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JustEat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Thu, 11 Jun 2020 06:46:4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JustEat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Just Eat Takeaway合并后官宣收购美国Grubhub http://www.woniupai.net/145275.html http://www.woniupai.net/145275.html#respond Thu, 11 Jun 2020 06:46:43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45275 在亚马逊获准对英国外卖初创公司「Deliveroo」进行5.75亿美元的投资后,「Deliveroo」的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英国「JustEat」和荷兰「Takeaway.com」也获准了进行62亿英镑(约合77亿美元)的合并,随后它们又额外融资了7.56亿美元资金。

这两家公司在声明中明确表示,它们将用这笔钱“部分偿还JustEat和Takeaway.com目前都在使用的循环信贷和用于一般企业用途,并为公司提供财务灵活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战略机遇。”

今天,这笔融资的去向敲定,合并后的「Just Eat Takeaway」  正式宣布已达成协议,以73亿美元的企业价值收购美国的「Grubhub」。该公司表示,合并后的配送公司一共在2019年处理了5.93亿份订单,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7000万的活跃客户。

此轮合并后,「Grubhub」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Matt Maloney将加入「Just Eat Takeaway.com」管理委员会,并将领导合并后的集团在北美的业务,「Just Eat Takeaway.com」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Jitse Groen将领导全球业务。

截胡「Uber Eats」

近年来,食品配送行业正在加速整合。「Grubhub」也曾合并了「Seamless」,此轮合并达成前,有消息称其曾与「Uber Eats」进行了大约一年的收购谈判,甚至截至美国时间本周三上午,「Uber」仍在与「Grubhub」进行谈判。然而,「Uber」最终因反托拉斯问题和预期的监管审查放弃了这笔交易。在「Uber」公开证实将退出交易之后不久,「Grubhub」宣布与「Just Eat」合作。

尽管此次「Uber」没有就合并细节发表评论。但是,官方声明表明,Uber仍将整合食品配送行业视为实现盈利的途径。疫情以来,「Uber」贡献最高利润率的叫车服务正处于最低点,但「Uber Eats」的送餐服务总销售量却增长了54%。在最早爆出收购兼并交易时,市场预期此次合并将打造“北美最大的食品配送实体”,树立「Uber Eats」在美国的市场领导地位。

在此轮交易宣布失败后,「Uber」发言人在一封电子邮件声明中回应:“就像拼车一样,食品配送行业将需要整合,以充分发挥其在消费者和餐馆中的潜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兴趣与任何玩家以任何价格进行任何交易。”

一级市场投资者对这笔交易的喜忧参半。盘后交易中,「Grubhub」的股价上涨了9%,随后收盘价上涨至约6.2%。「Just Eat」股价下跌了10.79%。但与此同时,「Uber」股价应声下跌4.81%,报收于34.83美元,盘后交易中又下跌了1.38%。「Uber」乘车服务的本地竞争对手「Lyft」也下跌了2.5%。

「Uber」的股价变动情况

在线食品交付市场

在线食品交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方面,它在消费者中非常受欢迎,另一方面,它是一种极具商品化和竞争性的业务,公司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来赢得并留住客户。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是与竞争对手合作兼并,并获得更好的运营规模经济。在此次并购后,「Just Eat Takeaway」和「Grubhub」都在公开信中表示了对于市场拓展和利润增长的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45275.html/feed 0
外卖巨头Takeaway收购JustEat获批,新融资7.56亿美元 http://www.woniupai.net/123144.html Fri, 24 Apr 2020 01:36:08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23144 蜗牛派消息,在亚马逊获得竞争主管部门的批准,对英国外卖初创公司Deliveroo进行5.75亿美元的投资后,Deliveroo的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也获准了进行62亿英镑(约合77亿美元)的合并,随后它们又额外融资了7.56亿美元资金。

