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即将加盟的新CFO林世伟拥有极为丰富的资本市场从业经验和深刻的行业理解,此前任职瑞信亚太区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及科技、媒体与电信业务主管。他也曾担任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负责亚太区科技、媒体与电信行业的资本市场业务。林世伟执行过阿里巴巴、拼多多、金山云、小鹏汽车等美股IPO项目,同时也执行过阿里巴巴、小米、网易、美图等港股IPO上市项目。
此前于2019年11月29日,小米集团宣布集团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原CFO周受资轮岗出任国际部总裁,并继续担任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之后由集团总裁王翔担任代理CFO,等待新的合适人选正式接替CFO一职。
市场分析认为,林世伟加入小米,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对小米价值的发现与理解,帮助小米在财务、资本领域赢得更好的表现,助力公司获得更高的运营效率。同时,他的加入也被认为是小米“海纳百川”人才战略的又一次印证。至此,雷军为小米新十年规划的豪华管理团队再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7月31日,金山云游戏云事业部副总经理黄康受邀出席全球云游戏产业大会,并重点对云游戏技术,云游戏平台,原生云游戏开发和云游戏商业模式等角度进行深入解析和观点分享。

发布会后,黄康接受了专访,就金山云所获得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今后的布局等多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云游戏的普及和发展
近日,中国音数协工委发布了《2020H1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指出,2020H1中国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到1394.93亿元,其中云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4.3亿元,同步增长79.35%。在受疫情影响而经济低迷的H1,这个增长数字可见一斑。这个数据其实并不让人意外,但更加确定的是,云游戏时代已经到来了。
金山云早在2014年就开始了对云游戏的探索,当时有台湾和日本的公司和西山居和小米沟通云游戏的事情,想从电视各方面入手,但当时的技术条件包括整个内容上都是不足以支撑用户流畅体验云游戏,因此浅尝辄止。2019年,金山云正式对云游戏加大投入,无论在资本层面,还是在产品层面,都重点关注云游戏业务。黄康认为,云游戏在1-2年时间内会是一个稳步的上升期,而原生内容的出现,将会催生云游戏真正的爆发。如果现在理想来做原生云游戏,大约需要2-3年的时间,因此,这个时间点预计会在2-3年的时间后出现。
5G对于云游戏的推动
云游戏相对而言比较成熟的几个技术爆发包括:1、GPU虚拟化技术,2、边缘计算的技术,3、5G的技术,重点在于传输,整个带来的是大带宽和低延时,可以让大屏游戏获得高的品质。而5G还带来一个行业的进步,其实带来了整个物联网IOT的进步,云游戏本身是跨端存在的东西,物联网的进步整个5G带来的高传输所带来的这种内容形态的变化,实际上整体来说都是助力云游戏的,也就是说云游戏是内容加传输再到端,而5G实际上是内容和端中间的一个连接点,这个其实是很重要的。
云公司与对游戏厂商的作用
云游戏其实是云计算发生自身特殊能力的场景,云计算本身其实是一种高效率的将整体的资源运用起来的一种技术手段,在整个游戏这个领域首先第一云游戏是高成本重投入的一个行业,云公司的出现第一个解决的其实就是大量游戏公司云游戏启动的问题,游戏公司要启动云游戏这件事情如果通过自建的方式做这个成本是非常夸张的,比手游的启动成本高出十倍不止。第二个整个云计算我说到我们目前的云游戏是包括依赖于边缘的,这也是云计算天生的能力所起到的主要的优点。第三个在云计算这方面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就是在于复用,云游戏对整个GPU算力也好消耗不是持态的,不是1点到24点持续的消耗,空闲资源的利用只有平台型的云计算是尽可能的实现的。在整个云游戏这个业务形态上云游戏公司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抛开内容开发之外整个对于成本侧的优化就在云游戏公司这层。
云游戏对金山云的挑战
游戏云可以说是金山云的发家业务,游戏这个方面对于金山公司而言是挑战比较大的,他的挑战是在于对于稳定性的应用,任何一点网络的抖动其实都会带来用户直接的流失。第二对云游戏而言对整个云计算的要求是加了一层,一是GPU这侧的算力还有选型方面的要求,因为其实整个基于X86的服务器也好,整个GPU的型号其实不是统一的,这个需要云计算公司有更多的经验来根据不同的游戏来做适配,第二个比如做高密度的这种服务器和电力找平衡这些点上都是云计算要面临在之前没有过的工作和挑战。
和竞品相比,金山云的特色和优势在哪里?
