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双方的合作将直接打通企业员工报销通道,实现报销“去中心化”,简化报销流程,Concur用户只需要关联双方账户,便可将首汽约车应用程序中的用车记录自动推送至Concur账户中,实现行程数据、发票数据的互联互通。员工在报销时无需打印和粘贴发票,可直接在Concur系统内管理自己的出行记录并实时提交报销。
这一过程同时适用于员工个人支付和企业对公支付。此外,企业财务人员还可借助Concur系统生成的财务报表轻松核对账目数据,提高审计效率,企业管理者亦能有效管控员工用车行为。
据悉,首汽约车与SAP Concur此次合作的用车场景包含即时用车、接送机、包日出行以及城际出行等。此外,在粤、港、澳等城市的员工,也能实现Concur系统和首汽约车应用程序的数据互通,极大方便及提升用户查询出行记录及处理报销事宜。
首汽约车CEO魏东表示:“双方的合作将有效提升企业员工差旅出行体验,优化企业费用管理效率,也将推动首汽约车企业级客户服务水平的提升,助力首汽约车为更多中外企业提供优质的出行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另外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对于用户补贴时间上没有明确上限,一直到达到份额为止。
这意味着,美团将在出行领域再度掀起价格战。
这并不是美团第一次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来争夺网约车市场。2017年2月,美团App在南京悄然上线打车入口。试水一年后,又在2018年3月正式登陆上海,并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成功地抢占了上海市场。
巨额补贴带来了成本和亏损的增加。美团上市时发布的招股书显示,其网约车司机相关成本呈几何倍数增长,从2017年的2.9亿元快速上涨至2018年的44.6亿元,仅2018年每月在网约车司机上的投入高达3.7亿元。在IPO新闻发布会上,前美团高级副总裁王慧文还曾表示,美团不会加大在网约车上的投入。
在打车业务停滞近一年之后,去年4月,美团打车再次开城,接入了曹操出行、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等出行服务商。这意味着,美团不再自己上场做出行,而变身为聚合平台。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美团打车一共登陆了54个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数次被传合并的玩家——滴滴和美团均瞄准了聚合模式。7月27日,滴滴宣布升级APP至6.0版本,将快车、优享、礼橙专车、豪华车等网约车和出租车统一聚合至“打车”入口。此外,还有一个更多车型的选项,比如东风出行等第三方出行服务商。
目前和滴滴合作的第三方出行服务商包括:秒走打车、蓝色大道、阳光出行、如祺出行、东风出行、旗妙出行。而美团此次加码补贴战,显然希望争抢更多用户,以应对来自滴滴、高德等对手的竞争。
蜗牛派小编就上述消息向美团方面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对方尚未给予回复。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据悉,首汽约车此次招募与以往网约车行业的加盟模式不同,本次首汽约车招募的城市代理商享有自主决策权,可直接参与本地运营策略的制定。
首汽约车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约车市场的变化特点有极强的地方差异性,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城市规模、政策环境、消费习惯、人口结构、人文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很难以通用标准适应每一座城市的特点,首汽约车此次开放三四线城市的网约车市场。”
