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woniupai.net/wp-load.php:19) in /www/wwwroot/woniupai.net/wp-includes/feed-rss2.php on line 8
Zoox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关注大学生创业和职场励志的媒体博客! Mon, 20 Jul 2020 09:01:0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18 http://www.woniupai.net/wp-content/uploads/2016/03/cropped-skidmark-32x32.png Zoox – 蜗牛派 http://www.woniupai.net 32 32 亚马逊收购 Zoox 协议细节曝光:为抢工程师,人均砸140万美元 http://www.woniupai.net/170559.html http://www.woniupai.net/170559.html#respond Mon, 20 Jul 2020 09:01:04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70559 继此前大手笔投资 Aurora 之后,电商巨头亚马逊再次将手伸向了自动驾驶行业。上月月底,它们花 13 亿美元收购了自动驾驶独角兽 Zoox。相对于 Zoox 此前 32 亿美元的估价来说,亚马逊这次算是“占了大便宜”。

近日,此次交易(被称为 Amazoox)的详细条款也在互联网上曝光,Zoox 这 13 亿美元可不好拿。其中 9 大要点如下:

1. 亚马逊收购 Zoox 一共花了 13 亿美元现金;

2. 在交易完成前亚马逊会为 Zoox 提供 3000 万美元的过渡性融资(Zoox 的钱就快烧光了);

3. 除了亚马逊,通用/Cruise 也向 Zoox 伸出了橄榄枝,不过 10.5 亿美元的报价低于亚马逊(后来 Cruise 主要目标变成了挖人才);

4. 亚马逊拟了两份关键的员工清单,在第一份清单上的人必须签字入职亚马逊,第二份清单上的 19 人电商巨头也要定了;

5. 除了关键清单还有三份普通员工清单,各个小组 90% 的员工都要在上面签字加入亚马逊;

6. 公司创始人兼 CTO Jesse Levinson 将拿到一份为期三年的兑现计划,分走其补偿款的 40%;

7. 公司 CEO Aicha Evans 将拿到价值 340 万美元的奖金;

8. 现有雇员的奖金池包括 1.25 亿美元的现金和价值 1 亿美元的亚马逊受限股权。也就是说,现有员工只要愿意留下,就能拿到更多奖金;

9. 老的普通股现在每股价值 70 美分。这就意味着 Jesse Levinson 手上的股权价值 3400 万美元。而此前在人事地震中出局的另一位创始人 Tim Kentley-Klay 也能拿到相同的补偿。至于其他员工,则能通过股票变现 2300 万美元。

许多巨头吞并初创公司时都希望继续基于原班人马开展工作。简言之,它们收购的不是公司,而是人才,因此保留人才是收购条款中的重头戏。Cruise 向 Zoox 提出收购邀约肯定就是为了人才,毕竟它们已经有了成熟产品,不可能因为 Zoox 手上的技术而改变战略。鉴于 Zoox 现在有 900 名员工,亚马逊其实是为每个人交了 140 万美元的“赎身费”。看起来很昂贵,但在自动驾驶行业并不鲜见。

如果说单个人 140 万美元有点贵,放到团队上就显得很超值了,毕竟在硅谷打造一个如此规模的团队既花钱又费时间。

现在的亚马逊在自动驾驶领域还没有什么重要业务,它们只是试着做了一款 Scout 递送机器人,同时投资了 Aurora。显然,未来亚马逊肯定会将自动驾驶技术用在自家运输部门,因此 Zoox 才被它们收入囊中。不过,电商巨头到底要如何利用 Zoox 的技术和团队现在没人说得清楚。

在收购 Zoox 时,亚马逊也曾表示它们想继续支持 Zoox 实现自己的 Robotaxi 之梦。Bezos 可能会信守承诺,但现在来看继续坚持下去确实没必要。

新冠疫情袭来后,团队建设变得更难了。此前,Zoox 就出现了关键员工流失,毕竟这个行业想找个好工作并不难。亚马逊可能已经招走不少 Zoox 老员工,而其他的也许就会分流到 Cruise、Waymo 或其它自动驾驶公司。

