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结成一句话就是:链接超级人脉、举一反三、练就行云流水般的直觉反应。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过往的经验,对这三个环节分别展开讨论。
当你遇到复杂的问题时,不妨去寻求超级人脉的帮助。这就好比人生病了,应该去找专科医生。
我们通常认为,要找到复杂问题的答案,一定要经过大量的研究分析才可以。
但真相往往是,专家看一眼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而新手分析个半天也找不到关键。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
问题是:专家为什么要帮你?
我觉得要运用「双赢思维」,先思考自己能为专家做点什么,从而让专家愿意帮你。
我写作分享数据分析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是想通过输出倒逼输入,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想链接更多有智慧的朋友。
我们可以用类比的思维,把一个领域的方法,应用到另一个领域,从而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价值。
最厉害的创新者,通常是在某一个领域钻研很深,同时又能把这个领域的核心技能,运用到临近领域中去的人。
对于数据分析工作而言,懂「技术」很重要,懂「人文」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把技术和人文相结合,去解决现实中的难题,这种现象正在变得越来越常见。
在企业级悬赏解题网站 InnoCentive 上的那些难题,往往不是本专业的人解决的,而是另外一个领域的人、用你完全没想到的思路给解决的。
数据分析的「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提升,例如 Excel、Python、SQL 等,这些技能练成了马上就能用,见效快。
问题是:如何才能提高「人文」素养?
这就很难找到速成的方法了,往往需要靠长期的积累,而且学了未必有用,也未必会用。
阅读文学作品能提高共情能力,学会理解人。
写作可以提升表达能力,学会影响人。
快速理解他人的想法,并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是极其珍贵的沟通能力。
专家都是建立在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对所在领域的复杂问题有快速直觉的判断。
这就好比一个开车的老司机,驾驶汽车的一系列动作已经自动化了,有时大脑只用潜意识在开车。
同样,专家在思考复杂问题的时候,很多问题也已经是自动化处理,形成了一种「模式识别」的能力。
最厉害的专家,往往能在关键时刻,直指要害。
一位厉害的数据分析专家,除了熟练掌握必要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外,还同时掌握很多其他能力,比如说,业务理解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并且需要保持技能的更新,特别是在分析工具快速发展的情况下。
我有一个想法,把数据分析的模型,制作成一张又一张的卡片,就像一个又一个的「药方」。当我遇到难题的时候,就抽出其中几张卡片,尝试用不同的模型来「对症下药」。当数据分析的「临床经验」足够丰富以后,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难题,或许就能像行云流水一般,快速解决。
上面介绍的「超一流」方法,我觉得可以简单总结为三句话:
(1)链接专家: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
(2)成为行家: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3)人生赢家:把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很多人总是等着别人告诉自己,下一步应该干什么?下一步应该学习什么?最终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工具人。
按照《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中的观点,我们应该用双赢思维、以终为始、要事优先等原则,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我们能不能有点勇气,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干成什么事?然后再看看干那件事需要学习什么能力?掌握什么工具?
电影《教父》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此前,蜗牛派就曾报道过微纳星空2019年新进展。2019年,微纳星空分别于8月17号、12月20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分别执行两次发射任务,共有四颗卫星入轨,后一次为微纳星空的首次“一箭多星”任务,一次发射了3颗卫星。截止目前,微纳星空百公斤级以下的卫星已经在轨验证7颗,预计2020年7月,还将执行多颗小卫星发射任务。同时,2020年也将聚焦200kg以上的卫星研制。
微纳星空成立于2017年8月,定位微小卫星的研发设计与制造商,可以为客户提供卫星单机部件、整星制造与地面通信终端等产品。自主研发了星务计算机、姿控计算机、星载天线等星上部组件产品以及卫星数据采集终端和卫星宽带通信终端产品。
4月20日,发改委首次就“新基建”概念和内涵作出正式解释,将卫星互联网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纳入其中。卫星互联网具有覆盖与性能优势,将成为地面互联网有效补充,保障我国境外网络信息安全自主可控。
微纳星空产品能够满足卫星互联网应用,其研制的卫星平台可适用于窄带物联网通信、互联网宽带通信、中高分辨率光学遥感、高光谱红外遥感、科学与技术试验等领域。
微纳星空CEO高恩宇表示,在疫情之后的新经济政策形势下,未来国家在太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预计会继续呈活跃状态,通信行业对卫星制造、卫星地面应用解决方案的需求将持续上升。微纳星空将在高价值、高容量、高承载比通信卫星上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同时,中信建投的加盟将促进公司管理正规化、财务合规化工作进一步加强,为登陆资本市场做好准备。
融资方面,微纳星空自2017年成立以来,目前,已完成了多轮融资。包括成立之初便获得了创想天使基金领投、元航资本和中科创星跟投的千万级天使轮融资;2018年9月,微纳星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涌铧资本领投,安芙兰资本、沣扬资本、世纪资本等专业机构跟投,老股东创想天使继续追投;2018年12月微纳星空获得了数千万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长江航天产业基金。2019年9月,微纳星空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新股东深创投、科鑫资本,老股东涌铧资本、中科创星、创想未来等联合投资以及2020年2月,完成的近亿元A2轮融资。
全球范围内有多家公司都瞄准了卫星互联网的市场,国内航天行云、信威科技、九天微星,法国 Kinéis 等中小企业聚焦窄带卫星网,银河航天、SpaceX、 Astranis则聚焦卫星宽带互联网。其中银河航天估值已达50亿人民币,SpaceX已经进行7次发射,其轨道上的Starlink卫星总数也已达到了422个。
此外,国际范围内,微软、亚马逊、日本软银、波音、空客、以及美国NASA等巨头都已加入卫星互联网产业建设。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也分别提出了“虹云工程”、“鸿雁星座”两个卫星通信网络建设,截至目前,“虹云工程”和“鸿雁星座”都已发射了首颗试验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