接下来,首汽约车表示将重点投入,寻找、支持和培养有共同理念的优质区域合作伙伴,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传统电梯广告公司,例如新潮和分众传媒,无论是海报框架还是电视屏都需要人工更换广告画面,运营模式高度依赖线下运维人员,“小区不让进”成为疫情期间最大的难题,广告换刊受到阻碍,合同无法执行。
但是这次疫情是危也是机,此次疫情加速推动了传统广告公司数字化改造,因为这生死攸关。
疫情期间,喜屏科技杀出重围,逆势融资,5月19日宣布完成了近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喜屏本轮投资方嘉实投资,过去的3年领投了京东金融、首汽约车、Go Fun出行、地平线机器人等十余个知名互联网公司,嘉实投资目前的总投资金额超过200亿元。嘉实投资以行业基本面作为投资判断的基石,科技为重点赛道。相比前两轮,喜屏本轮的科技属性加强,也是继真成投资、德同资本、广州日报之后的第四轮融资。
这给遭受重创的线下广告业一支强心剂。
巨头和VC都在布局线下流量,推动线下广告数字化,这可能是中国广告市场的最后一场战役。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在内部信中,魏东透露,自2018年开始,首汽约车就引入加盟合作,扩大运力供给量,同年公司车辆总规模突破50万,并于2019年底突破80万辆。2019年底,公司累计转承包驾驶员达2万余名。
以下是内部信全文:
各位首约同仁,大家好!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见证了我们全体首约人的责任与担当!疫情初期,我们大家都曾面临焦虑和不安,但首约人快速行动,一线驾驶员奋勇逆行,积极参与到防疫救援;初七启动的“尖峰行动”快速搭建了覆盖全国的“线下+线上”一体化消毒网络,为司机和乘客提供了安全的出行保障。同时,全员克服各种困难,助力复工复产同时奋力追回业绩,在多个创新项目实现突破。在此,我代表公司感谢每一位首约人。
与此同时,我很高兴跟大家分享:继2019年7月我们宣布上海和深圳率先实现正毛利后,经历过大半年的艰苦奋斗,在刚刚过去的4月,首汽约车已实现全国整体正毛利,多个城市进入盈利,公司有望在20年4季度实现EBITA为正。
回顾过去的两年,首汽约车经历了一系列大胆的调整。我们自2018年开始引入加盟合作,向运力合作伙伴开放平台。同年,公司登记注册车辆总规模突破50万,并于2019年底突破80万辆。本着“轻质化、差异化”的原则,我们于2019年4月全面实施自营转承包的经营模式改革。一方面,大力推行将自营车转承包,增加车辆自由度,激发司机接单积极性,同时对司机薪酬体制进行合伙制改革;另一方面,我们为部分剩余自营车配备优质司机,提供标杆级品质服务,成立了品质车队、党员车队等分层化运营,建立了良好的口碑。2019年底,公司累计转承包司机达2万余名。首汽约车坚持平台价值不是“补贴”而是“赋能”,在提升自身管控能力的同时也对合作伙伴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借助自身平台优势搭建线上、线下赋能体系,扶持合作伙伴提升自身能力。
我们5年的发展道路上充满了挑战、压力和诱惑。网约车的上半场战争完全是补贴之战,大鱼吃小鱼,不被吃就要“跟补”。这种扭曲的“平台价值”无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分层,造成了网约车DAU的虚增,造成了廉价汽车销售的过分狂热,以及出租车收入的下降和驾驶员的流失。后半场,首汽约车希望更加彰显“平台价值”中的科技力量、质量控制力量和生态权益力量,促进网约车以及出行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要继续发挥在安全管理上的优势,防患于未然,对司机的线下培训、沟通、验车验人管控绝不放松,加速人、车合规化认证,并通过车联网设备的线上管理,实现更智能化、更高效的安全监管;我们也要继续坚持严品控,保证服务质量稳定,并持续对注重品质的司机和注重效率的司机实行分层运营,优化服务品质。
