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Zoomo」,由首席执行官 Mina Nada(前 Deliveroo 和 Mobike 的高管)和 Michael Johnson(前 Bain&Co 的顾问)创立。它是一家移动创业公司,曾用名为“Bolt Bikes”,改名的目的是让公司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
目前,「Zoomo」在澳大利亚、英国、纽约都开展了业务。不久之后,它还要将业务扩展到洛杉矶的市场。该公司出售智能电动自行车,还提供了自行车订阅服务。这些订阅业务包括电动自行车租用服务、车队管理软件,以及融资服务。此外,「Zoomo」还提供车辆的维护服务,和全天候的在线客户支持服务。
在该公司的自行车上,配备了充电器、手机座、手机 USB 端口、安全的 U 型锁和安全感应装置,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Zoomo」官网
自 2019 年在美国推出以来,「Zoomo」已与 Uber Eats、DoorDash 和 Postmates 等公司合作。并且,该公司以成倍的速度增长,为成千上万的美国用户,提供了可持续的交通运输服务。
对于新一轮融资的资金,「Zoomo」将用来扩大其在美国的业务范围,这意味着,它会在洛杉矶和纽约,增加实体销售店和服务中心。
此外,该公司的策略是在扩大订阅范围的同时,逐步扩大直销范围。通过将自行车出售给其他公司和客户,该公司可以有更多的收入,并扩大业务覆盖范围,建立品牌知名度。「Zoomo」还计划利用新资金来增加新的公司业务类别,例如包裹寄送、邮件和杂货递送等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根据crunchbase.com数据,3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是近年来美国送餐平台公司A轮融资的最高纪录。
Chowbus告诉蜗牛派,过去一年间,其整体营收同比增长700%,员工人数增加300%,今年已经实现经营现金流为正,被Andreessen Horowitz列入2020年美国“Marketplce 100”榜单,成为美国最大、增长最快的网上交易平台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华人留学生毕业创业上榜企业。
Chowbus成立于2016年,由两位中国留学生温林鑫和张肃羽创立。不同于DoorDash、Gubhub、Uber Eats等美国主流的其他外卖平台,Chowbus主要关注北美市场的亚洲精品菜外卖这一垂直领域,可以提供在线点餐、到店自取、超市配送等服务,配送服务已覆盖纽约、波士顿、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温哥华、多伦多等20多个北美城市。
目前,已有大约3000个餐厅入驻Chowbus平台,大部分商户是亚洲菜,以中餐为主,同时覆盖日餐、韩餐、泰餐、越南菜等当地流行的亚洲餐品。

Chowbus的APP页面(图源:Chowbus)
在北美,做亚洲菜这一细分赛道的外卖平台已经不少。谈及差异化优势,Chowbus的联合创始人兼CEO温林鑫告诉蜗牛派,首先,他们的产品设计和功能与同行有很大区别:
从平台点餐页面上看,Chowbus更注重餐厅菜品的展示,方便用户选购;Chowbus的“拼餐”服务允许用户同时订购多家餐厅美食,虽然比Uber Eats“一单一送”配送时间长,但与同类亚洲餐配送平台相比,配送时间较快。
Chowbus还推出了积分卡和Chowbus plus会员订阅。包月会员(月租9.99美元)可以享受下单满15美元免运费(美国平均运费5美元)、任意距离配送、会员折扣、自取服务9折(仅限参与商家)等权益;而chowbus为每个餐厅定制的loyalty program积分卡可以提高餐厅用户的复购率,积分分享功能也提高了平台的社交属性。
同时,Chowbus提供实时在线双语客服,目标是服务所有亚洲美食爱好者,而不局限于北美的中国人。目前,其平台上的非亚洲人用户大约占30%。
此外,Chowbus还在过去一年引入两位高管:现任Chowbus COO的 Kenny Tsai 曾是共享电单车公司JUMP Bikes的COO,也曾是Uber前50名员工之一;现在负责Chowbus产品开发的 Jieying Zheng 此前是美国著名团购平台Groupon的高层人员。
温林鑫表示,美国这个千亿级亚洲餐市场的大量中小型餐厅普遍缺乏精细化运营。因此,除了满足C端用户需求以外,Chowbus还希望帮中小餐厅增加营收、升级用餐体验、利用数据更好地分析和改善经营情况。
本轮领投方之一的Altos Ventures总部位于硅谷,有超过12家被投资企业成功IPO或被并购。Altos Ventures的董事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Anthony Lee表示,Chowbus的使命是把地道亚洲美食带给热爱高品质亚洲菜品的人。作为亚裔,他对此有强烈共鸣。
