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Google Cloud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Fri, 11 Sep 2020 03:22:4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Google Cloud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Google Cloud扩展了它的机密虚拟机(VMs)产品组合 http://www.woniupai.net/195153.html http://www.woniupai.net/195153.html#respond Fri, 11 Sep 2020 03:22:47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95153 googlecloud已经扩展了它的机密虚拟机(VMs)产品组合,它将提供加密服务,用户可以确信他们的数据不会暴露给云提供商或他们自己的内部人员。

机密计算使这一未来成为可能,因为在处理数据时,数据在内存中和CPU之外的其他地方都是加密的。

该公司在7月宣布了机密虚拟机的Beta版,这是其机密计算产品组合中的第一款产品。

“机密GKE节点”是Google机密计算产品组合中的第二个产品,它将很快在beta版中发布,从gke1.18开始。

当企业希望将Kubernetes集群与Google Kubernetes Engine(GKE)结合使用时,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保密工作负载选项。

Cloud Security工程总经理兼副总裁Sunil Potti在一篇博客中表示:“我们还将使机密虚拟机普遍可用。这项功能将在未来几周内提供给所有Google Cloud客户,并将包括我们在测试版中添加的新功能。”

AMD数据中心生态系统公司副总裁Raghu Nambiar表示:“借助AMD EPYC处理器和Google Cloud的机密计算产品组合,我们正在帮助确保客户数据的安全性,以便他们确信自己可以轻松地将其应用程序迁移到云中。”

机密VM使用内存加密来进一步隔离工作负载和租户以及云基础架构。

谷歌表示,它为升降机和新创建的工作负载提供了易于使用的选项,以保护Google Compute Engine中工作负载的存储。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95153.html/feed 0
Orange与Google Cloud建立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服务合作伙伴关系 http://www.woniupai.net/183734.html http://www.woniupai.net/183734.html#respond Wed, 12 Aug 2020 07:30:29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83734 OrangeGoogle Cloud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加速Orange的IT基础架构的转型以及未来云服务(尤其是边缘计算)的发展。该协议加强了Orange的承诺,正如其Engage 2025计划中所阐明的那样,它将通过创新和广泛使用人工智能(AI)和数据来推动其内部转型,以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此次合作还将为开发新的高级云,边缘计算和网络安全服务铺平道路,这将为Google Cloud和Orange带来商机。

Google Cloud和Orange将紧密合作,以确保合作伙伴关系成功。Google将提供其在尖端云技术,世界一流的分析和AI工具以及经过验证的数字转换方法和专用资源方面的专业知识。Orange将贡献其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服务以及跨国网络基础架构方面的深厚专业知识。

该协议表明了使用AI和数据来提高Orange在欧洲范围内的转型速度的坚定承诺,并将数据置于集团创新模式的核心。为此,Orange计划使用Google技术构建下一代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平台。通过将强大的云计算功能引入网络边缘,例如零售,游戏和其他行业,该合作伙伴关系还将使欧洲的消费者和企业受益。

这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将通过引入基于Google Cloud解决方案的增值分析和其他云服务,巩固Orange商业服务的产品组合,并巩固Orange作为其全球企业客户的多云服务提供商的地位,并加强Orange Cyberdefense的领先功能。根据该协议,Google Cloud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欧洲的地位,成为云计算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为所有主要行业(包括大小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和服务。

推动下一代云服务

随着5G网络在欧洲的广泛推广以及云计算从与网络的集成中受益越来越多,该伙伴关系还将致力于未来边缘计算服务的开发。在满足新的消费者和企业对低延迟和高速服务的要求的过程中,边缘计算将成为关键。此次合作将结合Google Cloud和Orange的优势,为B2B,批发和B2C市场提供灵活,安全和前沿的解决方案。它将为Orange提供给批发,B2B和零售客户的增强连接功能做出贡献。

Orange和Google Cloud还同意共同创建一个创新实验室和一个卓越中心,以促进创新和发展:

创新实验室将在不断发展的5G /边缘计算生态系统的更广泛框架内,基于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新的行业解决方案开发。

卓越中心将为Orange France和Orange的其他分支机构在进行云转换时提供Google Cloud支持。该中心将为数千名Orange员工提供数据,人工智能和云服务方面的培训。

Oran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斯特凡·理查德(StéphaneRichard)在评价合作伙伴关系时说:“橙色是数字化转型的先驱,很高兴与Google合作,以加快其数据和AI转型,并继续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Google一直是Orange的长期合作伙伴,并且由于Google渴望在欧洲,尤其是在法国投资,以开发新的数据中心,现在正是在法国和欧洲市场开发新服务和机会的最佳时机。”

