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猜测, NVIDIA是否会进入手机CPU市场。但NVIDIA CEO黄仁勋明确表示,NVIDIA不设计CPU,不参与手机市场,和ARM是互补的。

在媒体和分析师电话会议上,黄仁勋表示,此次收购将使两家公司能够结合其研究、开发和工程能力,以加速“ ARM广阔生态系统”技术的开发,包括服务器CPU。
他说:“我们希望加快服务器CPU路线图的开发,让客户感到兴奋。”
预计此次收购将在大约18个月内完成,但由于它需要美国,英国,欧盟和中国的批准,因此可能会受到严格的监管审查。
在回答有关监管问题的问题时,黄仁勋表示,NVIDIA和Arm是“完全互补的”,就像NVIDA和Mellanox一样。
“NVIDIA不设计CPU。我们没有CPU指令集。NVIDIA不会将IP授权给半导体公司。”他说,“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是竞争对手,并且我们有意增加IP。而且,与ARM不同,NVIDIA不参与手机市场。”
黄仁勋说,ARM将继续致力于其开放许可模式,同时保持对客户的中立性,包括苹果和三星,以及NVIDIA的竞争对手AMD和Intel。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今晨(9月14日),NVIDIA与软银、ARM董事会达成最终决定性协议,将以400亿美元现金+股票的形式打包收购ARM,只有后者的IoT服务部门不在此次交易之列。
关于NVIDIA收购ARM,此前有一些评论质疑,毕竟利用ARM技术打造的芯片超过了1800亿,涉及苹果、高通、三星、AMD、华为等太多太多企业,而NVIDIA与这些企业也或多或少有交集,甚至还存在市场竞争。
据外媒报道,NVIDIA在声明中指出,ARM的开放授权业务将保持中立定位。
双方预估,这笔天文数字的交易计划用18个月的时间完成。当然,由于波及面甚广,交易还需通过中国、英国、欧盟和美国监管部门的同意。
可能是为了进一步打消外界包括监管部门的疑虑,NVIDIA强调会保留ARM英国总部并扩张,允许该公司继续在英国提交注册知识产权服务,ARM的品牌名称也会保留。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现在,NVIDIA的第一款PCIe 4.0消费级游戏卡发布了,居然是面向轻薄型笔记本的GeForce MX450!

NVIDIA MX系列虽然规格性能都不咋地,但是一直备受OEM厂商青睐,毕竟是独立显卡,而且包装一下就能算作新一代产品,相当唬人。
可能是受到Intel、AMD核显性能越来越强的威胁,NVIDIA MX系列升级的节奏也是越来越快,要知道MX100、MX200系列间隔了一年零九个月,MX200、MX300系列之间只有一年,而现在只过去半年我们就看到了MX400系列。

规格方面,MX450最大的变化就是正式支持PCIe 4.0,但是这显然对性能提升没什么实际作用,而是为了配合Intel即将发布的Tiger Lake 11代酷睿处理器,后者也将是Intel的第一款消费级PCIe 4.0产品。
同时,MX450在显存方面除了传统的GDDR5,还可选新一代GDDR6。至此,NVIDIA显卡已经从桌面到笔记本、从高端到低端全线进入GDDR6的时代。
NVIDIA没有披露MX450的具体架构、核心、流处理器数量,从此前消息看大概率会终于升级到图灵架构,采用入门的TU117核心,有希望提供896个流处理器,直追游戏本上GTX 1650系列的1024个。
相比之下,MX350还是帕斯卡架构的GP107核心,768个流处理器。
其他规格方面,MX450支持CUDA技术、Optimus技术、GPU Boost技术、Game Ready驱动、DX12(Feature Level 12_1)、OpenGL 4.6、Vukan 1.2、OpenCL 1.2。
有趣的是,NVIDIA这次没有给出MX450的任何性能指标,既没有对比上代,也没有欺负Intel核显。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CerebrasSystems是一家新兴的AI芯片公司,他们做产品的思路是简单粗暴——AI对性能要求很高,那就做一个尽可能大的芯片,集成的核心越多越大,而不去管芯片面积有多大,成本有多高。
2019年11月份,该公司正式推出了WSE芯片——直译就是晶圆级引擎,用整个晶圆打造一个庞大的AI芯片,所以WSE第一代就集成了40万个AI核心,1.2万亿个晶体管,面积高达4.6万平方毫米。
WSE芯片使用的还是台积电的16nm工艺,其规模是同级别核心GV100的56.7倍多。
CerebrasSystems这样的方法造AI芯片是极其昂贵的,可以说不惜成本,一般商业公司不敢这么做,好在美国政府旗下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出手援助,购买了两套基于WSE芯片打造的超算CS-1,总价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500万元,这么算一块WSE芯片的价格应该在200万美元左右。