Left Lane Capital 总部位于纽约,主要关注消费零售等行业,投资标的包括Calm、Delivery Hero、Udemy 和 ezCater 等。谈及投资逻辑,Left Lane Capital的管理合伙人Harley Miller表示,Chowbus的业务符合“从线下转线上”的总体市场趋势,专注亚洲精品菜外卖这一垂直领域,抓住有高忠诚度的庞大客户群,同时支持亚洲餐厅和食品供应商,在C端和B端都脱颖而出,还有难得一见的资本效率。
本轮融资后,Chowbus计划把业务拓展到北美和其他国家的更多地区,同时丰富产品功能、提高送餐速度、提升用户体验、打通不同场景的用户需求和数据对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Uber周一宣布,将以26.5亿美元收购外卖平台Postmates。交易完成后,Postmates业务将纳入Uber自家外卖业务Uber Eats中。
对此,Uber CEO科斯罗萨西今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笔交易将推动公司于2021年实现盈利。科斯罗萨西说:“我们非常自信,公司将于明年盈利。凭借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我们可以相当有信心地做出这样的结论。”
Uber今年1月曾表示,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实现EBITDA利润(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但受疫情的影响,Uber在5月份又撤回了该预期。第一季度,Uber营收为35.4亿美元,亏损29.4亿美元。
但如今,收购Postmates后,又将Uber的盈利之路向前推进了一步。Uber之前也曾表示,在此次疫情期间,公司的网约车服务受到了严重影响,但外卖业务却表现不俗。
Postmates是美国第四大外卖平台,此次与Uber Eats合并后,Uber在美国外卖市场的份额将仅次于DoorDash。Uber还表示,将继续加强其Uber Eats业务,将其引入洛杉矶、凤凰城和拉斯维加斯等关键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DoorDash 是一家外卖配送平台,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由 Andy Fang、Evan Moore、Stanley Tang 和 Tony Xu 联合创立,四位创始人中的三位是华裔。
DoorDash 的运营模式与饿了么十分相似,也是让各个商家入驻然后提供外卖服务。在美国,DoorDash 公司有许多的竞争对手,包括 Uber Eats、GrubHub 和 Postmate。其中,DoorDash 占据了45%的市场份额,领先于竞争对手。
DoorDash 最初只在小地方范围内开展外卖配送业务,目前平台的服务范围扩大到美国的九个城市。在2019年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排行榜中,DoorDash 排在第19名。
今年二月份,Doordash 宣布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秘密递交 S-1 文件,正式启动 IPO。目前尚不清楚本次H轮融资是否会推迟 DoorDash 的上市计划。
前不久,DoorDash 还推出了 Storefront 服务,帮助餐厅创建独立的网站来接受提货和送餐订单,餐厅还能通过平台访问用户数据。另外,DoorDash 也在扩展新业务,不再局限于外卖餐饮,还将业务延展到药品以及洗发水等生活用品,CVS Health 将成为第一家加入 DoorDash 平台的药品零售商。另外,美国疫情爆发,配送到家服务需求猛增,DoorDash 在4月曾宣布与1800多家便利店合作。
关于美国外卖平台,蜗牛派此前还曾报道过 Hungry 和 Gesoo 等。 Hungry 帮助专业大厨开展外卖业务,消费者可以在平台上预定到本地独立厨师制作的美食并直接配送到家;Gesoo是一家北美华人本地生活平台,主营业务有四块:在线外卖、生鲜配送、超市食品配送、同城快递(当日达),业务覆盖大洛杉矶地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全球疫情肆虐之下,餐饮商家站在了生死边缘,外卖则成了商家用来维系生计的救命稻草。
但在DoorDash、Uber Eats、Postmates和GrubHub等外卖巨头订单暴增背后,商家的危机却未真正得到拯救。外卖平台的高抽成,让断臂堂食、一心外卖的海外餐饮从业者们叫苦不迭。
于是,商家们走上了街头,呐喊呼吁,换来一份立即生效的限价令:在紧急状态时期,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餐饮外卖的费用上限为15%。
政府出手了,商家和平台的矛盾缓和了,但“抢钱游戏”就此结束了吗?
