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团队带农民创业三年之后-蜗牛派

大学生团队带农民创业三年之后

  尹然平在朋友圈发出中秋节礼盒的消息,e村e品今年下半年的发力重点是礼品市场。如果顺利,也许他们下一笔融资会到来得更加顺畅。当然,做到一定规模若能被大企业或大平台并购,也是创业成功的一种方式,e村e品创始人、广州迅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 E O尹然平说。2014年顶着光环讲故事打比赛;2015年在不同平台间游弋“走弯路”,遇到坑爬出坑;2016年“站在悬崖上望远方”。对于一个大学生创业项目来说,第三年无疑是关键的。

  回头看三年来在农业电商创业上的探索,e村e品远没有外界想象得光鲜亮丽。资金短缺,选品不够规范,平台发力失策,团队成员离去……尹然平说,“创业三年,我头顶无数光环,却过着走钢丝一样的生活。”e村e品的故事,也许是大学生创业从情怀、竞赛到现实市场里跌宕起伏的一个观照与写实。

  尹然平向南都记者坦言,三年的创业经历,自己从一个满脑袋行政思维的大学生变得有初步商业思维———情怀可贵,但活下来是第一位。“必须快速撑起营业额,赚多点钱,资本才会来找你,你才能壮大站得住脚。”农业电商的瓶颈与市场突破口在哪里?他利落地说,“真正重要的还是产品本身,要打通内部逻辑,要有一个明确的商业模式。”

  比赛起家

  系统开发转型农业电商

  华南农业大学创客空间e村e品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正在打包快递黑糖姜枣饮。今年4月,e村e品开发的属于自己的第一款加工产品黑糖姜枣饮经过食品学院教授指导,11次试验之后终于上线。两个月卖出了3000多罐。按每罐49元的售价算,营收约15万元。目前每个月他们有1到2款新品上架。

  3年前为了参加挑战杯,尹然平组建团队,注册公司,做了校酷网———校园周边电商C 2C。竞价排名、广告位、购物抽佣等通通用上,最高峰的时候,线上有52个活跃的入驻商户,平均日下单量达到50多个。一开始他们专注在系统开发,并没打算做农业电商。“我接的大多是学校部门一些订单,像做网站、系统,现金流快能养活公司,但属外包性业务,增长趋势小,勉强维持生计。”尹然平说。2014年团队参加了很多比赛。在比赛过程中,评委企业家建议,你们是农业院校的团队,有农业的基础知识,应该寻求转型——— 比如农业电商。

  调整方向,继续打比赛。他们的口号“一村一品”,“带着农民去创业”。在农业电商创业圈算得上小有名气。“比赛对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去验证你的商业模式,包括去获得一些关注和启动资金。”他们拿下了第三届“赢在广州”全场第1名,全国“挑战杯”金奖以及各类创业大赛的桂冠。几场比赛后,“初步论证这个模式的方向和框架基本没问题”。团队开始扎下去。荣誉之外,他们还拿到了很多创业补贴及媒体和投资领域的关注。

  平台间游走

  运营模式摇摆不定

  “带着农民去创业”,让每一条自然村都有一款叫得响卖得好的特色产品。比赛初步论证e村e品的模式基本没问题,于是2015年尹然平开始找投资人真正去验证。但很快,现实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一开始,尹然平团队做过荔枝、龙眼、生姜、腐竹、马蹄等农产品。由于没有做好市场调查,水果容易在物流运输中变质,基本买过一次就没有回头客了。“凭借朋友的支持和微信的传播促成的销量,最多算是做了个小生意,压根还谈不上创业”。从一开始,他们便在品牌化和平台上纠结。先是开发了一个PC端品牌,想更快地去对接产品,丰富品类,不断运营,做用户,做地推,两部分同时发力。但“两手抓”后数据并不好看———买的人没预想多,营业额完全支撑不起支出。尹然平回头总结,“在资金、资源还不够的情况下就直接打品牌,风险大,这里走了一个方向性的弯路”。

  另一方面,在平台上的多维度发力,也分散了团队过多精力。他们先是开了淘宝、换了京东、选了微店,又改了有赞,甚至还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开发了自己的商城。兜兜转转在平台上做了很多的无用功。最后,尹然平和团队发现,消费者都很精明,只要你的产品性价比足够高,口碑足够好,即使你什么平台都没有,只建个微信群都能赚钱。“我渐渐体会到,真正为用户创造了价值才能赚钱,才有可能成功”。

  “三座大山”

  资金紧缺、核心成员离开、信用危机

  由于一直找不到很清晰的方向,融资并不顺利。

  谈了几家机构,e村e品谈下广东粤科1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由于前期没有非常明显的技术壁垒和模式创新,项目进度缓慢。尹然平原本预计3个月左右资金能到位,于是大胆地提升市场预算,做一些推广。“但到(2015年)9月,账户没钱了,发不起补贴和工资,催那边加快流程,再怎么催,百万元资金经过半年的谈判、调查和审批,11月才真正到账“那两三个月借了好几万元去先做项目。当时有资金压力,核心团队成员毕业了,外忧内患吧,熬到11月,艰难期才慢慢过去。”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番薯”事件险些让尹然平及团队输光信任。2015年末,尹然平团队收到清远当地做农产品电商的同行求助,希望能合众人之力,解清远石湖村红番薯滞销之难。经过实地考察,他们欣然同意。配合《我爱返寻味》等电视栏目实地拍摄,通过e村e品平台转发,节目播出一小时内,卖出了200多箱番薯。第二天e村e品收到大量客户投诉,投诉番薯有霉点,湿漉漉,外表不好看。“农民以前没做过电商,没有意识到要全部晾干才能装箱。另外农民也有趋利性,量这么大,(质量)相对差一点的,我不卖就烂地里了,掺一点点差的去卖也没关系啦。”

  团队挨个给客户打电话调查,要么重新寄一箱好的,要么全额退款。“整一批的成本都是我们来承担,好在客户反映我们态度好,没有造成太大的二次影响。”尹然平事后总结,前期太着急,没有和合作商明确规范。栽过跟头后,e村e品开始规范各种环节。同时合作业务流程也文件化,供应商要填信息表,团队当地考察,洽谈价格,最后才是签订合同,定期检查之类。“不能只靠商户的信任,拍拍胸口就合作了”。

  以前做加法

  现在是减法,打通内部逻辑

  用尹然平自己的话说,2016年,走在悬崖望远方。作为学生,我可以给失败找出很多的借口,一旦毕业,就不能再是小打小闹,团队8个全职员工的工资需要我开,项目下一轮的资金需要我去考虑。我做的任何一个错误决策,都有可能导致整个项目解体。

  现在,尹然平铁定了心,线上和线下同步发力。“单纯从线上去获取盈利很难,除非品牌用户做到10万以上,才可能初步盈利,还没做到这个量级时,线下还是得走。以前e村e品的线下在门店发力,人手不够,现在对大客户投入更多精力,以前做加法,现在是减法,一部分人全力去攻关最重要的(大客户)”。

  他在线下继续聚焦,对准礼品市场。团队根据用户需求订制农产品礼盒,对礼盒包装、选品及概念仔细研讨。他认为以前送购物卡,现在送健康送吃的多了,属业务增长期。目前,通过多方途径,团队已在包括银行、商会、民企、保险、个别工会等成功开拓到业务。中秋节马上要到,包括花生、茶叶、蜂蜜、月饼的e村e品中秋礼盒四件套已上线。8月初,团队已拿到300多份订单,他们的目标是2000份。“从线下*流到线上,现在两方面都在增长,投资人看到是盈利的,才敢投资去扩大业务范围。”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