铨融医药科技主要的产品是临床试验管理系统,核心能力是帮助临床研究各个环节的提质增效。主要面向医院、药厂新药研发部门、有临床研究功能的独立新药研究单位、合同研究组织(CRO)、临床试验现场管理(SMO)。
我们可以从行业趋势中,看到临床试验SaaS服务的市场增长。一方面,国内医药行业正在经历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变迁,近五年来创新药持续占据风口,对药物研发过程的把控要求更加精细,合规意识更加增强。
另一方面,“4+7”带量采购的落地,降低了一部分药企的利润空间,这也迫使药企开始思考如何降本增效。
铨融医药科技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信息系统帮助用户做到流程化和自动化,并符合不同监管当局的要求。该公司已经推出S-Trial+临床试验中心流程管理平台、O-Trial+临床试验执行管理平台,符合国际和中国GCP规范,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三级等保要求,应用于药品、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等临床研究项目运行质量管理。
该公司已与多家头部的SMO和CRO公司建立长期深入合作,合作医院包括上海新华医院、上海第五人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四平市中心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
核心团队方面,铨融医药科技具备丰富的临床研究从业经验,主要成员来自辉瑞、普蕊斯、诺思格、腾讯等。
在创立之初,铨融医药科技获得国内SMO公司普蕊斯与CRO公司泰格医药的战略投资。
至于本轮投资逻辑,幂方资本管理合伙人周玉建表示:“首先由于医药行业相对较为特殊,有其行业属性和专业性存在,所以其在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统计方面都有较高要求,有很高的进入壁垒。此外,随着国内医药研发市场蓬勃发展,临床研究阶段数据生成量大、处理需求旺盛,更加需要好工具来提高效率。”
WinX Capital凯乘资本创始合伙人邹国文博士表示:“创新药市场如火如荼,全球竞争化加剧,产品管线研发的效率及关键里程碑对公司格外重要,铨融医药科技作为临床研究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能够大大提升效率。”邹国文博士曾在辉瑞制药和拜耳医药工作近十年。
在临床试验SaaS领域,蜗牛派还曾报道过Veeva、Medidata、Oracle、云势软件等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据5月5日纽约时报报道,辉瑞和德国制药公司BioNTech宣布,他们的新冠病毒疫苗5月4日起在美国开始人体测试,测试将在健康的志愿者身上进行。如果试验成功,该疫苗最早将能于9月做好在美国紧急使用的准备。
这两家公司正在联合开发一种基于信使RNA遗传物质的候选疫苗。信使RNA携带着让细胞制造蛋白质的指令。通过将一种特殊设计的信使RNA注入体内,疫苗可以告诉细胞如何制造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而不会真正使人生病。
由于病毒通常使用这种蛋白质作为解锁并接管人体肺细胞的钥匙,所以这种疫苗可以训练健康的免疫系统产生抵抗感染的抗体。该技术具有生产速度更快的优势,并且比使用弱毒株的传统疫苗更稳定。
Moderna, Inovio, CanSino等其他几家制药公司也正在进行类似的尝试,已经有几家公司几周前开始了人体试验的第一阶段测试。但用这种技术生产的其他病毒疫苗也还尚未进入全球市场。
辉瑞和BioNTech的临床试验已经在德国正式获批开展。
4月22日,BioNTech和辉瑞宣布,德国监管机构、德国疫苗和生物医学联邦研究所(Paul Ehrlich Institute)已经批准了BioNTech BNT162疫苗预防新冠肺炎项目的1/2期临床试验。这也是德国开展的首个新冠肺炎疫苗临床试验。
在美国,试验计划在研究的第一阶段对360名健康的志愿者进行疫苗测试,在第二阶段结束时增加到8000名志愿者。研究将在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和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进行。
参与者将被分为不同的组,以比较4种不同的疫苗变体。每种变体代表不同的信使RNA的格式,并附有不同的以独特方式制造冠状病毒刺突蛋白的指令。医生将密切监控参与者的抗体水平、肝酶和其他可能的副作用指标。
“疫苗是打给健康人让他们保持健康的,所以必须要非常、非常安全。”纽约大学传染病专家Mark Mulligan博士说。
多种疫苗同时测试是制药公司为申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紧急使用授权(EUA)所需的足够证据,并压缩所需时间的一种方式。一旦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辉瑞和BioNtech就能在美国分发首批几百万剂疫苗。
为了尽快缓解新冠病毒疫情,制药公司只要能证明疫苗有效,并且不会造成严重危害,就可以申请紧急使用授权,从而让医生能够向最需要的人施用疫苗。但是,如果要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批准这种疫苗应用于更广泛的公众,还需要更详细的研究结果。
目前,世界各地的疫苗生产商都在竞相加快开发进度,缩短试验步骤,在某些情况下,一些重要的步骤也被跳过,如动物试验。通常疫苗开发的过程需要数年时间。
一些专家警告称,期待美国在18个月内得到获批的疫苗太过乐观。美国传染病领域领导专家安东尼·福奇博士(Anthony Fauci)也暗示了这种观点。
一组在英国牛津大学开发疫苗的科学家则表示,对疫苗来说,即使等待18个月也太长了。他们的目标是通过紧急使用授权,在9月提供首批数百万剂疫苗。
瑞辉和BioNTech也表示,如果这些人体试验一切顺利的话,他们希望在9月提供首批数百万剂疫苗。
辉瑞首席执行官Bikael Dolsten表示:“我们需要以不同方式思考,我们需要更快思考。如果和流感一样,新冠病毒的第二波疫情在10月份到来,到时的疫情将比我们已经经历的更加严重。”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一个关键的研究表明,与西妥昔单抗+化疗相比,该组合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