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金沙江创投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Fri, 28 Aug 2020 00:58:5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金沙江创投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京东数科参股成立深圳神图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96% http://www.woniupai.net/190324.html http://www.woniupai.net/190324.html#respond Fri, 28 Aug 2020 00:58:53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90324 蜗牛派消息,天眼查App显示,8月27日,深圳神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55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洪春涛,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系统服务;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软件开发、咨询等。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5.96%的股份。此外,该公司的股东还包括了峰瑞资本金沙江创投等。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90324.html/feed 0
“同程生活”和”邻邻壹”战略合并,老股东追加投资数千万美元 http://www.woniupai.net/179333.html http://www.woniupai.net/179333.html#respond Sat, 01 Aug 2020 00:56:24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79333 蜗牛派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社区团购头部玩家“同程生活”和邻邻壹已完成战略合并。合并完成后,襄禾资本同程生活老股东贝塔斯曼元禾控股等在C+轮继续加投数千万美元。

同程生活2018年底正式上线,今年6月,同程生活已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JOYY欢聚集团领投,亦联资本君联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同程资本微光创投金沙江创投、元禾控股等机构跟投。

邻邻壹创立于2018年3月,也曾是社区团购赛道上的明星选手,曾在半年内完成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到一亿美元。2018年8月,邻邻壹完成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数千万人民币种子轮融资;2018年10月,获得源码资本高榕资本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跟投的千万美金Pre-A轮融资;2019年1月,获得由今日资本领投,高榕、源码、红杉继续跟投的3000万美元A轮融资。

同程生活与邻邻壹公司总部均位于苏州,由于社区团购区域性的特点,二者曾经是苏州战场上的老对手,如今又因合并走到了一起。

时间倒推至两年前,邻邻壹曾是社区团购赛道前三名玩家,另外两家早期入局的玩家分别是你我您和食享会。不过在当时,最早入局、规模最大的玩家月均GMV仅在3000万人民币左右。

但社区团购“账算得过来”、可规模化复制,在钱烧了一波又一波也不见起色的生鲜电商赛道,社区团购迅速点燃了资本的热情。更不用说,它的想象空间不仅仅在于成为生鲜的常态渠道,而且有机会成为家庭消费的流量入口。这是社区团购的第一波热潮。

2019年,社区团购经历了一轮洗牌,呆萝卜、松鼠拼拼先后倒闭,社区团购被视为又一个“短命风口”。

时至今日,巨头通过投资以及亲自下场的方式先后入局,社区团购又变成了“巨头间的游戏”,格局已经大改。

腾讯支持的兴盛优选,将于近期完成8亿美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40亿美元。阿里支持的十荟团,7月宣布已完成8000万美元C2轮融资,由鼎晖投资领投,此前阿里曾两次参与投资。

除了投资布局,阿里、美团多个业务线开始试水社区团购。7月7日,美团发布组织调整公告,宣布正式进军社区团购市场,成立“优选事业部”。7月16日,阿里零售通事业部正筹备组建新的社区团购部门,负责人邹志俊已到岗,职级为P10。

回顾曾经的“前三名”,都经历过“收购”这个选项。2019年8月,你我您并入十荟团;2019年12月,食享会曾试图与松鼠拼拼合并,后交易告吹。

而在当下,邻邻壹即将并入已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的同程生活。

收购的确是快速扩大规模的方法,但却不是最关键的核心竞争力。社区团购看似是门槛很低的生意,攒一盘货,在社区里拉个团长群,再由团长将生鲜水果等生活消费品分发到消费者手中。但实际上,越是看似没有门槛的生意,门槛越高,尤其是当巨头决心入场,大资本涌入的时刻。

留给新玩家的时间窗口基本已经关闭,接下来将是巨头和头部玩家之间的角逐。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79333.html/feed 0
AI视频面试SaaS服务商「近屿智能」获英诺天使领投数千万Pre-A轮融资 http://www.woniupai.net/160138.html http://www.woniupai.net/160138.html#respond Tue, 07 Jul 2020 02:17:23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60138 蜗牛派消息,AI视频面试SaaS服务商上海近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近屿智能”)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英诺天使领投,上一轮投资方金沙江创投继续跟投。CEO方小雷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AI算法、产品细节的打磨以及销售拓展。近屿智能去年7月获得金沙江创投和科大讯飞产业加速中心的800万元天使轮融资。

AI招聘目前在国内尚处蓝海市场,但实际上该技术从2015年前后就已经兴起,并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在当时获得了较多的关注。由于招聘领域长期处在人效较低的状态,一方面线下招聘存在“赶场”的问题;另一方面,HR经常需要做大量重复的提问来筛选候选人。以上现象的出现使得利用AI替代一部分HR的工作成为可能,然而在2015-2018年期间,由于AI尚不成熟,深度学习、NLP等技术未能与应用场景很好地结合,使得AI招聘行业出现泡沫。