对联合创始人 Tim Kentley-Klay 来说,3400 万美元可不是笔小数目,但恐怕比他想象中的要少不少。创业之前,Kentley-Klay 在澳大利亚有家设计公司,但他一直想参与更宏大的项目。比如像 Steve Jobs 那样打造一家设计驱动的超级公司。不过,直到曲终人散,我们也不知道 Kentley-Klay 被赶走的原因。

至于 Zoox 不得不“卖身”的原因也很多,「包办一切」的计划就是罪魁祸首之一,一家创业公司想独自解决自动驾驶、车辆设计与制造、打车服务等工作实在是太贪心了。试问这个行业,谁能凭一己之力同时玩得转 Waymo、特斯拉和 Uber 三家公司呢?恐怕 Musk 这样的天才都难一口吃个胖子,更别说正好撞上自动驾驶“中场休息”期的 Zoox 了。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70559.html/feed 0
亚马逊拟设至少1亿美元股票奖励 留住自动驾驶创企Zoox关键员工 http://www.woniupai.net/162939.html http://www.woniupai.net/162939.html#respond Fri, 10 Jul 2020 04:20:59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62939 蜗牛派7月10日消息,亚马逊计划设立至少1亿美元的股票奖励,以留住Zoox的900多名员工。

亚马逊

今年6月26日,亚马逊同意支付超过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自动驾驶初创公司Zoox。而交易文件显示,该公司将支付13亿美元现金收购Zoox。这一收购金额表明这笔交易对Zoox的估值低于其在2018年一轮融资中获得的32亿美元估值。

这两家公司签订的协议规定,亚马逊收购Zoox的前提是,首批名单上的所有员工、第二批名单中至少有19人留在公司。如果不能保留Zoox的大部分关键员工,该公司有可能会放弃这笔交易。据悉,双方希望在9月前完成收购。

此前,亚马逊曾表示,收购完成后,Zoox将继续作为独立部门运营,并继续开发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知情人士表示,该交易结束后,亚马逊可能每年要投资20亿美元来维持Zoox的运营。

外媒报道称,亚马逊此举将扩大其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影响力,而这笔交易将令其与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部门Waymo、通用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Uber、特斯拉和苹果展开直接竞争。

有趣的是,在亚马逊宣布收购Zoox后,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再怼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是“抄袭者”。

除了亚马逊,Cruise也曾向Zoox发起过收购要约,但没有得到后者的回应。

Zoox由澳大利亚企业家和设计师Tim Kentley-Klay以及斯坦福大学无人驾驶计划的Jesse Levinson于2014年创办,致力于开发电动机器人出租车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据悉,该公司招揽了来自特斯拉、Alphabet和苹果公司的工程师和专业人员。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62939.html/feed 0
天上地下,埃隆·马斯克和亚马逊贝佐斯终有一战? http://www.woniupai.net/155342.html http://www.woniupai.net/155342.html#respond Wed, 01 Jul 2020 00:22:59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55342 如果你在推特关注埃隆·马斯克的话,就会知道他是有多么热爱“惹是生非”。

最近,马斯克又抓住一次机会,对着 “老冤家”贝佐斯使用了嘲讽的技能。马斯克在转发一则“亚马逊收购自动驾驶公司Zoox”的新闻里,称这位全球首富是一只“抄袭猫”(copycat)。

“猫”的意思在中文语境下跟“狗”差不多,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该如何理解这段“公案”呢?

马斯克之所以用“抄袭猫”来嘲讽贝佐斯,一方面是马斯克去年在嘲讽蓝色起源的太空互联网计划时就已经用了这个梗;另一方面是亚马逊收购的这家Zoox,在一年前被特斯拉起诉,内容是Zoox和它从特斯拉挖走的四名员工窃取了其大量的商业机密和技术文件,最终以Zoox败诉赔款,最终达成和解告终,而现在亚马逊收购了Zoox,自然成了马斯克嘴里的“抄袭者”。