黄康认为,各家的云游戏发展有各自的特色,以金山云来说我觉得有几点算是我们的特色优势,首先我们布局比较早,我们一是布局早,二是战略的定位很高,云游戏其实作为我们核心的产品部门有事业部这种形态来做云的。第二个我们速度快,我们有大量成功落地的案例,这里面有和平台公司合作的案例比如小米,这里面有和老牌端游合作的案例比如西山居,这里面有和新公司的合作案例,还有和渠道合作的案例等等,我们在案例的积累上现在其实是有优势的。第三个有一个我们自身的特点其实是中立性,无论是我们看到很多友商的云游戏平台,他的业务不只是做提供技术和服务,其实自身就是云游戏平台本身,这点上金山云其实在整个云游戏的决策里面我们的决策是非常清晰和纯粹的,我们就是中立云服务提供商我们不做云游戏平台也不介入内容相关的事情,我们其实可以更纯粹的给用户提供服务,用户也不用有太多的顾虑,你跟我服务还需要跟我PK。第四个其实是我们的生态,我们在云游戏这个产业里既然是多端来适配的,我们其实在整个像包括小米的合作,这侧其实我们是有这种电视的生态,这个生态的优势我们是比较明显的。
写在最后
“云游戏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但是还有诸多挑战需要克服。需要游戏公司、云公司等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努力。”黄康表示,“未来,金山云将持续在全场景、全硬件、全架构、边缘计算、算力复用、算力池化、原生云游系配套组建等多领域深度创新,优化成本,提供丰富场景化解决方案,与产业链各企业携手,加速迎接云游戏变革的滔天巨浪。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2020年,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带动银行业务线上化加速,数字化转型也在金融云的加持下更便利地获得大数据精准营销、在线贷款、视频客服等能力。
2020年,金融云一路急行,迎来新拐点。
三家头部云厂商获可信金融云认证
国内云厂商中,阿里云、腾讯云以及金山云等头部云厂商在金融云领域布局已久,对国内银行的上云服务已经有了成熟的解决方案。不管是大数据风控、还是业务场景输出,以及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支撑,他们都有落地的项目和值得肯定的成绩。7月31日,阿里云、腾讯云以及金山云等第一梯队金融云厂商首批通过可信金融云认证,科技实力和品牌张力进一步凸显,金融云市场或有更大的可为空间。

阿里云、腾讯云以及金山云通过可信金融云认证
这三家头部云厂商,服务能力强,业务方向各有侧重。
阿里云通过自身的电商生态体系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云生态体系,覆盖交通、物流、医疗等,旗下就有交通,阿里大健康等,飞天云平台在云计算领域独树一帜。银行通过引入阿里“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蚂蚁金融分布式架构SOFAStack、mPaaS移动开发平台等金融科技技术,可以搭建高可用的数字化金融云平台,重塑手机银行等数字化运营平台。
腾讯则通过强大的社交生态和升级后云生态企业架构与各省市开展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合作。其20年对抗黑产的丰富经验和历史沉淀让其具备了成熟的大数据风控能力。这些能力直接带动腾讯云+腾讯安全与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线上风控体系的结合,成为向金融业务进行强力云服务输出的重要优势。另外,腾讯凭借强大的社交基因和资本优势,自身的场景输出能力也对金融业有着特别的吸引力。
数据作为金融机构的核心资产,金山云凭借航母级金融大数据云平台在业内“乘风破浪”。云化、统一、高效、安全的一站式大数据云服务,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客服等智能应用建设,助力金融机构实现业态开放化、服务智能化。在这一平台应用上,中国建设银行、众邦银行都与其展开了合作。近日,金山云又将业务场景延伸到了金融机构最关注的监管报送领域。
针对金融云,金山构建了自己的金融云架构体系,为不同IT体量的金融客户,针对混合云场景、灾备场景、云运营运维、上云迁移、定制开发等需求,输出安全合规、专属定制的金融云服务。目前,金山云已经可以为银行业提供金融生态云、金融私有云、金融托管云、金融统一云存储、等金融云架构解决方案。一站式金融上云服务已经成熟应用在部分银行的业务中。
银行冲向金融云的机会
银行早期上云,主要是行内部分数据上云,也就是将部分数据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上,便于行内数据积累和交互,以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用户的效率。现如今,在监管的要求下,银行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以及银行对金融云的认识的加深,银行上云已经从一种时髦运动变为一种业务需要和场景延展需求。让云计算成为服务经济体的自来水,正在变为现实。