Google和Alphabet的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表示:“ Orange的网络的强大功能,再加上Google Cloud的平台,将为欧洲电信行业的新型高级云和边缘计算服务铺平道路。我们期待与Orange携手合作,为客户和企业带来新的服务和应用程序,同时也将继续在欧洲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旅中增加对欧洲企业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83734.html/feed 0
Google Cloud现已提供Workspot Cloud PC http://www.woniupai.net/174048.html http://www.woniupai.net/174048.html#respond Fri, 24 Jul 2020 03:03:14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74048 Workspot的SaaS平台,现已在谷歌云,该公司的基于云的桌面延伸到更多的用户。Google Cloud客户现在可以访问企业级,高度可扩展的Windows 10云PC,他们可以将其部署在任何Google Cloud区域中,以实现低延迟性能,从而提供出色的最终用户体验。1591941358510

Workspot是首个可交付使用的SaaS平台,可从单个控制台提供和管理来自多个云的云PC,工作站和虚拟应用程序,以及混合云和边缘云部署。早就可以通过Microsoft Azure使用Workspot。现在,Google Cloud用户还可以从中受益,包括:

多云支持:大多数企业都有多云策略,而Workspot的交钥匙SaaS平台使将最终用户计算过渡到他们选择的云(或选择多个云)变得很容易。
Turnkey SaaS:Workspot的客户成功团队与公司合作,提供持久性和非持久性虚拟桌面,这些桌面已完全调整并与每个客户的Windows 10映像,安全堆栈,多因素身份验证和公司流程集成在一起。它以固定价格提供,包括Go-Live服务,支持和云计算。
业务SLA:Workpot负责交付桌面服务级别协议(SLA)。Workspot的平台具有完善的工具,大数据引擎使Workspot的支持组织可以快速查看,诊断并快速解决客户环境中的任何问题。
卓越的性能:Workspot将虚拟桌面放置在距离用户最近的云区域中,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延迟,并提供了与物理PC相同或更高的性能。知识工作者,工程师和其他高级用户可以像在物理台式机或工作站上一样高效地进行远程工作。

Workspot公司首席执行官Amitabh Sinha将在Google Cloud Next ’20:OnAir上进行主题为“ 使用现代,低延迟的云PC进行任何地方的生产率提高 ”的会议。会议将于2020 年7月28 日开始直播。Workspot现在是Google的首要合作伙伴,并且正在与Google Cloud的广泛现场组织合作,为客户提供基于云的虚拟桌面计算解决方案。

Google云合作伙伴关系总监Manvinder Singh表示: “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云能够为最终用户简化远程计算并利用其简单性和弹性。我们很高兴与Workspot合作,将其SaaS平台引入Google Cloud,并为我们的联合客户提供Windows 10 cloud PC的交钥匙管理服务。”

Workspot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Amitabh Sinha说: “组织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云PC,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的云。虽然一些旧的VDI提供商已将其VDI代理上传到云中,但结果是相同的客户已经讨厌的复杂性和糟糕的性能。我们的云原生桌面解决方案可在全球任何地方提供低延迟,并且可以轻松,快速地扩展。现在,它可以从Google Cloud获得,更多的组织将能够体验到Workpot的不同之处”。

关于Workspot

Workspot是现代的工作方式。Workspot的交钥匙,可用于企业的SaaS平台利用全球公共云基础架构将Windows 10台式机和GPU工作站放置在距离用户最近的云区域边缘,以提供无与伦比的性能。IT部门可以期望快速实现价值和按需的全球可扩展性。企业领导者可以更快地响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机会并支持任何地方的工作,同时履行云优先的任务,这将使他们的公司加速发展。该服务具有可预测的统一费率定价,其中包括云计算的成本,实时部署服务和持续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74048.html/feed 0
Google Cloud向G Suite添加了11种安全功能 http://www.woniupai.net/172316.html http://www.woniupai.net/172316.html#respond Wed, 22 Jul 2020 02:17:46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72316 周二宣布了11种新的G Suite安全功能。据新闻稿称,这些更新旨在帮助IT管理员更有效地管理和保护管理控制台中的设备。

202007102822_3226

由于冠状病毒大流行,大多数组织仍在远程工作,因此在线协作工具对于公司的沟通和工作至关重要。例如,3月份Google Hangouts Meet的每日使用量比1月份高25倍,这表明有大量用户在依赖此技术。

这种依赖性使这些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员工们现在正在远距离处理公司机密数据和个人信息。

Google Cloud升级可优化G Suite的关键产品(Gmail,Meet和Chat)的安全性。这是旨在确保远程工作者安全的主要更新。

Gmail中的BIMI标准

电子邮件已成为成功开展家庭通信工作的关键要素,导致网络犯罪分子将收件箱用作攻击的新途径。谷歌在四月份表示,它在一周内屏蔽了1800万封以COVID-19为主题的网络钓鱼电子邮件。