詹森·迪肯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会因为抵制外卖平台而走上街头进行示威游行。
詹森·迪肯是美国印第安纳州埃文斯维尔市两家Spudz-N-Stuff餐厅的老板,近日,他在线上向顾客们呼吁:要点餐的顾客请直接联系餐厅,不要通过外卖平台下单。
“10788.02美元的单子,最后到手的只有5918.06美元。” 詹森·迪肯看到账单那一刻愤怒极了,从外面订单客户那里收到的钱,外卖平台扣除的佣金等各种费用都超过了40%,这个比例实在是太高了,他认为本来疫情之下商家的日子就不好过,“如果顾客直接在店里下单,我至少可以多赚3000美元。”
无独有偶,芝加哥Chicago Pizza Boss的快餐车老板也在推特上控诉GrubHub在抢走他的现金流。他发出46笔预付订单总值1042.63美元,包括42笔GrubHub外卖服务和4笔用户自提订单。然而最终,到他口袋里只有区区376.54美元,勉强覆盖食物成本。这中间,GrubHub收取了20%的市场佣金、10%的送餐费、3.05%的手续费还有促销费用。说白了,就是赔本赚吆喝。

美国外卖平台疫情期间高抽成激怒了商家
外卖平台犯众怒,餐馆老板齐上街。
从4月份开始,美国四大外卖平台遭到反垄断集体诉讼,矛头直指其垄断收取的10%至40%的抽成费用。多家餐馆在社交媒体上呼吁用户删除这些外卖平台,直接在餐厅官网上下单。
团结就是力量,餐饮业不断向政府施压,终于收到成效。日前,纽约市议会投票决定,在紧急状态时期,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餐饮外卖的费用上限为15%。该法律由纽约市长白思豪签字生效。
对于外卖平台,这是天花板。对于餐馆老板,这是定心丸。
政府出手后,至少可以延缓外卖平台火中取栗的行为,保住餐饮业的一线生机。
此外,纽约州政府还规定,除了外卖之外的其他类型收费,收费上限为5%。即使法定紧急情况结束后,餐饮外卖行业的佣金上限政策将延长90天。
限价令出台后,外卖平台的抢钱游戏结束了。如果继续高抽成,外卖平台将为每一个违法案例支付每天1000美元的罚款。
实际上,纽约并不是第一个实现限价令的城市。
此前,芝加哥市政府早就开始整顿不透明的餐饮外卖费,要求外卖平台提供详细收据包括(餐食成本、税费、外卖费、佣金和服务费等)违反规定者,将被处以每日500至10000美元的罚款。
该行动得到了伊利诺伊州餐馆协会的支持。芝加哥市政府表示,此举旨在让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比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外卖平台,从而将更多的收入留给餐馆而不是外卖平台。
随着纽约接棒,旧金山、西雅图、华盛顿特区和泽西城等地也竞相公布限价令。应该说,一场对外卖平台说“不”的行动正在进行。
也许,正是疫情让外卖平台看到了一个迅速盈利的最佳时机。
他们一方面大规模招募外卖员,另一方面则摩拳擦掌准备资本的大动作。外媒报道称,Uber准备以63亿美元收购美国外卖巨头GrubHub,虽然双方并未签署协议。但是他们似乎都需要做成这门生意。
疫情重创了Uber的网约车业务,因此它寄希望于Uber Eats完成延迟至2021年的盈利目标。而GrubHub也希望借助Uber强强联手,完成对外卖市场的垄断地位。
GrubHub的市场份额是24%,Uber Eats占32%。一旦收购完成,他们将击败占35%的领头羊Doordash,坐拥约56%的外卖市场,成为美国第一大外卖平台。一家独大的控制与垄断,很可能逼迫餐馆交出议价权,同时也让用户丧失选择权。

限价令来了之后,Uber Eats取消了部分地区和国家的外卖服务
