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图片来自TCL官方
这款概念智能眼镜归在TCL的Project Archery项目,将两片OLED面板藏在镜片后面,这样的设计能达到影院级别的观看效果。
TCL这次的新版本较之前更为轻巧,看起来就像墨镜一样,不会特别引入注目。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款眼镜目前还在概念阶段,离商用还有一段距离,至少今年是不可能是商用的。
今年早些时候,Facebook也对外界展示了一款超薄VR(虚拟现实)概念眼镜,外观就像墨镜一样。
Facebook介绍称,这款眼镜利用了全息影像镜片(holographic optics),等技术,镜片厚度不到9毫米。目前的VR设备相对还是稍微有点“笨重”,人佩戴时间稍微长一些,就会非常不舒服,Facebook的设计要好得多,不过离商用距离仍然很远。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这是第四代移动机器人首个线下新品发布暨渠道大会。灵动科技ForwardX MaxTM系列产品的首次公开亮相,意味着第四代移动机器人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之前,灵动科技ForwardX FlexTM、ForwardX MaxTM解决方案已成功商用于顺丰-DHL、伊藤忠、TCL等10家财富500强“灯塔客户”。
随着上述客户纷纷通过验收并进入二期、三期复制,灵动科技发布新获CE认证的ForwardX Max600,并挟愈发成熟的Max200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启全国渠道招商,V-AMR(Vision Autonomous Mobile Robot,视觉自主移动机器人)与二维码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车)、激光AGV的市场争夺,大幕已开。
作为第四代移动机器人的新旗舰——灵动科技Max600最高负重600公斤,99.9%安全性、无故障率运行、360度低矮避障,2年回本、4小时快速部署、1小时培训上手,既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产线物料、尾料、成品运载,又可无缝衔接物流业的仓储搬运,多场景复用,柔性智能,稳定可靠。
V-AMR之前的三代移动机器人依次是:磁条及导轨AGV、二维码AGV、激光AGV(亦有人混淆概念称之为“激光AMR”)。
第三代激光AGV与第四代V-AMR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使用的激光雷达成本高昂,但应对环境变化能力有限,安全性弱,更适合2C场景,对地面平整要求度高。

以Flex200服务的全球TOP3快时尚巨头为例,灵动科技既改变其原有人工纸单拣选操作流程,也优化了其拣选工人的无效走动,并进而通过大数据深度学习,持续优化算法调度策略,持续改进人机协同、流程优化,最终达成人工成本下降50%以上、UPH(units per hour,每小时产能)上升2~3倍。

与Max600“霜刃正在试”不同,灵动科技Max200自2019年3季度商用落地以来,已获多家行业财富500强头部企业一期项目验收通过,并进入多项二期、三期项目复制。
Max200服务的TCL 5G智慧工厂,针对TCL惠州机芯厂生产部SMT车间痛点,灵动科技与华为、中移动等协作,不仅快速推出全球首台5G版V-AMR,还在该工厂车间实现了高效人车混流、自动避障、跨楼层自动驾驶,从生产计划下达——原料齐套和拣选——原料上线——成品下线——成品智能仓管——成品智能配送下车间,形成“一键运料”全流程闭环管理,产线降本增效30%以上。

