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Oatly」官方宣称该轮融资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新一轮的业务拓展。但消息显示,此轮融资很有可能是为其IPO准备。其今年2月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公司正在考虑与高盛合作,推进IPO进程,上市地点为伦敦或纽约。
「Oatly」成立于1994年,目前产品包括燕麦饮料,燕麦粥和冰淇淋,现已在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0多个地点销售。作为燕麦奶代表品牌,「Oatly」在新市场的推广中思路明确:即采取 toB、toC 结合的打法。
一方面,在品牌推广思路上,「Oatly」着力塑造自身“健康、时尚”的形象,适应最新的健康饮食和素食主义浪潮,在全球范围内激发环境保护主义者和健康生活方式倡导者的消费热情。
另一方面,在品牌推广渠道上,「Oatly」依托“BToBToC”的模型展开:品牌往往选择先在新市场中的小型或连锁咖啡店上架“咖啡大师”产品,依托庞大的咖啡市场和重视的咖啡客户打开市场知名度,再入驻商超进行销售。
这一模型已在美国市场中得到了成功验证:在进驻美国多家精品咖啡馆的两年(2017年-2018年)中,该公司的收入从150万美元增长到超过1500万美元,铺设销售点从10家激增到2500家咖啡店和1500家杂货店。
在大举进入“最大的牛奶进口国”中国销售后,2020年4月,「Oatly」官宣入驻星巴克,在其中国各地的商店中提供了一种新的基于植物的食品和饮料午餐菜单,这也是Oatly迄今为止在亚洲最大的合作伙伴关系,并有望在今年为「Oatly」带来更大的销售跃进。

「Oatly」品牌产品:包括燕麦饮料,燕麦粥和冰淇淋
在植物奶赛道,更早进入市场的创业公司们具有杰出优势。在百事可乐(PepsiCo)旗下桂格(Quaker) 在2019年初停止了仅推出一年的燕麦饮料线后,植物奶赛道正式成为了初创公司的舞池。当前市场中值得关注的明星创业公司还包括:燕麦奶公司「Califia Farms」和豌豆奶公司「Ripple Food」,前者已从包括卡塔尔投资局, 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和淡马锡处筹集了超过2.25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超过8亿美元。
在讨论植物基市场时,植物奶和植物肉是两个核心话题,前者起步更早,后者势头更猛。在北美市场,植物基牛奶的销量已占整个牛奶类别的13%,家庭渗透率达到41%。
据Data Bridge数据,到2025年,乳制品替代食品仍将保持高达9.2%的年复合增长率。而植物肉类的销售额尽管仅占整个肉类类别的2%,其细分市场销售额却在2018年至2019年间同比增长了10%,有望吞噬2700亿美元的美国肉类市场。
有投资银行家指出,更多的增长机会意味着更强的估值和市场预期,这也是「Beyond Meat」能作为“植物基第一股”快速走向上市并承担高估值的重要原因。

Beyond Meat的股票在开盘之日飙升至创纪录的高位,创下了自2000年以来美国最大的IPO发行记录
作为植物基市场可见的下一个上市企业,「Oatly」也将自己的上市预期对标「Beyond Meat」:后者于2019年7月在纽约纳斯达克上市,首个交易日结束时股价上涨163%,目前市值超过70亿美元。「Oatly」此轮引入的领投方黑石也是「Beyond Meat」的重要资方。
行业对Oatly的上市高度看好。作为拥有全球市场份额的公司,「Otaly」在市场布局上远远优于「Beyond Meat」,后者上市时仅仅拥有美国市场。就规模而言,「Oatly」在2019年时收入已是Beyond Meat的两倍,业绩报收2亿美元,并计划到2021年翻一番,另有Mergermarket的消息人士称,「Otaly」已连续三年实现了三位数的年增长率。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2017 年 10 月,北卡罗莱纳州的「Barvecue」,由 Lee Cooper 和 Zack Werner 共同成立。该公司提供了熏制的人造肉产品,并把该系列产品称为“pulled pork”。“pulled pork”由小麦、甘薯和大豆蛋白粉制成,可以冷冻出售,并配有烧烤酱料。