新形势下,银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上云工作中来,其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场景的拓展和业务线上化。
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以防止支付场景边缘化为起点的“场景战争”让银行吃了不少苦头,所以数字化精准营销,线下线上结合的交互场景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再者,银行传统业务走线上化,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成熟的线上风控模型和人才。而这些,银行可以通过与云厂商合作来解决,因为他们擅长。
因为云厂商往往具备长期的互联网运营经验,有丰富的数据宝藏,成熟的线上风控体系、模型和人才储备。这对银行上云而言,是个机会。银行与云厂商合作,场景上云和业务上云就可以做到“借船出海”。目前已经在进行的合作有大数据精准营销、远程办公、联邦学习、互联网贷款等。
银行从未像现在这样急迫地拥抱金融科技,也从未像现在这样积极地冲向金融云。
多云策略,云厂商的金融云竞合新战场
因各家云厂商各有优势,而银行出于自身安全需要或业务考虑往往倾向于选择多云策略。多云竞合态势下,云服务市场的空间或可进一步扩大,头部云厂商未来的市场机会也迎来新的上升拐点。在这一策略下,为了兼顾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和业务的便捷与安全,云厂商往往更有能力协助银行做好业务协同工作。有实力的头部云厂商之间的竞合优势逐步显现。典型的业务场景,如多云管理平台的接口管理,数据的隔离和迁移等。
未来,银行数字化转型必会跟随金融云的深入发展而进一步加速前进,银行驾云也必是行业标配。银行上云的普及推动金融云业务发展,而金融云辅助银行数字化转型,二者相辅相成。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数据资产化、服务平台化、应用智能化,云计算的综合化发展以及多平台兼容发展的需求也将十分旺盛。
金融业,对于云厂商而言,是一个合规要求高,成本投入高,技术壁垒高,时间周期长的服务对象。
同样,云计算能力建设对于金融业而言,也是一个高门槛,高成本的投入。金融机构与云厂商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产业耦合,既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机会,也是云厂商扩大市场的机会,更是助力数字中国战略的基本思路。
高门槛和高成本在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实现低成本应用,高效率获益,必成未来金融云发展的主流。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新格视讯成立于2019年1月,由原华为视频监控产品线核心团队创办,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视频解决方案。其产品团队已在行业视频领域沉浸十余年,在“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可视化”的愿景驱动下,迅速构建了“1+N”的产品矩阵,其中“1”是AI视频中台,“N”是基于中台能力开发的“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门店、蓝天卫士、国土卫士、河道卫士”等一系列垂直行业应用。
新格视讯以微服务的技术架构将智能可视化所需的能力组件化,并可兼容管理市场上所有主流前端设备,让智能视频解决方案开发者专注于业务场景和任务流转,快速打造个性化行业应用。以某家园互动解决方案客户为例,通过集成AllCam-AI视频中台产品,仅用1个月的时间,即在产品体验上追平了竞争对手五年的研发投入,补齐了产品功能上的最后一块短板。目前,新格视讯已成为华为、海康、萤石、金山云、中电科38所、软通动力、金智科技、比特大陆等行业大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
新格视讯创始人兼CEO庞明透露,公司将在“5G+智能视频”应用场景上做更多产品创新和技术积累,上半年与华为联合发布的“5G+安全生产园区”解决方案已在天津空客成功交付、“5G+VLog”解决方案也即将在某知名大型游乐场落地,5G为千行百业智能可视化的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新格视讯正在积极拥抱5G为智能视频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毅达资本合伙人周喆表示,智能视频做为千行百业智能化、数字化的刚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万亿级的应用场景,公司骨灰级的产品团队推出的AI视频中台,切中了需求碎片化的行业痛点,已经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未来,公司在持续构建“视频、算法、大数据”等关键技术产品壁垒的同时,有望不断向产业上下游延申,面向ToG和ToB客户提供智能视频整体解决方案,想象空间巨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金山云绿鞋前市值约37亿美元,绿鞋后,市值约40亿美元。