现在,曾经的小对手投入了实力更强大的对手的怀抱,马斯克内心应该是非常不爽。

就在六月初,因为声援一个观点相同、但被亚马逊拒绝出版有关“辟谣”新冠病毒作品的作家,马斯克就直接在推特炮轰贝佐斯,称这一行为是“疯了”、“亚马逊的垄断是错误的”,还建议“是时候分拆亚马逊了”。

可以看出,马斯克对于贝佐斯和亚马逊是相当气愤和不满的。要知道,挑起“垄断”和“拆分”话题,在美国本身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了。当天,特朗普也公开指责亚马逊导致诸多美国零售商破产,马斯克的挑衅更有推波助澜的嫌疑,当天亚马逊股指收涨下跌0.72%,总市值蒸发了88亿美元,贝佐斯身价也少了近10亿美元。

事实上,两人结怨已久。一个是领军新能源汽车的硅谷钢铁侠,一个是掌握全球最大电商的华尔街老炮,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人却因为对“航天事业”的共同爱好,而“战”在了一起,开启了多年的“隔空骂战”模式。

偌大的太空,容不下两家民营航天公司?

同是太空探索爱好者的贝佐斯和马斯克,两人似乎还度过了一段相对友好的蜜月期的。

贝索斯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商业太空运营业务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2002年,在与俄罗斯方面谈判准备购买火箭技术失败之后,马斯克创立了自己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

2004年,处于发展初期的蓝色起源和SpaceX,都还未意识到对方将成为此后最大的对手。这一年,马斯克和贝佐斯还单独吃了一次饭,据说席间两人相谈甚欢。

但事后人们发现,罅隙已现。马斯克谈及这次碰面,大谈贝佐斯搞错了火箭技术,还说自己的建议都被无视。当贝佐斯在推特深情记录“这是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在约饭”之后,马斯克立马打脸回应,“你还是删掉的好。”

两家公司的竞争便逐渐显现。先是蓝色起源大手笔挖走了SpaceX的顶级专家雷·米耶科塔Ray Miryekta,拉开了贝佐斯与马斯克纷争的序幕。当时,内心受伤的马斯克一度在公司内部设置邮件顾虑器,来提防对手的挖角行径。

2013年,双方又在租用NASA开放的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上展开争夺,最终以SpaceX签下20年排他性租约而获胜。此后,双方就在一切可能的机会里开始了对对方的冷嘲热讽。

在2015年蓝色起源完成可重复火箭回收时,贝佐斯称赞为“稀奇了,火箭回收”,马斯克则忍不住回应,这有啥稀奇,我们家火箭三年前就可以了。同年12月,SpaceX成功回收首个轨道级火箭助推器,贝佐斯“点赞”送祝福,不过暗讽SpaceX是后来者。马斯克怒怼贝佐斯“刻薄至极”。而后来马斯克在接受BBC采访时被问起贝佐斯,他直接无视地回应到“这人是谁?”

在去年2月一次采访中,贝佐斯回应马斯克想殖民火星的太空目标,称其计划非常“没劲”,“如果想去火星的话,不如先去珠穆朗玛峰山顶住个一年,相比火星,那里简直是天堂”。

这种明里暗里的隔空互怼,一直持续到现在。不过,无论从舆论造势,还是从实际的商业进展来说,马斯克的SpaceX都要力压贝佐斯的蓝色起源一头。

根本上,这与两位创始人的行事风格有关。马斯克大胆激进,性格洒脱,可以为了测试逃生系统炸毁一枚价值6000万美元的火箭。贝佐斯则是老派作风,信奉“慢就是顺,顺就是快”的至理名言,每年自掏10亿美金的腰包支持太空探索,但蓝色起源在发射次数上远远落后SpaceX。至今,SpaceX已经完成70多次商业火箭的发射任务。

现在,两家公司在太空互联网计划、登月计划上面展开竞争。

马斯克为SpaceX创建星链计划(Starlink),计划将1.2万颗通信卫星发射到近地轨道,现在成功上链卫星总数达到538颗,而计划上链卫星要增加到4.2万颗,野心不可谓不宏大。而蓝色起源的卫星发射计划Project Kuiper,计划发射3236颗宽带通信卫星至近地轨道,为偏远地区提供高速互联网。

