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立发表报告表示,海底捞主营业务为“海底捞”品牌经营火锅店以及外卖业务,上半年受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该公司营业额下跌16.5%至97.61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3.9%,而外卖业务和调味品及食品销售两项业务则在期内分别增长120%和3.9%。期内,该公司还新开业173家新海底捞餐厅,截至2020年6月30日,该公司于全球共有935家店。
此外,该公司在9月初公布分别以1.2亿元人民币和304万美元收购“汉舍中国菜”和“Hao Noodle”的80%股权,该行相信,有关业务预计能为其业务提供协同效应,从而进一步加强巿场地位和竞争力。
因此,辉立给予海底捞目标价62港元,止损价50港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中金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考虑到海底捞较预期快的扩展速度、在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潜在市场整合,以及其长期投资价值,该行上调海底捞目标价至57.1港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中金表示,该公司管理层称今年将会有400家新店开张,超过预期指引的300家,部分原因是该公司在卫生事件后获得更多机会得到好的开店地理位置,而该公司收购“汉舍中国菜”和“Hao Noodle”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中金发表研究报告表示,海底捞上半年业绩基本上符合公司早前发布的亏损预期,估计8月份海底捞餐厅的整体平均翻台率达到每日4次,呈稳步复苏的趋势,而8月公司门店翻台率达每日4-4.5次,门店销售同时回复至去年同期的80-90%,虽然目前公共卫生事件是否反复仍存在不确定性,但中金认为公司已经对此有所对策。
长远而言中金认为公司正积极改善内部组织架构,并加强餐厅智能化升级,同时公司对新技术的运用有助于确保食品安全以及提升营运效率等。目前中金维持对公司2020年盈利预测,考虑到扩张速度超出预期二因素,将2021年盈利预测上调8%至49亿元人民币,目标价上调16%至52.3港元,评级维持“跑赢行业”。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中金发表报告称,公司今年上半年新开门店数量超过150家,门店扩张速度快过预期或带动公司上半年收入超过预期业绩展望。不过,新店扩张可能导致公司大量开支及经营亏损,而公司的客流也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恢复正常,以及北京正爆发第二波公共卫生事件等原因,故下调公司今年盈利预测39%至9.1亿元人民币。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招银国际称,预计海底捞截至6月底的上半年业绩将为亏损,收入预计下跌约20%,主要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及随后实施的居民隔离措施和消费场所限制带来重大影响,该公司还指出,预计上半年净亏损9到10 亿元人民币,2019 年同期为盈利9.11 亿元人民币。
招银国际还指出,海底捞上半年录得亏损在预料之内,但对2021 及2022 年的公司业绩持乐观态度,得益于行业整合以及该行业占有率的提升,导致实力较弱的同业退出,海底捞门店将可扩张至更多于商场内的有利位置;开设更多竞争力强的门店,公司已签订更多地点优越及条件有利的租约,例如免租期长达1-2 年。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