近屿智能(2019年3月成立)的前身南京葡萄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后在2019年8月成为近屿智能子公司。团队用了2年时间完成核心产品(“AI得贤招聘官”)的研发,并在2019年正式推向市场。据首席架构师Dr. Laurence Lau介绍,团队主要成员在人力资源行业具备数十年管理经验,配合AI技术专家,能够将行业经验总结到底层算法中,贴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深度建模,从而帮助产品落地,提升企业人均效率。

此外,在技术层面,近屿智能以SaaS形式为B端用户提供服务,AI视频面试为主要形式。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篇章级别的NLP技术大幅提高了机器对语义的识别、处理能力,准确率达到95%以上,支持多轮流畅会话,这使得近屿智能在行业中具备较高技术壁垒。同时,系统实现了AI招聘与RPA结合,CEO方小雷表示,近屿智能希望做到全自动、或者半自动的招聘流程,而招聘作为企业管理流程中的一环,与RPA结合能够消灭系统中无意义的流程周转,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实现前端招聘与后端绩效、薪酬、培训、人事、组织等管理的联动。

目前,AI得贤招聘官在校招、在线教育、医疗、保险、银行、快消等10多个行业已经落地,累计用户50多家,以大企业为主,客单价根据面试人数在几万块到上百万元不等。系统从招聘需求发布,应聘者简历收集、解析、筛选,AI视频面试、在线笔试和模拟编程等环节构建应用场景闭环,主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在招聘前、中期海选阶段,帮助HR找到最合适的候选人,能够节省传统招聘流程中80%的人力劳动;而对于招聘后期的终面或企业高管的挑选,还是需要人力解决。

利用AI技术切入人力资源领域的创业公司大部分集中在海外,这与欧美相关技术发展较早有较大关系。典型代表包括2004年于美国成立的HireVue,累计融资近一亿美元,后被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凯雷集团( CarlyleGroupGroup)收购。还有美国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HRM)服务公司workday ,也是最大的SaaS 公司之一,《财富 》500 强中超过 35 %的公司在使用其产品或服务。国内相关创业公司则还处在规模较小的状态,例如Seedlink、HRTPS和LeapIn等,但大多数公司的技术突破还需要底层算法及行业知识图谱的积累与完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60138.html/feed 0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疫情过后会有30%的人继续选择在家办公 http://www.woniupai.net/152806.html http://www.woniupai.net/152806.html#respond Tue, 23 Jun 2020 11:27:25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52806 蜗牛派6月23日消息,线上举行的2020英诺创新者大会上,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林森源政投资董事长杨向阳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就当前经济环境下“科技和消费的中国机会”进行了畅谈。

谈到疫情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朱啸虎认为,任何事情既有危也有机,疫情过后会有20%-30%的人继续选择在家里办公,这不仅会促进远程会议、远程办公领域的发展,对传统办公场地的需求会产生重大影响。

“疫情不仅进一步加深电子商务的发展,还会对远程会议、远程办公有很大的发展,疫情过去之后也会有20%、30%的人在家里办公。”朱啸虎说,“我们投的公司有很多也不想回到北上广深了。继续在老家办公,效率也更高,我觉得这会是未来非常重要的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远程办公模式趋势对办公产地的传统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前办公场地不够,要增加办公场地,或者临时租房过渡一下,现在一部分员工在老家办公,办公场地的增加也放缓了。”朱啸虎说。

朱啸虎还说:“我相信未来十年中国市场在企业服务上大有可为。”

朱啸虎介绍,中国企业服务比美国晚10年,过去十年,中国投资人赚的钱基本来自消费互联网,然而未来十年会不一样。

“未来十年中国投资人从企业服务上赚的钱超过消费互联网还是有难度的,但新的品牌机会很多,达到消费互联网的1/2、1/3都是有可能的,这个体量也不小。”朱啸虎还介绍,以前很多中国公司不愿为软件出钱,但今天企业老板愿意花钱买软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改变。

自从2019年7月科创板注册制推出之后,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加速变革。近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也已启动,与科创板形成竞争之势。

中国资本市场最近产生的变革令人振奋,不过朱啸虎、杨向阳都认为,创业者做好自己的产品、服务好用户才是王道。

“虽然注册制推出来,上市公司多了,但上市后依然是大浪淘沙的过程。真正好的公司上市才有交易量。”朱啸虎称,“很多公司去美国上市,都是毫无意义的,跌掉70%、80%的估值,同时交易量还很小,一天几十万,几乎任何人都退出不了,这种上市是毫无疑义的。”