今天,英国竞争监管机构正式批准了英国JustEat和荷兰Takeaway.com之间的合并。此次合并案最初价值100亿美元,现在价值约合77亿美元。与此同时,合并后的公司宣布以新股和可转换债券的形式融资7.56亿美元的外部资金。

JustEat和Takeaway已经分别在伦敦和荷兰证券交易所交易——JustEat在伦敦证交所的交易名称为“JET”,Takeaway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的交易名称为“TKWY”。它们表示,它们将利用新的资金来偿还债务、发展业务和用于其他企业用途以及潜在的收购。在欧洲和其他地方,外卖市场仍然是一个非常分散和拥挤的市场,尽管我们看到一些最大的外卖公司正在迅速扩张。

这两家公司在声明中明确表示,它们将用这笔钱“部分偿还JustEat和Takeaway.com目前都在使用的循环信贷和用于一般企业用途,并为公司提供财务灵活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战略机遇。”

它们还指出,配售的条件是这两家公司作为合并公司成功获准交易。它们已经对此提出了申请,预计将于4月27日生效。

与此同时,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指出,其决定受到Takeaway.com在英国市场并不活跃的事实的影响,“我们没有竞争方面的担忧,因此对此次合并感到满意。”

“在英国,数以百万计的人使用在线食品平台进行点餐,在合并可能引发竞争担忧的情况下,我们有责任严格调查顾客是否会蒙受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仔细考虑了Takeaway.com未来是否可能会重新进入英国市场,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它说,“我们对此进行了适当的调查,这很重要,但我们收集的很多证据表明这笔交易不会减少竞争,因此我们现在批准合并是正确的决定。”

这些举措为这两家公司动荡的九个月画上了句号。这两家公司去年宣布有意合并,以加强与Uber Eats、Deliveroo(其得到了强大的亚马逊的巨额现金注入和支持)等强大竞争对手的竞争。在这两家公司宣布合作意向后,Prosus(Naspers旗下控股子公司)也对JustEat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敌意收购,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外卖服务在科技界一直是一项很受欢迎的业务:三方市场汇集了餐厅、宁愿呆在家里但仍然想吃餐厅食物的消费者,以及一支送餐员大军,他们主要是作为承包商在餐厅和消费者之间穿梭。但外卖服务的发展是以高昂的成本为代价的。

许多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这意味着所有这些公司都需要大量现金来增长和生存,并慢慢地走向盈利。而那些无法筹集到现金的公司往往半途而废,或者为了规模经济而被更大的公司吞没。英国竞争监管机构批准亚马逊投资的部分原因是,如果没有现金注入,Deliveroo可能会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当前的环境将如何影响这种模式。

对于那些提供虚拟交易服务或迎合居家消费者需求的企业来说,新冠疫情下的居家政策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外卖服务涵盖了虚拟交易服务和点餐服务,至少在短期内,这可能意味着重大机遇。外卖服务不仅涵盖了Just Eat、Takeaway、Deliveroo和Uber Eats等公司,还包括食品杂货送货服务、套餐服务,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一切公司。

最乐观的人认为,即使在我们的一些新冠疫情限制措施放松后,目前激增的需求有所减弱,消费者和企业的行为也将发生永久性转变。

当然,也有相反的说法。就在今天早些时候,有报道指出,Deliveroo和Uber Eats的司机正在苦苦挣扎,因为外卖服务的需求正在直线下降。看起来,即使在线送餐和在线购买的数量有所增加,也可能并不总是延伸到其中的所有类别,比如现成的餐厅食品。

英国竞争监管机构指出,英国有“数百万”人在使用外卖服务,它正试图在新冠疫情期间采取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办法,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多服务。

“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CMA正在尽可能采取灵活的方式与企业合作。例如,CMA认识到企业在提供其进行调查所需的信息方面可能会出现延误。”它表示,“然而,它也试图在这个时候,只要有可能,高效地完成调查,为企业提供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CMA能够在法定截止日期前26天公布最终决定。”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