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银美林发表研究报告称,中芯第二季业绩及第三季业务指引维持强劲,同时公司将全年资本开支上调至67亿美元,而收入增长预测则维持在15%至19%。因此美银美林目前上调其2020至2022年盈利预测41%至64%,目标价相应由21港元升至26港元,以反映股本回报率上升及公司14nm晶圆业务进展顺利。
美银美林指出,中芯业务仍然高度依赖于美国,面对目前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美银美林对公司能否通过正常渠道引进技术发展所需设备仍然抱有疑问,因此将其评级由“中性”降至“跑输大市”。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小摩发表研究报告称,目前科创板上市的利好带动中芯国际股价强势走高,同时小摩认为公司上半年毛利表现出色,但是股价预计将继续承压,主要收到折旧增加的负面影响,目前公司毛利将在未来数个季度出现下行,市场认为国际就是的复杂多变将使中芯受到负面影响,维持“减持”评级,目标价由13港元升至20港元。
小摩指出公司第三季毛利指引低于小摩预期,想心事主要受到折旧成本增加的影响,另外公司今年资本开支升至67亿元,由此反映出今年下半年起毛利将出现下行态势的不利因素。
另外小摩还指出公司需要尽快应对未来国际关系紧张化引起的不利因素。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大和发表研究报告称,上调中芯国际今年至2022年的盈利预测14%至87%,以反映公司今年第二季度业绩高于预期的利好因素;目前由于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居家工作以及相关需求增加将为公司第三季度的业绩指引提供利好;同时公司增加产能从而推动收入的资本开支提升相比于大和早前的相关预期要高。
大和表示,随着中芯进一步提高今年的资本开支,预计公司将增加其折旧成本,因此大和对公司毛利率的长期表现产生忧虑。大和预计,中芯近期的盈利势头将会减速,主因是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导致库存产生风险性因素,而公司预计将受到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瑞信发表研究报告称,中芯国际第二季度销售环比上升3.7%,增长主要受到国内客户增加的利好所带动,符合瑞信对于该公司的业绩预期,目前公司毛利率改善至26.5%,预期公司第三季销售将取得低单位数增长,但是毛利率将会下降。
瑞信认为,整体而言中芯的上半年业绩令人失望,因此维持其“跑输大市”评级,主要由于其长期投资回报率较低的原因所致,但将其目标价由16港元上调至26港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野村发表研究报告称,在经过公司今年第二季度业绩环比增长3.7%后,中芯国际预期公司第三季度销售按同比增长1%至3%,考虑到第三季度是华为旗下海思半导体增加库存的最后一个季度,目前野村认为中芯国际的指引令人失望。
野村表示,根据中芯国际发布的指引,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介于19%至21%之间,明显较第二季度的26.5%有所下降,同时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2.7%,野村估计是由于公司14nm晶圆业务开始折旧的原因所致。
野村目前下调中芯的投资评级,由“中性”降至“减持”,目标价由19港元升至26港元,并将公司今明两年毛利率预测则调低6%至35%。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瑞信发表研究报告称,根据中芯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相关财务数据,业绩表现符合瑞信对于该公司的预期,其中销售环比增长3.7%至9.38亿美元,符合公司业绩指引的环比上升3%至5%。第二季度公司销售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客户增长环比提升11%,而北美则环比下跌12%,为历史以来最低。
根据中芯国际的业绩指引,公司第三季度销售预计环比增长1%至3%,至9.48亿至9.67亿美元,符合瑞信对于该公司的预期。而毛利率指引下跌550至750基点至19%以及21%,分别低于瑞信及市场预期22.1%及22.5%,主要受到正在提升的先进产能的折旧较高的影响。
目前公司进一步上调今年的资本成本开支指引,由43亿美元增至67亿美元,远高于市场预期的明年销售40亿美元的数据指标。瑞信认为中芯未来的投资,需要估值在现金流和收益方面得到宏观政策层面的支持。
目前瑞信维持中芯评级“跑输大市”,目标价16港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瑞穗发表研究报告称,对中芯国际14纳米及10纳米以下节点业务持保守看法,但同时看好公司8吋及12吋晶圆成熟技术节点(28纳米及以上)的业务增长前景,因此将评级由“跑输大市”升至“买入”
瑞穗指出,如果不考虑来自华为的业务增量,那么中芯2020至2021年的客户渗透率仍有限,但目前基于公司正在致力于开发成熟技术节点并且用有广泛的客户群及更多种类的产品,这将有利的支撑公司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因此将公司2021年每股盈行预测上调7%。
瑞穗预期,面对未来5G智能手机和AIoT设备的强劲需求,中芯计划扩大产能,瑞穗认为公司的增长潜力尚未完全体现,同时加上公司在A股上市的推动,因此公司目前的溢价水平处于合理的区间。预期公司即将公布的第二季度业绩的销售及利润率等指标,都将达到瑞穗预测该公司增长目标的上限水平;因此将目标价由15港元大幅上调至38港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高盛发表研究报告称,中芯国际今日早间股价上涨5.193%,报31.4港元。目前高盛维持中芯国际未来12个月目标价42港元不变,高盛预期该公司将在2023年实现7纳米晶圆,2025年上半年有望实现5纳米晶圆,公司毛利率将在2025年回复至30%的水平,主要得益于同行业的竞争减少以及来自内地市场的需求走高;因此以2025年市盈率27倍为基准,高盛目前维持该公司评级为“买入”,同时列入确信买入名单。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国信证券观点:
1.科创板IPO定价估值低于行业平均。27.46元对应2019年底净资产的PB为3.44倍,本次募集后(考虑超额配售)对应PB为2.11倍,低于行业平均4.27倍(公司公告,按照7月2日收盘价对应2019年末净资产)。
2. 相同资产在不同市场有不同定价,科创板的中芯国际属于绝对稀有资产,不能参考国际半导体代工厂估值,应该参考科创板半导体代工厂华润微的估值。
3.华润微的技术和规模都不及中芯国际,中芯国际的相对合理估值应该超过华润微,华润微7月3日收盘价对应PB为6.4倍,考虑本次超额募集之后PB只有2.11倍,对标华润微至少还有3倍空间,对应股价83.3元人民币。此价格对应市值为6355亿元人民币=[19.38(科创板发行股份)+56.91(港股发行股份)=76.29亿股] * 83.3元/股。
4. 中芯国际港股股价我们维持之前判断,公司合理PB估值范围5~6倍,对应46~48港元(暂不考虑科创板募集)。
5. 长期看,由于AH投资人趋同,AH股价也会趋同,港股股价将会向科创板股价看齐。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高盛表示,新假设是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来自华为旗下海思半导体的收入将为零,以及对公司长期发展仍维持建设性的看法,原因是该行预计中芯国际先进制程的晶圆收入占比将由今年首季的1%,在2021年至2022年恢复至15%及77%水平,这其中主要受惠于紫光展锐等带动。另外,中芯国际成熟的制程技术有助于其发展新的内地客户。从长远来看,该行预计中芯国际可维持产能增长的发展势头,并预计该公司2020年至2025年资本开支复合增长率将达6%。
高盛又称,目前中芯国际收入约19%来自华为,在新的假设条件下,预计中芯国际的业务有望自今年第四季度起实现逐步复苏,到2022年则可达到全面复苏,并抵销华为订单削减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