“灵动今天在国内正式宣布了Max200的RaaS(Robot as a Service,机器人即服务) 模式。”灵动科技创始人兼CEO齐欧说,这不仅是因为Max200愈发稳定的优异性能、高ROI(投入产出比),更是因为灵动科技开发了包含流程引擎、任务中心和智能排产功能的业务中台系统,以及面向交付的包含部署工具、二次开发等模块的交付平台系统。
基于这两大系统,Max200解决方案可支持边拣边分、先拣后分、整单拣选、智能组单、动态分区、定时任务、即时任务等多种物流、制造、零售作业模式,实现80%的功能复用,仅需20%甚至更少的定制开发。
也是在上述体系支撑下,灵动科技官宣了全国渠道招商,并推出Max200 RaaS模式。
在RaaS模式下,中小客户不必再像传统模式那样支出大量资金用于硬件、软件、解决方案的购买,而只需投入较少的租赁服务费用,即可体验并享受ForwardX MaxTM200的高产出、高柔性、高智能。
“灯塔客户、体系支撑、RaaS模式,是灵动为渠道商签约准备的三重‘大礼包’,也是灵动能够和渠道加盟商共创未来、共同发展的基线;而在5G新基建的大趋势下,灵动科技也有备而来。”齐欧说。
TCL 5G智慧工厂项目中,灵动V-AMR “一键运料”方案成为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0年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入库项目,入围广东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是广东首批8家“智能终端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之一,工信部第二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决赛10个一等奖之一。
对此,灵动科技首批签约渠道商感同身受。在他们看来,灵动科技的领先技术、服务体系、模式设计、落地示范,正是渠道商在5G“新基建”领域业务拓展的关键,灵动堪称当下“新基建”领域最靠谱的选择。
时代永远向前,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企业。在5G、AI、云计算、IoT等“新基建”潮起之时,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均日益与此密切相关,选择成为灵动科技的渠道伙伴,顺势而为,无异于搭上了5G“新基建”的快车道。
“自组队、自协同、自适应环境、类人感知、可完成70%场景的类人工作、用同一系列产品服务制造、物流等多个场景,灵动V-AMR的技术架构能力,通过‘软件定义机器人’的产品研发实力,既着眼长远,又具备当下最佳的技术和商业回报平衡点,灵动在该领域已初步进入‘无人区’。”知名投资人、钟鼎资本合伙人汤涛说。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1996年,39岁的李东生出任TCL董事长兼总裁,带领这艘巨轮一路劈波斩浪,如今,成立于1981年的TCL也站在了39岁的关键节点。
8月17日,TCL科技(000100.SZ)摘牌中环集团混改项目后,双方首度同台亮相。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的战略版图也缓缓展开:目前,TCL三大引擎分别为: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及材料、新能源及半导体。

“光伏、半导体行业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长周期的特点,和半导体显示的整体战略管理逻辑高度相似。”8月17日,李东生向时代周报在内的媒体表示,本次混改完成后,TCL将投入超60亿元助力中环发展。
在李东生看来,TCL在全球新的赛道培养新的增长引擎,在这个战略驱动下,TCL科技投资中环集团,是这个战略的延续。
将中环集团混改项目收入囊中,可谓又一次重塑了TCL的业务架构。2019年初,李东生完成对TCL的重组“大手术”:形成TCL科技+TCL实业的双子架构。
彼时,重组带来的舆论声浪颇高,且褒贬不一。时隔一年多之后,再回望这次重组,李东生称之为“鲲鹏展翅,两翼齐飞”。
大手笔收购中环集团后,TCL将如何与自身业务进行协同?未来李东生还会开辟哪些新赛道?
为什么是中环?
拿下超百亿元中环集团混改项目的TCL科技,迎来重组后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在这之前,李东生频繁到访天津,并与天津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TCL为什么选择中环?
“TCL科技业务和中环集团业务高度契合和互补。”李东生在参观中发现,TCL科技和中环集团有相当数量的供应商是同一个供应链,制造工艺技术有较大的关联性,管理逻辑也相似。
李东生还看好中环集团的经营管理团队。
“在过去激烈的竞争中,中环能在原有地方国有体制下一直保持强劲竞争力,是非常难得的。”李东生说道。
而在TCL科技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廖骞的印象中,无论是中环集团所处的光伏新能源产业,还是半导体产业,都极其符合TCL寻找新增长动能的核心诉求: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寻找技术密集、资本密集、长发展周期、能够充分发挥并继续增强TCL核心能力的新赛道。
廖骞介绍,未来中环集团可以共用TCL金融及产业投资平台,借鉴TCL的管理能力和效率提升经验。同时,借助TCL在产业链一体化方面的经验和产业投资合作能力,强化产业协同,推动完善产业链生态。
另一方面,TCL将借助中环集团在晶体生长工艺方面的深厚积累,加速TCL华星microled等半导体技术领域的突破,并运用显示、半导体及光伏产业在高端制造运营相通性,整合TCL华星和中环集团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方面的经验和资源。
收购完成后,TCL还将在天津设立北方业务总部,计划投资42亿元的项目,也将对中环集团投入60亿元,这意味着TCL计划在天津地区投资102亿元。
李东生称,这是目前的规划,未来有商机还会加大投入。
中环半导体野心
在中环集团中,中环股份被视为最诱人的资产。
作为单晶“双雄”之一,中环股份在全球光伏产业中颇有权重,其稳健的经营风格也为业内所熟知。
目前,中环股份主要从事光伏硅片与半导体硅片的研发与生产。8月17日,一位光伏行业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介绍,硅材料是半导体产业最为基础的材料,可以说站在了整个电子产业的最上游。
光伏硅片是中环股份的主要营收来源,占比超过九成,半导体硅片虽在中环股份营收中占比不高,但布局已经铺开。
近期,中环股份参与了中芯国际的战略配售,以自有资金2亿元认购聚源芯星的基金份额,后者是中芯国际此次科创板上市的战略投资者。
近日,国盛证券在研报中称,中芯国际为公司下游客户,公司参与其上市战略配售,后续有望进入公司大硅片供应链体系,推动国内半导体事业发展。
向外投资的同时,中环股份也在向内挖掘新利润增长点。
根据中环股份公告,公司拟募资不超过50亿元用于投资集成电路用8―12英寸半导体硅片生产线项目和补充现金流。其中,半导体硅片生产线拟投入45亿元。
8月12日,中环股份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暨上市公告书》,截至7月 23日,募资总额约为5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8651.04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49.13亿元。
8月17日,中环集团总经理沈浩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中环集团的发展设想里,始终围绕着半导体材料和其他基础材料展开。绑定中芯国际,并通过定增扩产,中环股份对半导体硅片的野心可见一斑。
TCL投资逻辑
脱胎于TCL集团的TCL科技在2019年初完成重组,以48亿元剥离TV、家电、手机等智能终端业务,转而聚焦半导体显示业务。2020年更名TCL科技,进一步展露转型野心。
8月17日,对于重组时的一些考虑和细节,TCL集团董事长助理徐荦荦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称,智能终端业务的组织流程和管理逻辑与半导体显示业务差异较大,因此选择将两者做一定区隔,当时也遭到市场的一些误解,难受过一段时间。
重组落定一年有余,李东生对TCL的表现还满意吗?
在回复时代周报记者时,李东生流露出对重组的肯定。事实上,本次参与中环集团百亿混改之前,TCL科技已多次对新型显示技术、半导体以及相关产业链出手。

