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向蜗牛派透露,6月底的线上沟通会中,理想汽车CEO李想告诉投资机构,“理想汽车将在7月或者8月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但因为是小范围沟通阶段,募资金额还未确定。另外多位资本行业人士也向蜗牛派证实了这一消息,“目前看,7月有点来不及,大概率是在8月上市。”
针对上述消息,理想汽车向蜗牛派回应称:不予置评。
消息人士向蜗牛派表示,因为特斯拉和蔚来汽车业绩趋于稳定,股价节节走高,理想汽车这样的项目也在二级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热捧,“投行在资本市场问了一圈,份额应该不愁卖。”
就在一周前的6月24日,《晚点LatePost》报道,理想汽车即将获得5.5亿美元D轮融资,美团领投5亿美元,本次融资将理想汽车估值推高至40.5亿美金。此后,有投资者在深交所平台上向理想汽车股东利欧股份求证,后者回复称:目前相关交易正在进行中。
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的二季度,特斯拉交付量依然达到90650辆,超出资本市场预期。国内的新造车公司领头羊蔚来汽车二季度交付量也首次过万,达到10331辆。
而理想汽车自2019年底交付以来,市场销量也表现稳定,据官方数据,6月16日,半年多时间,理想汽车首款车型理想ONE已经交付一万辆。
接触到理想汽车项目的投资人告诉蜗牛派,“像理想汽车这样的条件,在美股和港股都能上,比较而言,在美股能拿到更高估值。”
不过,理想汽车并未采用主流的纯电动路线,而是以燃油发电机为基础的增程式技术路线,这也引发部分投资机构的困惑。有投资机构向蜗牛派直言,“目前看不太清楚这个路线的风险性,更偏向于接触纯电动项目。”
早在今年年初,理想汽车的IPO进程已经启动。2020年1月份,路透社报道,理想汽车正在申请赴美IPO,计划募集5亿美元以上,最早将于上半年上市。
但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普遍影响到汽车公司一季度的交付量,这也拖慢了理想汽车的上市节奏。一位理想汽车投资人曾向蜗牛派表示,至少要等二季度销量数据出来,“用这个数据去上市,估值会更好。”
2015年7月,李想创立理想汽车(原名为车和家),早期接受采访时,李想曾表示,已经创建了汽车之家这样一个百亿美金市值的公司,再次创业造车,是想“创建一家千亿美金市值的公司”。
与大部分新造车公司选择纯电动技术路线不同,理想汽车的首款量产车理想ONE是一款串联式插电混动车型(增程式),在动力电池之外,还额外配置了以内燃机为基础的增程器,为驱动电机提供动力。这款车在2019年12月正式交付,定价32.8万元,定位中大型SUV。
李想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选择增程式技术路线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内充电设施不足,增程式技术路线可以保留纯电动体验,同时解决电动车的续航焦虑问题,此外,电池成本高企也让纯电动车难以获得可观的利润空间。
不同于主流的路线选择,让理想汽车早期的融资遇到一定阻力,C轮融资前,理想汽车总融资额仅为10亿美金,是蔚来汽车上市前的单一轮次融资额。直到引入美团创始人王兴的投资,这一局面明显改善。
2019年8月,理想汽车宣布,获得5.3亿美元C轮融资,其中美团创始人、CEO王兴个人出资2.85亿美元,美团旗下的龙珠资本出资1500万美元,理想汽车投后估值29.3亿美元。时隔不到1年,美团再次以5亿美金领投理想汽车D轮融资。
不仅连续8亿美金投入理想汽车,美团1号、2号人物王兴和王慧文,也在社交媒体为理想汽车频繁站台。
理想汽车以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著称,李想自身也公开表示,用不到10亿美金融资,做到了公司经营现金流为正,这在普遍依靠融资续命的新造车行业,十分罕见。不过,理想汽车并未急于实现盈利,而是转向业务扩张。
在日前一场公开演讲中,李想披露了公司的扩张计划,主要包括:将今年的开店数量,从全年开20家,改为全年开60家店;公司原计划明年启动L4自动驾驶的研发,改为今年就启动,李想称其为10亿规模级的投入。
李想认为,未来5-10年,自动驾驶是趋势,而卖出足够多的车并获得高质量数据,是未来竞争的关键筹码,“自动驾驶是AI的竞争,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车的AI,一个是道路环境的AI,这两个全部来自于数据,AI的生产资料是数据。所以我们如何通过足够多的车,获得高质量的数据和高质量的训练模型,这是未来自动驾驶竞争的根本。”
无论是造车本身还是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都需要大量资金长期投入,而理想汽车从D轮融资到IPO的连续资本举措,显然也是在为未来竞争储备足够多的弹药。
2014年起,涌现出上百个新能源造车项目,但进入2020年,已经出现明显的淘汰现象,博郡汽车、拜腾汽车、赛麟汽车、前途汽车、天际汽车等公司,普遍被曝出资金断裂、量产延后,乃至业务关停等情况,当下相对稳定经营的仅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威马汽车等数家公司。而在登陆公开市场、争取多元资本渠道的二次竞争中,淘汰显然还会加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为了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理想汽车已经开始深度布局相关技术的研发,例如该公司已经完成了一个名为Li OS的实时操作系统研发,该系统可以让自动驾驶系统在硬件上高效的运行,并实现不断迭代;此外理想汽车目前也已经获得乙级地图测绘资质,能够使该公司在L4级自动驾驶所必须的高精地图领域掌握主动权。
目前理想汽车旗下仅推出了理想ONE(参数|询价)一款车型,该车采用单目摄像头加一个毫米波雷达(1R1V)的辅助驾驶硬件组合,视觉运算芯片采用了Mobileye Eye Q4,辅助驾驶算法则由亿航智能提供。目前理想汽车正在通过OTA不断提升理想ONE的辅助驾驶表现,不过由于感知硬件的局限性,该车很难在未来通过OTA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不过也不排除未来理想汽车会通过硬件升级的方式让该车实现高阶自动驾驶。此外可以肯定的是,2023年理想汽车将要推出的第二款车型,将拥有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硬件。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与此同时,一直定位为增程式电动车的理想ONE在定位上也作出了改变。 “增程式电动车概念没必要单独存在了,”李想称,除了用户的疑问,更现实的是上牌政策、补贴政策,理想ONE都被算在了插电式混合动力里面。“我们经过市场判断, 会将自身定位从增程式电动车正式的变成插电式混合动力,不需要将各个媒体、机构把增程式电动车单独细分出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