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重创意的互联网产业,创新是生存的根本。无论是白手起家的颠覆式创新,锦上添花的升级式创新,巨人肩头的进击式创新抑或见微知著的微创新,都给这一中国最具活力的领域增添了新动力。
在线教育竞争初现
在线教育是继电商大战、移动入口之争之后,又一个被推到风口浪尖的战场。
百度文库、百度百科等产品相继上线,网易公开课、云课堂的推出,以及优酷网与在线教育网站Udacity合作发布的中文Udacity在线视频课程,无一不显露各大巨头对于在线教育的重视程度。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于在线教育的青睐也丝毫不输各巨头,动辄几百万美元的资金就直接“砸”向在线教育领域。
当然,这不仅仅是巨头的游戏,趁着这股东风,诸多中小创新企业也开始瞄准在线教育行业,并以光速迎头追赶。世纪佳缘“小龙女”龚海燕创办的91外教网,推出不久便获得了网易资本4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对此,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断言,随着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行业将迎来颠覆式的变革,未来3-5年就将实现线上40%、线下60%的格局。
2012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达到43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正快速壮大。淘宝方面的数据显示,2012年淘宝教育类销售额达3.3亿元,其中三分之一是教材教辅,另外2亿则是课程销售。
移动应用竞争白热化
2013年,中国国民所持有的移动互联智能终端设备总数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了世界拥有移动互联终端设备最多的国家。而庞大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客户群体,频繁的APP使用,让中国成为了APP应用开发市场的巨大温床。
据国家移动网络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移动APP应用调查显示:社交通讯(诸如微 信、QQ等)类APP应用使用频率最高,占据APP应用总体使用频率的69.7%;而系统工具(浏览器、安全软件等)和阅读资讯APP应用的使用频率相差无几,占据了APP应用总体使用频率的57.6%和57.1%。
游戏娱乐这一最被APP开发者最为看好的APP应用使用频率排名却稍稍靠后,占APP应用总体使用频率的53.2%。与少数移动互联智能终端设备使用者使用单一的APP应用相比,大多数智能终端设备使用者都会同时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APP应用。
借着这阵东风,众企业纷纷发力移动端,争相发布自己的APP,都想分得一杯羹。在线旅游巨头们也无一例外,去哪儿网、携程、艺龙也都开始加大无线营销投入,为争夺用户大打价格战。
此外,继发布之后就连续一整月蝉连Apple Store中国商店免费榜前五,并连续四天稳居免费榜榜首的手机应用唱吧,如今在该领域的表现也是节节攀升。
探索O2O模式
2013年百货行业达成转型共识,布局O2O受众多企业青睐。苏宁云商率先提出双线融合,同价销售。王府井百货确定全渠道布局,相继上线官网购物 商城、服务App,同时在线下门店铺设WIFI。银泰百货也从多种渠道同时布局,如入驻微信平台,“双11”期间携手天猫进行促销等。
同时,看似平静的家居行业,在2013年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吉盛伟邦、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金马凯旋、月星等19家家居企业,就联合签署了《关于规范电子商务工作的意见》抵抗天猫双11的O2O战略。
不追求品类的大而全、不沉沦于无尽的价格战,专注细分领域,并依托四位一体模式,在电商行业整体形势不走俏的境况下率先实现盈利的YOHO!有货,不仅强调O2O战略,同时还加大原创设计的比例。
