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产品经理薪资困境:只有10%能买得起深圳的房?-蜗牛派

当代产品经理薪资困境:只有10%能买得起深圳的房?

最近很多朋友跟我咨询,觉得产品经理岗位薪资比较高,想转岗做产品。

不瞒各位说,我身边很多产品经理,都是一开始觉得产品经理活少钱多,才入的行。做了三五年发现:入行简单,赚钱难。

干的活虽然水深,不那么容易量化,但对产出的考核是实实在在的,更别提要24小时待命跟进产品问题了。所以尤其是在2020年代,想做产品经理来赚钱,恐怕不是好的选择。

说产品经理赚钱多的,其实是参考了前5-10年入职的产品经理。他们过得有多滋润,可以去各种职场社区看看。

1、2010年代产品经理收入

拿我身边的朋友来说,2010年前后入行的产品经理,往往在现在会有比较好的收入,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互联网浪潮的用户增长红利,其二是浪潮之下资本推动带来的业务扩张。

2010年左右入行的产品经理,会有大量的C端产品设计、试错的机会,只要足够勤奋,就能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顺利上岸。

我15年入行的朋友,目前发展最好的已经可以做到头条3-1的职级,大致相当于阿里P8,收入在百万以上,大部分都已经做到了旧腾讯3-1的职级,对标阿里P7,差一点的也是P6的待遇和title。

而阿里P8是什么水平,大家可以参考最近入职阿里的欧阳娜娜,她就是P8。更详细的对应关系可以参考下表。

而2020年入职的应届生朋友,硕士学历(浙江大学)且能力优秀的,能够拿到腾讯6级,即阿里P5。

近几年C端红利褪去,B端增长点尚未明确,所以导致整个行业的岗位和招聘需求都在收缩,从求职者方面来说,普遍认为2020年找工作的难度,相比于2015年的难度,大了一个量级。

很多人本科毕业拿到了BAT的offer,读了个研究生出来,却再也拿不到一线互联网公司的面试了。

2、产品经理到底能赚多少钱

事实是,大部分近几年入职的产品经理钱不够花。

钱够不够花,要分析两个方面,即收入和支出。

支出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估算。以深圳为例,我调研了年龄在30岁&双互联网职工&一娃家庭的大致开销,一年基本上是70万,具体包括房贷36万左右,衣食住行14万左右,养娃养老20万左右,而这个标准,极限精打细算压缩的情况下,不会低于60万。

「基本生育成本:不含学区房、嫁妆、保险等」

假设他们维持这个标准到退休,需要的支出就是70*30=2100万。

收入方面,两个人目前的年薪收入是税后100万左右,如果cover掉2100万的成本,需要21年。

乍一看好像非常轻松,而且两个人还有涨薪跳槽,收入不会停留在100w,但其实这背后是有一定风险的。

最大的风险点是,如果在未来10年,两个人40岁之前,不能有一位做到P8层级以上,那就会面临失业风险,或收入下降风险。

我认识的一些35岁左右的产品经理,因为无法顺利晋升P7,在之后的发展方向上已经越来越不明朗了。

而P8这个层级,占全部产品经理的比例,预计仅占10%左右,而想稳定在P8岗位赚钱,还要做到在P8层级考核不落后30%,否则会会被降级或裁掉。那么剩下的人,基本上仅占7%左右,说明15个产品经理里,大概只有1个能够完成阶级的跃升。

「P8征婚展现出的自信」

P6、P7层级常年活跃在一线,一般是越年轻越好,因为一线的产品工作需要更新、更敏感的思考。同时,互联网业务回归冷静,淘汰压力也在增大。职场不存在暂停,只有不进则退,很多时候奋斗不是因为想升职,而是因为不想被裁掉而已。

这是近几年,产品经理圈的现状剪影。

3、跃升P8的三个方案

所以在现阶段入行产品经理,到底面临什么样的收入现状?

接下来我拿我接触到的,互联网一线产品经理分析一下:

先说初期,不管你在什么公司,拿到什么等级的offer,是年薪20万、25万还是30万,不会差太多。多个三五万,一高兴转身买币亏进去了,对人生总财富的影响微乎其微。

中后期,当你升职到P8以上,一年的收入可能是初期收入的三四倍不止,而在P7职级以下,一般一年的收入大差不差,大概率年薪不会超过50万。

所以,想真正有赚到钱的感觉,最关键的是能够完成P8层级的跃升,才算是达成了阶级的跃升,能够在收入上有一个质变。

但P8晋升如此之难,这种情况下咋办?其实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自己无数次,所以下了一番功夫,还真让我找到了有成功案例的,3个比较靠谱的方向:

