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客”路在脚下-蜗牛派

农村“创客”路在脚下

  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推进,创客文化炙手可热,许多农民转型当起了“创客”。他们扎根农村,用先进的科技和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增收致富;他们运用新思维,重新定义农业,打造农业创业项目,广阔的农村成了他们施展才华的新舞台。

  黄兴明:大学生“创客”农村显身手

  看着一株株无花果的长势,一朵朵射干花的盛开……黄兴明掰着手指算算:今年应该是个丰收年。7月1日一早,黄兴明高兴地与合伙人夏种旗通起了电话。

  1976年12月,黄兴明出生在广丰区少阳乡少阳村。农村的孩子从小承载着父母的殷切期望、怀揣着走出山沟的梦想刻苦学习,1996年黄兴明考入兰州商学院学习经济专业,开始了北国的求学之路。1999年暑期,他利用在国家统计局实习的机会深入西北的村庄调研,“贴面”感受了用人拉犁的原始农耕和用驴驮水的农村劳作生活。这些难得的经历都如同添砖加瓦般夯实着他的梦,所以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写的也是关于如何激活农村内需、改善农村面貌的内容,朴实的内容和深刻的见解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大力赞赏。

  2000年毕业后黄兴明应聘到广东的一家知名企业,工作出色的他深受老板喜爱。但快速的成长并未令其骄傲,他时时刻刻在想着怎么“反哺”乡亲们。2004年至2013年,他陆续尝试性投入近百万元承包了家乡当地近600亩山地植树造林,创造性地引进中药材种植,利用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空间要求实现农业的立体开发来充分发掘土地资源价值。

  2013年5月份,黄兴明正式注册成立“江西千山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主营农林业兼进出口。因大量前期工作基础已做好,公司一成立就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去年6月份,黄兴明先后在广丰本地联合数十家当地农户,以公司法人参股的形式与农户一道发起成立了“广丰千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广丰千山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这家本土公司已经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约500亩无花果果树,果苗木100亩。在他的带动下,让少阳乡当地近百户村民因为种药材钱袋子鼓了起来,尝到了甜头。

  十几年的种植,黄兴明利用书本知识结合实际试种,基本掌握了药材种植对环境、土壤、气候的要求。他大步踏进在甘肃陇西种党参、当归、黄芪、板蓝根,在云南小草坝镇种天麻、云木香、云当归,在乌江畔的重庆彭水县、棣堂乡四坪村种白术、元胡……采取“种植户十公司十基地”模式吸引了一批立志于农业开发的能人志士加入其中。如今,公司已直接或间接带动数以千计的农户投身于中药材和特色农产品种植,让源自江西的农业品牌走入大江南北、走向世界。

  缪小飞:生态养殖走上致富路

  处处绿树成阴,鸡舍依林而建,农场依山傍水,成群的土鸡在树林中欢快地追逐嬉戏觅食,林荫路上巴马香猪在悠闲地觅食,不远处,一群山羊在爬坡吃草。记者在上饶县煌固镇东山村金凤凰养殖专业合作社里看到了这样和谐的场景。

  缪小飞曾做过很多行业,却对农业情有独钟。如今缪小飞每年收入逾200万元,由他创立的金凤凰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能出栏30万-40万只鸡,带动了当地100余户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缪小飞是上饶县煌固镇东山村人,毫无农业经验的缪小飞起初说要搞养殖业,并没有得到家里人太多的支持。谈起为什么开办养殖场,缪小飞告诉记者,一次饭桌上,他偶然和几个朋友谈起当前饮食安全问题,激发了他养殖土鸡的信念。

  2010年,缪小飞投身山沟,办起养殖合作社开始养鸡。他饲养的是源自上饶本土的白耳黄鸡。“不使用激素,不使用抗生素,玉米和稻谷为主饲料,坚持放养型养殖。”缪小飞介绍,白耳黄鸡以“三黄一白”的外貌特征为标准,即黄羽、黄喙、黄脚呈“三黄”,白耳呈“一白”。鸡肉质细嫩,汁鲜浓郁,营养丰富,入药具有滋补功效,是老弱病残体衰和孕产妇的保健美食产品。白耳黄鸡产蛋率特别高,年产蛋约180枚,而普通母鸡最多只有120枚。“合作社的鸡蛋每天能卖几百个,常常供不应求,每到逢年过节,需要提前一个礼拜预订,每年光土鸡蛋一项收入就有好几万元。”

  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爬滚打,缪小飞终于建立了一条饲养、销售为一体的商业链。可他觉得单一的饲养土鸡模式过于单调,也没有将几百亩的农场合理利用起来。2014年,他又开始尝试饲养山羊以及巴马香猪,增加创收。如今,他的农场每年能够收入200余万元,缪小飞也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致富能人。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