此外,今年双12当天,筹备一年半之久的万达电商平台“万汇网”悄然上线。此前一天,在“央视财经论坛” 上,被与马云的“亿元赌局”缠了整整一年的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关于打赌,那是开玩笑的……亿元豪赌就此作罢。”万汇网的上线,伴随一个个疑问:万达为何突然转变?万达电商模式前景如何?能否在日渐成熟的电商生态中杀出一条路。
电商O2O成为新时尚,即使有人双手欢迎,也有人避而不谈,但私人定制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消费理念已然开始传播……
无论企业行为还是市场现象,所有的创新是根据客户需求发生的变化,也是整个行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商业理念、运营模式等方面的思考。然而,这一改变生活,改变世界的市场,我们的目光始终无法无微不至,我们只是想要尽量不去湮没任何一线有价值的亮光。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有意思的是,她的第二次创业依然没有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而是如第一次创业一样“一拍脑袋就创业了”。
作为创始人缘何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再创业其经历过怎样的选择?本期创业人物我们专访了世纪佳缘创始人、91外教网创始人龚海燕。
离开自己一手创立的世纪佳缘之后,龚海燕二次创业曾想过做一个整容医院。
“世纪佳缘的很多女会员多年不能解决婚姻大事,相貌也是个原因。于是,我就想通过技术手段帮她们解决。”龚海燕说。
然而,龚海燕最终没能去做整形医院。
让她放弃的是天使投资人徐小平的一句话:“你要想做整形医院,你就要先花3年时间把自己整成范冰冰。”
和周鸿祎、雷军、季琦……这些在熟悉的领域反复创业、反复“折腾”的人不同,与邓峰、丁健、鲍岳桥……这些从实业转身投资的人也不同,龚海燕的二次创业,选择的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在线教育,做的是一对一的线上英语教学——91外教网。
结束缘于创始人跟不上公司的步伐
“世纪佳缘前期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确立,并且迅速扩大规模,得到美国资本市场的认可,相信它是一个有价值的公司。”李莹分析认为。然而在上市之后,企业最重要的指标就不只是规模,而是利润、效率和用户黏性。
作为世纪佳缘的创始人,龚海燕推出了网络婚恋的概念,并将这个商业模式成功实践,带领公司上市。她觉得自己在世纪佳缘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
然而,实际上,在世纪佳缘上市之后,龚海燕遇到了以前没想到的烦心事。
2011年,中概股受到美国资本市场质疑,全线大跌。世纪佳缘的股价从上市时候的11美元/股,跌到3~4美元/股之间。龚海燕回忆说,那时候,每个季度,她面对投资人的冷眼时,只能不断解释:股价下挫是市场原因。
然而,即便市场对中概股整体估值都偏低,投资人所指摘的“世纪佳缘盈利模式过于单一,会员看信收入占到全部收入90%”这一点,却是龚海燕无法否认的。
为了把世纪佳缘变成一个更安全的公司,就要创造新的盈利模式。龚海燕首先想到的是延伸产业链。实际上,早在2010年,世纪佳缘就推出了基于婚庆市场的喜鹊网。这个尝试听上去十分符合商业逻辑:世纪佳缘有数千万注册用户,其中一大部分人都是婚庆市场的潜在用户。而喜鹊网的商业模式是婚庆产业的网络导航——将钻戒购买、婚纱摄影、婚礼策划、婚恋酒店……等线下店铺的消费信息搬到网上,通过世纪佳缘将流量引过来,如果形成交易,世纪佳缘将收取交易分账。
然而,“喜鹊网有一点类似婚庆业的团购网站,把线下的产品和服务放在线上。但在线婚恋和电商完全是两种思路,隔行如隔山。”雪球财经分析师李莹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认为:“首先,世纪佳缘需要去和婚庆产业中不同的商家谈合作、谈分账,然后还要单独推广喜鹊网。这些事情都是世纪佳缘以前从未做过的。所以,喜鹊网一直不温不火,并没有给世纪佳缘带来多少收入。”
延伸产业链的努力并不成功,而且世纪佳缘的活跃用户数量也开始下降。于是,2012年3月,龚海燕和她的投资人钱永强、甘建平一起,引进了“互联网老兵”吴琳光加入世纪佳缘,并和龚海燕一起成为联席CEO。
就在那段时间,龚海燕偶然看到土豆网创始人王微发布的一条微博里有一句话:“在下一个有趣的梦里再见。”那时的土豆网,刚刚和优酷网合并。
股价、创收、效率,客户黏性……龚海燕的每一天都是为了网站的一个个数据而奔忙着。在世纪佳缘工作了10年的她开始觉得,王微的这句话击中了她心中某一根疲惫的神经。
