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总部位于旧金山的「Tempo」,由 Joshua Augustin 和 Moawia Eldeeb 成立。它是一家提供健身服务的企业。该公司的产品是一款健身训练屏幕,名为“ Tempo Vision“。
通过利用 3D 运动捕捉系统和 AI 技术,在锻炼时,“ Tempo Vision“会分析人体的 25 个基本关节,并以易于理解的形式提供反馈,从而为用户们打造了家庭健身房。此外,该平台的教练还可以给用户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锻炼指导。
据了解,「Tempo」的这款设备,价格约为 2000 美元,用户每月还需支付 39 美元的会员费用,之后即可参加无限制的课程和个性化培训。它的内容包括力量训练、有氧运动和其他各种运动,用户可以直播或者点播。
首先,Tempo Vision 通过每秒发出 30 次红外光脉冲,来捕获运动,从而生成由 80000 个独立数据点组成的人体 3D 模型。在实时课程中,当用户的动作出错时,「Tempo」的教练会得到通知,之后就会告诉用户,该何时伸直腰部、肘部等。
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Tempo」只能识别用户的骨架动态,无法捕捉到他们房屋的任何内部装饰。因此,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不必担心隐私泄露问题。

「Tempo」官网
毫无疑问,家庭健身如今非常火爆。近几年,这一类别已经获得了相当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几个月来,COVID-19 的持续流行,使人们对其的兴趣日益高涨。
该公司表示,它有望在今年年底达到 1 亿美元的营业额,部分原因是,自今年 2 月该公司开放预购服务以来,销售额已经增长了 500%。
近期,家庭健身领域的其他初创企业也受到了投资者的关注。就在一个月前,「Tempo」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Mirror,被健身品牌 Lululemon 以 5 亿美元收购。同样值得一提的是 Peloton,其流媒体健身课程在继续发展。
对于新一轮融资的资金,「Tempo」将用来扩大其业务范围,旨在为更多的健身爱好者,带来家庭健身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创立近四年,「快点阅读」当前月流水可达到1000万,单月DAU突破500万。蜗牛派独家对话「快点」创始人兼CEO 张锐,将「快点」的四年发展历程梳理如下:
破圈做短剧,能否突破流量天花板?
在张锐看来,创办四年的「快点」“已经构建起了创作者生态”——平台流水分红到创作者手中,广告分成和固定工资使部分头部作者的年收入固定在50-60万,吸引了大批年轻作者从传统网文平台向「快点」迁移;每天上新峰值超过2万部的“短、平、快”小说们则为「快点」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优质IP内容池。
“考虑到在线阅读的市场过小、视频比文字的用户留存表现更好,「快点」开展了影视化内容生产”。在张锐看来,平台积累的对话式⼩说“爽点多、内容精悍、互动性强”的特点天然契合短视频内容。

「快点」自制剧截图
在「快点」看来,作为率先尝试上线视频短剧的平台,在国内B站凶猛、视频门户网站自制剧井喷的当下,握有大量内容和IP资产、依托大批年轻用户的「快点」,可能更有机会打通影视内容生产链条;而相较国外融资额超过18亿美金、烧钱制作短剧的“短视频版Netflix”「Quibi」,「快点」则能产出较低的制作成本和交互属性更强的影视内容。但综合考虑当前国内,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的竞争现状,「快点」能否靠短剧内容突破流量天花板、持续“出圈”还有待验证。
目前,「快点」的影视化正积极谋求“出圈”:一方面,「快点」正积极扩大用户大盘,试图将用户从传统的阅读爱好者拓展到全媒体领域的播客、影视剧爱好者;另一方面,「快点」也在积极提高自制影视剧的质量,筛选优质小说改编,使产出影视从短剧上升至精品剧和长剧、正剧,并与影视公司和国内主流视频平台开展合作。据透露,「快点」预计将在今年内上线20-30部超过10集的独家自制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薄荷健康」是一家为消费者提供饮食营养管理服务、健康产品与健康解决方案的互联网企业。旗下包括薄荷健康APP、小程序等健康管理工具,还开发了Easy Fun、Easy Ace、Easy Fan等自有品牌,推出约100个消费品SKU,覆盖早餐、代餐、加餐等饮食场景。其中,Easy Fun健康零食系列中的无淀粉低脂鸡胸肉肠成为爆款,Easy Ace健康方案系列中的21天全餐单月销售突破千万元。