但显然,无论是发射数量还是发射进度都远远低于星链,难怪被马斯克嘲讽为“抄袭”。

而在探月工程方面,SpaceX和蓝色起源以及另外一家Dynetics公司同时拿到了NASA的巨额订单。SpaceX准备采用自研的大猎鹰火箭(Big Falcon Rocket),候选着陆器也是自研Starship星际飞船。5月底,SpaceX的龙飞船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人航天发射,给了马斯克更多的信心和征服太空的勇气。

而蓝色起源提出了“蓝月亮”(Blue moon)计划,目标是要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的人类定居点,并且在未来五年之内展开登陆月球任务。但本次蓝色起源是依靠复合团队中标,因为和另外三家公司一起合作而实力大增,被称为“国家队”。这让这次角逐充满悬念。

现在,双方谁能最终入选NASA的登月方案,成为未来决定双方在太空探索计划上面能否领先的重要契机。

不管结果如何,在为“上天事业”操心不已的这几年里,马斯克和贝佐斯的“仇怨”是越积越深。正如开头我们看到的,马斯克不依不饶地将战火烧到了自动驾驶领域。

自动驾驶赛道里,杀进来一个强对手

疫情之前,Zoox这家自动驾驶领域的明星创业企业,根据融资情况,估值已经达到32亿美元。而现在贝佐斯以超低打折价的12亿美元就将Zoox收购到手,可谓是买到即赚到。

亚马逊在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领域的频频出手,再一次触动了马斯克的敏感神经。马斯克直接站出来,再次指责贝佐斯“抄袭”,一方面有电动汽车行业大佬的底气,一方面也视亚马逊可能成为未来可能的强劲威胁。

而事实正是如此。一向低调的贝佐斯早已在亚马逊中布局自动驾驶多年。除了自己闷声研究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而且专利申请还不少,亚马逊之前还花费5亿美元投资了电动皮卡新创业公司Rivian,甚至一下子给到了10万辆卡车的订单。

Rivian本身就是特斯拉发展皮卡项目上的强劲对手,亚马逊的大力扶持,更是让双方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马斯克也自然会将亚马逊视作自己的直接竞争者。现在,亚马逊成功收购Zoox,就让这一对立更加明显了。

据媒体报道,亚马逊在收购Zoox之后,每年至少还要投入20亿美元才能让Zoox的自动驾驶技术从实验室走进现实。而最终的回报也将非常丰厚。分析师预计,如果利用Zoox的现有技术,可以开发出更高效的配送网络,每年为亚马逊节省200亿美元的物流成本。

现在的现实情况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现在仍然是L2级别的辅助自动驾驶。尽管马斯克已经多次承诺,至少今年年底前可以实现L3以上的完全自动驾驶,但这一功能似乎仍然看不到希望。

与此相应的是马斯克推进的百万自动驾驶出租车计划,而现实困难是一方面特斯拉并没有拿到监管部门的批准,另一方面,特斯拉似乎还没有证明这些车辆可以完全胜任更复杂的城市道路。载客服务的安全性,始终是特斯拉绕不开的一个门槛。

而亚马逊所要布局的无人驾驶物流车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车辆则没有这一风险,这其实是给了亚马逊一次更好的“弯道超车”的机会。

而如果亚马逊一旦获得出租车商业运营许可,通过Zoox布局无人驾驶的出租车车队,那将成为特斯拉不能轻易忽视的新生力量。而现在在这条赛道上,已经上场了Waymo、Uber这样的选手,还有来自中国的AutoX、小马智行,以及等着上场的Cruise等。

低调行事的贝佐斯虽然总是站不到舆论关注的聚光灯下,但架不住亚马逊的电商业务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为他想要拓展的事业版图添砖加瓦。

有钱任性,正是贝佐斯能够让马斯克始终忌惮也难以真正甩掉潜在对手的重要原因。不过,马斯克也已经走出因为特斯拉量产和私有化问题而频频落泪的低迷阶段,现在迎来SpaceX和特斯拉发展的高光时刻。

实力相当,未来两人的商业斗争和隔空骂战,自然还将继续下去。

天上地下,两人终于一战?