与其他人造肉产品不同的是,该公司主要提供的是烧烤类产品,旨在使素食主义者,也可以品尝美味的烧烤。此外,「Barvecue」还表示,公司的目标客户不仅仅为素食主义者,它也希望赢得肉食主义者的关注,为他们提供不一样的烧烤体验。
Pulled BVQ 是「Barvecue」的一种产品,在搭配 BBQ 酱后,通过熏烤,由手工制作而成。它适合用于制作经典的烧烤三明治,或者加在主菜中食用。Naked Pulled BVQ 是另一种产品,这种产品中没有添加酱料,消费者购买后,可以自行搭配喜欢的酱汁或调味料,来制作三明治、披萨,或者用来炸玉米饼。
食品质量是「Barvecue」着重关注的一部分,该公司的产品不含有任何添加剂、色素、香料和甜味剂,也不会添加 GMO(转基因生物)或者氢化油,从而为消费者提供美味、优质的植物性食品。据了解,「Barvecue」还是植物性食品协会(PBFA)的成员之一。
目前,消费者可以选择在「Barvecue」的官网购买产品,或者去离自己较近的线下实体店,挑选所需要的食品。

「Barvecue」官网
自成立以来,「Barvecue」热衷于慈善事业,以回馈社会。它会选择符合公司文化的非营利组织,提供帮助和捐赠善款。如今,该公司已经帮助了一些社区、无家可归的孩子们、自闭症儿童和一些农场等。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纯素食烧烤的业务正处于一种增长趋势。Beyond Meat 最近推出了限量版的炊具套件,Lidl Germany 于今年初推出了一项业务,用来开发纯素食的烧烤产品。
对于新一轮融资的资金,「Barvecue」将用来继续发展公司的业务,但是具体的细节尚未披露。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2019年人造肉公司 Beyond Meat 在纳斯达克上市并成为人造肉第一股,再次激发了国内资本市场对于人造肉概念股的投资热情。随后香港植物肉品牌OmniPork在淘宝造物节公开亮相,国内人造肉初创品牌珍肉推出首款人造肉月饼,奏响了2019年人造肉导入中国市场的序曲。

2020疫情得到控制后,人造肉行业加速在中国的市场化节奏,各类产品密集上市:肯德基以1.99元5块的推广价预售“植培黄金鸡块”,星巴克推出包含5款“星善食”主义午餐,拉面说推出植物肉意面,喜茶跨界卖“未来肉汉堡,甚至李佳琦和罗永浩也在直播间为金字火腿的植物肉产品倾情带货。
这些商品绝大多数都会以短平快的方式销售一空:肯德基的植物肉鸡块仅售卖几天;用户留言喜茶的未来汉堡开卖即售罄;金字火腿的股价也搭着直播带货的顺风车收获涨停。
对于目前的中国市场,还没有任何一种稳定且较为成熟的面对消费者的人造肉产品,打上“未来”标签的人造肉,正在网红化。
一位人造肉行业从业人员告诉PingWest品玩,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人造肉产品多为合作的原料加工类制品,主要是以大豆蛋白或者豌豆蛋白为原料,通过挤压成型、拉丝,再经过调味料加工制成,其口感和味道很像肉,但由于技术水平实际上存在很大差距。
“只要你花钱买过一些人造肉产品,都不难发现大部分产品都被吹过头了。”这位行业人士表示。
PingWest 品玩记者去购买了喜茶近期推出的“未来肉汉堡”。与微博上网红博主推荐的“口感几乎与真肉几乎没差”、“热量减半”、“很juicy”不同,这份只有半个手掌大、卖相与宣传照极其不符、口味偏咸胡椒味较重、且要价25元的汉堡着实让人感觉有些不值。
一些消费者也表示踩雷,这份顶着“未来肉”标签的汉堡不仅缺乏诚意,微波炉加热的草率方式也是对口感大打折扣。
喜茶的这份人造肉产品从推广开始就并不如前期的一些爆款产品一样得到关注甚至制造热点,但是对于一家追求内容的网红品牌来讲,“人造肉”的噱头已经足够喜茶打造好几个产品故事,还能以此成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喜茶之前,奈雪的茶也推出过三款人造肉快销西餐产品,价格高,口感差是通病。不过对于这些网红品牌方来讲,他们在乎的是抢占市场,与持续性输出创新产品,人造肉恰好自带科技内容属性。因此品牌方目前并不在意产品质量,也不在乎人造肉这块‘肉’到底有多少技术含量。”行业人士向PingWest品玩阐述。