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深耕垂直细分场景,无缝衔接生活、工作、教育、医疗、消费、旅行等场景。通过多场景连接,首汽约车以出行为入口,完成全新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商务出行、商业综合体娱乐消费等多场景的融合创新。我们还上线了宝妈车、学生车、会议宝等细分产品,让服务更加精细化、专业化、人性化,提升行业服务体验。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智联将成为现实,我们也将在已有的智能化出行管控体系上,进一步实现车与人、路、后台等智能信息的交换共享,围绕出行体验和增值服务,构建以车为载体的智能移动出行生活。
我们能达成当初的目标,要感谢每一位首约人的辛勤工作和努力拼搏,是你们顶着各种压力、克服各方面困难,实现了我们在产品、技术、安全、服务等全方位的创新和升级,发布行业首个特殊人群服务规范,率先推出系统化的智能安全解决方案,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有品质的出行体验,引领行业标准和规范。
我们能达成当初的目标,要感谢每一位首汽约车司机的理解和支持。驾驶员每天面对不同性格、心情、习惯的用户,每天面临着各种复杂路况,但是他们能够始终保持平常心,调整好服务状态,努力为广大乘客提供着高品质的服务,让首汽约车成为业内品质服务标杆。我们也了解,他们目前的收入、医疗、保险及福利等还很不稳定,虽然我们整体的用户素质较高,机场单和商旅等高额订单比例大,给司机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工作环境,但是我们仍要全力去提高整体司机收入稳定性和司机生活福利问题,让网约车司机成为受人尊重、收入稳定且身心愉悦的行业。
我们能达成当初的目标,要感谢我们各位合作伙伴开放务实的诚意合作,这些分布于科技、旅行、金融、航空、购物等各个领域的优秀伙伴,多年来与我们相互扶持,彼此赋能,通过战略协同,共同推动产业生态数智升级,共同构建起以品质出行为中心的生态闭环,实现了共生共赢、互惠互利。
企业目标的实现,当然也离不开首汽约车广大用户的支持和厚爱,是他们让首汽约车在品质出行的道路上恪守初心、持续创新、追求卓越,成为更好的网约车平台。
在这里,我也代表平台感谢每一位首约员工、司机、合作伙伴和每一位用户的信任和支持!希望和你们继续携手同行!
网约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但首汽约车长期以来在优质用户数量、政府企业用车、会议及商旅用车及用户黏性方面,都在行业内名列前茅,这些优势沉淀都得益于我们遵循“实业+互联网”的发展初心,深耕细分领域,重视市场口碑。首汽约车在2020年下半年将推出全新会员体系,围绕用户体验进行深度场景定制。我们会视用户的安全和幸福为己任,和司机师傅们共同努力,为用户带来愉悦出行体验,实现服务的核心价值。同时,随着5G+V2X技术的应用推广,首约与国内主机厂、地方政府合作构建的基于城市交通大数据和车机物联网的智能管控系统将于下半年在部分城市先行落地。首汽约车坚信技术是未来推动服务进步的核心原动力。
品质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随着盈利的扩大,我们会将资源更多导向消费者的权益价值、通过科技手段增加用户千人千面的消费体验、提高司机师傅的收入和医疗社保等权益保障。未来,我希望能和团队小伙伴一起,始终坚持我们5年前定下的使命:让满意成为一种习惯!
魏东
2020年5月6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对于现在的市场发展状况,首汽约车CEO魏东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不断涌现的新玩家出现,这不是网约车市场上半场和下半场的问题,而是因为它是一个刚需市场、可持续市场。更为重要的是,“一定不会常年一家独大,一定会有颠覆者、挑战者不断冲击这个市场,这是这个行业的特点。”他如此判断。
虽然网约车没有上半场和下半场之分,但他还是按照自己的逻辑给这一市场的发展划分了三个阶段。他还认为,网约车正在经历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连接供给和需求的阶段。不仅是司机和乘客之间的供需匹配,也是全流程服务的数字化。