吴琳光技术出身,在加入世纪佳缘之后,迅速开发了用户行为分析系统,从数据上得出结论后,决定开发细分市场,并推出独立品牌“爱真心”,而为了提高客户黏性,还开发了网页游戏和读书频道。
吴琳光加大对移动互联网的投入,被外界视为世纪佳缘重要的战略转型。至此,中文系出身的龚海燕则逐渐专注于市场、媒体公关等业务。“我也认同,我做市场、媒体公关比作运营和产品更合适。”龚海燕向记者坦承。
“世纪佳缘前期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确立,并且迅速扩大规模,拿到‘在线婚恋市场第一’的金字招牌,并且美国的资本市场相信,它是一个有价值的公司。”李莹分析认为。然而在上市之后,企业最重要的指标就不只是规模,而是利润、效率及用户黏性。
显然,并不是每个创始人都能一直陪着公司走下去。在2012年12月,龚海燕辞任世纪佳缘CEO。
二次创业从置之死地开始
和初次创业的动机一样,龚海燕二次创业前也并没有做严格的市场调研,而是源于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简单需求:去美国面对投资人时英语不好,而在国内报了英语班却没时间去上课。
在世纪佳缘上市之前,投行的人对龚海燕说,上市敲钟的时候,很多的企业创始人都会想到创业数年的艰辛,并在一瞬间控制不住自己,嚎啕大哭。
然而,龚海燕并没有哭,她觉得自己人生中唯一的质变,就是离开珠海的生产线重返校园,然后考上北大中文系。在她看来,无论是创业、公司上市、再创业,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生中的量变而已。在这种量变中,她的创业动机是随性和拍脑袋式的,而这种拍脑袋则是出于自己的需求。
2003年硕士还没毕业的龚海燕因为自己“想找对象”,就拿出3万块钱创立了世纪佳缘。后来,她还让自己的博士老公成为“全职煮夫”,以全力支持她创业。“当时他的薪水比我高,他周围的人都反对他辞职,但是我对他说,如果我创业失败了,大不了我们再出去找工作,还怕找不到工作吗?”龚海燕说。
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往往会经历各种困难:没有用户、成本高涨、员工造反……这些,龚海燕都经历过。但是,她从未因此而焦虑失眠。龚海燕觉得自己的乐观很像她奶奶:94岁的老太太,数年以来一直是十里八乡知名的媒人,如今仍然酷爱用ipad打麻将,尽管人生经历十分坎坷。
和初次创业的动机一样,龚海燕二次创业前也并没有做严格的市场调研,而是源于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简单需求:去美国面对投资人时英语不好,而在国内报了英语班却没时间去上课。然后,“一拍脑袋”,她决定再创业,以满足与她类似的需求。
2013年初,龚海燕租下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华盛大厦的几间办公室作为再创业场所——各大培训、留学机构都在这里扎堆。然而,由于租金昂贵,她只签了6个月的合同。
很多人劝龚海燕低调一些,让一个创业公司太早站在聚光灯下,一旦失败,她自己就成了一个笑话。“我就是要置之死地而后生,让所有人都看着我。何况,失败了又能怎么样呢?”龚海燕觉得,自己并不害怕失去大学毕业之后得到的任何东西,无论她以后再做什么,都不可能再回到噪音弥漫的流水线上去打工,也不会回到烈日之下的稻田里了。
“我可以再去找个工作,我能管市场、媒体,怎么也是个VP吧,我的生活依然继续,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发生,我的失败很快会被忘掉。”龚海燕的创业心态一如既往地乐观。
从轻公司到重公司的考验
在深入教育行业之后,龚海燕才逐步了解到:一对一模式的致命问题是成本过高、利润很低。虽然91外教网并没有开设实体教学点的投入,但服务器带宽、技术人员的工资等,同样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而增加。
表面上是跨界创业,但龚海燕始终觉得,自己的二次创业和第一次创业之间还是有着很多的联系。比如,“都是互联网形态,都是匹配制,都是面对个人消费者。”
如今,龚海燕新创的91外教网已经做了两个多月,用户只有数十个。“后来我知道网上花店roseonly,‘你一生只能送花给一个人’,今年2月7日才上线,一天就有几百单,我就开玩笑说,这个生意应该我做,流量成本很低。”龚海燕笑着说。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已经骑在老虎身上,下不去了。”