现在来看,马斯克的太空事业和地上的出行事业,都将不可避免地和贝佐斯的商业帝国发生正面冲突了。至于谁将取得最终的胜利,这还不太好说。

首先是双方竞争的赛道都非常长。无论是太空探索,还是自动驾驶业务,都是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商业领域。只要不出现致命错误,双方都会获得足够的市场空间和业绩回报。就如美国再次启动的月球探索计划,NASA也会平衡各家的参与份额,以避免一家独大的局面出现。

此外,双方的激烈竞争,反而会巩固两者在相关领域当中的头部地位,而一些弱小的竞争对手要么被淘汰,要么会被迫站队。市场竞争的残酷之处就在于,两个头部对手的竞争,往往产生马太效应,把行业的资源和收益都给集聚到头部企业当中。

如果回到马斯克与贝佐斯的一系列隔空骂战当中,我们很难说清楚他们的种种言论是出于个性的“率直”使然,还是出于商人的“狡黠”算计,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反正,马斯克是从中受益良多的,而贝佐斯及其商业帝国也在这些口水战中获得了足够多的关注。

尽管我们这么说有一点小人之心,但马斯克这种商业界的“段子手”揭示出一种真相,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其实并不太关心技术上、商业模式上实现了哪些突破,而是更关心商业的世界里有没有可以“消费”的故事产生。

人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在为自己想象买单,而商业大多数时候就是创造这些可供想象的商品的。探索月球、殖民火星是一种想象力产品,而制造话题、调侃商业大佬则是另外一种,而马斯克就是制造想象力的高手。

如果有一个按钮,摆在马斯克和贝佐斯的面前,只需按下自己眼前的按钮,就可以让对方的公司消失,你觉得谁会按下这个按钮呢?

当这个问题摆在马斯克面前时,马斯克非常谦虚地承认他是不会按下的。因为他认为他们都是为人类的利益而推进航天事业的。而贝佐斯在被问到如何看待蓝色起源和SpaceX这些竞争者的关系时,他更是大度的表示希望他们都能取得成功。

虽然这些都只是面对公众说出来的场合话,但我们其实也不必直接质疑他们说这些的真诚性。因为在商业世界中久经考验的两位老同志,深知竞争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而在自己所深耕的赛道里,能遇到一位棋逢对手的竞争者,也是一件幸运事了。没事找事的“吵吵两句”,双方都能引发大众的免费围观和无穷想象,何乐而不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55342.html/feed 0
消息称亚马逊逾10亿美元收购自动驾驶初创公司Zoox http://www.woniupai.net/153530.html http://www.woniupai.net/153530.html#respond Fri, 26 Jun 2020 12:49:54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53530 蜗牛派6月26日消息,美国科技博客《The Information》周五援引消息来源报道称,亚马逊(2754.58, 20.18, 0.74%)已同意以超过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自动驾驶初创公司Zoox,此项收购将扩大亚马逊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领域的影响力。

上月底有报道称,亚马逊正洽谈收购Zoox,但对Zoox的估值低于其2018年最近一轮融资中达到的32亿美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53530.html/feed 0
加州CPUC公布自动驾驶季度报告,小马智行日均接单近10单 http://www.woniupai.net/150489.html http://www.woniupai.net/150489.html#respond Sat, 20 Jun 2020 00:19:01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50489 自动驾驶领域又一重要运营报告新鲜出炉。

6月19日,加利福尼亚州公用事业委员会(CPUC)日前公布了加州范围内获得自动驾驶车辆载人许可的企业车辆季度运营状况。本次,CPUC共公布了七家自动驾驶公司(ZooxAutoXPony.aiWaymoCruiseVoyageAurora)在今年2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的运营数据。