“今天虽然国内创业板、科创板交易很活跃,三到五年之后资金还是会集中到头部企业去的,所以我觉得对创业者来说不要过多关注资本市场,要专注在自己的产品上和用户上。”朱啸虎说。

杨向阳也说:“做创业的人,应该关注你的客户是谁,你的市场是哪里,怎么能够把你的客户伺候好,怎么把你的市场做好,这样市场自然会买你的账。”杨向阳还介绍,中国香港的资本市场上有一种分红股,股民买了这些股票以后,每年会有5%、7%甚至10%的分红,这些创业者很重视这个事情,不能让这些老股民伤心。”

“中国的科创板也好,创业板的注册制也好,主要是改变了一个格局,其实就是把整个的竞争充分化,只要是符合一定的规则,大家就去上,这样投资者可以更好去做选择。”杨向阳称。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52806.html/feed 0
同程生活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JOYY欢聚集团领投 http://www.woniupai.net/144680.html http://www.woniupai.net/144680.html#respond Wed, 10 Jun 2020 11:30:41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44680 蜗牛派消息,社区生鲜电商同程生活已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由JOYY欢聚集团领投,亦联资本、君联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AI)同程资本微光创投金沙江创投元禾控股等机构追加跟投,山景资本继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欢聚集团成立于2005年4月,于2012年1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是全球首个富集通讯业务运营商,主要通过YY语音、欢聚游戏、虎牙直播等平台,运用文本、语音、视频等综合手段进行沟通,为用户提供团队语音服务。

2019年,同程生活先后共获得4轮融资,金额在千万到一亿美元不等。本轮为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大单笔融资。

图片来源:鲸准

同程生活于2018年底正式上线,平台由同程内部孵化,创始人何鹏宇曾担任同程旅游高级副总裁,联合创始人尹祥曾创立千鲜汇社区连锁店。

同程生活以生鲜非标品为切入口,定位下沉市场的生鲜超市电商,生鲜品类占比高达70%。此外,同程生活也覆盖居家用品及周边服务,服务家庭消费大场景。同程生活通过上游规模化源头直采加下游社区自提的模式,提升生鲜等家庭消费品的流通效率、降低成本。

蜗牛派了解到,同程生活在华东、华南两个经济大区上线一年半以来,已实现了健康的规模化增长,本轮融资将会继续在供应链上加大投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44680.html/feed 0
「云拿科技」获新一轮融资,继续聚焦零售数字化与智能化 http://www.woniupai.net/140116.html http://www.woniupai.net/140116.html#respond Wed, 03 Jun 2020 02:56:46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40116 蜗牛派消息,近日云拿科技(以下简称云拿)宣布完成A+轮融资,由凯辉创新基金领投,深圳鹏瑞集团跟投,老股东金沙江创投继续加持,具体融资金额尚未透露。

云拿科技成立于2017年7月,公司以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AI技术为核心,为实体零售企业提供无感支付、智能盘点、个性化营销、线下数据运营价值挖掘等系统服务,以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帮助传统零售商提效赋能,辅助决策。

目前,云拿已在国内落地近百家数智化门店,并进入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等7个国家,签约订单数超上千家,包括日本最大的信息系统集成商NTT Data、日本跨国信息技术公司NEC、韩国新世界集团旗下emart24、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等企业与机构。据了解,近期,云拿还将成立日本公司、新加坡公司以及欧洲分部。

团队主要解决的是传统零售门店因缺乏数据能力而在重构“人、货、场”时逐渐脱节的痛点。以无感支付为基础、以数字化与智能化服务为增值项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主要在包含在以下三个环节中:

  • 无感支付

消费者打开APP或小程序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店,此后系统会精准识别商品信息以及购物行为,及时将商品添加到与之关联的虚拟购物车中或从虚拟购物车中移除商品,离店时消费者直接走出闸机就能完成结算,并在数秒内于手机端收到此次消费账单,从而省去排队等候人工收银或自助收银的步骤。

  •  数据挖掘

除此之外,无感支付系统还将作为数据入口,帮助传统零售门店实时采集用户画像、消费者购物行为、交易信息等全维度的经营数据,通过Cloudpick++数据引擎,切入个性化体验、数字化决策等运营场景,优化更多零售环节。

借助计算机视觉系统,门店也得以快速识别消费者动、静态标签,由涵盖音响、灯光、AI互动电子屏在内的声光电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感官互动,例如可定制化进门提示音、氛围灯光等,并在触发智能营销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商品推荐的追求。

同时,云拿也在不断丰富店长APP与商户后台系统功能,逐渐渗透至进销存、门店运营、营销活动等链路中。例如通过对消费者拿放行为、动线轨迹、停留区域及时长的捕捉,判断其对商品、货架、营销活动的关注度,从而及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选品优化、货架调整等,进而提升线下门店的营业坪效。

  • 探索门店数据从“可视”到“可用”