为了帮助确保电子邮件来自受信任的来源,Google Cloud宣布了在Gmail中试行其邮件识别品牌指标(BIMI)。BIMI试点计划将允许使用DMARC对电子邮件进行身份验证,以验证其公司徽标的所有权,并将其安全地发送给Google。

一旦经过认证的电子邮件通过谷歌的其他反重复测试,Gmail将开始在Gmail用户界面中显示徽标。

这种身份验证使用户放心,他们的电子邮件来源可靠。此外,发件人将能够吹捧其品牌信任度,并为客户提供更身临其境的体验。

“对于希望通过电子邮件建立可信赖的品牌形象的组织而言,BIMI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激励他们实施强大的身份验证,这反过来将为每个人带来一个更安全,更受信任的电子邮件生态系统,” AuthIndicators工作组主席兼Valimail标准和技术副总裁Seth Blank表示。

BIMI试点将在未来几周内发布,只有有限数量的发送者和DigiCert以及委托数据卡验证徽标的所有权。

适用于会议主持人的更多控件

Google首先为消费者提供服务,gsuiteforeducation帐户提供服务,它可以使会议主持人更多的权限,让他们可以“敲门”参加他们的会议。此功能建立在现有控件的基础上,这些控件要求未包含在日历invite中的控件显式敲打以询问他们是否可以加入会议。

与会者退出会议后,除非主持人重新邀请他们,否则他们将无法通过敲门再次加入同一会议。而且,如果该用户多次敲门请求被拒绝,该用户将被自动阻止发送更多加入请求。

还为主持人提供了高级安全锁,以更好地保护会议。使用安全锁,主持人可以决定加入会议的方法,要求用户获得明确的批准才能加入,无论是通过日历邀请,电话等。

使用安全锁,所有没有登录到Google帐户的用户都将被阻止,从而实现主持人首先加入的要求。

特定的安全锁将允许主持人控制会议中与会人员的互动程度。例如,聊天锁和演示锁可以让主持人控制会议期间哪些与会者可以聊天和演示。

这些新功能的目的是防止网络攻击者猜测会议代码,进入会议以及进行暴力攻击。根据该新闻稿,即使恶意用户仍然以某种方式进入了该事件,用户仍可以在会议中直接报告该事件。

聊天安全功能

Google宣布将Gmail中内置的现有网络钓鱼防护扩展到Chat。如果链接是通过聊天发送给用户的,则会根据“安全浏览”中的实时数据进行检查,并标记为恶意。该新闻稿称,在接下来的几周内,用户将能够举报并阻止他们怀疑是网络犯罪分子的聊天室。

通过聊天安全信号,Google可以自动检测和限制滥用内容。例如,如果用户收到垃圾邮件邀请,则该邮件将被归类为垃圾邮件并被自动阻止。

简化管理员管理

Google宣布的最后一组公告旨在改善对管理员的控制,以帮助他们确保组织的安全。

Google重新设计了G Suite管理控制台中的设备页面,以对设备管理进行更直观的配置,从而快速显示每个服务管理的设备数量。

此外,该公司正在启动与Apple Business Manager的集成,以使G Suite Enterprise,G Suite Enterprise Essentials,Cloud Identity Premium和G Suite Enterprise for Education Suite能够管理安全性分发和管理公司Apple iOS设备的功能。

G Suite还对其数据丢失防护功能进行了增强。为了帮助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管理员使用自动信息权限管理(IRM)控件来阻止用户下载,打印或复制包含敏感内容的Google云端硬盘文档,表格和幻灯片,从而避免数据泄露。

根据该版本,与公司和管理员设置的与Data Loss Prevention规则关联的控件可以使用Google Doc对文件进行完整扫描,并自动为用户启用工具。

Google还使管理员更容易控制应用程序的访问。管理员已经能够决定哪些第三方应用可以通过OAuth 2.0访问用户的G Suite数据,但是借助应用访问控制,他们可以阻止应用通过API访问G Suite服务,而无需为每个应用创建完整的允许列表,这需要访问G Suite数据。

如版本中所述,现在可以在Beta到Beta到G Suite Enterprise,G Suite Enterprise Essentials和G Suite Enterprise for Education客户中使用这些新功能。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72316.html/feed 0
Google Cloud与Netmagic合作推出卓越中心(CoE) http://www.woniupai.net/162897.html http://www.woniupai.net/162897.html#respond Fri, 10 Jul 2020 04:05:24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62897 印度领先的托管托管和多云混合IT解决方案提供商Netmagic Solutions(NTT公司)昨天宣布与Google Cloud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建立卓越中心(CoE),这将使他们的客户通过以下方式加速其混合云之旅:大规模利用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和分析的先进功能,使他们的关键任务IT基础架构和应用程序实现现代化。1591941358510

