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邦: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业平台-蜗牛派

马海邦: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业平台

马海邦: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业平台 创业人物 第1张
 

  20年前。西北。河西走廊。油城玉门。

  汉子一声太息,眼前的日子,也是以后的岁月,食之乏味,早已看穿。放下一纸辞呈,作别三年教书生涯,大漠男儿不再犹豫,头也不回,向东南方向疾驰而去,去寻那江南水做的女子。

  是为爱而生奔向文君的司马相如,是壮志满怀不能寄托的月下韩信,也许,还是块垒难舒遁逃他乡的边塞单于。

  从此,告别大漠孤烟直,告别大块吃肉,告别大碗喝酒,告别醉生梦死。从此,拥抱爱情。从此,开启一片属于自己的宏大壮阔的江湖。

  20年后。东南。杭州。

  马海邦已是杭州枫惠科技、“5050计划”加速器、六和桥、独角兽、不死鸟等众创平台和孵化器的创始人,是“浙江省十大天使投资人”。他创办的“六和桥”是国内最著名的众创空间之一,他掌管着两家基金,在他孵化投资的公司中,估值1亿元以上的公司超过20家。

  当年威武雄壮的西北汉子,如今敦厚儒雅,说话间,略带乡音,不疾不徐。20年前那次决绝的选择,似乎是宿命的指引:西北的家中至今还保存着他中学上学时用过的闹钟,钟面上,一桥飞架钱塘江,六和塔巍然矗立;他推崇“六和精神”,将面向无限江景的沟通路演之地,命名为六和桥;海邦这个名字,竟然也暗合他正在做的事——帮助海外创业者。

  但所谓命定,终究是一种假说。若从马海邦信守的“六和精神”中找到他闯出一条生路的蛛丝马迹,却是极有说服力的:戒和同修,人人平等;身和同住,不分你我;口和无诤,言语和谐;意和同悦,志同道合;见和同解,建立共识;利和同均,均衡分配。

  成功,显然是一场修炼。

  专注

  马海邦深度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和自身的优缺点后,坚定不移地再一次投身到高科技行业。

  开始,总是很艰难。

  彼时的杭州,没有本地资源,想找份稳定的工作很难。马海邦在杂志做过策划,也在高新企业做过行政主管。而一段外企高强度、大压力的工作激发了他的创业热情——完全可以自己干。似乎是那家高科技企业的外国老板给了他灵感——老外副业是收旧家具,简单处理之后,出口到国外。副业的收入远远超过正经的主业,马海邦第一次明白一个道理,商业就是商业,要因时而动。

  “当时只要有点心思,随便弄几台机器,制造点袜子鞋子什么的,也能很快致富。”但马海邦始终认为那不是他的方向。

  2000年,到杭州的第5个年头,马海邦决定自己创业。找了几个合作伙伴,选择高速摄像抓拍为创业项目,技术非常先进,觉得凭着自己的勤奋,做成事完全不费吹灰之力。但在风险投资面前,因为股权利益,合作团队两次内讧,分崩离析。

  在国家提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背景下,马海邦深度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和自身的优缺点后,坚定不移地再一次投身到高科技行业。

  2004年,马海邦成立杭州枫惠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成为杭州最早从事科技中介服务的那批人。在科技咨询市场被政府事业单位垄断的年代,马海邦是不多的异类,但他茁壮地生存了下来。遗憾的是,高新区34家上市企业,枫惠咨询服务过的有31家,但没有和任何一家的成长绑定在一起。

  善于反思总结的马海邦后来成立了杭州枫惠投资管理公司、杭州枫惠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机构,在初创公司的早期就开始介入,除了基础的咨询服务、还涉及技术转移、资金和人才的支持。

  十几年,投身于科技服务,创办杭州最早的民营科技服务机构,坚持到创业创新站上风口。因为创业,马海邦经常殚精竭虑,夙夜难眠。但无论何时,他的身后始终有着一个不离不弃的江南女子。

  经验

  看人准,看项目准,敢投资。如何准确判断项目和团队,马海邦有他自己的一套。

  米趣,马海邦发掘的第一个“5050计划”加速器项目,成功令人瞩目,现在自身也成为了一个孵化平台。

  脉恩多能科技,通过软件和传感器,不用改造终端硬件,就能使得建筑用电节约百分之四十,无论家庭、经济型酒店、还是智能型城市建设都有极大的节能效益。孵化几个月后,项目的市场估值达到6个亿。马海邦认为发展速度太快,说服团队把扩张速度放慢,夯实基础。

  最近的一个项目,来自两个美国海归,项目适用于全球华人的海外自由行,只要下载“易途吧”app,在国内就可以完成海外接机、车辆提供、导航等几乎涵盖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对接。在其他投资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马海邦把项目引入“5050计划”加速器,并在“六和桥”平台进行路演。目前有20多个国家的华人在使用,估值超过1.5亿。

  如何准确判断项目和团队?马海邦有他自己的一套。

  首先,要看动机。创业者创业动机是什么?不一定要高尚,但一定要有责任意识,使命意识。

  很多技术高手、大学教授也不太适合领导公司走向成功。马海邦分析说,这类人群因为自己学术发展顺利,社会地位高,很容易将做单一管理的心态导入公司管理,公司管理呈现“家长制”做派,造成公司文化僵化。但创业就像是北方人做拉面,有能力让面和水共济,才能做出一碗劲道的好面。“机器面,能好吃吗?”