未来,云拿还将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实现到店自提、外卖等多渠道融合运营,打造更具创新性的全渠道零售平台。同时,持续探索门店数据从“可视”到“可用”的进阶,以智能化决策推动包含后端仓储供应、前端服务体系等在内的优化升级。

其中,云拿科技为赋予消费者即拿即走的体验,团队提供了一整套从端到端的商品采集、训练、识别系统,能够自动化标注并生成大量样本,通过构建细粒度商品识别模型,准确区分包装高度相似的商品;同时,将商品、货架、消费者购物行为等信息进行数字化。

云拿告诉蜗牛派,“公司的智慧门店系统能够支持各种复杂购物场景,支持多人组团购物且无人数限制,系统智能识别错拿错放,订单准确率高达99.9%,自动结算环节仅需5-10秒”。

据了解,这些关键技术的研发来自于公司内部技术团队,公司团队来自美国硅谷、西雅图以及国内BAT等互联网公司的研发人才组成,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领域有经验。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40116.html/feed 0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一个保守的投资人成为风投领域的“他者” http://www.woniupai.net/118752.html Sun, 12 Apr 2020 07:05:34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18752 以“投资人的集体性自我”来审视朱啸虎,你会发现,他是个完全游离于此的“他者”。

直面他者,理解他者,悦纳他者是商业世界正向进化的必由路径,而寻找一个离经叛道的他者取得成功的逻辑,也是朱啸虎的故事的核心价值所在。

他者

其实朱啸虎上来就跟他表达了嘉许,但没得到回应。他登台揣的野心更大,演讲的时候,他用手和着语调、重音,节奏稳定地悬空拍打,犹如攥着把带刃的物件,说要联合所有嘉宾打场大仗,向大企业们赠送两千次AI面试服务,又说他是踏踏实实做研究、做产品的人,不能再让垃圾招聘产品在客户那里横行。可是这则宣言戛然而止,慷慨落地竟然无人响应,于是他脑门渗出几颗汗珠来,在灯下亮闪闪的。真是不稀奇,你说经商的,又有几个人拥有上综艺发表演说的才能呢。朱啸虎为他解围,说可以避开to B,把AI面试开放给大学生做就业培训,非常刚需,比做企服容易多了,他摇头,仍说要向朱总和投资人们sell那款产品。嘉宾齐齐灭了灯,他还是咬紧B端不松口,朱啸虎说没事,创业者就是要有这股劲,他们不投,我来投,他鞠躬,说谢谢朱总,谢谢朱总,朱啸虎说没关系,可以to B、to C一起做,来,留个微信。

你看,这就是经典的朱啸虎式表达,敏捷,直接又固执,主动留微信这招数你也在他投资张旭豪的故事里听过。如果再放些耐心在他身上,不难发现,此人奉献善意的时刻也真不少,与坊间流传的那张黑、冷、硬的脸谱相去甚远。两年前,我在某个包间遇到朱啸虎,他像一架发条拧满的意见机器,担负着整场的表态职责,面对不断抛来的各种“怎么看”,他眯缝着眼,四平八稳地分发结论,说企服项目看了很多,说AI确实在投,说某小程序不看好,产品逻辑劣币驱逐良币……筷子碗碟则在桌上撂着没动。乃至到论坛上,节目里,他也会不厌烦地予人解答喜欢哪种创业者,如何投到独角兽,下个风口在哪里。就投资人这份职业讲,时间算稀缺资源,他也常告诉别人要少花时间在平庸的项目上,可又偏偏乐于耗费如此多的精力去参与这种又低效、又模糊的问题讨论。

假设媒体能视为公器,那么商业舆论就是与经济起落密切相关的周期性资源,所以你能看到,企业家和投资人在主舞台也有窗口期。朱啸虎的本事在于,数年间他能够穿越好几个波段站在台中央,如果我具备合格的统计和绘画的才能,想必能描出一张质地均匀又高密度的“Allen Zhu show up”热图,而这种结论是有迹可循的——他坦承会试图研究并捕捉风口变化,他与滴滴、饿了么、ofo等烜赫一时的名字紧密相关,他在社交媒体上与中国最具权势的企业家抬杠拌嘴,甚至在其宣称从未涉猎的领域,也能用“鄙视区块链”推为一时一地之盛事,简直令人匪夷所思。朱啸虎总能出现在商业流量的入口处,再加上风险投资的买方身份,让其成为市场上所有人都绕不开的名字,他反复周旋于复杂的多方博弈并总能全身而退,因此愈发被视作一位拥有充足掌控力、带有光环的缔造者。