第二阶段,是合规化和标准化。合规化的意思是,政府借助行政手段进行干预,意味着天花板的出现,意味着不是一个单纯市场经济的概念。标准化的问题,2016年网约车新政就在解决这件事。车容易标准化,问题是如何把人标准化。现在网约车出现各种问题,主要是快速增长让它服务的标准化脱节。交通部日前的安全检查,也是在做合规化。阶段一、阶段二不是割裂的,不是做完一才做二,一二之间有叠加。
第三阶段,是场景融合的过程。网约车约的不是一个车,而是出行服务,这是主机厂、生产商、平台商、场景方所有网约平台要进入的阶段。
总结起来,他认为,网约车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赛,自动驾驶的普及也不会消灭网约车平台。未来,渠道生产商、平台商、场景商,也就是滴滴出行、曹操专车、首汽约车等,大家各自要去角逐一个位置。
以下为首汽约车CEO魏东的演讲内容(有删减)
去年很多媒体找我聊,老是问这个问题,网约车上半场结束了,怎么又来个下半场?我说这是错的,网约车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我们所有人想办法在第一梯队不掉队,才有机会跑下去。当然第二梯队不断出现,所以取决于谁能有足够健康的体力一直往后走。我们自己看到,网约车本身是一个刚性、需求升级的市场,所以这个行业一直在。即使自动驾驶全面普及了,网约平台还会在。网约车是相对体量、足够理性的阶段,从竞争来讲,活力依旧保持。今年很多新的玩家进场了,所以大家很好奇。这不是上半场、下半场的问题,只要是一个刚需市场、可持续市场,一定不会常年一家独大,一定会有颠覆者、挑战者不断冲击这个市场,这是这个行业的特点。
网约车到底会走到哪?我们自己从业人员来看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连接的阶段,连接供给和需求。所有的平台都经历过这个阶段,都是在连接供给和需求。一方面乘客和驾驶员之间的供需匹配,让连接的效率最大化。这个过程中的确让传统的行业有改变,把全流程的服务数字化,这对于传统运营行业而言的确做了技术提升,这是第一阶段做的事情。所有的平台都在做连接的事情,现在我们一直在变,包括今天发布处理决定以后,很多人也在说,是不是转折点来了呢?其实网约车在经历。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是合规划和标准化。貌似是官方说法,合规化意思是政府借助行政干预,意味着天花板的出现,意味着不是一个单纯市场经济的概念,也就是行政干预的角色出现了,所以合规化意味着规则在变。标准化的问题,2016年网约车新政出台,定了车的标准、人的标准、平台的标准和地方裁量权。车容易标准化,问题如何把人标准化。之所以我们现在出现了网约车各种的问题,不是网约车本身对社会的效益不好,而是网约车作为一个互联网快速增长过程中,跟它服务的标准化脱节,所以导致问题的出现。
从单纯的做连接,到现在开始进入到这个阶段,所以今天所有平台,交通部去约谈,所有平台表态,一定按合规化方向走,所有的平台都按这个方向做。阶段一、阶段二不是割裂的,不是做完一才做二,一二之间有叠加。我们是从传统巡游车转型到做网约车,一开始可能会比较注重同时做连接和标准化,我们这个阶段做的无非就是两个事情,强培训和严监管。强培训是司机的部分,因为车容易标准化。严监管无非是常规手段,线下的暗访、三方的稽查。在线稽查把所有的影响乘客体验的抽烟、影响安全行驶的不系安全带、打电话,把这些驾驶隐患排除掉。因此,首汽约车今年4月份推出了CI车载智能硬件系统,目前在全国覆盖10个城市1000台,年底预计覆盖5000台,明年的目标是所有的车辆都要全部覆盖。
第三阶段,当所有人都合规化,所有的车都有证,服务也标准化,未来做什么呢?阶段三是场景融合的过程。就是网约车约的不是一个车,而是出行服务,这是所有网约平台要进入的阶段,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出行服务。回到今天要讲的核心就是这一张图,网约车从网约的场景到出行服务,这个过程中我列了三个角色。上中下,主机厂、生产商,中间是平台商,下方是场景方。场景方左边是单一场景,像携程,右边是多场景,像美团、高德地图。