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向亿欧汽车表示,受疫情影响,小马智行实际运营时长为37天。据此计算,其日均接单量近115单,与上个季度相比增加55.4%,单车日均接单近10单,与上个季度相比上涨29.5%,在此次披露运营数据的7个公司中排名第一。与此同时,小马智行每单之间的平均空跑(即不载客)时间较上个季度下降了49%,降至8.7分钟,为7家企业中最短。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小马智行Pony.ai凭借12辆自动驾驶汽车,共完成4253个订单,总运营里程近3万英里(28738英里)。目前小马智行主要在加州尔湾和弗里蒙特两个区域内为公众提供服务。

据了解,加利福尼亚州公用事业委员会(CPUC)自2018年底对自动驾驶公司发布载客许可,Zoox成为首家获准能为公共乘客提供自动驾驶服务的公司。虽然CPUC规定载客服务不得收费,但仍受到诸多自动驾驶企业的关注,诸如Waymo、Pony.ai、AutoX等明星企业均参与其中。

与加州交通管理局(DMV)每年发布的报告不同,CPUC每个季度公布一次企业运营情况,主要指标包括运营总里程数、总接单数、车辆空跑(即不载客)总时长等。前者只能进行自动驾驶测试而不能提供载客服务,而后者可以面向公众提供服务,但不能收费且需要配备安全员。

目前,DMV共向超过60家自动驾驶相关公司颁发测试许可,但截至今年2月底,只有Zoox、Waymo、Aurora,AutoX,Pony.ai五家公司获得CPUC的载客许可,近期CruiseVoyage也加入此列。

有业内人士用“综合摸底考”形容“CPUC季度报告”——即便非正式高考,但摸底考试成绩将成为未来真正商业化运营的重要参考。

如今,国内的文远知行、百度等企业也正在广州、长沙等城市面向公众提供自动驾驶汽车载客服务,但与国外相比,国内还未形成自动驾驶企业相对规模化运营的地点,也还没有能统一公布企业运营数据的机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50489.html/feed 0
美国同行穷到要“卖身”,中国自动驾驶公司为什么不缺钱? http://www.woniupai.net/146601.html http://www.woniupai.net/146601.html#respond Sat, 13 Jun 2020 06:39:05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46601 中美两国的自动驾驶公司,正经历着融资环境的冰火两重天。

近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亚马逊在寻求收购Zoox。后者是一家瞄准L4级别的无人驾驶头部公司,与WaymoCruiseArgo AIAurora并称硅谷自动驾驶“五大家族”。在2018年,Zoox的估值就超过32亿美元。如果收购成真,意味着自动驾驶的格局将迎来巨变。

除了Zoox,物流巨头Nuro的命运也有了变数:可能卖身给沃尔玛Nuro的特殊之处在于,公司有美国运输部(DOT)和美国国家公路安全局(NHTSA)的豁免,部分车型可以在公开道路上无人行驶。相比之下,中国国内很少有无人物流车能进入公共道路。在2019年初,Nuro的估值就超过27亿美元。

明明已经在竞争中杀出重围,这些公司又为何决定卖掉自己?缺钱可能是重要原因。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那些瞄准自动驾驶初创企业的风投资本,其实在疫情前就有资金枯竭的迹象,疫情爆发后开始大面积撤出这个赛道。

Zoox研发中的电动车 来源:Bloomberg

有分析称,投资者开始更青睐有大公司背景的自动驾驶业务,而非独立公司。高德纳(Gartner)分析师迈克·拉姆齐(Mike Ramsey)则认为,自动驾驶创企普遍“已经进入生存模式”。

与此同时,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却在近日传出了不少融资落袋的好消息。同样是定位L4级别,5月底,滴滴已独立的自动驾驶公司宣布获得软银超过5亿美元融资,成为国内这一领域的最大单笔融资。另一家创业公司智行者,也拿到了数千万美元C1轮融资。

而政策和落地方面,也有密集的动作。6月10日,北京发布《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要加快建设可以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L4级别以上)运行的高可靠、低时延专用网络。6月12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研发的Sharing-VAN正式量产下线。东风官方表示,这是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研发的L4级5G自动驾驶汽车。

同样是发力L4自动驾驶,为什么美国公司已经穷得要卖身,中国公司却呈现完全不同的境遇?