就市面上形成的这股人造肉产品热潮来看,人造肉制造商与品牌联名,从线下餐饮以及线上零售渠道售卖是目前开拓市场的主要手段。人造肉制造商需要各种机会培养国内市场进入消费者视野,品牌商家需要做出吸引消费的内容产品,两者彼此需要。
不过这股市场化热潮的节奏,对于人造肉行业来讲或许应该慢一点。
目前大多数人造肉品牌是通过背靠上游大企业和外部技术支持的方式实现商业化进程。
而较于如今已经相对成熟一些的美国人造肉市场,产品投入市场依赖于技术研发和供应链的推进,这也是大多数公司早期市场化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而国内人造肉市场显然在试图越过这一阶段,先行占领市场。
“国内人造肉市场刚起步,大家都很谨慎,走在前面的企业确实能够先一步在消费者心中占据地位,但也意味着同样大的栽倒的风险。”行业人士向PingWest品玩透露:“目前行业里已经有声音反馈一些企业过度抢占市场,概念大于技术,甚至出现‘唐僧肉’。”
“唐僧肉”可以理解为不合格的人造肉产品,其主要通过压制和后期调味加工制成,对于初次接触人造肉产品的消费者来讲,无论从风味还是口感上,都会留下不太好的初印象。噱头大于品质仍是人造肉行业目前的主要问题。
而对于受访者所提到的行业内抢占市场的现象,除了各大人造肉创业公司与线下餐饮、品牌联手推出产品以外,也有人造肉制造商开始布局品牌加盟店。比如Starfield星期零推广的“青苔行星”植物肉未来餐厅的计划。Starfield星期零是2020年国内人造肉创业公司融资最多的企业。
据其介绍,“青苔行星”主打人造蛋白的素食菜品,希望从饮食习惯与消费方式探索年轻消费者的接受度,其在营业初期也引入了从香港购入的Impossible Foods的汉堡,70%的顾客并非素食者。这种加盟方式的加盟费为12万起。
对于刚起步的人造肉市场和投资者,这或许是比较冒险的行为,尤其是在技术还未稳定,产品尚未得到肯定的情况下,更不用说用这种方式推广真正的人造肉。受访的行业从业者认为:“如此加盟还未到火候,除了能更快的收到钱以外,可能并起不到额外的作用,对于整个行业来讲也不是健康的发展状态。”
一场没有硝烟的人造肉暗战正在行业内进行,无论是通过线上零售,还是线下餐饮吸引商家深度合作以外,国内的人造肉制造商正在利用各种机会分食国内市场蛋糕。
然而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讲,“人造肉”仍然处于小众圈层,绝大多数消费者仍不能将其与机械化压制的“素鸡”划分,如何培养消费者从“结构分子和提取蛋白合成”的技术层面认知人造肉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此同时让人造肉被更多人吃到,也是一大难题。除了人造肉的生产成本高居不下,与国外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不同,国内消费者更注重口感与品质。而目前市面上的人造肉产品多以汉堡、热狗、意面等西餐为主,或者是节日类的特殊食品。
整个人造肉行业看似处于所谓风口期,但实际上又没有那么大的“风力”,因为最终还是要看人造肉产品本身。
无论是星巴克价格在59-69元不等的人造肉系列套餐,还是喜茶25元的未来肉汉堡,除去价格硬伤外,这些产品始终无法让消费者吃出足够的美味和幸福感,口感廉价、低性价比是目前绝大多数试验者的反馈。
人造肉的确很可能成为肉制品的一个重要补充品类,但在技术、标准、供应链等方面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人造肉制造商们都需要踏实一点。与其不断推出网红化的联名商品不断消耗消费者的新鲜感,投入研发才是本职。而那些盯着人造肉想要用未来科技感制造噱头的品牌商,也应该更为消费者负责,毕竟同样的价格买一个真肉汉堡它不香吗?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不久前,由百胜中国运营的肯德基中国上线植物蛋白鸡块产品。
