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研讨会由《全球商业评论》主编吴晨主持,参会嘉宾有领英中国营销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蔡晓丹、IBM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总经理郑军、阿里巴巴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潘新春、成都可可豆动画创始人&总裁刘文章以及中国美国商会总裁毕艾伦(Alan Beebe)、中国英国商会执行董事林冲(Steven Lynch)、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马晓利(Massimo Bagnasco)。圆桌研讨会指出,拥抱变化,以新思路应对新常态,以新视野发现新机遇,才能激发出更加多元的全球化合作模式。

专题圆桌讨论:双循环格局下的多元合作共生之道
此次“In West”创新合作项目,由领英为成都高新区量身打造,旨在依托领英全球平台,全方位展示成都优秀的国际营商环境,通过数字化的营销手段和工具,为成都与全球商业决策者建立连接,寻找新格局下的新机遇。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的创新中心,依托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兼具国际化的优质营商环境和活跃的尖端人才储备,成为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在中国的第二总部之选。高新区更是集中了成都科技发展的优质资源,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并面向企业构建全链条培育体系,截至目前已吸引128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
成都市副市长牛清报表示:“领英是全球领先的职场社交媒体平台,为全球每一位劳动力创造经济机会是公司的愿景。在此,我们郑重承诺,将坚持对外开放、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五湖四海宾客来此投资兴业、舒心生活提供最优环境和最佳保障。”

成都高新区商务区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余辉表示:“今天我们以‘In West’项目线上发布会为桥梁,沟通双方合作意愿。展望未来,我们将紧紧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新趋势,为跨国企业和跨国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真诚希望广大企业家朋友、国际友人和社会各界人士到成都高新区投资兴业、工作生活、成就梦想。我们将以一流的理念、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努力提供全面的保障和支持,同大家携手共进、共谋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领英中国营销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蔡晓丹强调:“此次‘In West’创新项目将是领英与成都高新区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合作,我们也希望能够持续为更多的商业机构提供国际化的营销解决方案,帮助他们面向全球和中国本地市场打造商业品牌,把握发展机遇,收获更多的价值。”

