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随刻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Thu, 06 Aug 2020 04:58:0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随刻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爱奇艺随刻加码百科品类内容发起“科普对我下手了”活动 http://www.woniupai.net/181496.html http://www.woniupai.net/181496.html#respond Thu, 06 Aug 2020 04:58:06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81496 蜗牛派8月5日消息,随刻联合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协官方辟谣平台“科学辟谣”共同发起“奇知创享官招募计划之科普对我下手了”活动,围绕百科品类向创作者征集包括学科知识、谣言避坑指南、热点趣味科普、DIY科普实验、高能冷知识等在内的优质创作内容,在鼓励、挖掘随刻优质科普创作者的同时,为用户带来正向权威、丰富趣味的百科内容,进一步完善随刻的多元内容布局。
奇知创享官是随刻针对百科品类发起的长期激励计划,该计划面向百科各赛道优质创作者,为其提供亿级流量加权、百万级现金奖励等多元扶持政策,鼓励优质百科内容的生产创作。第一期招募活动于今年4月开启,开设了奇闻科普、热点解读、干货知识等赛道,共吸引超2000位创作者参与,相关视频播放量超过8000万,其中,优质创作者结合父亲节、520等热点产出多条百科爆款视频,吸引了大量用户的讨论与互动。
此次奇知创享官招募计划第二期——“科普对我下手了”主打趣味易懂的权威科普内容,在首期活动基础上围绕赛道内容、外部合作、创作激励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进一步赋能随刻百科创作者。在赛道升级方面,此次招募开放了“热爱吧!科学”、“真相吧!谣言”、“走起吧!热点”、“动手吧!小实验”、“翻滚吧!冷知识”五大赛道,为创作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创作发挥空间。同时,随刻还邀请到“芳斯塔芙”、“蜡笔和小勋”、“戴博士实验室”、“赵巍眼见为识”、“Linvo说宇宙”、“博叔生物”六位优质百科创作者作为随刻科普推荐官领衔内容创作,带动优质作品的生产创作。
在外部合作方面,随刻通过与中国科技馆、科学辟谣平台等权威机构的深度联动,推动随刻百科品类的科普内容建设。在招募期间,中国科技馆、科学辟谣平台将分别以“中国科技馆官方”、“科学辟谣”身份入驻随刻,并作为“随刻科普助力团”参与活动评审,保证征集内容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此外,随刻还将与中国科技馆主办的“第二届国际科普作品大赛”进行联动,将此次奇知创享官招募计划作为大赛先导场次抢先上线,并将与优质海外百科创作者实现互联互通。在创作激励方面,本期招募计划不仅会提供十万现金奖励、千万流量加权、优先开通各功能权限、直播赋能等扶持政策,还会通过喜雨计划、新叶计划、独家签约、独家定制合作等形式挖掘更多优质创作者。
作为海量精彩、多元化的综合视频社区,随刻已覆盖影视、综艺、开箱、游戏、动漫、百科等多元内容品类。在百科领域,随刻除了发起奇知创享官长期扶持计划外,还积极与欧盟、北京市地震局、新华网客户端等权威机构联合发起节能宣传周、博物馆直播接力、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等科普活动,丰富创作者与用户的观看、创作及社区互动体验。未来,随刻将围绕百科品类持续拓展科学科普、人文社科、生活科普等在内的创作征集活动,打造正向权威、丰富趣味的百科内容矩阵。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81496.html/feed 0
阿里推出Vlog产品“粗盐”,爱奇艺推出“PAO” http://www.woniupai.net/130312.html Thu, 14 May 2020 01:21:43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30312 视频社交时代的争夺战仍在继续。

蜗牛派独家获悉,阿里正在秘密冷启动一款名为“粗盐”的Vlog产品,目前已经开启内测;而爱奇艺也推出了一款名为“PAO”的Vlog产品。

今年年初的爱奇艺财报会议中,龚宇曾提出计划推出YouTube模式的App“随刻”,随后就上线了“爱奇艺随刻版”,然而爱奇艺并不满足与此,爱奇艺于近日又推出了另外一款Vlog的新产品,欲通过组合拳的方式拿下Vlog的市场份额。

阿里同样也嗅到了这一块儿的风口,在推出“鹿刻”短视频失败后,阿里并不甘心,寄希望于推出一款全新的Vlog产品,帮助阿里进击短视频以及Vlog市场,因此“粗盐”浮出水面。

“粗盐”的产品开发者为卓易畅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据企查查显示,该公司的大股东为杭州宝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管之一为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俞思瑛。“PAO”的开发者则为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版的YouTube?

