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国际发表报告表示,相信中远海控在坚挺的运费,以及燃油价格下行和舱位租赁费降低舒缓成本压力下,其盈利动力得以保持,因此予以目标价4.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该行指出,中远海控管理层表示,根据中国交通部的指引,自愿于9月15日中止一般运费上调(GRI)计划,并将在即将到来的中国国庆假期期间维持运力,预计由于部分承运商仍在周一执行GRI,交通部的指引对当前运费的上涨趋势影响有限。
该行估计,中远海控暂停涨价为一次性且短期的举措,将使中远海控跨太平洋航线的收入在一个月内减少约2500万美元,与上半年27亿美元的跨太平洋收入相比微不足道,因此预计对公司第三季度的盈利影响有限。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大摩发表研究报告表示,预计中远海控股价将于未来30日跑赢大市,并估计发生的概率为70至80%。
该行指出,中远海控目前仍有更多的催化剂可以支持其股价上升,其中包括运费提升和第三季度表现强劲,同时,该行预期集装箱市场周期未来12至24个月将会呈现向上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小摩发表报告表示,在公共卫生事件下,中远海控货柜航运表现已经符合预期;运费已经自6月起强劲反弹;第3季度该公司表现也如预期强劲。不过,该行相信相关利好因素已反映在股价之上,以及预期目标风险平衡,因此下调其评级至“中性”。
小摩指出,由于需求强劲、运费反弹、燃油成本降低,预期中远海控第3季度将保持强劲。其中,跨太平洋航线将支持货柜航运复苏前景。
基本面方面,行业供需如预期一样继续复苏,资本扩张维持理性,只有全球行业订单量相对船只数目比率仍维持纪录低位。但小摩表示,投资者应留意目前行业已较为集中,龙头企业将关注利润能力为先,避免产能过剩。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中金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中远海控上海出口货柜运价指数(SCFI)美线运价连创新高,该公司第三季度盈利有望超预期。此外,在需求超预期下,将关注9月中黄金周前的涨价窗口。
中金表示,闲置运力已快速回归市场,美线甚至出现了加班船,运价在这一期间连创新高,预计该公司第三季度盈利约25亿元-30亿元人民币,而旺季过后的运价水平有望超预期,为明年的长协合同价谈判奠定基础。
中金补充道,中远海控盈利弹性较大,国际航线平均运价每上涨1%,预计增加该公司2020年盈利约13亿元人民币,因此上调2020年盈利预测34%至45.2亿元人民币,2021年上调62%至56.9亿元人民币。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高盛发表研究报告称,重申中远海控“买入”投资评级,这是由于公司强劲的定价水平的缘故所致,而这也意味在目前运载量的下行周期中,该行业有着更佳的供应趋势;同时由于公司的基本面改善,负债比率降低及在去年制定新的管理层购股权计划,令公司的利益及股东的利益更趋一致。
高盛目前更新对中远海控2020年的每股盈测,由5分人民币上调至9分人民币,主要是受益于集装箱价格的持续上行,令高盛对公司集装箱运费预期提升所致。在最新的汇率预期及运载量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下,公司2021及2022年的每股盈测略有下调。基于以上变更,高盛将公司目标价由原来的3.25港元上调至3.65港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