CoE将作为跨学科的客户展示中心,利用Google Cloud的现代应用程序平台Anthos开发和交付解决方案,从而在混合和多云环境中提供一致的开发和运营经验。

Netmagic(NTT)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Sharad Sanghi表示:“我们非常高兴与Google Cloud合作,使我们的客户能够利用开放,协作和安全的云平台的功能,价值和收益来增强其数字体验。 公司)。 “这项合作伙伴关系采用托管基础架构,连接性,安全性和托管支持的集成方法,进一步巩固了我们对客户的承诺,帮助他们在实现业务成果的同时获得更大的价值。”

Google Cloud印度董事总经理Karan Bajwa 说:“我们很高兴与Netmagic合作,并帮助企业顺利过渡到云。CoE将帮助企业利用Google Cloud领先的基础架构,平台功能和行业解决方案为未来发展;Netmagic作为托管托管和混合云IT解决方案提供商,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帮助客户沿着这条道路前进。”

通过与Google Cloud的战略合作关系,Netmagic将能够帮助组织在从战略和设计到混合架构的实施和管理(包括容量和计费管理),通过逻辑数据中心对整个云采用提供全面支持的云之旅中扩展并获得其整个混合云生态系统的统一视图。

通过利用Google Cloud合作伙伴互连计划,Netmagic客户还可以安全私密地连接到Google Cloud的全球网络。这将使他们能够运行各种各样的关键任务工作负载,包括针对GCP原生托管产品的裸机解决方案,并有助于减少运营开销并推动创新和敏捷性。此逻辑扩展还将为其他工作负载提供低延迟支持,例如本地到GCP的迁移,灾难恢复以及现有Netmagic客户的突发容量。

关于Netmagic

Netmagic是NTT公司,是印度领先的托管托管和多云混合IT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全球20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Netmagic总部位于孟买,还为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全球企业客户提供远程基础架构管理(RIM)服务。该公司是印度第一家推出服务的公司-云计算,托管安全,灾难恢复即服务(DRaaS)和软件定义的存储。Netmagic在2020年CIO Choice中获得了8个奖项,在Datacenter Dynamics India 2019中获得了2个奖项。

关于NTT Ltd.

NTT Ltd.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公司,汇集了28个品牌,包括NTT Communications,Dimension Data和NTT Security。我们与世界各地的组织合作,通过智能技术解决方案来塑造和实现成果。对我们来说,智能意味着数据驱动,连接,数字和安全。作为全球ICT提供商,我们在遍布57个国家/地区的多元化,充满活力的工作场所雇用40,000多名员工,在73个国家/地区开展贸易,并在200多个国家/地区提供服务。我们共同创造互联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62897.html/feed 0
从亚马逊谷歌「挖角」,苹果也要对云计算下手了? http://www.woniupai.net/130877.html Fri, 15 May 2020 00:59:44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30877 「看上去,苹果正在进行疯狂招募,打算组建云计算的全明星阵容。」就职于 Google Cloud 负责维护开发者关系的 Kelsey Hightower,上个月在 Twitter 上透露。

而科技媒体 Protocol 近期报道称,相较亚马逊、微软、Google 和 Facebook,在云基础设施方面「落后」的苹果,这几个月内却悄悄招聘了业界公认的云计算人才,尤其是在容器和 Kubernetes 领域的专家。这些专家包括被认为在行业有奠基作用的人士,以及从亚马逊、Google 挖来的人才。

Kubernetes,一个开源的,用于管理云平台中多个主机上的容器化的应用|Kubernetes

此时不甘落后的苹果,在打什么算盘?

随着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苹果近几年的营收增长驱动由「硬件」转向「服务」。iCloud 文件存储服务、App Store、Apple Music、Apple TV+ 等网络服务,背后都需要依赖庞大的计算资源和网络带宽。另据 IDC 数据,到 2022 年,90% 的应用程序将具有微服务架构,这些架构能提高利用第三方代码的能力。

所以,苹果这时候在云计算上大举投入,是紧跟行业趋势,提前布局的做法。而在云计算上越来越认真的苹果,一方面是为了自结自足,另一方面也显露出要和亚马逊、微软以及 Google 争食的野心。

苹果开始重视基建了

「苹果似乎正在打造自己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这表明它希望向外界释放出公司有更广泛战略的信息。」科技媒体 Computerworld 记者 Jonny Evans 写道,「而机器学习肯定会是苹果未来战略的重要部分。」

过去几年里,苹果提高了机器学习在内部的地位,这个部门现在正由前 Google AI 负责人 John Giannandrea 掌舵。

苹果近几个月来「挖角」的举动,就是持续推进以上进程的结果。

据 Protocol,苹果招进了被认为是「推动了容器进程」的工程师 Michael Crosby,以及两位从亚马逊 AWS「跳槽」的专家:Arun Gupta 现在领导着苹果开源方面的工作,Maksym Pavlenko 此前在 AWS 负责托管容器服务。另外,前 Google 员工 Francesc Campoy 也将在苹果从事 Kubernetes 相关工作。