做投资时兴讲明得失知进退,风头占尽了就要祛魅,朱啸虎的办法是偶尔开“炮”之余,更多使用投资人的集体性话术。比如讲立场,他会说资本不是万能的,定胜负要靠创业者;论策略,一套3S原则讲了十几年,所谓大市场可扩张可防守;谈洞见,他有时说投资人最怕没有需要烧钱的企业,有时候则称需要烧很多钱的商业模式多数是伪命题;总起来说,这些行业通行的话术既不真诚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谈论这种问题的时候,他展现的是风险投资人这个集体里的自我,和其他人极为相似的那部分自我,也正是如此才无趣、保守,才安全。

但这决不意味着他是标准化的投资人模版,除了前述观点、表达和思考方式,如果继续罗列风投这份职业的规则或说一致性,想必能构建出完整的“投资人的集体自我”——比做事严肃低调,置于企业家身后,深入产业做研究与积累,维持与更多合作方的良好关系,寻求做更大的案子的机会……而以这个“自我”来审视朱啸虎,你会发现,他是个完全游离于此范畴之外的“他者”。他高调、锋利,不懔冲突争议,在投资执行中又十分保守、老派,某种意义上说,此人甚至拓展了投资人职业的边界,与此同时,他居然又在当下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直面他者,理解他者,悦纳他者,是充满偏见、竞争和利益争夺的商业世界正向进化的必然路径,而寻找一个行事离经叛道的他者在商业世界取得成功的逻辑,也才是朱啸虎的故事的价值所在。

打来处来

先来捋捋金沙江创投(下称“GSR”)的过往,或许能稍微厘清朱啸虎的投资“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问题。从基金规模看,GSR的AUM曲线与很多基金大不相同。他们起步时间很早,创办时间是2004年,2006年公布第一期美元基金,7200万美元;2007年初公布第二期,2亿美金;2009年初第三期,3.8亿美元;2011年7月第四期,3.5亿美元;原本是个上升通道,既快且陡,募资、投资都很有效率,但随后节奏开始变化:2012年公布Opportunities IV,主投portfolio内企业,规模1.5亿美元;2015年第五期募资,规模宣称1.5亿美元,但未披露close信息;2018年的公开信息是“管理6支美元基金及2支人民币基金,合计管理规模约20亿美元”;2019年分别募了美元七期和人民币三期,据称规模分别在4亿美金和10亿人民币以上;这样算来,AUM超过25亿美元。

这里要拆解出好几个问题的线索。首先是时机,GSR创办的时间很早,契机是美元基金介入中国市场,他们比红杉、GGV、启明、北极光落地中国的时间都早,还曾一度被认为是美国老牌VC Mayfield Fund的代理人。从人员线索看,Mayfield Fund的邝伋荣(Kevin Fong)是关键人,他与伍伸俊、潘晓峰都有加拿大北电网络的工作经历,乃至后来朱啸虎跟伍伸俊结缘,也是在这家公司,当时GSR联合创办人林仁俊则干脆就常驻Mayfield硅谷的办公室。这种合作,在当时有普遍性,比如前英特尔投资部中国总监邝子平和已经在中国攒了几家基金的Gary Rieschel设立启明创投的时候,也是宣称联手西雅图VC机构Ignition Partners,类似案例也包括软银跟赛富、DCM与联想投资的合作。

但GSR不是“老钱”范儿,当时丁健喜欢强调团队的“土”,这句话怎么理解?打法上有些端倪,一个大动作就是重注LED,甚至喊出“史上最笃定LED产业风投”的口号。最初速度快,很多是押在这里,比如连续参与几轮晶能光电融资,额度都在千万美金级别,有说GSR前后下注超过1亿美金。推手正是伍伸俊,他曾担任多家由其投资的企业的董事长,并放言“大家知道拉手网有我们400万美元的投资,但是你们要知道,这(LED)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话很横,也透出后来分家的端倪——拉手网正是记在朱啸虎和林仁俊名下,被寄予厚望的案子。以至于后来伍再往易美芯光加码的时候,分歧就是个显性的问题了,伍的说法是“吵架吵了几十天”。看看时间,朱啸虎被伍伸俊带入行是2007年,投资易美芯光是2009年,很难说后辈朱啸虎当下能跟伍伸俊有哪些重大摩擦,但二人走了两条岔道是毫无疑问,更关键的是,分歧就意味着新的可能性,回头看,也正是前述基金募资节奏生变的时期。

于是拆出第二个问题,变数。从关系结构说,变数出现在伍伸俊不断重注LED之后,但真正到2016年分家,还有个不短的过程,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朱啸虎。他入行后也交了学费,兰亭集势、百姓网、拉手网都差一口气,2012年投到滴滴是转折,后面跟着饿了么、小红书、映客、ofo,但投资有延迟效应,声势变现少说需要几年。所以直到2016年,GSR才正式完成分家,分出两支:金沙江联合、金沙江资本,潘晓峰离开后其官网还保留了信息,伍伸俊的资料则撤掉了。解决了内部问题,基金也回到正轨,投资、募资曲线又拉了起来。