金山云CEO王育林今日雷帝网创始人雷建平专访时表示,此次融资超过5亿美元,路演的效果超出金山云的预期,美国大的基金都参与金山云此次上市。
金山云此次上市也获得现有股东的护航,其中,金山集团和小米公司分别有兴趣最多购买2500万美元和5000万美元金山云的股权。
对此,王育林说,这是金山集团和金山软件董事长雷军的决策,雷军认为,金山云上市只是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里程碑,金山云的战略不会因为上市而转变战略,雷军持续加大对云的战略不变。
此前,外界很多人担心瑞幸咖啡22亿财务造假会让中概股排队退市,但金山云的上市打破了外界这种传闻,甚至可能是中概股再度上市的风向标。
王育林指出,美股投资人、分析师非常理性,中概股是非常大的群体,一两家公司出问题,很难代表整体。同样金山云上市也代表不了整个中概股。
王育林认为,当前资本市场依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中概股上市并非特别好的窗口期,对于准上市企业来说,还是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做出决定。
雷军今日发布内部信,称金山云这次上市是金山云过去八年创业的总结,也是未来征程的开局,其对金山云的未来充满信心。
“金山云成功上市,对整个金山集团来说,也是32年征程中坚实向前的一大步。我相信,以金山办公、西山居和金山云为三驾马车,继续秉承“技术立业”的初心,金山集团将永远年轻,永远闪耀!”
雷军接受雷帝网采访时说,一度担心金山云无法上市,此次金山云的上市是对中概股信心的巨大提振。北京今日下雨,也预兆着金山云上市有一个好兆头。
以下是专访金山云CEO王育林实录:
雷建平:现在欧美疫情非常严重,加上外界对中概股充满质疑,金山云为何选择这个时候上市?
王育林:第一个原因是,我们时间排到了这里。我们2019年下半年启动上市,做相关的准备工作。
在这个时间点,非常不走运,发生了特别多的事情,比如中美的贸易战、美股的多次熔断、疫情的问题,包括石油价格大跌,还有中概股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等风波,我们没有想多会有这些事,只是赶上了。
到最后我们说我们还要不要上市?沟通下来的结果是这样的,无论是我们跟投行还是跟投资人的沟通,大家都觉得金山云上市的时间可以不受影响。
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1,云计算是超级大的赛道,目前整个全球来看都是非常高速成长的,美国的云计算公司增速也非常快,全球经济受到影响,但云计算这个行业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疫情的影响,一个受益的收益,比它再好的就是生物制药了;
2,金山云的业绩。我们是一家新公司,仅仅做了七八年。我们的业务成长非常扎实,我们跟投资人沟通的时候他们很接受。
在一个非常好的高速成长的赛道里,又是一个有着很大份额的头部的玩家,他们觉得金山云的业务很扎实,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3,中概股的问题,对我们的影响不大。金山云在上市之前,一直就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流程在披露的。
加上雷总的风格,无论是金山还是小米,给人的印象就是非常非常扎实的风格。所以大家觉得金山云之前财务上的可信度、合规的程度是没有问题的。
雷总从管理团队的角度来说,也没有动力做其他的事,所以中概股造假的风波对我们的影响不大。
投资人说你们可以上市,不需要担心。事实证明他们也没有骗我们,路演的时候情况非常好,几乎全球所有的投资人、投资机构都来了。
不存在中概股要排队退市
雷建平:瑞幸咖啡造假事情发生后,网上说中概股可以排队下市了,而金山云在这个时间点上市,您怎么看待外界这些说法?
王育林:媒体上的声音或者是一些人的声音不能代表全部,不管什么原因,我认为这样的声音不能够代表整个的投资界,包括在我们沟通的投资人里,我觉得持中概股要排队退市这种观点的人是极少数。
第二,中概股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其实一两家公司出问题,还很难代表整个中概股的所有的情况。同样的道理,有人会说金山云今天去美国上市,会不会代表中概股?其实也不是,金山云也是中概股当中的一家,有的公司做得不好,不能代表全部,我们公司也不能代表中概股的全部。
我觉得绝大部分的资本、投资人、分析师还是非常理性、客观的。
雷建平:您跟投资人接触下来,投资人对中概股的看法会发生变化吗?