「薄荷健康」创始人兼CEO马海华表示:“过去一年是公司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公司全面聚焦健康消费领域,主力品牌Easy Fun与Easy Ace均获得大幅增长,公司实现全面持续盈利。今后,公司将围绕Easy Health理念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健康需求。本轮融资完成后,我们将加强产品研发力度,沿着‘健康数据+健康内容+健康产品’的路径不断打造业务闭环。复星在健康与快乐领域拥有非常深厚的产业资源,与薄荷健康的发展愿景完美契合。”
复星全球合伙人黄震表示:“复星致力于成为创新驱动的家庭消费产业集团。而女性人群是家庭消费中最重要的决策者。薄荷健康平台上聚集了大量具有较强健康意识、关注美丽健康生活方式的年轻女性,这一点与复星目标用户存在高度协同。在本轮融资推进过程中,薄荷健康团队成功完成了与复星旗下快乐旗舰企业豫园股份在产品方面的联合开发,双方协作的潜力令人期待。我们期待今后双方在垂直流量与产品研发方面有更多合作。”
消费者的健康意识觉醒是有层次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食品和生活习惯,是最先容易被影响和塑造的。当健康消费的浪潮来临时,食物也是第一波被改造和升级的产品。
今年的健康食品赛道非常热闹,减脂代餐、植物蛋白、无糖饮料都出现了不少创业者,我们在36氪食品饮料创新专题中报道过。
今年食品饮料赛道还出现了一个老牌竞争者–薄荷健康。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老公司,薄荷健康一直以来专注“体重管理”,从2008年开发食物营养数据库,到上线App,帮助用户记录和查询食物热量,从而控制体重。在健康管理这件事上,薄荷的思路一直是工具型的,测算代谢水平–录入食谱–记录卡路里–控制体重。
但工具型的产品都会面临商业化的问题,团队尝试过减重服务,2013年开始尝试电商,意识到渠道和垂直社区流量的局限性后,开始做自营的产品。
创始人马海华告诉36氪,经过去年长时期的调研和观察后,薄荷非常看好健康消费食品的机会,今年初,薄荷顺着体重管理、健康管理的思路,开始调整业务重心,all in“健康消费”这个领域。
为此,公司在业务上先做了一些减法,下架了健身课内容,把运动营养食品归入健康食品领域。
公司的核心定位也从原来的减脂和健身需求,升级成为提供全面的营养管理,希望把人群从健身、减脂人群拓展到母婴(备孕和产后)、男性保健、儿童零食。据团队提供的数据,今年的销售额20%来自减肥用户,80%的销售额来自大众消费。
简单来说,薄荷将从一家数据工具公司,转型成一家产品导向的消费品公司。这就意味着,DAU、MAU的数据不再成为业务追求的核心,考核的重点转向营收。
相对应地,马海华称,薄荷将围绕“健康食品消费”,做全场景的产品研发,包括Easy Fun、Easy Ace、Easy S 等系列食品,比如鸡肉肠、代餐粉、咖啡、奶茶、果冻、麦片、酸奶干等,覆盖早餐、代餐、零食、加餐等各种饮食场景。
食物数据库:研发的基础
实际上,薄荷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代餐产品–“超模25”系列产品,如今该系列包括代餐奶昔、豆乳、膳食纤维、益生菌饮品、代餐粥等多个SKU。
相比其他食品创业公司,薄荷的优势很明显:1. 有成立超过10年的互联网食物数据库–薄荷食物库,收录了7大类营养素、40余种营养数据、50万条食物数据,也是腾讯、华为在内的多家巨头的数据服务商。
2. 薄荷本身有6000万注册用户,日活近百万,每天用户录入的健康数据和饮食习惯,都会成为薄荷产品研发的依据。 用户的搜索结果也会成为研发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多年积累的海量用户,产品不仅和体重管理的需求匹配,品牌较好的知名度也会让获客成本更低。
目前薄荷有大约100个SKU,其中不乏一些爆款产品,比如无淀粉低脂鸡胸肉肠,低脂鸡肉丸、0卡果冻、酸奶干等,得到不少达人(比如Papi酱)的推荐。
据了解,产品今年初上线到现在,销量增长了四倍还多,Easy系列今年刚刚上线月销在600万左右,今年9月的销售额已经超过3000万。
订阅制会员服务
如前面所说,薄荷从工具型公司像产品型公司转型,有点是在已有的用户和品牌基础上推广难度更小,但对于消费品更需要的产品力和营销效率,是薄荷必须考虑和解决的。
在内容方面,薄荷同时也在抖音、微博、微信等各大自媒体平台分发原创健康内容,以健康类KOL和创意视频的形式吸引了近千万粉丝的关注,全网播放量达到16亿。
除了营销推广,薄荷还在尝试订阅制会员服务–Easy会员。此项服务是近期推出,帮助会员在食物和营养等方面,获得个性化咨询服务,会员可以享受个性化健康食谱、智能饮食分析和建议、拍照识别食物热量并给出饮食建议、包装食品配料表拍照解读、AI营养师等功能,以及会员专享的定制食品等。
全网购买过薄荷健康Easy系列食品满足一定条件即可领域会员权益,获单独付费获取,价格是30元/月。据团队提供的数据,Easy会员9月份上线,目前已经有16万活跃会员,直接开通的订阅用户超过10万,续订率在70%,目标年底达到22万会员。
对于有饮食建议需求的用户,薄荷主要瞄准的孕期前后的妈妈们,因此也通过品牌合作来完成用户积累,今年已经和惠氏(惠氏有1400万宝妈会员用户)以及金赛药业等企业达成合作。
薄荷健康团队目前总共170人左右,公司位于上海,核心团队为连续创业者。公司已完成B轮融资,现有股东包括SIG、DCM、高通创投、晨兴资本。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