这里恰好切入第三点:基金规模。与规模密切相关的正是打法,或说策略。一个起步比很多美元基金都早的老牌VC,AUM却显而易见地小,落地更晚的启明和GGV的AUM分别是43亿美元和62亿美元,即便跟后来者比,2014年创办的高榕资本,到2018年到已经设立9只基金,管理规模达到22亿美元,数字甚至大过当时已创办14年的GSR。结果的反差,一方面受分家事件影响,另一方面则跟GSR独特的投资打法密不可分。

规模小,首先就意味着团队小,据说GSR全球三个办公室的全部人员不过50-60位,而deal team常年保持十余人。一个猎头告诉我,他们总会开放某些岗位招聘,却经常又推完就没了下文,“说明还是需求不强烈”。团队小,必然面对的问题就是覆盖面相对窄,因此在sourcing上就要全体动员。2012年投资滴滴前,朱啸虎联系到程维的渠道居然是微博私信,这很能说明问题,起码对当时朱啸虎的team——如果有team的话——来说,打法是没有完整体系的,2012年的市场竞争怎么理解?这么说吧,同期经纬的人海战术已经开花了:2011年张颖从搜狐招来的王华东就投到了陌陌,一年后,朱啸虎还在自己靠微博找创始人。

此外,关于朱啸虎用名气解决sourcing问题的结论也值得推敲。仔细分析的话,名声给朱啸虎或者GSR带来的更多在于品牌和系统竞争力上,至少从结果来看,名气、豪言都不是“投得到”的关键。带来最高回报的几个案子都与其名声无关,滴滴和饿了么分别通过是微博和线下活动搭上线,而后边的映客、ofo则是由被朱啸虎招来GSR,一度一年没出案子的罗斌找回来的。至于有些案子比如小电冲着朱啸虎名气给折扣,也是个听来刻奇的故事,除了让朱啸虎备受鼓舞,并不能给基金回报数字带来多少贡献。

要审视朱啸虎的打法,一个绝佳的、容易被忽视的坐标是伍伸俊。仔细观察GSR的外部变化,大概能看到朱啸虎对伍这位前辈是在方向上悖离,行为习惯上有延续。

两人最大的悖离是对产业投资的态度,伍伸俊是不折不扣的产业基金打法,早年豪赌LED,他捋着产业链从上到下投资了晶能光电、易美芯光、太时芯光、大连三维、晶和照明以及SunSunLighting等一系列公司,并放言此后5年,其投资的8家LED公司中一定会有一家百亿级企业,“然后他可以反过来把其他7家全部收购了。”可以认为伍打的就是一鱼多吃,赌的就是“中国GE”。

不知道现实中朱与伍在产业投资的态度上分歧有多大,但朱啸虎显然是没有循着产业投,可以说他到处开花,也可以认为其并未展现延续性——即便是在投资了饿了么、滴滴这样的小巨头之后。张旭豪曾在节目里问朱啸虎,说人家都是带着team做事,我看你老是一个人,难道行业研究你也自己来么,朱啸虎说我哪儿有时间做行研,做完行研,风口早过去了,当年投映客就是看见17直播爆了,才马上要求团队铺出去找直播案子,全部看一遍。这番话算是朱啸虎重战术、轻战略的集中体现,他对“长期投资”这种堪称共识的观念的轻视程度令人惊讶,他甚至告诉媒体说自己从不看太远,只看6个月就足够,当然这也可以认为是其投资方式决定的,既然选择了赌热点、爆点的打法,就得接受万物热度都会快速退潮的客观事实,有针对性地寻退路,哪怕公开喊话“几个月见分晓”招致骂声也全然不在乎。而即便这样,在执行中,他也很少下重注,单笔过千万美金在GSR就得算相对大的手笔,而在A轮之后的轮次里,也更喜欢做跟投。

此外,再次回头仔细观察伍伸俊的行事风格的话,也能看出些微妙的东西。比如早年在伍伸俊主导时期,GSR投资打法的典型特征就是速度快,当年外界对伍伸俊的评价就是,“认准了大势,对细节关注甚少”,这评价听来有点耳熟。再看下去,你会发现伍伸俊的语言方式似曾相识,当年GSR向LED企业SunSunLighting投资1000万美金,公司创始人孙建宁的说法是“公司不怎么样,产品还没有”,而伍伸俊则在签约仪式上兴奋地向人介绍孙建宁,“他是未来的中国首富。”