3月,TCL华星出资1.65亿元与三安半导体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发Micro-LED显示技术;同月,TCL科技宣布以自有资金向TCL华星增资50亿元;5月,TCL科技公告将以42.17亿元收购武汉华星39.95%股权;6月,TCL华星拟以300亿日元(约合20亿元人民币)投资日本面板显示企业JOLED。
在交流中,李东生向时代周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未来TCL将形成以TCL电子为核心的智能终端事业群和以TCL华星为核心的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事业群和以中环为核心的半导体与新能源材料三大业务引擎。
“我们的目标是在各大业务板块均实现全球领先:智能终端保持核心产品TOP2的同时,持续丰富TOP产品组合;半导体显示保持大中小尺寸TOP2,积极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并开拓新品类应用;新能源材料综合实力全球第一、组件前三,半导体材料规模和综合竞争力迈入全球前五。”李东生称。
外界认为,拿下中环集团后,李东生仍在寻找合适标的,投资版图有待进一步扩大。
谁将是他的下一个猎物?
李东生表示,下一个目标的要求是:“应与TCL科技今日之能力有所契合,符合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长周期的行业特点,能充分发挥TCL现有战略管理经验的标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外媒报道称,6系列电视支持可变刷新率,最高支持120Hz,支持THX认证游戏模式,运行Roku系统,且有Mini LED显示背光技术加持。据悉,该系列电视即日起开卖。
据外媒报道,去年,TCL 8系列Roku电视首次采用了Mini LED显示背光技术。与“标准”的LCD屏电视相比,Mini LED屏电视可能凭借更好的对比度提供更好的画面质量,而且价格比OLED屏电视更便宜。
此外,TCL的5系电视采用的是QLED面板。该公司表示,这是它首次在5系列产品中使用QLED技术。
在价格方面,5系列50寸电视的价格为400美元,55寸电视的价格为450美元,65寸电视的价格为630美元,75寸电视的价格为1100美元;6系列55寸电视的价格为650美元,65寸电视的价格为900美元,75寸电视的价格为1400美元。
此前,郭明錤曾表示,苹果也有兴趣采用Mini LED显示屏,是因为这种显示屏可提供良好的宽色域性能、高对比度、高动态范围和局部调光功能,使用寿命更长。同时,使用Mini LED将使产品更薄、更轻,而且不像OLED那样容易老化。
去年12月,天风国际分析师、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Ming-Chi Kuo)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表示,在未来2至3年内,苹果将推出4至6款采用Mini LED显示器的产品。其中,首款配备Mini LED的产品将是预计于今年第三季度发布、配备A14X处理器、12.9寸的高端iPad Pro,第二款将是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量产、16寸的MacBook Pro。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新的骁龙 690 支持 SA、NSA 和 sub-6Ghz 全球 5G 频段,高通并没有为其加入毫米波支持,目前更高端的 7 系列和 8 系列 5G 芯片组才支持,比如骁龙 865 和 765G。与骁龙 675 相比,骁龙 690 CPU 速度快 20%,图形性能快 60%。