苹果之所以将重视基建的第一步落在了容器技术应用的层面上,是因为容器使应用程序的旋转和关闭速度大幅加快。简单来说,容器让软件的部署、应用变得简单,而 Kubernetes 则能让容器的使用、管理变得简单。

而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云计算行业已经进入 2.0 时代,行业竞争的焦点会逐渐集中到容器领域。

Rancher 中国区 CEO 秦小康告诉虎嗅:「行业预测,未来 3~5 年,绝大多数可能是 73%,甚至有人认为是 93% 的软件应用,将来都要跑一个叫 K8s(Kubernetes)的编排调度平台,也是容器基本上的代名词了。」他进一步解释称:「如果要实现的话,那就意味着将来绝大数的云计算服务的呈现方式都应该是以容器的形式。」

而 Jonny Evans 推测,苹果准备将 AI 应用于更多领域,并创造出更多的 API,让开发者可以在他们的产品内构建智能。

摆脱「受制于人」局面

除了顺应行业趋势的考虑外,有消息称苹果是因为云开发工作受到第三方承包商的牵制,才未雨绸缪,选择「自立门户」。

CNBC 去年 4 月报道,苹果和 AWS 签署了一项长达 5 年,价值 15 亿美元的协议。苹果每月在 AWS 上的花费平均下来超过 3000 万美元,比 2018 年同期增长了 10%。另外,苹果也和 Google 签了云计算协议。

苹果和亚马逊在电影和音乐销售等业务上存在竞争,但苹果依赖 AWS 来驱动 iCloud 存储业务。「就这样,云计算让竞争对手转化成了客户。即使是像苹果这样的巨头,如果没有亚马逊、微软或 Google 这样专门的云平台帮助,推出和维护大规模的互联网服务只会越来越难。」

苹果早在 2016 年就启动了一项名为「McQueen」的云基础设施项目,以减少对亚马逊等承包商的依赖。

当时,苹果内部的说法是「Azure 无法满足 Apple 未来增长的工作负荷。」而如果要满足自己的业务需求,苹果就需要帮微软填补因扩建 Azure 数据中心而产生的费用。为减少成本,苹果决定自建基础设施。这和其他大型公司的做法一样。比如,Facebook 也将旗下 Instagram 的存储,从 AWS 迁移到自家数据中心上。

除此之外,苹果 2018 年底宣布将在 5 年内投资 100 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以增加 5 个现有数据中心的容量。NTN Consulting 认为,一旦苹果保证了 iCloud 服务的体验,也减少了对承包商的依赖,「它可能会进军公有云市场——这正是亚马逊的起步方式,即先满足自己的云需求,然后将多余的云容量租给企业。」

想吃一口行业蛋糕,有点难

在斥巨资扩建数据中心的同时,「苹果也许还意识到它以前的软件开发风格需要革新,而新的工程师可以帮助公司建立一个更现代化的开发平台。」Protocol 写道。

据 BuzzFeed News 记者 Alex Kantrowitz 的描述,苹果的信息系统与技术部门(IS&T)主要由承包商构成。这和外包还不一样,这些承包商的员工长期进驻苹果,在服务期间仅为苹果提供产品和技术。显而易见,不同的承包商之间互为竞争关系,这导致该部门的内部竞争不断加剧。「由于充满对抗,整个部门就像是现实版的『权力的游戏』。」知情人士表示。

根据苹果员工的说法,如果 IS&T 开发的产品出现故障,苹果内部员工往往被迫重写代码,因为承包商服务期满就换地方了。

从放出的招聘广告来看,苹果正在招募「开发下一代 Cloud Services 基础架构」的人才。苹果不仅提到了现有的,还提到了「全新的」应用程序,以及「下一代」Web 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它也在招聘 iCloud 产品营销经理。Computerworld 认为,这或许意味着它正计划在这项服务的基础上分拆出更多产品。

这样看来,眼下的苹果还在「寄人篱下」,没到可以和亚马逊、微软和 Google 争食蛋糕的阶段。眼下「疯狂组建(云计算)全明星的阵容」,是跟随云计算行业趋势,继续减少对第三方承包商依赖,并试图建立更高效开发平台的举措。

「更多的 API,新的 iCloud 功能,和服务的快速演进,以及在平台内引入更多的 AI,似乎是苹果目前最可能想要推动的短期目标。」Evans 说道。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提供企业自助云管理平台,Env0获得330万美金种子投资 http://www.woniupai.net/123774.html Sat, 25 Apr 2020 04:28:20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23774 近日,为企业提供IT基础设施管理的初创企业Env0宣布获得330万美金种子轮投资,同时发布了首个公开测试产品。本次投资由Boldstart VenturesGrove Ventures共同领投,另外还有来自Snyk的天使投资人Guy Podjarny