蜗牛派小编体验爱奇艺的“PAO”后发现,“PAO”是由原来的“爱奇艺随刻”升级的,总体设计和功能都保留原来的风格。通过对比“爱奇艺随刻版”,可以发现,“PAO”Vlog短视频只做Vlog这一个栏目,其它的不做。

“PAO”的主要产品功能分为首页“VLOG”,拍摄以及个人中心等。

首页中可以看到系统推荐的Vlog,用户关注作者后就可以在首页头部的“关注”小分区中观看关注作者的作品。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搜索Vlogger的昵称,直接直达作者界面。

而在拍摄功能区中,用户可以选择拍摄、导入以及直接通过系统推荐的创作模板,生成视频播客。

并且,“PAO”Vlog的视频内容多以普通人的日常点滴为主,没有过多的加入明星和网红,走了一条类似于快手的接地气路线。可以说,“PAO”Vlog更加的简约亲民。

蜗牛派小编也体验了阿里的新品,发现“粗盐”Vlog不同于“PAO”,走了一条小清新的路线。在这里,用户可以轻松拍摄Vlog,记录日常有意义的瞬间,通过pick,共鸣日常的点滴感悟,其Slogan为“要粗盐,不要平淡”。

“粗盐”Vlog的设计同样很简约,分为首页、拍摄和个人中心等主要功能。

首页中,系统会推荐Vlog给用户观看,用户也可以为Vlogger的作品进行点赞、评论和pick,其中的pick功能,可以让众多喜爱这种视频风格的用户进行关注交流。

拍摄功能中,用户可以对本地的图片或者视频进行编辑整理,或者在线实时拍摄Vlog,并且可以选择添加位置和话题后发布,用户可以在话题中找到同类型的Vlog。

在“鹿刻”短视频失败后,阿里急于要通过一款新的短视频产品,帮助自身完成在视频产品的生态矩阵,“粗盐”的低调推出,也将有利于阿里填补这一块的业务空白,同时在Vlog市场暂未形成最终局时,实现率先抢滩登陆。

Vlog市场或将迎来最激烈的竞争

随着2019年,短视频人口红利和流量的减少,Vlog将作为新的视频模式进入大众视野。Vlog是博客的一种,全称是video blog 或 video log,意思是视频博客、视频网络日志,源于blog的变体,强调时效性,Vlog作者以影像代替文字或相片,写个人网志,上传与网友分享。

2012年,YouTube上出现了第一条Vlog。根据百度百科上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1月19日,YouTube平台上每个小时就会诞生2000条vlog作品,而且全球范围内的95后甚至00后来说,Vlog已经逐渐成为了他们记录生活,表达个性最为主要的方式。表明了Vlog正在被年轻人所喜爱,而且还将进一步扩大不同的受众人群。

YouTube现在已成依靠Vlog,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如今有月活超过20亿的用户在是由YouTube。随着2020年的5G以及AI技术的快速发展,YouTube模式也将成为国内互联网大厂争夺的全新赛道。

2月28日,在爱奇艺2019年Q4及全年财报电话会议上,爱奇艺CEO龚宇对外宣布计划推出名为“随刻”的YouTube模式App。这也意味着爱奇艺号创作者除现有爱奇艺App等渠道外,其内容也将增加“随刻”App这一分发渠道,进一步增强流量与商业变现能力。

截至2019年11月,爱奇艺号内容生态已经拥有超过300万创作者,同比增长200%,日生产超过40万原创优质内容,较2019年5月增长超100%,且爱奇艺号的创作者分成已连续三年增长超过50%。

爱奇艺正在加速对内容、技术、社区、Vlogger的扶持,而且寄希望于通过前期的大力深耕,帮助以“爱奇艺随刻版”为核心,“PAO”为辅助的短视频生态建设,共拓短视频行业巨大增量市场,丰富爱奇艺的娱乐生态矩阵。

而阿里在2018年推出了“鹿刻”短视频,这是淘宝内容生态团队为了更好地响应消费需求而推出的尝试性产品。通过“电商+短视频”模式抢占消费市场,但是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最终下架。

这也是“鹿刻”泛娱乐性质过弱,更加突出带货能力,是一个生活消费类分享社区。而且对于庞大的电商基业而言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所以,此次阿里推出Vlog,也将更加专注于分享记录生活日常,突出自身的视频博客属性,避免出现“鹿刻”的结局。

除了上述两家外,抖音在去年4月发布“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给予作者流量扶持;B站曾在2019年5月上线“Vlog星计划”,致力打造全球Vlog第一平台的社区;微博则更早的在2018年发出“Vlog正式召集令”,与明星、大V合作,扩大Vlog的影响力。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Vlog用户规模为1.26亿人,预计未来中国Vlog用户规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0年或达到3.68亿以上。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5G的加持下,社交作为视频时代最具基础性的价值,或助推Vlog成为视频社交的下一个风口。

国内的Vlog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的Vlog平台更多是以明星网红的带动为主,在通过平台自身培养的创作者去形成底部的流动。后期,像“粗盐”以及“PAO”等这类低门槛的Vlog创作平台将陆续上线,这也将会助力Vlog市场的持续爆发,形成新一波冲击短视频的势力。
谁能率先成为国内版的“YouTube”,抢占视频社交这下一个风口呢?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