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如何走出亏损困境?-蜗牛派

民营医院如何走出亏损困境?

【编者按】本文主要对亏损民营医院的可行转型路径进行探究。

本文来源看病宝典作者苏芽;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如今,社会办医可谓热火朝天,各路资本纷纷涌入,特别是产业资本、基金风投、大牌医生抱团以及诸多跨界资本热情高涨,内资、外资、合资医院不断涌现,这无疑是件好事。

然而,市场从来都是,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那些早期进入民营医疗市场的资本和老板们,不少人即便没哭也笑不出来。存量民营医院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正在忍受亏损的煎熬和折磨,尤其是备受争议的某系资本和各地散兵游勇的个体老板。

据掌柜所知,这些民营医院日子之所以不好过。一是医院品牌历史槽点乃至污点太多,尤其是那些仍以传统妇科、男科、不孕不育为主营业务的民营医院;二是人才留不住,无论是骨干医生还是管理团队都有更多更好的平台可以选择;三是医患信息不对称程度已大幅度改善,老百姓获取信息渠道越来越便利,医院和医生信息越来越透明,患者就医选择面也越来越广了,高铁和异地医保政策更是打通了跨域医疗隔离墙。

近期,有不少圈内朋友问掌柜,亏损的民营医院该怎么办?关了不甘心、也确实存在资源浪费,任其自生自灭不忍心、早晚也会亏不起,转型又不知道该往哪转、怎么转。掌柜今天就来谈谈,亏损民营医院都有哪些可行的转型路径。

如今的资本市场热点,眼科医院、口腔医院、整形美容医院、中医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无疑都是大热门,既有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又有市场广阔需求。如果医院有医保定点,可对标眼科医院、中医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和护理院;如果医院没医保,可对标口腔医院、整形美容医院。当然,对标的前提是你得有靠谱的成熟运营管理团队,而不是盲目跟风。

找对标只是第一步,而且也不难。最难的是对标之后彻底转型。转型不是换个马甲、改个专科那么简易,更不仅仅是装修格局、设备配置、专科人员等焕然一新,最核心也最重要的是运营理念转变和管理团队更新。能否彻底转型成功,取决于医院投资者和老板底层思维的根本转变,而不是换汤不换药、细枝末节修修补补。这种思维就是“让医疗回归医疗”,放弃某度竞价广告、放弃传统经营套路、放弃拉高均值急功近利。

若无法靠自己对标热点彻底转型,就只能引进外援了,将大股东位置让给靠谱的资本和团队,自己留点小股份、背靠大树跟着跑。如今的资本,仅仅有钱还不行,还得有靠谱的运营团队。要么转让给连锁专科医院集团,要么转让给有丰富医疗管理经验支撑的产业资本。此时最考量医院投资者的心态和格局了,如果不是想彻底弃盘套现卖个好价钱,请不要光看谁出钱多。既然想跟跑,请将中长期利益放在首位,重点考量接盘方的操盘能力。

产业资本以及众多连锁专科医院集团,特别是有基金入股或谋划上市大局的集团,大多在加速扩张,自建和收购是主旋律,自建显然不如收购来得快。不少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或并购基金,要么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医院运营管理团队,要么与专业的医疗管理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收购后可自营也可托管。卖身跟跑,卖个好价钱固然重要,找个好婆家更重要。

靠自己彻底转型不行,好婆家也不好找,那还有一个可行路径,就是柔性转型,即转型为共享医疗平台,筑巢引凤做好服务,吸引医生集团入驻。北上深杭广等一线城市的不少民营医院,由于进入市场早,区位地段和医院楼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后入者要么受区域规划限制无法审批,要么能审批也很难在同样区位和地段找到优质的楼盘做医院。以一线城市为中心、高铁2小时圈层的二三线乃至四五线城市,也有不少民营医院适合转型共享医疗平台,这也正契合国家推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院”的大政方针。

众所周知,医生集团正如日中天,也迫切需要落地医疗机构。若医院没有医保资质,先选整形美容、口腔、生殖不孕以及走高端商保路线和具有头部品牌号召力的医生集团合作;若医院有医保资质,选择面就更广了,只要软硬件基础条件能满足,眼科、骨科、妇科、乳腺、腋臭、疼痛、全科、皮肤、中医等医生集团都可合作。当然,这也有个前提,你的医院只是不会运营、名声并没搞臭。

“健康中国2030”的政策定调,直接推动了万亿级市场的不断扩张。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为大健康产业指明了方向。科学生活、健康管理、健康消费等一系列细分赛道上,不断涌现出创新者的身影。新风口之下,如何把握机会进而弯道超车?大健康投资又该怎么找到好项目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