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里的大学肄业生-蜗牛派

孵化器里的大学肄业生

6月9日,成都市成华区龙潭总部经济城大学生创业园内,工作人员正在与各大高校的专家联系。“我们正在筹建一个50人左右专家库,作为园区内创业团队的智囊团,帮这些创业者们出点子。”

龙潭大学生创业园成立于2009年,主要吸纳创业方向为装备制造、网络技术、机械设备等方面的大学生创业团队。

在入驻园区的大学生创业团队里,有一个特殊的“大学生”—杨震,他甚至都没有拿到大学学位证。“要感谢园区在关键时刻拉了我一把。”

为了创业,他与学位失之交臂

8年前,杨震是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对抗专业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当时,以他为主的团队承接了一家公司的“可移动网络电费集中抄表系统”项目研发。按照最初计划,当年5月初就能完工,但因数据库比预想的要庞大和复杂得多,甲方公司主动提出在原定的10万元劳务费基础上翻倍,但要求他们“必须确保质量”。

研发期间,老师打来的一个电话让杨震陷入两难—和甲方签订的合同要如期完成,势必耽搁毕业答辩;返校参加答辩,又会影响项目研发进度。权衡再三,他一咬牙做出抉择—放弃了学位证。

最终,他们研发的系统通过审核,杨震却与学位失之交臂。得知此事后,甲方负责人找到杨震,二话不说掏出30万元的支票放到桌面上。

随后,在母校旁的写字楼,由杨震任总经理的成都炎兴科技有限公司挂牌。从无线针孔摄像机研发、数据采集卡研制、429芯片研发等小业务开始做起,经营收入勉强能支撑团队生活费。

但后来的一笔“剧场舞台PLC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订单却让公司陷入困境。从“电子系统”跨界研发“机械控制系统”,虽然最终取得了成功,但前期的试验,几乎花光了订单的260万元收入,相当于“颗粒无收”。

入驻创业园,肄业大学生同样有机会

此时,公司所在办公室正面临续租,在每年近30万元租金的基础上,出租方还提出要提价。就在杨震犯愁的时候,报纸上的一则消息吸引住他的目光—“大学生创业项目,可免租金入驻。”

这是一则关于龙潭大学生创业园优惠政策的报道,报道称,入驻园区后,创业团队第一年能够获得100%的租金补助,第二年为50%,第三年为30%。杨震立马打电话咨询成华区团区委,在确定消息属实后,他按要求提交了项目方案,很快就接到了参加答辩评审通知。

但评审之前,杨震心里惴惴不安:“我连大学学位证都没有,政府部门会不会从这方面把我的资格卡下来?”成华区团区委负责人的话给了他信心:“请相信我们一定会客观公正评审。”

3周后,杨震的项目被确定为入驻项目。惊喜万分的杨震蹬了40多分钟自行车赶到园区,看到的是创业园计划给公司提供的近2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比过去的地方大四五倍!”杨震说。

2010年5月,“炎兴”入驻龙潭大学生创业园,此时公司共有30多人,大部分都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师弟。“现在想来,如果当时没有创业园的支持,我的创业路可能就终止了。”

园区帮扶,扩大企业规模

入驻大学生创业园后,杨震的业务量不断提高,从入驻到年底,半年多就实现产值800多万,成为舞台机械控制系统的标杆。

除了租金优惠外,创业园还能帮助团队申请到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提供1万元的创业补贴及创业人员的社保补贴。“虽然这些钱的额度不是很高,但对我们创业者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杨震说。此外,创业园还利用所处的龙潭工业园的装备制造等产业优势,为入园团队“拉客户”。

这些“利好”,给了杨震更大的发展信心。他重新成立公司,将已经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57%的舞台控制系统业务剥离出来独立经营,而沿用“炎兴科技”名头的原班人马则在杨震带领下,重新开始专心于技术研发。

这一次,他们选定的研发突破口在“PLC控制器”。杨震介绍,我国采用的PLC控制器95%都靠欧美进口,国产的寥寥无几。经过一年多的研发设计和改进,2012年初,杨震团队研发的5台PLC先后获得试用企业好评。

成果是出来了,但“叫好不叫座”—由于杨震的公司籍籍无名,产品推销难以打开局面。最终,在创业园组织的一次集体考察活动中,杨震与中船重工接上了头。通过多次洽谈,中船重工注资512万元占股51%,将杨震的公司收归名下。

如今,中船重工(成都)炎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已经成为主营船用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核心单位,先后参与多项国家863重点计划项目研发。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