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儿表示,Derain的关键职责是加强整个公司对人权的专业认知,对新兴议题提出观察,并为公司全球供应链识别潜在风险。此前,Derain曾任香奈儿香水及美妆部门的采购总监。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部分时尚博主已经在小红书上发出涨价预警表示,香奈儿9月涨价。目前,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线下门店价格已经出现变动,涉及涨价的手袋基本上是“5月涨价时那些未涨价的款式”,包括cocohandle、Chanel 19、盒子包等,此外此次涨价还会包括部分冷门款式。目前看,涨价幅度在200英镑左右(约合1800元人民币)。按照这些博主的说法,路易威登、卡地亚预计将会在9月1日上调价格,其中卡地亚预计涨幅会在4%-10%;9月4日蒂芙尼也会“跟涨”,预计涨幅高达15%。
当就上述涨价消息向品牌的中国官方渠道核实,路易威登、蒂芙尼官网客服均表示目前并未接到任何相关通知。卡地亚天猫旗舰店客服和香奈儿门店销售人员也未证实涨价消息的真实性。不过,从一名英国代购处证实了香奈儿在欧洲地区已经涨价。
不过,从今年初以来头部奢侈品牌“非常态”的涨价历史动作来看,此次9月的涨价传闻或许并非空穴来风。今年以来,关于奢侈品牌涨价的消息比以往出现得更为频繁。仅路易威登就在3月和5月两次上调价格,平均涨幅也从600-2000元提高到1000-3000元。在头部品牌的示范效应下,其他品牌纷纷跟涨。5月,香奈儿紧随其后,对经典手袋价格上调5%-17%,涨价消息传出后,一度引发抢购潮,部分香奈儿实体店门前甚至排起了长队。5月底,普拉达、Celine相继涨价。6月初,古驰涨价,涨幅接近5%-9%。7月,宝格丽也将全球售价上调约10%。
统计信息显示,从去年开始,部分奢侈品牌的涨价频率已达每两个月一次,平均涨幅约为10%-13%,其稳定程度堪比黄金、白银等硬通货。即便不少行业人士提出此举并非疫情时期最佳方案,但从涨价前抢购的情况来看,部分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也支撑了这一行动的高频使用。
通常情况下,奢侈品牌涨价主要源于原材料、人工、租金等成本压力,基于品牌定位的价格调控,以及收购兼并为目的的价格运作。但在全球疫情这种非常态下,涨价的目的或更多是危机下的应急举措。
在奢侈品专家、要客集团CEO周婷看来,疫情尚未结束之时,奢侈品牌的涨价驱动力更多源于促进销售、提升业绩,因为提价在商品欠缺价格弹性时确实能提振收入。
上半年以来,全球奢侈品行业遭遇断崖式下跌。贝恩公司预测,今年全年奢侈品市场将收缩22%-25%,市值减少约600亿-700亿欧元。奢侈品巨头披露的财报无一不在印证这一悲观预测。LVMH、开云、爱马仕三大集团上半年营业收入跌幅均超过20%,利润下跌50%以上,几乎呈腰斩之势。LVMH集团利润下滑幅度居首,高达68.4%,除去酒类的奢侈品部分利润跌幅达75.2%。
不过,周婷也表示,对于头部奢侈品牌来说,持续涨价也是维持品牌稀缺性的一种手段,同时也彰显头部奢侈品牌对于市场的决心。“长久以来,奢侈品牌成了中产阶层必须通过一定努力才能拥有的物品,这种稀缺性是奢侈品牌极为珍视的,上调价格既能提振这种稀缺性,又能充分搅动市场、刺激复苏中的消费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但是,由于前线医护人员防护装备短缺,所以普通民众不必佩戴N95口罩。
事实上,有报道称,由于N95口罩极度匮乏,美国政府甚至在机场海关试图贿赂和威胁供应商获得更多的N95口罩。
在谷歌上,“到哪里买口罩”的搜索量是自谷歌引擎出现以来最高的。
4月4-5两日,购物者在Etsy的口罩搜索量达到了200多万次,美国卫生局局长甚至在YouTube上上传了一段视频,告诉大家如何在家里用旧t恤和橡皮筋自制口罩。
在这种恐慌之中,没有一个时尚或服装品牌不加紧重组生产线,以帮助生产医用和消费级口罩,其中包括普拉达、香奈儿、路易威登和迪奥等大牌,以及美国几乎所有的商场——Gap、Zara、Brooks Brothers、Eddie Bauer和Eileen Fisher。
其他的小众设计师、小独立品牌,以及为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球员生产队服的品牌都在其中。
就这样,时尚界生产口罩的热潮在全世界赢得了不小赞誉,《纽约客》(The New Yorker)、福克斯新闻(Fox News)、彭博社(Bloomberg)都对此做出了专题报道。
特别是对那些面临困境的小时尚品牌来说,这简直就像是免费的PR宣传稿,而且还能从中多多少少获得一些经济收入。
当然,没有人会承认它们生产口罩是为了从媒体的积极关注和品牌商誉中获益。
不过本期推介文章作者Zara Stone认为,在美国,卖口罩的时尚品牌不只是为了承担社会责任,而是有商业理由的。
文章来自marker《这才是现在所有时尚公司都在生产口罩的真正原因》(WThe Real Reason Every Fashion Company Is Now Making Face Masks)。
在美国,卖口罩的一大好处是工厂可以继续工作。
当大多数州颁布了自己的临时庇护令时(虽然只有8个州坚持执行),许多所谓的非必需品企业都关闭了,包括零售商店、美容院和生产非必需品的工厂。
而大多数时装公司经营的都是非必需品,比如各类时装和手袋。服装业受到疫情大流行的打击尤其严重,数十万人因此失业,梅西百货(Macy ‘s)解雇了大部分员工,Gap解雇了近8万名员工。
可以说,在此之前,零售商们已经在与极低的销量和沉重的债务作斗争,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将是压垮它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此,对于一些时尚公司来说,转去生产口罩可能是它们度过这场危机的唯一途径,被称为“时尚界的救生筏”。
生产各类口罩是必不可少的业务,这也让它们有机会赢得利润丰厚的政府合同。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总统一直不愿使用《国防生产法案》来迫使更多公司生产口罩,但许多城市、州和联邦机构,包括退伍军人事务部、国防部和监狱管理局,都在网上发布了对更多供应商的需求。
获得这些政府合同的另一大好处是覆盖成本,工厂转化为口罩的生产费用由政府负担,让这些公司在疫情停工期间有现金支付租金,给员工发工资,并尽最大程度保持供应链的完整。
一家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男装品牌总裁对《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表示,整个品牌都在州长的全力支持下改造工厂,生产医疗保护装备PPE,占到公司总业务的25%至40%。
不过,尽管许多医院急需PPE,但这些时尚公司生产的大部分口罩并不是医疗级别的产品,“为医务工作者制作口罩的过程远比缝制一件时装复杂。”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一家公司并没有对生产口罩那么狂热,那就是德克萨斯州的Prestige Ameritech公司,而这家公司实际上生产了美国医院的大部分医用口罩。
虽然该公司的口罩日产量日前提高到了60万个,但并没有进一步扩大产量的打算。
因为在疫情爆发期间,每个人都想买口罩,但危机过后,激增的客户会很快离开,从中国订购更便宜的口罩。这种情况在H1N1流感爆发期间就发生过。
对时尚产业来说同样如此,增加了产量以供应需求不等同于获得任何永久性合同,这只是危机时期短暂的“救生筏”,疫情缓解之后如何继续活下去才是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