16nm工艺的WSE创造了奇迹,现在新一代产品问世了。在日前的Hotchips 32会议上,WSE2代芯片也公布了,具体信息还不够多,但核心数翻倍到了85万个,晶体管数量翻倍到2.6万亿个,制程工艺升级到了7nm。
不用说,这一代的WSE2芯片性能及价格都会创造新的纪录,就看接下来谁会买单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那么Xe到底具备怎样的性能水准呢?
先简单介绍下,Xe_HP的封装规模有1Tile、2Tile和4Tile三种,其中1Tile集成512组EU单元,每个EU为8核,所以总计4096核心,以此类推,4Tile就是16384核,核心频率可以达到1.3GHz。

Intel实验室给出的测试成绩显示,4Tile的FP32(单精度)浮点性能居然达到了42TFLOPS,号称目前单芯片全球第一。相较于1Tile的10588GFLOPS,放大比是3.993:1,比传统意义上的双芯显卡、多卡互联比起来,效率简直夸张。
这个成绩即便是面对NVIDIA的A100安培核心,也是优势明显。A100主频1.41GHz左右,内建6912个CUDA核心,单精度浮点约19.5TFLOPS。
不过,Xe_HP只面向数据中心,消费级主打的是Xe_LP和Xe_HPG。上限这么高,肯定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就看功耗设计限制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据最新消息,RTX 2070 Super系列已经完全停产,剩余的最后一批库存芯片也已经分派完毕,后部不会再补货,也不再接受新的订单,这款显卡就到此为止了。
目前,RTX 2070 Super系列的芯片库存非常有限,可能很快就会到处无货。
针对中端主流市场的RTX 2060系列、GTX 1660系列市场需求依旧旺盛,尤其是最近挖矿行情又明显抬头,新一代还得好几个月,自然要多坚持一段时间,也迎来了全面涨价。
据称,RTX 2060、GTX 1660 Super芯片的出货价分别增加了15-20美元、5-8元,RTX 2060、GTX 1660系列各种型号的工厂价则会普遍增加30-40元左右。
根据此前消息,安培架构的NVIDIA RTX 3080 Ti、RTX 3080将在9月17日正式发布,RTX 3070、RTX 3060系列则在10月、11月陆续跟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供应链消息指出,目前AIC厂商已经跟NVIDIA谈完了预期计划,从厂商处得到反馈就是Q3季度GPU供应会吃紧,8月份显卡会继续处于涨价的局面中。
消息指出,NVIDIA在8、9、10这三个月的GPU供应量会大幅减少,有5、6、7月的70%左右,所以8、9月份的GPU芯片会很紧张。
消息并没有透露GPU供应大减的原因,是主动因素还是有客观因素不得而知,不过之前的消息称RTX 20系列显卡已经逐步停产,9月份应该是RTX 30系列新卡上市的时间,这个期间新旧转换,新卡会采用全新的工艺,很容易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当然,也不排除别的可能,新卡产能放量需要时间,但是RTX 20甚至GTX 16系列停产却是可控的。
GPU供应量只有70%的话,AIC厂商拿货就要按照配比进行,这种紧张局面下显卡涨价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了,至于涨多少就看厂商的供应情况了。
目前这个时间差打的也很好,AMD那边的big Navi显卡按照进度是Q4季度才会上市,至少也要到10月份,这三个月时间里NVIDIA高端显卡还是独一份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曾对Syrius炬星有过详细报道,公司创立于2018年5月,主要为仓储物流市场提供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自主移动机器人)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于2018年7月获得天使轮融资,2018年底发布样机,2019年初获得A轮融资。据了解,炬星主打AMR机器人产品已经与2019年中实现量产。目前在深圳自主建设的机器人生产线达到周产能40台。2019年11月Syrius炬星获得海外销售订单,已经在日本最大商社三菱商事、电商物流企业关通株式会社等电商履约中心投入使用。