龚海燕选择的在线教育,是目前教育行业中最热门的概念之一。记者了解到,91外教网的模式是先招募外籍教师,让他们为中国客户提供一对一的英语教学服务。这一商业模式的优点是省去了场地成本,将教学过程放在了网上,客户学习有一定的便利性。
然而,真刀实剑的创业一开始,还是有很多的事情出乎龚海燕的预料。“以前我觉得91外教网会是个轻公司,然而做了才发现是个重公司。世纪佳缘是会员的自助平台,付费之后,男女双方都是自己联系,推荐对象也是程序推荐,平台企业非常省事。而现在,老师和学生我都要操心。老师的招募、培训、管理是一方面,学生的注册需要前期的营销,注册成功了,还要联系学生,测试他的电脑环境。有时候,学生留一个电话,可能一直联系不上。你跟老师约好了时间,然后跟用户约时间,而用户则完全有可能放鸽子。另外,即使你送他一个免费测试之后,还需要课程顾问去跟进。从测试到付费,还有一个转化率的问题,不可能所有人都付费。然后,用户付费买了课,所有课程上完,收入才能确认。”龚海燕说。
在深入教育行业之后,龚海燕才逐步了解到:一对一模式的致命问题是成本过高、利润很低。虽然91外教网并没有开设实体教学点的投入,但服务器带宽、技术人员的工资等,同样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而增加。
事实上,线上教育的概念很热,但是至今一直没有独特、成熟、创新性的商业模式,业内企业都在探索,91外教网更是如此。
龚海燕坦言:“企业在规模化、商业模式方面,我还有很多问题没想清楚。教育是个比较深奥的行业,包括如何抓取流量,怎么投广告,我一拍脑袋扎进来,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
很明显,龚海燕的二次创业并不轻松,前面有太多的困难和不确定在等着她。然而,向来乐观的龚海燕对此却不以为然:“就是如此,我才觉得那种兴奋、充实的日子又回来了。”
创业观察
二次创业需要理性
当面对“IT和互联网行业,是不是已经不再适合普通创业者”这个问题时,马云坚定地回答:中国的IT和互联网才刚刚起步,充满着机会。
“做实业,最重要的是对机会的把握,一旦发现了一个机会,就要义无反顾地追下去、做到底。但是,创业的成功率很低,最多10%左右,一不小心就成了分母,成为分子的可能性很小。”在金沙江创投合伙人丁健看来,“创业就像玩拼图,创业者可能一开始什么都没看清楚,只找到一个图块,觉得自己有兴趣、有能力,就开始动工了,边拼边找其他的图块,想到哪儿做到哪儿。”
然而对于二次创业,创业者在方向性的选择方面则明显更为理性。“成功的二次创业者,往往会选择在熟悉的领域二次创业。这样,以前成功或失败积累的经验、资源、人脉,都能够继续发挥作用。”雪球财经分析师李莹认为,周鸿 、雷军、陈年等人的二次创业,都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理性地对新项目进行了各种论证和市场调研。
反观龚海燕,二次创业进入的却是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而且可能面临的竞争还很激烈。“91外教网的商业模式,踩上了最热的在线教育交互概念,但是,这一模式还有盲点。首先,一对一如何规模化?其次,在网络上和外国人聊天,如今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你让客户付费,还是要有一套过硬的教学产品;其三,英孚、华尔街英语等英语培训巨头,都有一对一课程,他们的资金实力雄厚,门店也多,新生的在线产品怎么跟他们竞争?”在李莹看来,新生的91外教网面临的挑战是很大的。但是,她也认为,再好的模式,如果没有人去运营也等于零。因此,归根结底,创业者本人还是最重要的。
从在线婚恋到在线教育,龚海燕就像一个玩着拼图的小孩子,从自己生活中看到一个机会,就会马上执著地动手。而当她无法再从这个游戏中找到兴奋的感觉时,她会选择全身而退,继续寻找着新的拼图。
跟龚海燕有着相类似创业感觉的,应不在少数。比如联众创始人鲍岳桥也曾表示:“被聘为CEO的我成了职业经理人。那时候的工作令我头疼,我从这份工作里找不到成就感,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然而,鲍岳桥的选择与龚海燕不同,他离开创始企业后转身做了天使投资人,理由是他喜欢研究产品、研究新商业模式,却不愿再做一个公司的老板。但是,他也承认,现在做事情有激情,也有成就感。但“唯一的缺憾是,一个项目成功之后,我的成就感会比直接创业少很多”。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