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学习社区「Tandem」成立于德国柏林,平台给使用者推荐“特定”用户,双方满足如下特点:互为对方所学语言的母语使用者,借助「Tandem」交替练习两种或多种语言。
2017年「Tandem」仅有100万用户,三年的增长给平台带来了1000万的用户规模,他们遍布在180个国家,其中来自中、美、日的用户数量排名前三。
商业化角度,增值服务是营收的主要来源。「Tandem」 pro收费9.99美元/月,附加功能包括:翻译语句不限量、找到附近的「Tandem」 语伴等,公司2019年开始盈利。
国内做语伴生意的创业公司包括Hellotalk、Chatmate等。Chatmate是针对英语的练习平台,系统随机匹配中文语伴,双方语音沟通,体验后的匹配速度不稳定;Hellotalk是近似「Tandem」的社区,用户遍及全球,功能相对更加复杂,增加动态分享和用户关注的功能,互动可能性更多。也有创业公司对语伴匹配收费来保证更稳定的跨文化交流,例如Buzzkid、吟吟语伴。
CEO Arnd认为,线下复学的风险仍然巨大,高等教育机构还在采用远程授课的策略,学生需要依靠外部平台学习;同时隔离期间社交困难,「Tandem」具备视频通话等功能可以连接用户。疫情期间「Tandem」新用户数量增长200%,表现出明显的数字化语言学习趋势。
关于投资逻辑,Brighteye Ventures合伙人Alex认为,产品在疫情中经受住了考验,增长数据亮眼。「Tandem」对语言学习提出的社区方案具有创新价值,未来看好公司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BuzzKID于2018年进入SOSV/中国加速孵化器,同年收获晨光创投种子轮投资,公司以线上1对1和小班直播课模式提供英文学伴课,需求端主要用户群体为小学中高年级和初高中生,平台学伴为英语国家在校的初高中生。
其C端业务方面,一节口语课时长在30分钟左右,由于使用的不是成年教师,人力成本优势显著,每学年陪练课的定价仅为4000~5000元。创始人Shirley认为,平台不仅能培养跨文化社交的能力,BuzzKID也赋能英语为母语的学伴,以带练的方式帮助非母语同龄人活学英语。
内容角度,BuzzKID拥有《BuzzKID语言交流器》教学法的知识著作产权,平台把教研团队丰富的青少年二语习得经验系统化,中外青少年在structured-freedom的形式下完成交流任务。目前已开发500+会话主题,分六个等级。中方用户需首先参加人机测评,平台根据结果智能匹配学伴和会话级别。
在同伴教学的模式下,为了保证互动质量BuzzKID设置学伴信用评级体系Credit Creation System (CCS),多维度对外国孩子,即学伴进行评估。在合规性上,BuzzKID主要签约14岁以上的学伴,借助gig economy(零工经济)的形式避免法律风险,对于14岁以下的学伴则借助其家长帮助在平台注册。
Shirley表示2019项目正式开始商业化,全年共计有数万名中国学生使用了学伴课程练习英语,平台累计拥有数千名海外学伴。

(BuzzKID核心团队)
B端业务方面,除去公立和私立院校,BuzzKID在疫情期间还与校外培训机构大量合作,但由于后者无法开展研学和互惠生等线下活动,为了与自身学生保持互动,校外教培机构采购BuzzKID课程,从而成为理想的获客渠道合作伙伴。
Shirley表示,陪练模式之所以会存在,是由于口语课程重在课后训练,而母语言者的熟练度在14岁以上往往就可以达到国内高校教师的水平。使用学伴的意义相比使用教师不只在人力成本优化上,“西方家庭非常认可我们的模式,学伴在BuzzKID积累了第一份工作的经历,除此以外还有健康的经济激励,平台教学双方能够实现互惠。”
团队方面,创始人Shirley从2017年开始探索在线模式的同伴互学Peer Learning,在创建BuzzKID前曾是英孚教育中国运营副总裁。项目核心团队来自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例如:英孚、沪江、精锐、爱乐奇和51Talk,拥有开发教育产品和搭建海外学伴体系经验。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