本来,在疫情期间,外卖平台就希望通过高举高打,来提升盈利能力。但限价令来了,外卖平台遭遇当头棒喝。对此,Uber Eats业务在一封电邮中告诉顾客,它将终止对该市金银岛附近的服务。
Uber Eats的副总裁皮埃尔·迪米特里戈尔·科蒂依旧对媒体表示,坚持公司得提高盈利能力。对于不占主导地位的8个国家,Uber Eats同样取消了外卖服务。
相比之下,GrubHub的表现更为温和。GrubHub的CEO马特·马罗尼表示:尽管公司投入成本较大,但是没有亏损。
预计本季度扣除费用后的收益为5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0%。在这种情况下,GrubHub正在竭尽所能帮助餐厅,因为归根结底,餐厅能否赚钱对我们极为重要。
但是,从广告投入看,这些外卖平台还是希望在疫情期间完成疯狂地拉新与*流。据Kantar的数据,今年2月2日至4月27日期间,GrubHub在美国的广告支出为2,7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DoorDash将广告支出提高了35%,而Postmates更是将广告支出提高了82%。
他们在争夺顾客,也在争夺餐馆。但餐馆老板态度不一。
在英国伦敦,有餐馆老板抱怨称“如果Deliveroo拿走42%,我们还怎么赚钱?是外卖平台赚了钱,而不是我们。”
这也体现出了一部分餐馆老板的心声。在他们看来,外卖平台向配送员提佣、为吸引顾客而收取高额营销费用等套路并不奏效。而且外卖平台作为中介方,抢走了餐馆的现金流。餐馆却要为房租、水电、人工买单。
CheesecakeFactory,DineBrandsGlobal(Chipotle和Applebee的母公司)等连锁餐厅都在投资自营外卖业务。Dine Brands的CEO史蒂夫·乔伊斯认为,“显然,我们和顾客直接联系更符合我们的利益。”
类似的,Tock等传统堂食订餐服务公司也开始为餐馆提供外卖服务,并且佣金低于传统外卖平台。
其实,外卖平台的高抽成,并不是疫情出现才存在,而是由来已久的全球性问题。
首先,疫情让预定外卖的顾客群体增加,他们的需求直接转化为餐馆的订单,这一方面为餐馆带来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堂食的损失。
但是餐馆老板不开心,因为外卖平台的抽成压缩了他们的利润空间。所以,他们需要限价令维护餐馆的利益。
反观外卖平台,同样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特殊时期,并不能迅速估量还有多少顾客会坚持订外卖。
另据外卖平台的数据显示,虽然销售量的确在增长,但是外卖平台为了应对疫情提供的安全设备也增加了资金成本,如果再加上特别宣传费用,以及对个别餐馆的照顾,这些都会反映在财务报告上。
不光在美国,在很多国家,高抽成都一直是外卖平台和商家之间的矛盾所在。
去年8月,在印度,由于不满Zomato和Uber Eats等外卖应用收取高额佣金,印度的餐馆老板们在Twitter上发起了退出外卖平台的抗议活动。
疫情期间,马来西亚一家知名餐厅的创始人也表示,在行动限制令期间100%都是外卖收入,但是当外卖生意越好,利润就缩小。因为外卖平台抽佣达到30%,该创始人向Grab申请过可以在特殊时期降低抽佣比例吗?最终被平台拒绝了。
同样在中国,关于商家和外卖平台的抽成的矛盾也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曾经就有商家对登陆外卖平台望而却步,因为觉得过高的抽成,会给经营造成负担。
目前,很多国家,虽然餐饮逐渐复苏,但是报复性消费仍需观望和等待。因此,务实的餐厅都选择了堂食与外卖两条腿走路。
