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没有止境,然而读书却有境界。让我们一起走进采风文学屋,享受读书的乐趣。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三句话,阐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

读书作为生命的需求,作为一种修身养性,陶冶品行情操的方式,作为一项净化、丰富、扩展人生的崇高事业,读书当然有境界,而且也有三种境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乃第一境也。
读书,要静心而读,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纯真,耐住寂寞,甘于孤独,要潜心铸剑,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鹜。
柳宗元诗云:“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在明媚的春光里,小桥流水,白云悠悠,在树荫下,就是一本书,一把椅子,一杯清茶,读起来,你感到是那样的清静,那样的优雅;在寒冷的冬夜中,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在书房里,就是一本书,一个人,一盏孤灯,手不释卷,你又觉得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惬意。
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乃第二境也。
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书间如梦,一尊还酹明月。书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真可谓时光现在最佳,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阅遍人间春色,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
这是一种“书人合一”的读书境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乃第三境也。
古今中外多少事,一切都付书本中。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读书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人的心胸就会无限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
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然物外的“天人合一”的至高至上的境界。让我们的心灵在读书中升华自由之境。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在采风文学屋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书中自有黄金屋!当我们遍历人海浮沉,读过诗书万卷,回首看去,那些经历都已经刻在我们的骨肉里,成为了生命的气质。
以我观书,方得好书。
以书观我,方成善我。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蜗牛派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都请联系kefu@woniupai.net反馈!
蜗牛派
ONE.525-建立一项规则叫别人遵守,同时又极力使自己成为例外
ONE.524-恰恰是你以为你想要的东西,阻止了你追求你真正在找寻的东西
ONE.523-我们常常因为过于担心失败而给自己定下一个模糊的目标
ONE.522-对抗特权感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对你已有的一切都心存感激
ONE.521-情绪和水源、新鲜空气、矿产一样是有限资源
ONE.520-自我追寻的路上荆棘丛生、鲜血淋漓,他们走过,我们在走
ONE.519-我们无法改变或支配他人,但一定能改变自己对借口的态度
ONE.518-记住,你面对的人都是自私的,就像我们自己一样
ONE.517-文化这东西,不是一件现成的衣服伸手穿上就行
ONE.516-当你越无视于时间,你好像总是没有时间
ONE.515-有一种集体幻想,那就是“一夜暴富,一夜暴瘦”
ONE.514-好的一生,是不断去掉被害者和弱者思维
ONE.513-你不再做自己当初想做的事情,是因为停下脚步的理由最终战胜了继续前行的理由
ONE.512-想要进行改变,你所需要的,是勾勒出那些具备关键性的步骤
ONE.511-什么是共情的实质?就是把你的生活扩展到别人的生活里
ONE.510-当你开始找借口时,你的意志力就已经开始变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