到去处去

即便“他者”朱啸虎挑战了投资关于“长期”的传统观念,但至少从结果来说,没人能质疑其成绩。朱啸虎跟周亚辉谈过业界标杆的问题:软银投资阿里;MIH南非投资腾讯,能赚到千亿美金以上;Benchmark投Uber,账面至少赚80亿美金;高瓴投资京东,则可能赚60亿美金。后边跟着那句话是“单笔赚10亿美金还比较容易,赚50亿美金难度非常高”。有人算过,“比较容易”的10亿美金案子,朱啸虎应该有两个:滴滴、饿了么。尤其是再考虑到GSR管理规模之低,这更显得成绩可观。

朱啸虎一直宣称欣赏Benchmark的古典式VC打法,欣赏Benchmark的投资人很多,简直是个政治正确的事情;朱啸虎还喜欢谈错失今日头条,错失今日头条的VC很多,非得去谈论错失的时候,谈字节跳动也是个政治正确的事情。

这两则俗典放在朱啸虎身上再看,实则是一码事,其中隐藏着朱啸虎的投资“往何处去”的暗语。先从头条谈起,我前段时间的文章里写过一个VC错失头条的想法,暂且摘录在此:

“那份坊间流传的2013年1月的头条BP,按照时间推算正是B轮融资的文件,里面给头条的定位是下一代数字媒体,并且分析了包括蘑菇街、豆瓣、微博Qzone、人人网的属性差异。但这一页有更关键的一句话叫‘足够大的市场:信息获取消费是足够大的市场,是高频、刚性的需求。领先者能达到千万DAU水平。’

问题就在于这个“千万DAU水平”,这是资方最介意的上限问题。关于B轮融资,后来也传过说包括红杉在内的机构觉得价格贵。对VC来说,贵的概念当然是相对的,评判标准就是你的上限,2020年市面上流传的数据是头条APP的DAU为1.2亿,头条系DAU超过6亿,比那份BP画的饼翻出去几百倍。所以与其说当时VC们对头条没看懂,倒不如说张一鸣和王琼当时自己就没搞懂。

所以国内大部分VC错失字节跳动根本是个没办法的事,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窗口期只开了那一轮,并且所有人包括张一鸣王琼都没预见到未来,VC们并没有比其他人做出更加错误的判断。半年后红杉以10倍的价格追进去,就是个极难做出的选择了,再往后一轮,价格直接飙升到了100亿美金以上,对VC来说,门关上了。”

对朱啸虎来说,对很多VC来说,为什么字节跳动可以被当做一个政治正确的错失案例来使用,来谈论?因为这本质上不是错失,是注定投不到。投资要依赖思考,依赖判断,但对头条这个项目来说,其潜力是存在于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之外的。还是要反复强调这一点:VC错失头条B轮,其中根本不存在判断失误或错误。单单算法、技术对移动内容产品的加成都已经是个不存在于世界上的事物,是穷尽客观因素都不能推论出来的结果,遑论后来的字节跳动的诞生与业务边界变化。

头条案例中,用理性可把控的极限是什么呢?是红杉抢进去的C轮,在产品数据全面爆发的时刻追进去。但这里的投资门槛不仅在于判断,更在于基金规模,红杉敢于下注近1亿美金追投一个估值刚刚翻了10倍的项目,因为其时AUM近千亿人民币。但对很多VC来说,1亿美金本身就是不可执行的额度。用规模去捕捉理性判断极限之外的投资机会,这正是愈发规模化的late-stage VC的核心价值。

朱啸虎对早年错过京东的口径是“京东当初是个太过于烧钱的项目”,头条呢,是王琼投完了A轮带着B轮的机会而来,对GSR而言,B轮价格并不低,更要把账算得过来才行,所以呢,其实本质都是基金规模导致的打法边界够不到。

再来看看,朱啸虎一直推崇的小规模、高效率Benchmark式打法的核心是什么。这里有两层:一是要求能够继续押中超高回报案例;第二,AUM不能太大。但概率上说,规模小和押中超级项目本身是相悖的,拉长再看,想用相悖的原则在更长的周期里持续赢下去,概率只会更小。所以从逻辑上讲,如果GSR和朱啸虎不改变打法,继续做VC规模化潮流的“他者”,那么就只能继续笃信“人”的力量胜过系统、理性,但同时,也必然会在未来继续承担错失“头条”的风险。

保守的价值

现时不少VC喜欢组织企业家培训课程,一来展现投后服务硬实力,二来用圈子解决比较重要的sourcing问题,身段不那么僵硬的,会将其做成经营项目。朱啸虎当然不僵硬,但囿于人手,他时不时会单枪匹马走进各大培训机构讲讲课,走走穴。之前闹出“不投60后”的事情,也是在这么个场合,被批评一个点是课程收费,价格还不低。但现实地说,收费本身是个无可厚非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极为务实的朱啸虎来说。当然朱啸虎不会这样描述自己,他给自己的评价叫“保守”。这个形容词用的也算诚恳,尤其是参考其投资表现来看。