堂食方面,没有生意,就只能靠外卖,但是外卖平台动不动25%左右的提成,让餐馆同样没有利润。
为了拯救餐饮业,有的地方官员亲自到餐厅堂食用餐,率先垂范;有的地方餐饮协会直接向外卖平台发函,就高佣金、垄断经营与之交涉,为餐饮商家维权。
对此,外卖平台也有自己的苦衷,称疫情期间,25%左右的提成的确是比平时要高,因为平台本身维护要成本,骑手要发工资,疫情期间还要涨工资。
高抽成背后,商家与平台各有各的困扰
如何解决外卖平台、餐饮业和顾客的问题,引入竞争机制,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外卖平台多了,竞争会让服务细化升级,骑手自由流动;餐厅也可以有议价权,保住生存的体面和尊严;顾客也可以有更多选择,享受高性价比的服务。
也许伴随更多搅局者出现,能让市场公平有序竞争,使得让外卖平台、餐厅、顾客,都能在新的格局之下维护好自己的利益。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Uber Eats周三表示,该公司正在联合法国连锁超市集团家乐福开发一项新的外送服务,希望帮助巴黎人民购买生活必需品和食品。该公司同时也在针对西班牙和巴西策划类似的服务。
柏林在线市场Delivery Hero也对在业务进行调整,进军4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超市与消费者对接。
法国等地的超市仍然对外开放,但却会因为安全原因限制购物者的数量,还有很多人都主动待在家里,避免被新冠病毒传染。
家乐福和Uber Eats联合推出的新服务将于4月6日在巴黎及周边地区的15家店启动,之后面向整个法国推广。用户可以通过Uber Eats应用或网站在家乐福的便利店中选购商品。
此外还可在上午11点至晚上11点之间通过电话订购商品,范围涵盖日常杂货配送以及消毒和清洁用品。用户平均下单30分钟后即可收到商品。
Uber Eats将在4月份免收所有家乐福的订单配送费。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由于未能达到我们的最初预期,Uber Eats决定退出在韩国市场,”Uber Eats韩国的发言人证实说。
该发言人拒绝透露Uber Eats在韩国的用户数量及其占韩国送餐市场的份额。
据报道,韩国两个当地玩家Baedal Minjok(Baemin)及其竞争对手Yogiyo控制着大部分当地市场。据业内人士猜测,Baemin占当地市场份额50%以上,Yogiyo占30%。Uber Eats在2017年8月进入韩国市场,之后一直在积极做推广。为了追赶上述两大巨头,Uber Eats提供免费送餐服务,并且还招聘了专门的送餐员。
在终止送餐服务后,Uber计划加强其在韩国的出行业务。Uber目前在韩国提供多种类型的打车服务,包括提供普通的出租车、高端的Uber Black以及配有翻译服务的国际出租车。
“Uber决定终止送餐服务可能是因为由Baemin和Yogiyo主导的当地送餐市场已经饱和,”韩国淑明女子大学商学教授Seo Yong-gu说,“Uber Eats未能成为韩国的另一个巨头,为此它可能已经决定到另一个国家寻求发展机会。”
随着其他公司的陆续加入,韩国送餐市场里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韩国电商平台Coupang正在试运营一种新的送餐服务Coupang Eats,而韩国另一家电商平台WeMakePrice则在今年4月推出了一项连接餐馆和顾客的类似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