领英中国营销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 蔡晓丹女士
为了进一步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连接全球商机,成都高新区借助领英业务特点和招商引资需求的准确分析,匹配营销资源和渠道,并根据不同的营销场景定制推广内容,以此展示成都高新区良好营商环境,突破传统地缘限制,精准触达全球商业决策者,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
据领英中国营销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蔡晓丹介绍:“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经在领英平台曝光约207万次,主页推广内容平均参与率保持在5%左右。截至2020年8月,成都高新区已通过领英搭建通道,获得242个精准客户信息。”不少企业通过领英了解成都高新区后,主动留下联系方式,与成都高新区取得了进一步沟通交流,寻求后期的合作。也有海外企业安排实地考察,进一步商讨项目合作事宜。
最后,成都高新区国际合作和投资服务局负责人对此表示:“此次与领英合作开展‘In West’项目,我们希望能够更为全方位地展示成都高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借此为全球商业决策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商业信息。通过信息的传递,能有助于企业做出更为明智的商业决策。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能够更为精准接全球商业决策者吸引更多中外知名企业前来投资”。
下一步,领英和成都高新区还将在双方成功合作的基础上,全面优化整合营销推广方案,并将“In West”合作项目打造成旗舰案例,向更多中国地方政府推广该项服务。领英希望通过自身在大数据洞察、人群画像、营销解决方案等领域的资源积累和实战经验,助力更多地方政府及商业机构在塑造国际化品牌形象之路上,以创新连接的方式发现更多新机遇,开展更高层级的商贸交流与合作,让每一次连接都更有价值。
作为连接中国5000万、全球超过7亿职场人的社交平台,领英聚集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决策者群体和意见领袖,同时还拥有27万中国企业级用户、5000万全球企业级用户。领英充分践行“连接无限机会”的品牌主张,打造营销解决方案,为企业营销人员提供针对高净值目标人群的精准化、定制化、互动式社交媒体广告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面向全球打造品牌、拓展商机,并提供真实透明的营销效果评估及自助式投放服务。企业还可通过分享优质内容与目标客户进行互动,重塑社交媒体营销。
关于LinkedIn(领英)
LinkedIn(领英)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职场社交平台,创建于 2003 年,总部位于美国硅谷。领英的愿景是为全球30亿劳动力中的每一位创造经济机会,进而绘制世界首个经济图谱。截止2020年8月1日,领英全球会员总数已超过7.06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会员总数已逾5,100万。领英于2014年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并持续为个人会员和企业客户提供优质的本地化产品和服务。2019年,领英经过在华五年的实践和探索之后,升级了本土化战略,正式启动中国战略2.0。领英以社交为根基,最大化地利用全球平台和海量数据,让连接更有价值。同时领英携手重量级行业伙伴,打造 “一站式职业发展平台”,为中国职场人在职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提供更丰富和全面的价值,实现职业成长,始终与机会保持联系。
关于领英营销解决方案(LinkedIn Marketing Solutions)
2016年5月,领英营销解决方案正式落地中国,帮助中国企业向全球和中国本地市场打造商业品牌。领英营销解决方案贯穿整个营销生命周期,为企业营销人员提供针对高净值目标人群的精准化、定制化、互动式社交媒体广告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面向全球打造品牌、拓展商机,并提供真实透明的营销效果评估及自助式投放服务。企业还可通过分享优质内容与目标客户进行互动,重塑社交媒体营销。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Hiretual于2015年在硅谷成立,主要产品是基于人才知识图谱的AI招聘SaaS平台。作为一款SaaS产品,Hiretual的ARR从100万美元增长到1000万美元仅用了24个月。这个指标代表了SaaS公司的收入增长的前景,使Hiretual跻身于SaaS公司中增长较快的梯队。
能够实现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Hiretual找到了招聘流程中较为空白的市场,即人才数据系统,这是由于大量候选人的非结构化的数据无法直接沉淀企业招聘流程中的人才信息。Hiretual的CEO江海庆告诉蜗牛派,在欧美国家超过100人的企业在招聘时,通常会使用两种软件:一个是像Linkedin、Indeed这样的招聘网站,类似于中国的51Jobs、脉脉,另一个就是内部招聘管理系统,像北森的招聘模块和Moka这样的SaaS。由于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的信息非常公开,同时存在大量非结构化的信息,企业的招聘者很难统一的管理和回应信息,造成招聘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内部管理系统存在老旧的简历,企业的人才库可用性并不高。
Hiretual提供的是类似于”企业人才数据中台“的系统。通过将大量的公开的人才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再通过数据分析、贴标签、模型训练,最终给到企业更好的人才搜索引擎。江海庆表示Hiretual的匹配准确率可以达到60%-70%之间,而Linkedin对于人才的匹配准确率则在30%-40%之间。
Hiretual还为企业提供人才关系管理的工具。通过自动化的流程,来触达候选人(自动邮件)并且允许企业直接创建线上招聘流程,直接在线面试候选人。
此外,Hiretual与欧美市场90%以上的ATS做了大量的集成和打通,从而实现数据流双向获取,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一系列招聘流程的效率。目前,公司与市占率靠前的人力资源软件,如Workday、Oracle旗下的Taleo、SAP的SucessFactors、IBM的Kenexa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
Hiretual已经服务了超过1000家的企业,其中超过50家财富五百强企业,续费率良好。这些公司包括Nike, Amazon, Intel, IBM, Hilton,Deloitte, PWC, Visa, Paypal等。AI模型的匹配也需要对行业的纵深理解,Hiretual也针对人才数据系统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如信息通讯、医疗健康、航天防务领域做行业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目前,Hiretual还没有在中国运营,只有15人研发团队,今年预计扩大到50人以上。江海庆表示,与欧美市场客户不同,现在中国客户对SaaS的需求不够集中,但长期来看,中国一定会出现一家平台级的HR SaaS公司;从短期来讲,线上线下结合,重服务的模式是中国人力资源企业难以绕过的路。Hiretual无论在哪个市场运营,都会坚持以技术驱动,发展符合团队基因的业务。
团队方面,公司CEO江海庆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曾就职于三星研发部。CTO张新文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拥有乔治梅森大学计算机学博士学位,曾在三星研发部担任Senior Director一职。其余技术团队来自5个国家,成员毕业于Stanford,UC-Berkeley,北大,中科大,上海交大,浙大等顶尖高校。平均年龄27岁,最小年龄24岁。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日益理性的当代,技术类采购旅程
科技一直在不断帮助企业快速适应当代灵活多变的工作模式,客户的采购路径也因此快速改变。对于寻求转型,意在借助科技提高效率的企业,其技术类采购的过程有两大特征: (1) 更丰富的选择;(2) 更全面的参考。
这样的背景下,“精明的” Tech采购决策者诞生了。“精明的”Tech采购决策者期望根据充分的信息做出理智的决策,他们认为新型的商业技术解决方案只是通往更可观商业成果的一种途径,此外,他们还具有协作化的趋势,即向网络社群和内部同僚寻求参考信息,作为了解、评估、研究、采购、实施和续约商业技术解决方案的依据。这导致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格外激烈,采购决策过程也空前复杂。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在薪酬增幅下降、人才流速减缓的今天,人才结构调整正在悄然兴起,具备超前意识的人才管理者已经开始布局未来。
领英和怡安翰威特联合发布的《2019人才流动和薪酬趋势报告》将为您揭示地区和重点行业的人才流动全貌和薪酬增长趋势,从行业前瞻和职场调研两方面,解读身处变革中的企业该如何应对人才流动及结构调整。
报告核心发现囊括:
人才流动将随着行业发展的成熟更加规范有序。薪酬设计作为指导企业和职场人在博弈过程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行为规则,人才管理者需要怎样设计薪酬战略,实现共赢?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