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德声明中透露,预期在本月底发布针对瑞德西韦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开放标签研究的结果。
以下为吉利德声明原文:
关于吉利德科学关于瑞德西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在中国的研究数据的回应,吉利德科学的声明如下:
美国时间2020年4月23日,吉利德科学全球首席医疗官Merdad Parsey博士代表公司发布如下声明:
“今天,世界卫生组织(WHO)网站上过早地发布了中国第一个临床研究的信息,该研究评估了在研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中的使用。这一信息已经被删除,因为研究人员并未许可公布结果。此外,我们认为那篇文章包含了对研究的不恰当描述。由于入组率低,该研究被提前终止,因此,它的数据不足以支撑有统计意义的结论。就其本身而言,该研究结果是非结论性的,尽管数据的趋势提示了瑞德西韦的潜在受益,尤其是在早期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我们获悉现有的数据已经提交用于经同行评审的发布,近期将会看到这项研究的更详细的信息。
这项在中国进行的试验的结果,以及4月10日发表的对危重患者的同情用药队列研究的结果,为瑞德西韦提供了越来越多但仍非结论性的数据。瑞德西韦是一种未经批准的在研药物,其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多个正在进行中的三期研究将提供额外的数据,以确定瑞德西韦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药物的潜力。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明确使用瑞德西韦的治疗对象、治疗的启动时间以及持续时间。这些研究有的已经完成初级分析所需的全部入组,有的按照计划即将完成入组。
我们预期在本月底发布我们针对瑞德西韦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开放标签研究的结果。这是一项随机的临床试验,已经完成全部的患者入组,研究将比较使用瑞德西韦5天或10天后的治疗结果和安全性。我们预期在五月底获得对中症患者的开放标签研究数据,该研究将对比患者使用瑞德西韦5天、10天以及接受标准治疗的结果。我们预计,五月底还可以获得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进行的瑞德西韦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的数据。
我们感谢中国研究人员所做的工作,感谢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同事和合作伙伴的持续努力,帮助我们了解瑞德西韦作为这一破坏性疾病治疗药物的潜力。全球卫生界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达成的巨大合作使我们可以迅速产生数据,推动了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自然史的认知,并加深了我们对瑞德西韦对这种疾病治疗的潜在作用的了解。”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东芝社长车谷畅昭表示,“在采取措施减轻感染风险的基础上,生产、服务、物流相关基地将正常运转”。
东芝称,鉴于当地新冠确诊者持续增加,冀尽可能减少人际接触。东芝将更改原定于东京奥运会和残奥委会期间休假、5月7日以后节假日和年假等的时间来抵消停工的假期。
东芝曾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也是日本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业务领域包括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社会基础设备、家电等。
但近年来,由于财务造假、投资失败、经营不善等原因,东芝身处财务困境。2017年3月,东芝的美国核电子公司西屋电气破产,沉重打击了东芝的资产负债表,促使东京证券交易所将该公司股票降至东证二部交易,理由是资本不足,东芝被迫筹集资金以避免退市。
此后,东芝展开一系列资产剥离、裁员和股票回购动作。包括全面收缩其能源业务,退出美国液化天然气业务等,并将电视业务子公司出售给中国海信,个人电脑业务的80.1%股份出售给夏普。旗下重要的东芝存储器业务也出售给以美国贝恩资本为主导的”日美韩联盟”,东芝继续持有该公司近40%的股权,仍是最大股东。东芝存储器于2019年10月起正式更名为铠侠,目前为全球第二大NAND闪存供货商。
近年来,东芝业绩得到一定恢复,在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上一个财年中,东芝不计入特殊项目的营业利润超过1500亿日元(约合98亿元人民币),高于上一财年的约800亿日元。
对于疫情对业绩影响,此前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车谷畅昭表示,预计于5月份披露上一财年业绩时宣布当前财年的营业利润目标,当中可能会计入潜在的一次性损失,包括与新冠病毒大流行相关的损失以及持续进行的业务重组相关成本。
对于东芝停产,市场还关心是否会波及到铠侠的闪存生产,造成NAND闪存供应出现波动,价格暴涨。根据存储控制芯片商群联的确认,当前日本东芝与铠侠已经是两家不同的公司,后者与停工没有任何关系,因此不影响闪存产品的生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英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创办的维珍轨道(Virgin Orbit)航天公司主要致力于开发将小型卫星送入太空的运载火箭,但公司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改变了发展方向:维珍轨道开发了一种新型医疗设备,能帮助医护人员治疗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公司希望在获得美国食品及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必要批准后,能大规模量产这种新设备。

维珍轨道公司发明的设备可以帮助人们在呼吸困难时获得急需的氧气。这台机器会自动将所谓“便携氧气袋”(ambulatory bags)中的空气压入患者的肺部。在紧急情况下,急救人员通常会会手动挤压袋子,将急需的氧气泵入患者的肺部。而维珍轨道公司的想法是,其开发的新型机器将自动为那些需要氧气但尚不需要连接呼吸机的病人自动输送氧气。这样就可以为最需要的人腾出呼吸机,也可以为急救人员和医护人员腾出宝贵时间来治疗危重病人。
维珍轨道公司特别项目副总裁威尔·波莫兰兹(Will Pomerantz)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有很多工程师,也有优秀的工厂和加工设备。”
维珍轨道在联系了加州呼吸机协会Bridge Ventilator Consortium之后,开始专注于制造出这样一种尽可能简单、尽可能快、尽可能便宜的设备,从而填补卫生保健系统的短缺现象。最终公司设计出这种自动泵,并开始使用位于加州长滩工厂里的已有材料和工具来制造设备。
波莫兰兹说:“我们基本上是从零开始,造出了一种用可靠方式挤压便携袋的简单装置。”该设备所提供的功能与麻省理工学院制造的设备类似,但波莫兰兹表示,维珍轨道所制造的机器基本上是公司独创的。
由于维珍轨道公司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国国防部签订了合同,该公司在加州的业务被州政府定位必须业务,仍然照常开放。通常情况下,该公司主要专注于开发名为LauncherOne的新型火箭,火箭的设计目的是将洗衣机大小的卫星发射到近地轨道上。LauncherOne火箭将从公司一架名为Cosmic Girl的波音747飞机机翼下点火起飞。维珍轨道计划在今年进行首次测试发射。
虽然公司员工仍在工厂现场工作,为LauncherOne的首次试射做准备,但一旦维珍轨道公司生产的新型机器获得FDA的批准,其他员工也将开始批量生产这种新的医疗设备。维珍轨道表示,他们有一个由机械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组成的天才团队在研发这款设备。“一个不错的收获是,我们发现我们的一些员工在职业生涯早期涉足过医疗设备,”波莫兰兹说。“所以他们对一些术语和行业关注的不同规范更加熟悉。”
维珍轨道公司并不是目前唯一一家转向制造医疗设备的公司。由于新型冠状病毒造成美国各地医疗机构设备短缺,戴森、特斯拉、通用汽车(GM)、福特等公司都已经承诺大规模生产呼吸机等关键医疗设备。维珍轨道公司的计划是在疫情需要的时候生产这些设备,但公司并没有进军医疗设备业务的长期雄心。“我们希望尽快把这些东西送到医院,度过这场危机,然后继续制造火箭,”波莫兰兹说。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