百胜中国此时推出人造肉产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在2019年下半年,人造肉产品已经开始在国内宣传和发售。在当年举办的第二届进博会上,人造肉供应商Impossible Foods携人造肉汉堡首次亮相中国。此后不久,奈雪的茶以及天猫、饿了么平台,纷纷推出由国内供应商生产的人造肉产品。
而一个多月前,星巴克已经开始在中国门店销售植物牛肉餐品。近日,雀巢公司表示,将向中国工厂投资1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7.3亿元),计划在天津设厂生产人造肉产品,并将于今年年底推出。餐饮公司之外,迪士尼也已在其主题公园中推出人造肉汉堡。
目前,百胜中国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贝尔三个国外快餐品牌在中国大陆的独家经营权,还有三个中餐品牌小肥羊、东方既白、黄记煌,外加咖啡品牌COFFii & JOY。
中餐、西餐产品之外,百胜中国意图扩展其创新食品产品线,Beyond Meat年初登陆中国市场成为了它的机会。
百胜中国的扩展战略还体现在其门店新增计划上。百胜中国近日称,未来数月将在中国小城市开更多的必胜客和肯德基门店。百胜中国CEO屈翠容表示,公共卫生事件提高了外卖业务的比例,让公司看到了扩展机会,尤其是四、五线城市,那里的西餐选择较少,竞争对手也较少。
截至2020年3月底,百胜中国在1400多座城市拥有9295家餐厅,它计划今年在中国新开850家门店,第一季度已经开了179家。
值得注意的是,百胜中国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来自肯德基、必胜客的营收均出现同比下降。
彭博跟踪的19位分析师中,15位予百胜中国“买入”评级,4位予“持有”评级。平均目标价为53.84美元。
6月1日美股收盘,百胜中国收涨1.36%至46.97美元,总市值为176.61亿美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
当前,LIVEKINDLY Co.已经在植物基食品领域进行了两次投资:1. 它持有南非食品公司 Fry Family Food Co. 的多数股权,这家公司主要生产素食汉堡、素食鸡肉及素食海鲜;2. 投资了德国初创企业 LikeMeat,这家公司主要制造植物基鸡肉产品。
从这些投资可以明显看出,LIVEKINDLY Co.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植物基食品的布局,它还将继续这样的步伐:据路透社报道,LIVEKINDLY Co. 已经与亚洲的一个合作伙伴签署了协议,并将与另外两个美国合作伙伴签署协议。
获两亿美元融资,「LIVEKINDLY Co.」要从素食新闻网站转型植物基食品公司除了上文提到的媒体业务和植物基食品业务,LIVEKINDLY Co. 还持有豌豆蛋白生产商 Puris Holding 的少数股权。在新闻稿中,LIVEKINDLY Co. 表示,自己已经是植物基食品市场中唯一拥有和经营整个生产价值链的公司。
此次合并的有趣之处是 LIVEKINDLY Co. 整合了一家专注于植物基领域新闻的数字媒体平台,不难想象,未来 LIVEKINDLY Co. 可能会利用媒体平台来提高自己投资组合公司的品牌认知度和行业影响力。
在团队方面,LIVEKINDLY Co. 的 CEO Kees Kruythoff 曾任联合利华北美公司总裁,领导团队还包括雀巢的老将以及食品行业资深人士。Blue Horizon 的支持也同样重要,Blue Horizon 已经投资了数十家替代蛋白企业,在相关领域资源雄厚。Kees Kruythoff 表示,作为媒体的 LIVEKINDLY 一直在围绕着素食生活和植物基产品生产内容,而现在,它要做的不仅是创造意识,更要创造解决方案,希望能将媒体平台与产品销售结合起来。
美国媒体评价道,随着替代肉市场的竞争升温,公司想要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这样的整合与重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