炬星AMR设备
据总经理罗璇介绍,目前国内仓储物流自动化使用较多的机器人技术还是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车)设备。此类技术依赖中央控制系统集中化管理,机器人集群协作效率不高;另外,引入AGV技术进入仓库初期需要打断现有仓库正常运营用以改造场地、货架等基础设施,电商货主或第三方物流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决定是否进行仓库自动化升级投资。
相比之下,AMR设备具有自主决策能力,可根据周边环境变化自主计算路径,能够灵活地绕开障碍物,这成为分布式高性能集群协作的基础;在引入AMR技术时,无需改造仓库可以快速部署;具有人机协作的特点,初期以较小投入快速切入传统作业流程,预计8~10个月就可以收回投资成本。现在炬星AMR单台价格不超过10万元,支持渐进式升级和柔性增减数量,每个仓库最少可以投放6台设备,根据库存波动,实际运营情况,可以逐步增加设备。应用场景包括电商仓库,第三方物流,和中小智能制造企业仓库。
据介绍,炬星AMR设备2019年获得G-Mark的优良设计奖项(Good Design Award),采用的是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内导航感知算法,低功耗低算力要求,配备主动双目3D摄像头和鱼眼镜头摄像头,可以承载50kg的货物。算法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各台机器人遇到障碍或环境变化时能够实时动态调整路径,加上无需仓库改造或打断生产运营,整体成本只有其他方案的四分之一。
炬星AMR还具有集群管理能力,每台设备通过4G网络接入机器人管理系统,将传统的集中据测调度变成分布式决策,提高系统灵活性。未来,通过分析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还可以进一步帮助客户优化仓库布局,提升仓储物流效率;也通过软硬件的升级,促成物流到商流的数据闭环,进一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服务。据悉,Syrius炬星正在尝试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电商前置微型仓整体方案。
公司重点先切入海外市场的原因是海外市场对仓储自动化接受程度相对高,AMR已经被验证能够快速应用。据Syrius炬星提供的数据,全球仓储移动机器人需求处于快速增长期,2017年市场只有11亿美元,,而2022年全球仓储移动机器人需求量将达到70亿美元,其中AMR的需求超过50%。国内仓储物流市场自动化设备渗透率低,还属早期蓝海阶段,企业对成本敏感,爆发期会在未来1-2年,所以炬星选择首先利用海外市场积累经验和品牌优势,落地业务形成稳定现金流,待国内市场进一步成长后切回国内快速扩张。
此外,炬星在日本与三菱商事合作,提供RaaS(Robot-as-a-Service)服务——以软件授权+服务订阅的模式向客户提供服务,进一步降低导入AMR自动化仓库的门槛。
炬星创始人蒋超先生曾在日本和美国工作,先后供职于摩托罗拉、NVIDIA,是前Google X实验室Project Tango项目负责人,曾管理400人团队和复杂的研发系统,是视觉导航、并行计算和深度学习领域的专家。公司团队现有70人,核心团队来自阿里巴巴、华为、亚马逊、大疆等企业,其中80%为技术研发人员。本次融资主要用于扩大研发团队、海外市场销售以及新产品线研发。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众所周知,台北电脑展最大的看点就是Intel、AMD、NVIDIA所带来的全新平台,去年我们就看到了Intel 10nm工艺、Ice Lake的十代移动版酷睿、全核5GHz的酷睿i9-9900KS,以及AMD 7nm工艺、Zen 2架构的的第三代桌面锐龙,还有各色各样的主板、显卡。

如果按照往年正常节奏,今年的台北电脑展正好是Intel Tiger Lake 11代移动版酷睿、AMD Zen3四代桌面锐龙展露光芒的最佳时刻,而在推迟到9月底之后,又正好与NVIDIA RTX 30系列显卡的发布同步。
但是现在,一切都变得更加扑所迷离了:Intel Tiger Lake官方称将在今年年中提前登场,已经等不及台北电脑展;AMD四代锐龙、NVIDIA RTX 30系列仍有望在9-10月份推出,虽然与台北电脑展基本同一时间,但看起来两家要单独举办自己的发布会了。
不过截至目前,Intel、AMD、NVIDIA三家还未公开表态。
此前的消息称华硕打算继续参展,不知道是否还能扛得住。
这一切是不是似曾相识?今年初的时候,手机行业年度盛宴MWC 2020也是坚持要举办,结果各家纷纷退出,最终无奈取消。台北电脑展2020也是越来越希望渺茫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