骁龙 690 支持 4K @ 30fps HDR 视频录制,并支持高达 19.2 亿像素的静态照片拍摄。还对视频编码进行新的改进,采用该芯片组的设备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增强视频中的移动部分来提高低带宽情况下观看高质量视频的体验。
骁龙 690 支持最高 FHD + 分辨率的 120Hz 刷新率显示,支持 Quick Charge 4+,这款芯片组还可以在高通公司的 FastConnect 6200 系统上实现对 Wi-Fi 6 的支持。
骁龙 690 支持名为 ARCSOFT 的全新第五代人工智能引擎,其中一个名为 Hexagon Tensor Accelerator(HTA)的组件让实时 Snapchat 滤镜看起来更流畅,更不容易卡顿。还有一个新的 ARCSOFT 功能,在超广角、广角和长焦相机之间变焦时,可以平滑过渡。
IT之家了解到,高通公司预计,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可以开始买到搭载骁龙 690 新芯片组的终端。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筷子科技平台于2015年上线,经过几年的积累,Kuaizi智能创意资产管理及决策优化平台已经拥有基于元素级别的创意AI技术及120多项平台技术。筷子为品牌企业提供智能制作管理,创意元素归因分析,创意ROI优化,及创意元素标签化大数据洞察等创意技术产品和服务,并兼容SaaS+BPO,自助SaaS与混合云容器化部署等多种交付方式。
目前,筷子科技主要面向大型品牌企业,其数量占公司客户总量的70%以上。公司服务了包括如欧莱雅集团、宝洁、联合利华、玛氏、百事集团、家化集团、华为、金佰利集团、TCL、VISA、百胜中国、Intel、万豪集团等
筷子科技创始人及CEO陈万锋表示,筷子的产品目标客户是全球各行业头部的大中型的To C企业客户为主,与面对个人或中小企业创意软件工具不同。主要行业涉及快速或耐用消费品、互联网服务、金融、旅游、汽车、教育等等。这些中大客户业务规模大,数字及电商业务发展迅猛,但数字商业运营体系复杂度高,特别是创意管理运营方面流程还比较原始,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创意资产内容流转慢。筷子希望帮助客户优化决策,做到创意管理上的降本增效。
过去一年,筷子科技已经从通过AI自动由元素生成多样化创意进行ROI效果优化,升级为覆盖更丰富企业场景的创意内容资产管理决策全流程平台。目前,筷子科技与全球最主流数字场景对接,包括阿里巴巴,京东,腾讯,字节跳动,及各大视频APP,海外对接了Google,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并逐步覆盖公域+私域流量全场景通路。
筷子科技的收费模式具有高客单高复购粘性的特点,主要通过SaaS系统订阅费与优化交易佣金实现。像欧莱雅等超级品牌企业属于Tier 1客户,客单价在数百万,也有像类似新消费品牌,年客单价在50-100万之间。
拓展海外业务是筷子科技今年的重要目标之一,将主攻亚太和欧洲市场,并已成立欧洲办事处,将在今年引入海外合伙人。目前海外服务的客户有华为等企业,比如筷子负责会将其东南亚市场营销创意做本地化高效管理,并且分发到多个不同市场。但公司也不仅服务于国内出海企业,也有很多原生跨国公司的海外本地市场需求。陈万锋预计海外业务每年的客户基数起码可以达到一两千家。
由于竖版短视频的火热发展态势,筷子科技也在积极拓展短视频方面的技术服务。竖版与横版短视频的区别在于,竖版更符合当代人们竖直持握手机的使用习惯。 MOVRMobile的报告显示: 智能手机用户有94%的时间将手机竖版持握; 英国调研机构Unruly的的调查显示: 52%的手机用户习惯将屏幕方向锁定为竖向。在国内,由抖音、快手、阿里等平台引领的直播短视频内容营销模式正在井喷增长。对此,筷子科技提供的方案是,将品牌所提供的产品素材进行智能AI的重新拆解,将不同的视频片段贴上元素标签,根据视频的场景变化以及故事线,对这些元素标签视频进行组合,做到素材内容可以进行横竖视频之间的变换的效果。另外,通过智能分析和裁剪来突出拍摄主体,将视频转换竖版视频,并产生短视频个性化多样化,直接加速品牌短视频变现效率。
在外国,Adobe AEM和Sitecore是企业常用的传统创意内容管理工具,年收入都在数亿美元的量级。不过,Adobe基于PC端以及国外互联网环境开发,所以对国内的企业来说,用途非常有限,无法兼容移动互联网APP、小程序等新兴数字商业场景。陈万锋认为,Adobe的CMS(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更像是一个“网盘”,而筷子要做的是面向未来的智能创意资产管理决策系统,不仅是对创意元素的管理,更包含对创意元素使用的决策分析和判断优化,并且通过非常快速的云端部署就能实现,成本也低非常多。在移动互联网高度成熟以及5G即将到来的临界点,创意决策优化的价值越来越突出,优秀的创意团队与领先的创意技术结合会极大推动数字智能商业的发展。