  要善于在沟通交流中观察。“听取他对项目的看法,担当态度,看他的描述对我产生的影响力。那些描述不清的项目,肯定不靠谱。”

  还要看创业者是否有野心和狂妄的志向,太平淡的人做不好事。只有野心,没有真诚也不行。“一个人是否真诚很重要,沟通的过程马上能感受到。”

  至于团队,有一个核心就行,不需要有太多的牛人,要的是追随者。股权结构中,一股独大是好事情。核心一定是一个复合型人才,有技术大牛才有坚实的基础,但光有忽悠的口才,没有跟班,没有团队支持,也不行。单一的技能,必败无疑。

  项目选择主要看趋势,看能否提高生产力。项目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要符合人性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能改变不合理的产业模式、产业文化和管理手段。“前瞻性的能造福人类的项目,一辈子能做一两个就不错了。”马海邦说,“眼下就有这样一个跨境支付的互联网项目,这个项目可以把美国的钱搞到中国来,极大地促进金融改革,已经引起了央行和相关机构的关注。”

  收获

  他作为天使投资的初创企业有70多家,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企业“长势良好”,浮盈至少超过3亿元。

  十年一剑,一剑光寒。

  2013年,经过多年的历练和积累后,一切水到渠成。马海邦联合高新区(滨江)创办“5050计划”加速器,面对海归创客,通过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人才、技术,市场、资金”为初创企业提供方方面面的帮助。加速器孵化出米趣网络、脉恩多能科技、协能科技、万辰机电、维灵信息等近20家估值超过亿元的高新企业,有一家企业在短短的时间里估值超过25亿。

  帷幕一旦拉开,闪现在眼前的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戏。

  为服务“5050计划”加速器,马海邦创立了“六和桥”投融资平台。每周四下午,“六和桥”都会推送3—5个精选创业项目路演,后来发展到通过视频和美国硅谷对接进行路演。近80期“六和桥”沙龙,累计促成投融资额超5亿元。这个平台于去年纳入首批国家孵化器管理体系。

  去年5月,马海邦推出“独角兽”众创科技孵化器,将孵化项目方向锁定在互联网、IT技术领域。所谓“独角兽”,是十亿美元市值级别初创公司的代名词。

  今年1月初,紧邻浙大紫荆港校区的“不死鸟”众创平台成立。这次,马海邦把“不死鸟”的项目孵化方向定位在大健康领域,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中医药开发都是关注重点。

  刚刚推出的“六和桥”众筹平台则是马海邦设计的创业平台生态链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所有的生态链建设都是围绕新经济高科技展开的,”马海邦说,“如果还是纵容传统制造业破坏式发展,如果沿海最聪明的人都在做很低端的事,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马海邦认为,劳动力价值提升和产业腾笼换鸟,解决产业发展对人类对环境的伤害,才是杭商战略关注的方向。而众创空间和孵化器,能加速完成这个过程。尽管全民创业的提法褒贬不一,但他认为舆论的方向引导值得提倡,“让这个国家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敢于创业、乐于创业,不沉迷于游戏、追星,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正是这种情怀,让马海邦拥有独特的视角。迄今为止,他作为天使投资的初创企业有70多家,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企业“长势良好”,浮盈至少超过3亿元。

  也许,情怀才是马海邦这些年能坚持下来并最终无往而不利的原因。

  未来

  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业平台,在滨江做出一个杭州的硅谷并非遥不可及。

  去年年底,马海邦拿到了省政府的天使投资基金,将在全省范围内投资。发展超乎想象,但马海邦很冷静,并不想在全国复制目前的成功模式。

  “到处扩张是其他资本追求的事,我没这个兴趣。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精耕细作,像打造名牌大学那样打造目前已有的领域和空间。我的最终目标是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业平台,让初创企业成长速度更快、更好、更纵深。”

  马海邦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未来,他想在(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以海创基地+六和桥为基础,在六和路两侧,六和塔对面,开展区域性创业生态圈建设。

  一个“六和桥创业生态示范区”很快将横空出世,这个示范区将联合东信、中控这些区域内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运用他们的渠道优势和技术优势,在其产业上下游进行创新孵化。当上市公司的资源和渠道被导入后,可使用配套的创新创业资金将超过100亿,创业者、投资人、孵化平台将不再是孤军奋战,“各种创业形态都将找到归宿,每个追求发展自我的人都将在那里找到他自己的位置。”

  在马海邦眼中,这个生态示范区的现实模板就是美国硅谷。“硅谷并非不可复制,在滨江做出一个杭州的硅谷并非遥不可及。”马海邦举重若轻地说。

  他有一种内外兼修的气质,当他出现时,那种气质扑面而来,只有一种表达:相信我,没错的。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