Env0位于美国旧金山,现有10名员工,为企业提供IaC(基础设施即代码,Infrastructure-as-Code)服务,帮助企业一站式管理其部署在AWZAzureGoogle Cloud三种不同服务器环境下的项目。公司成立于18个月之前,该产品已经内部测试了一段时间。

https://www.env0.com

当前各家公司都在使用云服务器,导致开发团队面临平衡本地服务和云资源使用的问题。如何调配资源、节省成本,同时保证服务器的安全成为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Env0能够明确开发者权限,确认当前是否有权限使用云服务商和资源库,是否可以发送代码,从而帮助开发者调配资源,快速在服务器上部署程序,提高效率。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Ohad Maislish认为,虽然当前经济下行,创业十分不易,但恰恰在当前大部分开发者远程在家工作,离开了安全的IT环境,此时Env0提供的服务就更为重要。

本轮投资机构Boldstart的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Ed Sim认为,Env0是在平衡服务器资源管理的同时,还能迅速满足开发者当前需要,优于同类Saas解决方案。

公司创始人和CTO都具有丰富的IT基础设施经验,曾在Ravello Systems、VMware任职。据外媒报道,这笔融资将用于继续研发产品和升级提高性能,同时也会用于在硅谷设置办公室,VMware前高管Reza Malekzadeh也将作为顾问加入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雪藏两年的美团云为什么做“黄”了? http://www.woniupai.net/113653.html Sun, 29 Mar 2020 00:44:06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13653 被雪藏两年的美团云业务最近再次回到大众视野,原因竟然是宣布退出市场。

美团云近日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美团公有云将于2020年5月31日0点起,停止对用户的服务与支持,并回收资源。这就意味着,使用了美团云的众商家,不得不将存放于服务器上的所有数据进行迁移。

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团云的退出其实并不意外。阿里的电商、腾讯的游戏,从主营业务来说,客户有天然的上云优势。美团比较尴尬,其服务的大多是线下体量较小的门店,商家本身的IT需求就很少,很难发动交易,及时止损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无独有偶,今年2月,苏宁云比美团云早一步宣布停止运营。与美团云不同的是,于2018年Q3才投入商用的苏宁云,主攻私有云市场,一度实现盈利。两家先后退出市场,标志着云服务市场迎来洗牌期。

事实上,现在的市场竞争态势已趋稳定,据IDC最新发布的报告,阿里、腾讯、AWS、中国电信、华为共占据中国公有云IaaS+PaaS市场74%的份额。这决定了公有云市场已经不需要新玩家,一些既有的排名靠后的公有云厂商,也开始做以私有云、混合云为主的解决方案,以退为进。

当然,随着企业的上云进程加快,还是有很多的市场空间可能会被开发出来,这也是后进入市场的云计算厂商的发力点所在。

业内人士的共识是,做云是一件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事,技术、运营、获客、战略,每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最后的失败。未来还会有玩家退出,美团云和苏宁云只是先走一步。

云业务让美团看到了自己的边界

美团云成立早,但发力晚。美团云自2012年便开始部署私有云,2013年对外运营,当时市面上仅有阿里云、腾讯云和UCloud几家公司,百度都还没有正式对外发布云计算战略。但一直到2015年5月,美团云才正式独立运营。

2017年,几乎是美团云唯一意气风发的一年:5月对外发布全新的品牌logo,6月宣布获得云服务业务许可证牌照,7月发布深度学习平台DLS;10月31日召开首届美团云人工智能峰会,发布了两款高性能AI云主机,并宣布美团云DLS免费开放。

此后,情况急转直下,2018年1月便传出美团战略雪藏云业务的消息,云资源也转为在美团内部使用。同年9月,美团云前掌门李爽离职创业创建BonusCloud,入局区块链,美团云也基本从大众眼前消失。

从脉脉上可以看到,2017年12月到2018年2月,有不少美团云KA大客户经理离开。同时美团云的微博在2017年11月停止更新,如今已注销了账号。

去年12月25日,美团云主体北京三快云计算有限公司,将注册资金从1000万元提高到了8.7亿元,注册资金突然翻了八十多倍,很多人以为美团云要卷土重来,没想到增资不到三个月,美团云宣布退出云市场,众商家也措手不及。

与腾讯、阿里在云业务的投入相比,可以说,美团云一直以来定位就很尴尬,创始人王兴一次也没有为美团云站过台,美团云也始终没有被正式划归美团的战略。

如今回过头再看,美团放弃云计算选择了网约车和新零售,同时放弃的还有美团的供应链和金融等业务,当时为了上市可谓最后一搏。美团也只在2018年中期报告中,在新业务及其他中提到了云——美团向商家提供的服务已拓展至云端ERP系统、B2B食材供应链解决方案等,此后再无提及。