烧钱机器空转,马太效应初显

Zoox的溃败首先有自身的原因。它的业务铺得太广,超过了创业公司资金能覆盖的范围。在硅谷,Zoox被称为Waymo、特斯拉和Uber的集合体——既研发L4自动驾驶技术,也生产电动汽车整车,还要做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

其前任CEO蒂姆·肯特利-克莱(Tim Kentley-Klay)说过,多方面布局有助于形成“软硬件一体化”。在他看来,L4的发展处于前沿,软件算法未必有配套的硬件供应,软硬件形成闭环更有助于快速研发。

为了生产出L4时代的电动车,Zoox选择自己研发。这些车不分前后左右,能够平等地前进、侧面行驶或转向,内部也是对置了四个座椅,没有方向盘等操作系统。据《福布斯》分析,由于具有高度对称性和冗余性,这样的车非常适合无人驾驶。

来源:Bloomberg

但众所周知,无论是造车还是搞自动驾驶,都是极其烧钱的业务。中国新造车头部玩家蔚来创始人李斌说,200亿元是造车的门槛;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则说200亿元都不够花。

而自动驾驶研发也是有钱人的游戏。《The Information》曾经透露,Waymo每年的研发成本约10亿美元,其中约一半是研发人员工资。Cruise被通用汽车收购后,也曾披露每年烧钱进度:从2016年到2018年共亏损15.12亿美元,尤其在2018年Q4单季花掉2亿美元,年成本可能也在10亿美元级别。相比自己造车,采用成熟车型如克莱斯勒大捷龙和林肯MKZ,才是大多数自动驾驶公司选择的正常道路。

按此计算,当这样一台烧钱机器开动马力,每年数亿美元融资仅能维持日常开销。而Zoox累计融资为10亿美元,从2019年2月获得软银5.3亿美元后再无进账。一旦再遭遇资本寒冬,融资前景受挫,急于卖身就成为不多的选项之一。

有业内人士对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分析称,美国能做L4的自动驾驶公司太多,数得上的头部玩家大约有10个,“以至于很难回答投资人这个问题:我问什么要投你而不是投他?”其结果是,资金过于分散,即使成为了相对头部的公司,仍要面临投资不足的问题。

相比之下,中国的L4自动驾驶公司数量较少,只有百度、滴滴、小马智行、AutoX、文远知行等几家,并且部分此前都未独立融资。因此初创公司相对聚集了国内稀缺的人才,资金也更为充足。

来源:Waymo官网

最终给美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敲响“淘汰”丧钟的,可能是两个事件:2020年初,Waymo开启首轮外部融资,3个月内吸金30亿美元。而美国所有自动驾驶公司的累计融资额,据不完全统计,是在200亿美元级别。在Waymo的强大引力下,马太效应明显,投资人选择其他玩家都会有所顾虑。

其次,疫情对L4公司的研发进度带来了重大影响。2020年3月疫情爆发后,Waymo、Uber、Cruise、Aurora、Argo AI等均选择暂停路测,来限制驾驶员与乘客接触。这让每天都要耗费数百万美元的公司进入空转状态。

此外,最终落地进度缓慢也影响了部分公司目前的估值。在2019年9月,摩根史丹利就曾因为Waymo的商业化进度慢于预期,基于现金流贴现的逻辑,将其估值从1750亿美元下调到1050亿美元。对于其他公司来说,也会遇到估值下降的问题。而恰逢美国经济下行,自然更难以用过去的估值吸引融资。

中国公司为何不差钱

据天眼查数据,2020年截至目前,中国自动驾驶企业达成融资的超过30家,累计金额达数百亿元。无论是融资笔数还是金额数,自动驾驶都是出行领域最高的。

其中金额较大的包括:2月小马智行获丰田投资5亿美元、2月白犀牛融资数千万元,惠拓融资超1亿元、4月楚航科技融资数千万元,赢彻科技融资1亿美元、5月魔视智能融资1亿元,宏景智驾融资数千万元,超星未来融资数千万元,智行者融资数千万美元,滴滴独立公司沃芽融资5亿美元。

