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45%的股份由印度的全球第三大移动运营商买下,剩下的10%股份则由债权人持有。
以此来算,OneWeb的估值超过11亿美元。
而英国政府买下一家破产公司的股权,却能够被称为“赢家”,为什么?

这还要从OneWeb的自身业务说起。
OneWeb创立于2014年,是一家卫星互联网公司,总部位于伦敦,但大量业务位于美国。
该公司一直在建造一个低地球轨道卫星网络,为城市以外的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服务。
目前,OneWeb拥有在轨卫星74颗。按照原计划,OneWeb将在2021年完成648颗卫星部署,最终实现1980多颗卫星的全球覆盖。
但是,今年3月,该公司在美国申请破产,原因是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导致该公司财务混乱,而其主要支持者日本软银集团拒绝向其提供更多资金。
于是,今年5月,有外媒报道称,多家公司都在竞标申请破产的OneWeb。
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亚马逊、马斯克的SpaceX、卫星运营商Eutelsat、私募股权公司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以及数家中国公司。
据说,在这几家中国企业中,有一家是吉利,竞标的原因,则在于其需要低轨卫星网络为将来的自动驾驶、未来出行和无人机运输等服务保驾护航。
一家破产的公司竟然能成为众多巨头角逐的对象,为什么?
这还要从OneWeb的卫星说起。
OneWeb已经升空的74 颗卫星虽然还未完成最终的组网应用,但也是该公司最具价值的资产之一。
要知道,将一颗卫星发射升空,在研发、生产、发射环节均需投入财力。如果此时有公司或者国家将这些卫星收入囊中另做应用,那么将会省去一笔支出费用。
此外,除了在轨卫星资产外,频段轨道资源也是极具吸引力的。
目前,国际规则中的轨道资源主要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后申报方不能对先申报国家的卫星产生不利干扰,申报者还必须在申报资源后的一段时间内发射卫星启用所申报的资源,否则预定的资源会失效。
并且,低轨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还有一个不同点,后者是以单颗存在的,而前者要提供通信服务需要组网。
当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寿命结束,会用最后力量升高200多公里,进入“坟墓轨道”完成“自我毁灭”从而让出原来所占的轨道。
而低轨卫星星座由众多小卫星组成,当一部分卫星无法工作时,公司可以发射新的卫星进行补网,不会将整个资源让给别家。
简单地来理解,就是每一个已经发射的卫星都占了一个“坑”,先到先得。
而OneWeb发射的卫星无疑已经占据了一部分轨道资源,这对接盘者而言也会是有价值的资产。
SpaceX和亚马逊之所以想要购买OneWeb,是因为这两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卫星互联网服务计划。
SpaceX已经通过星链(Starlink)项目发射420颗卫星,并表示在今年年底前开始提供有限的商业服务。
亚马逊则已经宣布了将3236颗卫星送入低地轨道的计划,但它还没有获得所需的监管许可,也没有宣布卫星部署或服务的时间表。
可以想象,亚马逊可以利用OneWeb现有的频谱接入来加速推动其相关项目的进展。
而SpaceX收购OneWeb的资产仅仅是为了保证亚马逊或任何其他竞争对手都不能使用这些资产。
这也正是为何一家破产的公司成为了“香饽饽”。
当然,事情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英国政府成为了最后赢家。
但是,英国之所以对OneWeb感兴趣,和前面两家企业的目的还不太一样。
国际上有一个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俱乐部,有四个会员分别是:美国GPS、欧洲伽利略GALILEO、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中国北斗COMPASS。
GPS无疑是当下使用最广泛、也最强大的体系。
此外,GPS是单向通信体制,30颗卫星只管不停地向地面发信号,具体是谁在接收并使用这些信号,它根本不知道,所以,GPS实际上是免费的。
但是免费不意味着使用者不需要付出成本。
GPS免费,则一定会在全球形成巨大的市场,依托这套系统会产生新的国际性产业,同时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国家软实力,所以说,GPS免费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
GPS免费,对全世界的民生来说是个福利,但在军事方面却是个挑战,美国敌对国家的军机战舰上当然也可以安装,美国人也禁止不了,这对美国是不是一个威胁呢?
其实GPS开放的只是民码,精度比美国军方使用的军码差了十倍,万一跟美国打起了仗,如果把GPS民码给你一停,而你已经依赖 GPS了,那就等着任人宰割。
所以每个国家都想要有自己的“GPS”,也就是卫星系统。美国不例外、中国不例外,英国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不难理解,购买OneWeb,英国是为了组建新的国家导航系统。
当前,欧洲使用伽利略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但英国脱欧后,将来可能被排除在伽利略体系之外。
英国此前也曾提出自己开发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但可能需要花费40-50亿英镑,而收购OneWeb或许可以让英国以更低的价格获得卫星导航定位的能力。
这样来看,英国买下OneWeb,等于是给未来买上了“保险”,实在不亏。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这项收购由英国政府和印度的Bharti Global各自出资5亿美元,收购OneWeb45%的股份,剩下的10%股份由债权人持有。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SpaceX 此前有近1.2万颗已经获得批准,加上此次申请的3万颗卫星,与公司此前宣布的“星链”计划大致相同。但OneWeb发射近4.8万颗卫星的申请令人惊讶,因为该公司在今年3月份申请破产。以目前状况而言,OneWeb不大可能将其中的大部分卫星发射入轨。OneWeb曾表示它打算使用破产程序“出售业务并寻求价值最大化”。无疑FCC批准发射更多卫星可以提高OneWeb资产的价值,并为收购该公司的人提供更多选择。
由于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最后期限,SpaceX和OneWeb昨天提交了申请。其他供应商申请的互联网卫星规模相对较小。Telesat申请发射1671颗近地轨道卫星、Kepler申请发射360颗近地轨道卫星、Viasat申请发射288颗近地轨道卫星。Mangata Networks公司则申请向中地球轨道发射791颗卫星。
FCC规定,除非获得豁免,否则卫星许可证持有者有6年时间发射50%的卫星,9年时间内必须发射所有卫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据报道,亚马逊将加入法国Eutelsat Communications SA和马斯克SpaceX的行列。这些公司也在对OneWeb的资产做尽职调查。 报道称,竞购方可以尝试收购整个公司,至少有两家公司对此有兴趣,另外一种办法是选择性的收购资产。
OneWeb、亚马逊、Eutelsat和SpaceX对《电讯报》不予置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OneWeb是一家提供低轨道卫星的企业,这种卫星能够提供高速通信服务。此前该公司曾获得过软银、空客SE和高通等投资方的投资,监管文件显示,自成立以来,该公司的融资总额达到了约33亿美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