有分析人士称,2017年美团的集团策略从纯C端进军B端,上述云端ERP系统并非美团云自己研发打造,而是美团在2018年与餐饮健康、天才上龙等餐饮ERP服务提供商共同打造的开放式餐饮平台。

“美团主攻餐饮,商家本身的IT需求量较少,从服务器的采购来看,餐饮零售都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仅占到整个服务器采购量一年的5%-6%,未来想去盈利、占有市场,很困难。”上述分析人士称。

另一位云厂商从业人士告诉燃财经,美团退出其实并不意外,像美团这种线下餐饮O2O模式,服务的是线下的小门店,它们跟云发生连接很少,很难发动交易。阿里主营电商、腾讯主营游戏,客户有天然的上云优势,美团比较尴尬。

事实上,现在的市场竞争态势决定IaaS已经不需要新玩家,字节跳动基于自身做应用懂体验的优势,进军企业级SaaS,则显得更加合情合理。上述分析人士建议,“滴滴也好、美团也好、苏宁也好,其实都可以考虑SaaS,美团退出云市场,其实也是在及时止损。”

经此一役,“无边界”的美团也终于有了自己的边界。

云市场加速洗牌

中国云计算市场客户正加速流向头部玩家。

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19上半年)跟踪》报告,2019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54.2亿美元,阿里、腾讯、AWS、中国电信、华为共占据中国公有云IaaS+PaaS市场74%的份额,百度跌出前五,前四名几乎没有变过。

公有云市场的集中度之后会进一步提升,阿里、腾讯站稳第一梯队,金山、浪潮紧随其后,第三梯队则是前段时间在国内科创板上市的UCloud,一直谋求上市未果的青云等创业公司。

“大家入场其实都挺早的,而且现在几家云厂商的技术能力并没有太大差异,最终就是拼规模。规模更大,适用性能更好,成本就可以降得更低,马太效应非常强。”爱分析合伙人兼首席分析师李喆称。

寡头效应的形成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头部的云厂商,覆盖的行业和客户足够广,客户量越大,新产品就有交叉销售,甚至“捆绑销售”的机会。一位百度的员工告诉燃财经,百度会先给客户销售其他具体的业务,而这些业务服务会依赖百度的云服务,从而形成捆绑销售。

当客户量形成一定规模,机器和资源也都可以做到复用,比如游戏的活跃时期是晚上大家下班之后,O2O行业则是白天,不同行业的同种类客户越多,资源的重复使用度就越高,边际效益就会递增。

李喆称,还有一点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到。如果平台上面有更多愿意持续付费的用户,云厂商就敢投入更多资源不断去优化改善。同样的工具,1千个人用和1亿人用,云厂商舍得砸进去研发的资源也不同,效果可想而知。

“AWS的产品一年能更新换代1000多次,核心原因就是它的用户量足够大,能在单点产品上投入足够的人力去做,这是很多厂商不敢也不能去做的事。”李喆分析道。

云服务市场并不是一个纯技术的市场,不然Google Cloud早就应该超过AWS成为行业第一名了,这个市场考验的还有运营(获客)能力。因此不管谁进场,哪怕技术再创新,还是要花很多时间去积累运营的经验,这个过程没有办法省略。

图 / Pexels

相比之下,大厂的获客有三大助力:品牌、价格和收购。青云QingCloud副总裁刘靓例举了一些很现实的问题:一个IT总监要给不懂技术的老板选云服务,如果选的是中国最有名气的云服务提供商,出了问题老板肯定不会怪罪,但如果他选的是老板没听过的品牌,万一出问题他也会被问责。再例如,原本青云有一些客户,在青云用得好好的,突然公司被某巨头收购了,客源也随即被抢走。

那么,后来者还有机会跟巨头进行差异化竞争吗?

一方面,阿里腾讯去覆盖市场,必然会留下一些空间。特别是在私有云市场,有一些个性化需求较高,集群规模、节点规模较小、客单价低的场景,大厂不太愿意接,因为覆盖不了自己高企的人力成本。

另一方面,一些行业类客户比较关注自己的数据在谁手里的问题,会选择一个跟自己没有竞争的中立的云厂商,也会留下一些机会。

因此有业内人士称,随着公有云市场的寡头效应越来越明显,一些排名靠后的公有云厂商为了活下去,更多的开始做以私有云、混合云为主的解决方案,以退为进。

这其实也与用户的需求的复杂度有关,尤其是金融、能源、交通等政企客户,也在做一些互联网+的转型。它们有一大部分数据敏感型的业务,有等保合规的要求,不会放到公有云上,但互联网业务可能一段时间内业务量增长得特别快,私有云弹性不足,混合云则能更好地满足需求。