王育林:不会另眼相看,但是大家会把工作做得更扎实。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警示,不会因为我们自己成功IPO,就觉得怎么样。
因为美国那边的会计准则,包括在正常的金融制度中的规则,跟中国是不一样的。所以中国的公司如果去美国上市,第一,我们要更多地了解美国的金融约定和法律,即便不去美国上市,我们在经营的过程当中,可能有一些关于合规的问题、关于企业财务数字的问题,也是可以借鉴和加强的。
一方面,美国的投资人,包括美国的资本市场会看到之前美国公司跟中国公司的差别,大家在一些习惯上,在一些条款上,怎么让它变得更缜密。
一方面,大家在交流当中,在美国那边不是特别关键要关注的问题,跟中国的公司在沟通的过程当中,可能要刻意地关注,因为两边是有差异的。
资本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
雷建平:金山云此番上市,会是中概股上市的风向标吗?
王育林:我不太好判断,目前资本市场依然存在非常强的不确定性,或者我们跟投行的该留过程当中,大家都认为现在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窗口期。
我觉得其他公司,第一要慎重考虑大环境的影响。第二要把工作做得更缜密、更细致,在不确定性很强的时候,前期准备工作、沟通工作做得更努力。
虽然我们的路演时间不长,分析师的路演时间也不长,但我们是在云路演,所以我们路演的场次、投资人的沟通的频度和次数,还是远远平常IPO路演的。
此外,要更多的跟专业人士交流,我自己不是资本市场的专业人士,我给不出好的建议,但大家要相信资本市场的专业分析师、投行的顾问,包括大的投资人的一些理念,要相信他们的判断,要多跟他们交流,拿到一手的反馈,才是决定企业去上市的主要原因,而不是说看风向标。
融资顺利首先是业务基本面扎实
雷建平:金山云这次融资超5亿么有,股东小米、金山都进行了跟投,为什么这次的融资这么顺利?
王育林:融资顺利首先取决于公司业务基本面比较扎实,大家看好我们,看好云计算这个产业。第二,公司的业绩表现、财务数据,大家比较认可。第三,有些事情有时候也有运气的成分,现在的周期确实不好,也没有什么项目出来,在目前的情况下,好项目不多,金山云出来就会得到资本市场更多关注。
有更多的人有时间看金山云的模型、学习金山云的业务、愿意花时间跟你沟通,金山云也就可以很好地拿到他们投资的机会。
雷建平:金山云在上市的过程当中,股东小米和金山为何对金山云加持?
王育林:这是金山集团和雷总大的决策,他觉得IPO这件事情只是金山云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里程碑,之前发展的阶段要上一个台阶,不会因为上市而转变战略,他持续加大对云的战略是不变的。你做一级市场融资,他跟投,做二级市场融资,他也会跟投。雷总在云方面的判断、策略、决心一直都没有变化。
金山选择的路苦哈哈 但能坚持
雷建平:金山经历了波谷,也经历了一个高峰,现在旗下有多家上市企业,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育林:企业跟人一样,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性格,决定了他后面的路。金山风格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金山是很有志向的公司,包括之前的Founder,志向非常远大。会选择做大的事情,不会被快的事情,或急功近利的事情影响。
早年的金山就是办公软件,这个事情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到了2012年,雷总说云计算可以做了,所以金山做的东西不多,但都是大的事情。
第二,做大的事情,是要做得扎实,所以我们讲技术利益,尤其我们是一家做科技TO B服务的公司,本质上技术、产品做得多好,这是特别核心的东西,靠技术、产品胜出,一定比你市场、新模式胜出要慢得多,但好处就是扎实,坚持下去一两年三年,最后你会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是金山的风格。
办公软件我们做了30年,金山云也做了7、8年,只要目标远大、坚定、方向不董爱,一直坚持下去,选择的又是一个大赛道,还是容易出成绩的,但这条路一般人不会走,因为它很苦、很长。
雷老板比较擅长走这样的路,所以公司的风格就是这样的。雷总选择的就是大行业,然后苦哈哈,比别人能吃苦,我们也比别人能吃苦,他可以坚持,我们也可以坚持,一路走到最后,就可以出成绩了。
60%、70%是技术研发人员
雷建平:这次融资超过5亿美元,战略会因为疫情而发生变化吗?
