日至6月18日大促期间累计下单金额分别为2691亿元和6982亿元,均超越前一年成交额,在平台完成结算后,各品牌围绕销售数据的公关大战才徐徐拉开。
品类上3C成为最为热销类别,苹果也首次参与天猫618。阿里巴巴数据显示,天猫3C家电行业在开售一个小时内,25个品牌及品类产品实现10倍以上增长。开售10天内,华为、荣耀、苏宁、海尔、格力等品牌,借助淘宝直播引导的交易额也都突破了1亿元大关。
促销之后,品牌相继公布销售战绩,以此维持行业存在感,其中也不乏各类隔空口水战。借助亿欧数据监测天猫旗舰店销售情况,揭开3C品牌真实的销售情况。
需要声明的是:本次亿欧数据监测时间为5月21日到6月19日,天猫各品牌官方旗舰店交易数据,无法完整展示“618”期间品牌完整销量,数据不包含详情页各种型号产品的价格,特定型号价格将有些许影响,本榜单与数据仅作为侧面参考。
在本次天猫安卓手机品牌中,华为系(包含华为与荣耀)手机成为最大赢家,不仅旗舰店总成交额成为第一,多款产品也成功占据销量前列。

2020年618期间各品牌天猫旗舰店成交额(手机数码类)/亿欧数据
华为与荣耀手机成功“霸榜”成交量Top 20,前八名均为华为系手机,华为“畅享10”以7.2万余部成交量成为天猫618最为畅销的手机,小米系的红米Note 8凭借2.9万余部成交量成为其卖得最好的手机。

2020年618期间天猫旗舰店安卓手机成交量TOP 20/亿欧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机成交量TOP 20中,“四大金刚”变成了“双雄”对决,OPPO与vivo在此失声,华为系共有14款手机入榜,小米为6款,双方从千元机到旗舰机均有覆盖,华为系在成交总量与成交额均超越小米。
借助部分型号高单价,华为系多款手机成功占据安卓手机成交额榜单前列。华为P40 Pro 尽管没有成为销量最好的手机,借助最低5988元的高单价,成为成交额最高的单品。华为系旗下P40系列、Mate 30系列、Nova 7系列、荣耀30系列手机受到消费者青睐。

2020年618期间天猫旗舰店安卓手机成交额TOP 20/亿欧数据
在天猫旗舰店安卓手机成交额Top 20中,小米相对惨淡,仅有2款入榜,小米10以9498万元总成交额排名第七,小米10 Pro则仅有3827万元成交额;vivo则凭借电商爆款Z5,以3736万元成交额垫底Top 20。
消费者无疑对华为系手机购买欲更为强烈,这与小米等竞品发布新机更早、促销集中在Q1有关,华为P40系列、Nova 7系列、荣耀30系列集中在Q2前后发布,618大促实现放量情有可原。
以品牌力来看,中国手机品牌“四大金刚”华为、小米、OPPO、vivo没有形成四方大战,三星、索尼、诺基亚等品牌在大促中近乎消失主流阵营,魅族、美图、中兴的手机成交额更为惨淡,分别为4100万元、144万元和87万元,与四大金刚差距进一步拉大。
品牌更愿意推动5G手机销售,销量也反映市场趋向,华为卖得最好的5款手机,4款均为5G手机,营销策略上,华为、小米、OPPO、vivo自2019年四季度就以5G为核心卖点,华为Nova 7 SE借助最低售价接近两千元优势成为天猫卖得最好的5G手机。
尽管整体交易额卖不过手机,家电品牌战斗力并不低。在5月21日到6月19日天猫家电类旗舰店成交额统计中,格力、海尔、美的成为卖得最好的三家品牌,前十品牌中仅有西门子、A.O.史密斯两个海外品牌,消费者更为认同国产家电。

2020年618期间各品牌天猫旗舰店成交额(家电类)/亿欧数据
智能电视、空调、燃气灶、净水器、抽油烟机成为天猫消费者最喜欢的家电品类,格力依靠空调领域强大口碑,成为其卖得最多的品类,此外电风扇、取暖器、加湿器、净水器、净化器也实现不俗战绩。洗衣机、热水器、冰箱是海尔卖得最好的三个家电品类,美的则是在电风扇、热水壶、吸尘器、加湿器等小家电表现亮眼。
618结束后各大品牌纷纷公布战绩,尽管数据大概率不会造假,但本着“定语足够长,我就是第一”原则,品牌借助宣传话术避重就轻的话术帮助其塑造领先地位。
在首类话术中,品牌擅用模糊表达让外界认可其畅销,通定义交易时段来塑造销量第一。
华为与荣耀今年618并未公布手机具体销量与成交额,宣传上荣耀强调自己是全平台累计手机销量冠军,荣耀天猫官方旗舰店是6月18日当天手机销量冠军,也是京东6月18日当天及累计手机品类销量冠军。
老对手小米也未公布各平台具体销量与成交额,仅公布6月1日到6月18日,小米平台、京东商城天猫以及苏宁平台全平台支付金额破100亿。
借助模糊语言,小米和华为相互给人“我是第一”印象,如果细究真实排名,又无法明确谁才是真正的第一。单就手机销售情况来看,安卓阵营内部华为与小米无疑占据一二,但如果纳入苹果,销量和销售额并不完全占优。
京东数据显示,6月18日苹果产品5秒即破亿元,6月16日天猫平台上苹果全线产品半天成交额即超过了全天成交额,AirPods和iPhone成为其畅销品,值得注意的是,iPhone畅销机型还不是5G手机。
品牌第二类话术则是强调产品价位区间或类型,避开其他竞争对手。
譬如小米10宣称是京东平台3500到4500元价位销量第一,红米K30 Pro为京东5G手机销量第一;OPPO则宣布OPPO Watch系列成为天猫与京东安卓 eSIM手表品类销售额第一。
vivo6月初就宣布旗下品牌iQOO Z1在首销日获得京东、天猫、苏宁手机2000-2500元价位段销量与销售额双冠军,iQOO Neo3获得京东、天猫、苏宁手机2500~3500价位段销量和销售额双冠军。
家电领域则多见“海尔冰箱、洗衣机、冷柜多品类实现第一份额引领!”为代表的宣传语,美的宣传上强调旗下洗烘套装是京东该领域下的头把交椅,也是将竞争领域压缩到细分场景。
销售情况不佳或不够亮眼的品牌则只公布同比销售情况,不公布具体销量及销售额。
受到出货影响,大部分品牌都没有公布具体销量和成交额,例如OPPO公布的销售数据,只说明相比去年全天天猫及京东自营销售额增长190%,TWS降噪耳机、智能音箱等只公布同比销售情况。
借助真实销售数据,行业可以更加聚焦核心品牌情况,不管是消费者还是从业者希望通过促销情况评估品牌时,可以少一点水分多一点真实。强调宣传之外,品牌更应该放平心态:促销只是一时,产品力才是长期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在近日OPPO方面公布自家在5G领域的成绩中,其中在IoT类目中,就出现了电视的图标。再结合之前OPPO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总裁刘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信息,今年下半年其将有更多核心入口级的产品发布,其中就包括智能电视。因此这也意味着,OPPO入局电视领域已经基本成为定局。
手机厂商跨界做电视,首要原因自然是因为这类产品本身的技术门槛已经可以很容易迈过。而在此前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电视行业前,这一市场就已经有着明显的区隔,其中掌握图像处理引擎与色彩管理方案等核心技术的三星、索尼、LG等外资品牌走的是技术路线,并占据了高端市场不小的份额,传统其他品牌则更多是用平价路线来抢占中低端市场。