对于中国自动驾驶公司为什么不缺钱,有头部公司高管告诉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首先在L4领域,已经有部分公司的人才跟不上顶尖的公司,于是改做L2/L3但并未对外宣传。”这些公司的研发资金需求会减少,也能够更早进入商用阶段,通过与车厂合作等自我造血。剩下的L4公司,也能够分享充足的资金。

最重要的是,有业内人士告诉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相较于美国,投资人其实更看好中国的L4自动驾驶。

首先两国面临的差异就是出行习惯,中国人出行偏爱打车,而美国相对地广人稀,自己开车更加方便。例如业内多位独角兽的创始人,在美国都自己开车,到了中国均选择网约车出行。L4主要落地场景无人出租车需要足够高的订单密度,来覆盖高精地图和硬件等成本。这一商业模型更契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其次,中国的车路协同进度快于美国,对L4级别有较大帮助。国信证券研报指出,中国的车路协同政策规范、建设力度和企业布局,相较美国、欧洲和日韩均处于发达水平。国外基础设施建设较慢,使自动驾驶企业更青睐不依赖车联网的方案。而中国有三个方面处于优势:5G基础设势建设、汽车电子化普及、电动汽车政策推动。

来源:东风集团官方

对于中美两国政府在自动驾驶上的积极性,有L4公司高管向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举例说明:在旧金山路测时,有的树长得比较大,树叶挡到红绿灯,对自动驾驶挑战非常大。“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把树叶修建一下就好了。但在美国就是很难,需要层层审批。通用Cruise那么大的公司,搞了非常久都说不能剪。”

“但如果在上海嘉定,跟政府说一下,甚至不用着急动手,第二天就帮你剪了。况且很多红绿灯都装了信号,能直接告诉车辆交通状况。”上述人士表示,在中国深圳和上海,5G覆盖率已经达到95%;但在美国很多大城市,覆盖率还是0。

就未来自动驾驶的市场规模而言,有多位公司高管倾向于认为,中国将大于美国。在部分场景如无人驾驶轻卡走上公共道路,中国的落地速度也可能快于美国。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投资人对中国的自动驾驶前景更乐观,愿意在疫情后的资金紧缺环境下继续慷慨解囊。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46601.html/feed 0
亚马逊洽购自动驾驶初创公司Zoox http://www.woniupai.net/135954.html http://www.woniupai.net/135954.html#respond Wed, 27 May 2020 01:35:40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35954 蜗牛派北京时间27日消息,美国媒体周二援引知情人士称,亚马逊(2421.86, -15.02, -0.62%)正洽购自动驾驶初创公司Zoox Inc,目前谈判已进入后期阶段。如果消息属实,这一收购将扩大该电商巨头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影响力。

消息人士称,此项交易对Zoox的估值低于其2018年最近一轮融资中达到的32亿美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http://www.woniupai.net/135954.html/feed 0
特斯拉与无人驾驶汽车初创公司Zoox达成和解 http://www.woniupai.net/119762.html Wed, 15 Apr 2020 06:25:18 +0000 http://www.woniupai.net/?p=119762 蜗牛派消息,特斯拉(TSLA.US)和Zoox已经就特斯拉对Zoox的诉讼达成和解。根据和解协议,Zoox将向特斯拉付款,并将对其系统进行审计,以确保Zoox的员工没有保留或使用特斯拉的机密信息。

Zoox承认,其从特斯拉新雇佣的某些员工,在加入Zoox的物流团队时,持有与运输、接收和仓储程序有关的特斯拉文件,Zoox对这些员工的行为表示遗憾。作为和解的一部分,Zoox还将进行强化的保密培训,以确保所有Zoox员工了解并遵守其保密义务。

智通了解到,2019年3月,特斯拉针对多名前员工和无人驾驶汽车初创公司Zoox提起了两起诉讼,指控他们窃取了该公司的商业机密。特斯拉声称,四名前员工窃取了“其专有信息和商业秘密,以帮助Zoox开发和运营自己的仓储、物流和库存控制业务所需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