朱啸虎之前曾挨过“制造to VC的庞氏骗局”的批评,他做过回应,正是在某个培训课程上,拆解过他的算账模版,在这里能看出关于“保守”的核心意义:回本。大意如下:两年回本的商业模式是庞氏骗局;1年回本可以投;6个月回本是标准;3个月回本是极好的商业模式。这里“3个月”谈的正是ofo,账估算得清清楚楚:一辆车成本200块,骑一次5毛钱,每天使用10次可得40天回本,加上维修成本,延长到60天,再加上丢失损耗,3个月回本。

但律人先律己,朱啸虎的保守是一以贯之的,不只算企业的账,他自己的账更加清楚。投资ofo的计算方式如下:校园市场是已经被证明过的市场,虽然不够大,但上限也能做到单日200万-300万单,这意味着几个亿规模的年度营收,够得到创业板上市标准。而校外市场可以视作红利,做成了,就是独角兽,做不成,基本盘就是创业板。

但对一个保守的投资人来说,比基本盘和红利市场更重要的是设置底限,朱啸虎的说法是实在不行就卖给滴滴,并对滴滴投资了ofo表示满意,说摩拜也找程维吃过饭,但自己毕竟作为早期投资人还是好说话。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番话是说在2017年年初,这个时间点很微妙,是审视朱啸虎做事风格的核心时间点。在那之前几个月,即2016年下半年,滴滴完成了对ofo的投资,那也正是朱啸虎放话“共享单车3个月内解决战斗”的时点。不论局中其他人怎么看待未来,对他来说,帮ofo引入滴滴已经是触及原本预设底限的选择了,所以“结束战斗”其实是由衷之言,要么赢,要么卖给滴滴。

随后情况急转直下,当年10月发生了滴滴空降高管南山力主ofo开通微信小程序,引发阿里介入,并最终导致ofo与滴滴决裂的事情。随后两个月内朱啸虎与戴威反目,将股份转给阿里套现走人。套现这件事被骂得很厉害,但按照投资职业伦理来说,在重重复杂的关系和责任里,选择首先为LP负责,及时离场,这是最道德的行为,也是最正确的选择。但这里要注意的是,朱啸虎及时离场的最根本原因是ofo与滴滴决裂,这是突破他心理底限的事件。所以,ofo在那之后能否与摩拜合并,以及是否还有其他退步,对朱啸虎来说根本不重要了。换句话说,朱啸虎能在ofo这个案子上全身而退,并不是因为他的判断更准确,反应更迅速,而是因为他更保守。

看来朱啸虎是不会变的,保守是他的舒适区,2019年GSR完成了最新的美元和人民币两只基金的募资,额度创了新高,从最近一年的投资情况来看,案例数量很高,但仍然是瞄准早期,小规模的快速投资。

保守可以说是朱啸虎几乎所有外在的行为基础。因为保守,所以选择了古典VC的打法不动摇,也使得他更加专注,选择出一条通畅又狭窄的车道,无视他人,一路狂奔,这甚至是其在某些时刻表现得锋利乃至粗鲁的基础。一个投资人的保守反而令其成为风险投资这块土地上的“他者”,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这真是刚刚过去的狂热年代留给我们最具现实主义感的、最好的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芬香社交电商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http://www.woniupai.net/117938.html Fri, 10 Apr 2020 01:44:53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17938 蜗牛派消息,芬香社交电商官方正式宣布于2019年12月完成了数千万元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金沙江创投Star VC联合投资,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于融资后进入芬香董事会。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零犀科技获新一轮融资,字节跳动等参投 http://www.woniupai.net/117273.html Wed, 08 Apr 2020 09:53:07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17273 据工商数据,零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字节跳动君盛投资金沙江创投等机构。

公开资料显示,零犀科技是一家致力于将Al技术服务企业级客户的技术企业。核心产品“摩西大脑”是基于自然语言理解、多轮对话、知识图谱、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构建的企业级认知智能平台。“摩西大脑” 认知智能平台广泛应用于智能客服、智能导购、销售助理、智能培训、在线机器人等人机对话应用,落地于通信运营商、金融、保险、政务、大健康等众多行业。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云扩科技”宣布完成由老股东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3000万美元B轮融资 http://www.woniupai.net/109867.html Mon, 16 Mar 2020 01:18:53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09867 蜗牛派讯,“云扩科技”正式宣布完成3000万美元B轮融资,由老股东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金沙江创投明势资本加持,新股东深创投中美基金跟投。云扩科技创始人兼CEO刘春刚介绍,云扩将逐步让RPA产品更加平台化,成为行业通用的RPA基础设施,并提高机器人智能及易用程度,此外,也将在现有日本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国际化脚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