筷子科技核心团队
赛意信息(300687.SZ)董事长张成康表示:
创意资产数字化是大中型品牌类企业的重要需求,潜在市场空间或达数百亿。品牌企业在创意资产的创意设计、多样化制作、投放应用等预算投入巨大,各类Agency及媒体平台让供给端链路极其复杂,创意资产管理、协同作业等数字化需求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下越发迫切。筷子科技的团队是这一领域的优秀选手,创始团队对创意及数字化有着深刻的复合认识。我们看好这支在该垂直领域持续深耕的创业团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旗下互联网电视新媒体运营机构,未来电视充分发挥行业领军者角色,以AI算法和大数据为基础,在互联网电视大屏旗舰产品CCTV.新视听重磅上线“AI电视”功能。
通过“AI电视”功能, CCTV.新视听将重点打造央视频道专区,构建中央电视台专属阵地,既满足用户看电视的传统收视习惯,又能为不同用户提供差异化智能服务。
据介绍,CCTV.新视听“AI电视”已在海信电视、康佳电视率先上线,未来电视将继续积极推进“AI电视”落地,目前与索尼、飞利浦、风行、乐融、坚果、长虹、小米、TCL等终端厂商的合作也在有条不紊推进之中。

智能服务再升级,AI电视重新定义电视节目
CCTV.新视听定位家庭视听及生活服务的国家级平台,以央视海量视频内容展现老百姓熟悉的央视符号、面孔、画面,通过“快、全、精、深”展现强大内容优势,给用户最亲切熟悉的央视体验。
除了内容层面的优势,CCTV.新视听还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打造智能化服务场景,包括AI听、AI识图推荐、AI语音等,全面优化用户体验。
本次重磅上线的“AI电视”功能,是CCTV.新视听在用户智能化服务场景的再次升级——在点播和栏目化联播方式基础上,继续挖掘央视内容资源“精、深”亮点。
“AI电视”以中央电视台各频道为核心,在首页首屏打造中央电视台经典频道矩阵,实现了中央电视台专属粉丝的持续关注,快速聚集真爱粉构建央视流量专区,大大丰富和提升CCTV.新视听平台内容体验度和用户的活跃度,更让传统电视优秀频道和栏目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整体来看,“AI电视” 基于大数据AI算法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内容编排、呈现的形式,为用户带来更高效优质的体验。
比如,“AI电视”节目菜单默认呼出三级列表,正在播放的节目集则根据节目新度、热度、用户喜好标签等,按照大数据算法以及AI智能编单全新播出推荐,让用户轻松“获得”自己喜爱的节目,实现创新播出“千人千面”。

央视节目全景呈现,重大事件即时推送
据了解,“AI电视”以中央电视台各频道为核心,对节目、栏目进行组合推荐,既能回味经典,又能紧跟时效热点。
首先,在呈现侧,“AI电视”将中央电视台各频道栏目以瀑布流的形式在首页首屏展示,包括精选的新闻栏目、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内容。
其次,“AI电视”充分考虑不少用户“看电视”的收视习惯,大大提升了用户对重大信息的获取效率。比如有重大事件发生时,“AI电视”可第一时间提醒用户是否切换。同时,在用户切换返回时,还能通过AI记忆功能继续播放原有节目。
此外,在播放模式上,“AI电视”还延续了传统电视用户的交互习惯,包括一键全屏播放界面、同步央视超高清画面等,简单易用的交互设计,全面还原电视本来面貌。

“AI电视”将随时点播、随意切换的播放模式和传统电视播出的优点融合在一起。对用户而言,实现了观看模式的无缝衔接,做到了真正的随心享、随心看,带来了全新的智能大屏体验。
引领优质视听体验,打造全新智屏场景。未来电视将继续以CCTV.新视听为基础,打造家庭视听及生活服务的国家级平台,力争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智能大屏体验,有效满足全国亿万互联网电视用户的视听新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