随着小米与乐视等品牌的入局,电视行业也趁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东风,开始全面向智能化转型,甚至现在市场上也早已没有了传统的非智能电视产品。而在内容与智能化上更有建树的互联网品牌,也借此机会抢占了不少份额,如今这一市场更是俨然行程了传统国内电视品牌、外资品牌,以及互联网品牌的“三国杀”局面。
但纷纷入局电视行业的手机厂商,或许几乎都没有想单纯靠电视的硬件本身去挣钱。纵观目前各大互联网品牌的销售主力,几乎清一色都是中低端产品,其所抢占的显然是如长虹、康佳、创维等传统厂商的市场。
事实上,从1996年长虹发布第一次大规模降价的宣言算起,国内的电视制造业本身就已经打过了无数次价格战,而在这样的时候环境下,这类产品的溢价空间很早就已经被摧毁。而高端市场,又有掌握核心科技的三星、索尼、LG,这些海外品牌则无一不是拥有浸淫这一领域数十年,积累的可观经验与技术。

那么手机厂商要做电视,又靠什么去挣钱呢?其实此前颇有争议的电视开机广告,就已经告诉我们了,广告将会是很重要的一块收入,而除此之外,以会员为代表的增值服务也或将同样会带来一定的营收。并且目前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单纯从电视业务上挣钱并非是手机厂商进入这一行业的关键,包括小米、华为,以及OPPO在内的品牌,看中的极有可能是智能电视在家庭中的入口地位。
事实上,手机厂商做电视的意图,可能与做电脑的想法颇为类似,是为了覆盖从工作、休闲、移动这三块屏幕,而这也代表着消费者日常使用显示信息的全部。更何况如今电视早已不再是单纯被动接收信息的角色,早已融入到智能家居中,并成为了链接家庭与人的核心。

在如今各大厂商的IoT生态中,智能音箱事实上成为了整个生态的“指挥中心”,通过智能音箱来操控其他智能硬件也成为了很多厂商所宣传的重要卖点。但是相比于电视来说,只能通过声音这个单一维度来交互的音箱,在想象空间上明显要小得多,视觉与听觉并重的电视,无疑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多元化的体验。
并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智能电视市场的蛋糕要远比手机小,但不同于换机周期更短的手机,电视的使用寿命无疑要长的多。毕竟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都不会对电视随意进行更换,而且在其无故障的情况下,即便是达到了使用寿命通常也依旧能够正常工作。
这也就意味着相比于各式小家电与智能手机,电视作为大家电之所以在消费者层面上更新换代的频率很慢,还因为其安装拆卸与运输并不方便,同时由于长时间使用之后因为普遍缺少包装,也使得其二手交易并不方便。不好卖二手,再加上使用率不高的现状,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一台电视往往能在消费者家中短则待上四五年,多则更是能够达到上十年。
因此厂商每卖出一台电视,所代表的就是一个持续拥抱自家生态的高粘性用户。要知道在目前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消费者更换品牌的频率可以说是非常的高,因此这样对于电视用户这样的高粘性长期用户,所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座座金矿了。
如今随着5G网络建设的加速,乘着新基建的东风,物联网也早已不再是个遥远的概念。随着国内市场智能家居产品渗透率的逐年攀升,在互联网时代成长的“后浪”们也逐步即将迎来成家立业的阶段,而这些与互联网一同成长的年轻一代,自然在营造自己的小家时更乐意体验科技的魅力。

而通过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的大小屏结合,显然也将有助于影响消费者后续其他同类产品的购买倾向。毕竟当用户习惯一个品牌的智能家居生态后,就算其他品牌的产品再怎么优秀,都极有可能都与现有这套生态在匹配上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当消费者接受了智能手机,再用上了同品牌电视,进而换用同品牌的全套IoT设备,也就成为了极其顺理成章的事情。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