刘靓称,青云的客户泰康保险就是这样的例子。泰康保险有在线保险业务,这样的互联网业务需要公有云,但核心生产系统都在私有云上,两个云需要打通混合使用,数据之间可以互相访问,所以最后青云向他们提供了混合云的服务。

“在处理混合云的时候,后进入市场的几家云厂商,例如青云,反而会比阿里云更有优势,因为其公有云和私有云都是同一套架构,数据更好打通。而阿里云一开始就想做一个特别大规模的公有云,阿里的飞天系统至少也是60多个节点起,一些中小企业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为了客户能更小规模的部署,阿里投资了ZStack,把特定规模以下的私有云项目交给他们。”李喆称。

从赚钱角度来说,私有云、混合云会比公有云赚钱,但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出发,大家还是愿意去讲公有云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厂商的私有云业务占比已经很高,但还是会强调它是在做公有云。

To C的复用红利消失,转战To B只能吃苦耐劳

行业寡头效应加强,却抵挡不住中国公有云市场的增速放缓。

2018下半年,IaaS市场增速同比增长88.4%,PaaS市场增速更是高达124.3%。而到了2019上半年,IaaS市场同比增速降到了72.2%,PaaS市场的同比增速降到92.6%。

从公有云的发展过程来看,每一波增长都是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爆发:2012年、2013年的游戏,2014年的O2O,2015年、2016年的在线教育,再到2018年、2019年的电商直播。

互联网企业的爆发,一年的用户量就能从原来的几十万变成几千万甚至亿级。所以云厂商只要搞定一个风口上的客户,每年的客单价都会有明显增长。

但互联网市场基本打完之后,云厂商的下一步重点要转向传统企业和政府企业。UCloud财报显示,其来自企业服务和传统企业的收入的同比增速明显高于移动互联和互动娱乐企业。青云也称自己的客户中,有1/3甚至更多的企业服务类企业。

UCloud2018及2019年上半年客户收入情况

这类To B企业的IT架构、业务环境都要比互联网企业复杂很多,云厂商如何去匹配它的业务需求,需要很多的探索和沟通,沟通和回本周期都会拉长。

另外,原来大部分云厂商增速最快的业务是CBN业务,就是通过大量购买网络资源冲收入,但最近几年大家都在逐步压缩这块业务的比例,因为这个业务本身不赚钱,对厂商的毛利有极大的影响。

以上这几个因素都导致云厂商整体的市场增速在走下坡路。

服务To C企业和To B企业的逻辑很不一样,尤其是去年一年都很火的工业互联网领域。相比To C企业的高复制性,工业企业的业务标准化很差,IT水平也很低、但业务的复杂性很高。另外,工业互联网本身上层应用的商业模式还不明确,企业没有抓手,很难真正产生效益。

一位业内人士调侃称,“阿里云其实也做了很多To B的烂尾项目,几年下来成功案例还是那么几个,一直反复宣传,可见它的解决方案也并没有成功地大规模复制。”

因此面向传统客户的时候,不光要有技术,还要懂它的业务,理解它的场景。这需要有既懂业务又懂底层架构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即使是阿里也很难找到。

刘靓认为,因此竞争大B客户时,要看各家的生态是不是足够完善。要想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中小软件开发商就是很好的合作伙伴,技术上相对传统,但它们长期跟政企合作,未来有比较大的合作空间。

“新基建的政策意味着央企、国企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会新增这一块的预算,长期来看会是一个利好,短期能有多少效果,还看不清楚。”李喆称。

实际上到今天为止,存量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但凡需要云计算的企业已经上云了,没上云的企业肯定现在不需要,或者是不知道自己需不需要。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上云并不一定就能解决它的问题。

数字化转型要成功,光靠平台是不够的,也需要传统企业自己转变观念。“我觉得这是整个行业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我希望传统企业能够明白一个道理,转型和创新必须是自发的,外来的被动的创新是改变不了任何事情的,只能浪费钱。”刘靓称。

这个世界不能只有一朵云,就算AWS市场那么集中了,也还是有AzureGoogle Cloud存在。但是需要那么多云吗?也不需要。当年因为王坚说服了马云,让马云在战略上相信云计算,阿里才能够不计回报地投入。而所有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也不坚定去做的云厂商,最后肯定不会成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谷歌云宣布新设四个区域数据中心,扩大其全球业务 http://www.woniupai.net/106171.html Thu, 05 Mar 2020 01:38:56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06171 据外媒报道,谷歌云(Google Cloud)宣布将开设四个新的区域数据中心。这些新的区域数据中心将位于德里(印度)、多哈(卡塔尔)、墨尔本(澳大利亚)和多伦多(加拿大)。在此次消息发布之前,谷歌云已经在印度、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建立了区域数据中心,随着这些新的区域数据中心的发布,该公司现在可以提供两个地理上相互独立的可用于国内数据灾难恢复的数据区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