王育林:不会发生变化,我们的战略很早就规划好了。
第一是持续在技术产品上投入,我们公司是一个技术占比非常高的公司,全公司不到两千人,60%、70%是技术研发人员,几乎是一个技术驱动公司。所以第一步是继续加大研发的投入,加大在技术产品的基础设施上的投入。
第二个就是扩充到一些新的市场和领域,我们很专注,比如说物联网开始了,我们要快速加大投入,国际市场我们也会加大投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谈及瑞幸咖啡事件影响,金山云CEO王育林在接受新浪财经等采访时表示,我们在经历中概股事件,还是能够感受到比如说投行、一些投资基金,还是有压力。有一些他们参与项目对未来的风险把控可能也会更加审慎,这个还是有些氛围。
“我们IPO过程,基本没有受到影响,我们是在金山集团上市公司里面的一个公司,我们的财务数据不是今天才披露,有非常健康的标准,公司的业务模型也不是一个创新。”
王育林称,对所有的中国公司来说,还是需要从中吸取一些东西,毕竟美国的财务要更谨慎一些,包括后面我们的数据,包括跟投行,我们也反反复复确认我们的数字,花了很多工夫。
金山云创立8年,仍处在巨额亏损中。2019年金山云的毛利率刚刚转正至0.2%,剔除股权激励等的调整后净亏损9.6亿元,上年为净亏损8.6亿元;同年营收39.56亿元,同比增长78%。公司资产负债率攀高,2019年资产负债率为41.36%,而2018年为29.98%。2019年现金增加了5.1亿元至约20.23亿元。
金山云在2017、2018及2019年营收快速增长,分别为12.36亿元、22.18亿元,39.56亿元,三年实现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9%;净利润分别为-7.14亿元、-10.06亿元、-11.11亿元;2020年Q1收入预计为13.5亿元至14亿元,同比增长59.6%-65.5%。
金山云2018年和2019年营收同比增长为79.45%和78.36%,与腾讯云2019年增长86%、青云的33.89%、UCloud的27.35%相比,金山云的增速处于第一梯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根据金山软件(03888.HK)公告,金山云发行数量为30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占金山云已发行股本(经金山云发售扩大)的约13.9%。每股美国存托股票相当于15股金山云股份。
根据金山云向包销商授出的超额配股权,包销商可购买最多额外45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
假设超额配股权全部被行使,金山云发售的美国存托股票总数将占金山云已发行股本(经金山云发售扩大)的约15.6%。
据招股书,金山云2017-2019年的总营收分别为12.36、22.18、39.56亿元(人民币,下同),维持较高的同比增速。
不过,金山云始终未能实现盈利。2019年,金山云的毛利润为0.08亿元,首次实现正的毛利润。2017-2019年,金山云的归母净亏损分别为13.2、17.49、11.61亿元。
在最新招股书中,金山云对2020年第一季度的业绩预期作出更新。
预计Q1的营收在13.5亿元至14亿元,同比增加59.6%至65.5%;Q1毛利不少于6210万元,而上年同期为亏损4510万元;Q1的毛利率不低于4.6%,2019年同期为5.3%。
此外,预计Q1的经营亏损不会超过3.61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2.574亿元增长不超过40.3%;Q1净亏损不超过3.8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2.01亿元增长不超过90.5%。
针对金山云,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曾表示,2015年,IDG资本在金山云转型云服务之初入局,看好其持续增长能力。此外,金山云有企业服务的基因,是当时外部投资机构能够投资的独立云服务商中最头部的项目。
雷军在今日的公开信中表示,事实证明,当初All in 云服务的决断是正确的,在AIoT、万物智联的大趋势下,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今天,云是基础架构,是平台,也是服务。
弗若斯特沙利文调查显示,金山云是中国第三大互联网云服务提供商,按照IaaS和PaaS服务收入计算,金山云在2019年的市场份额达到5.4%。
金山云上市后将成为继猎豹移动(CMCM.US)、金山办公(688111.SH)之后,金山软件旗下的第三家分拆上市子公司。
截至今日港股收盘,金山软件收涨0.36%,小米(01810.HK)收涨8.11%。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