我们自己看,单一场景客观地讲,长远来看它的黏性比多场景会弱,所以未来全场景的凝聚力会更强一些,所以我们重点看右边的全场景。全场景大家会有这样的联合合作关系,其实很多玩家在尝试这个事情,理论上全场景有了以后,它可以去延伸到出行的链接,它是一个延伸的服务,所以为什么美团做打车。出行平台因为掌握了出行工具,它可以延伸,覆盖到所有的生活、消费、工具,所以滴滴为什么要做外卖,它可能还要做酒店。所以运营商和场景之间是可以互相进入对方的领域的。
上游主机厂我画的也是双箭头,汽车生产商从单纯的制造产业变成服务企业,所以主机厂从单纯的生产商的角色变成服务角色。所以主机厂有先天优势来做平台的,但要提到一点,主机厂愿意做平台,像一汽推了红旗,吉利推出曹操。滴滴也可以做定制,自己也要造车,所以这里面也是双箭头。这就很好玩了,主机厂能够直接跨越平台,直接去场景吗?很难,因为没有连接点,汽车生产商和场景很难直接连接。一样,美团没有必要自己盖酒店,中间还是需要场景,不需要跨越。
主机厂和平台能否融合也就是第一层和第二层能否合并呢?也是很多主机厂尝试的东西。主机厂做技术平台连接没有问题,但是要看好节奏。大家现在一窝蜂做,所谓的消化产能只是辅助的结果,核心是主机厂通过平台去影响场景,去获取场景的份额,来确保自己车的市场份额和市场使用。也就是说它要通过平台去影响自己车的使用场景,这没有错,如果前期过于求快的话,主机厂上来就有一个平台做,这是一把双刃剑。
平台的成功几率取决于车的成功率,如果车不够好,反而对你是个负面作用。如果车好,平台不成功,可能失去了市场的机会。所以我们建议主机厂做平台没有问题,但是第一不要指望一蹴而就,中间是有阶段的,需要把握时机。
全场景的优点是连接能力强,全元素的数据最多。但是不要忽略一点,出行第二阶段需要标准化。你有没有管控能力和管控体系,如果跟不上的话,一样做砸。我们看到部分大平台做出行的时候,的确是尝试一下,但是很谨慎,因为没有那么容易。所以现阶段最合理的方式,大家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有生产的优势、有场景的优势、有运营的优势,这是如何联合的问题,这是不同的玩家大概的短期内的定位区分。
对于平台而言,平台它自己服务的是谁呢?既服务于乘客,也服务于司机。未来平台该怎么办?刚刚说了车标准化了,驾驶员的服务也标准化了。平台竞争的是出行服务,谁的消费者体验感更好,黏性更强。所以平台跟场景为什么一定要打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司机标准化以后,司机一个是职业晋升,司机从单纯的驾驶员,转变为出行管家的角色,就是要赋予司机更多的身份。
跟场景结合以后,如果是一个就学场景,司机承担的是儿童看护的角色,如果是一个景区场景,司机就是一个导游角色。包括自动驾驶出现以后,前两天在一个论坛上李开复老师提到了自动驾驶的六大挑战,其中有一条驾驶从业人员的去处。我说这不是问题,如果自动驾驶真的普及,司机的主力人群的年龄段40上下,那时候是80后、90后的人群,他们完全可以承担出行管家的角色。来的是一辆车,同时配备的是一个服务的提供者。所以司机的角色,也随着行业的发展而转化。
刚刚提到了,渠道生产商、平台商、场景商,大家各自要去角逐一个位置。当然平台未来有竞争的点,对于首汽约车而言,我们的连接是这三样东西。如果首汽约车是很粗的管道,这个管道很长,里面可能有办公室,一个很长的直线,连你这的家庭、休闲,可能是个大管道。管道的横切面就是这张图,这个管道靠什么构成?靠智能化的汽车,靠大数据的应用、运算、效率提升,以及停车管
这是我们要走的方向,所以首汽约车汽车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的目标,基于对行业的理解,对于竞争发展趋势的理解,首汽约车坚定要做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品质出行第一品牌,谢谢大家。
2018年11月27日-28日,第六届WISE大会——“WISE 2018新经济之王”如期而至。在这个不断变化、充满焦虑和不安、却又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一起见证着新经济之王的诞生。我们认为主要由科技创新和资本扩张所驱动增长的经济模型可以被认为是新经济,这个领域里有许多正在高速成长的,了不起的新经济公司。从任何角度来看,他们既颠覆了行业,也推动了行业发展,更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