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司创始人兼CEO匡明介绍,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强公司的数据挖掘能力、推动AIOT体系建设等;经过此次融资,公司也正跨入独角兽阵列。
智云健康成立于2014年12月,蜗牛派对其展开过多次报道。经过数年的发展,智云健康的业务也进行了数次迭代、目标日渐清晰:成立初期定位于面向C端(患者)糖尿病管理服务和D端(医生)患者管理的平台;随着业务的发展,开始切入严肃医疗环节,进入医院为其提供SaaS平台,并提供药品相关的电商交易平台;后期,公司又从单一的糖尿病管理升级到整个慢性疾病管理,并搭建了互联网医院。
根据匡明的介绍,截至目前,智云健康已将涉及患者治疗的多个场景——医院、药店、其它场景打通,具体如下:

知识库和决策树
在慢病管理场景打通之余,智云健康也在尝试将服务流程延长,即和保险、药企、政府/行业协会等展开合作。匡明表示,这对三方来说都意义重大,譬如对保险公司而言,这短期可以确保客户健康、降低整体赔付率,长期则能基于更精细的数据和评估提升核保能力等;对药企来说,则能在临床试验层面直接帮助药企提高研发效率。他透露,目前这些服务都开始商业化。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智云健康已着手推动慢病数据行业标准的建立,并以此为核心与中电数据共同搭建慢病大数据中心。据悉,该中心将开发并制定基于中国境内流行病学及人口分布的慢性疾病相关的临床研究与诊疗数据使用规范与行业标准,建立并不断完善慢病大数据库;另外还要建立慢病专病临床研究数据标准。

业务迭代背后是团队对慢病管理业务逻辑的日渐清晰,以及对竞争优势的把握。匡明指出,慢病管理最核心的就是三要素,即医生、持续性数据、服务模式,智云健康经过近6年的摸爬滚打,已经把三要素打穿,并取得了明显的竞争优势,尤其时将业务串联起来之后,业务进入高速增长的阶段。
为此,智云健康在过去1年也增添了一些新鲜血液,譬如引入原Google全球广告业务产品负责人、百度广告业务产品负责人王玉娴担任公司产品副总裁,原阿里健康政府事务负责人杨小宝担任公司公共关系和政府关系负责人等。
反映到业务数据上,匡明透露,过去一年公司的医院客户增长了2.5倍、患者用户增长了3倍,并与药店展开深度合作,以及打通保险端,公司已实现整体规模化盈利,进入企业的发展拐点。
对于新一年的规划和目标,匡明也做了分享:首先,针对医院的CDSS系统,公司正加大力量建立药品库、诊疗库和知识库,预计今年能推出一项达到商用级别的产品;第二,进一步扩大药店的覆盖面;第三,扩大AIOT体系,合作更多平台;最后慢病大数据中心能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招银国际管理委员会委员连素萍表示:
智云健康通过移动互联网及SaaS系统连接并服务医院、患者、药企、保险等产业链各方,帮助成千上万的医院和医生进行患者全生命周期的病情管理和追踪,基于大数据和AI技术为患者提供病情和日常生活方式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取得显著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看好它在慢病管理领域的长期发展。
SIG的管理合伙人Tim表示:
智云健康从糖尿病这一典型慢病领域出发,一方面围绕医院这个核心场景打造强粘性的医患关系链,并实现对医生和医院资源的最高效利用,另一方面根据内分泌性疾病是全身的循环系统疾病的特点,可快速的在医院进行全科室扩展和低成本扩张,从医院、病种、患者三个维度不断延伸和打透,最终成为中国最大的慢病管理服务网络和生态提供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