「解决方案转业务」

解决方案产品经理是B端比较流行的概念,即解决方案产品经理聚焦客户痛点,向客户输出产品能力,同时影响平台产品规划。

简单来说就是解决方案更偏业务,平台产品更偏研发。两个岗位做的事情差不多,但立场和方向不一样。

解决方案产品经理,会积累很多的一线业务经验,帮助业务部门完成KPI。而平台产品经理,会更聚焦在平台效能,属于产研团队,核心在于降本增效。

所以相比较之下,解决方案产品经理是有很大优势,能够有机会带业务团队的。所以第一个很好的方案是:通过解决方案产品经理岗位转到业务条线,利用产品思维和平台视角积累,形成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很多同学觉得解决方案产品经理不够纯粹,但其实像C端产品经理一样,都是离业务越近,积累的能力越接地气,越好变现。

做产品经理太古典、固守不变的工作范围的话,本身就与产品讲究的迭代思维相悖。

所以如果你有机会做解决方案,不妨尝试在这个领域完成P8层级的跨越,机会会比产研领域多很多。

「攒人脉创业」

创业的本质就是,市面上没有更匹配我的坑,我自己造一个坑。逃离平台,通过三五年的蛰伏和苦功夫,解决没有自己坑位的问题。

但创业,不是一个人能办的事,你至少得做到:有人,且,能管理。就拿自媒体来说,很少见到哪个大佬是没有团队的。单兵作战007写作,还要保持高水准,那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在这个领域,唐韧老师已经是少有的旗帜了。

而一些我们常看的大号,比如某比比等,大多都是组建了团队进行选题、搜集、创作的头部玩家,这样才能保持日更高能的水准。

所以想通过创业来完成阶层跨越的,管理能力可以说是必须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在你创业赛道的各个岗位上,必须要有你的人脉。

我见过成功创业团队,其实在创业之前,都已经注定大概率能成功了。原因就是,他们的团队创始人,之前就已经在这个行业内有了足够的资源和地位。在平台内都能影响行业,脱离平台只会更加放开手脚,做得更好。

所以如果你想创业,那就有意识积累人脉,学管理吧。

「踏踏实实做专家」

其实这最后一个方案,就是两个字,硬钢。

想钢赢,那就得尽早做好准备,天时地利人和都得具备。如下这些建议不保证一定好用,但肯定能一定程度上决定你的走向。

第一个建议是,5年之前,用工具越精越好,5年之后,用工具越少越好。

做到了P8、P9以上的层级,说实话用嘴比用工具多。日常很少画原型,Excel也基本不用,想看数据和分析报告,直接安排数据组出一份,自己看和指导就可以了。

工具用的好,能帮你顺利度过P8之前的时光,但学太精,边际效用递减,根本用不上。工具的目的是支撑表达,表达的背后是逻辑,产品经理不想逻辑,而去画高保真原型,这团队产出肯定上不去,团队产出上不去,收入和职级也上不去。

第二个建议是,横向讲边界,纵向讲思维。

什么意思呢?横向就是和其它人、其它部门合作的时候,要把边界拎清楚,这样不犯错,也不会被推脱、抢活,我们的产出能最大化。而纵向和领导之间,就不能讲边界。主要原因是,领导和你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他在想股价和战略发展,你在想人力和产品设计。不在一个层级,是谈不了边界的。所以高层要你做的事情,如果在你边界之外,要学会理解,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而不是推脱。

第三个建议是,告诉自己这是最累的选择。

之前很多人讲,创业比打工轻松,很多年轻人不能理解。工作久了之后发现,创业轻松在,自主权大,能够掌控,拥有自由。而打工,要完成很多不在自己计划范围内,却在岗位职责内的任务,这种情况下,对人的消耗是比较大的。

做喜欢的,有成就感的事情,能痴迷地做一整天。而做不感兴趣的事情,一秒都觉得累。很多人会觉得能在平台划水摸鱼,是轻松的选择。但这种心理上的轻视,是造成发展受阻的根本原因之一。

所以,如果选择在产品领域内拼一个P8层级的跨越,那么请告诉自己一份努力一分收获,这可能是最累的选择,但也是最纯粹的选择。

4、做个总结

总结一下:

  1. 想投机追赶互联网红利做产品经理的同学,可以慎重思考一下了。在B端爆发和下一个技术革命来临之前,是不会有前几年那么多的机会的。
  2. 做产品经理的其实偶尔应该跳出当下,看看未来的收入走向、职业发展趋势,就能想清楚很多战略上的问题,尤其是在这个产品经理岗位回归理性的时代,早做准备是很重要的事情。
  3. 入行了及想入行的产品人,都应该想清楚,如何实现P8层级的跨越,无论是用换岗、创业还是硬钢的方式,都要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和对策。

最后说句心里话:事在人为。

所有的困难都是人创造的,也都是可以被人解决的。作为一个产品人,最不怕的就是困难。

无论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也许你在创业开辟新的产品机会,也许你在像我一样写文章启发思考,也许你看了这篇文章做了改变,产品岗位的价值都是不断增长的。

泡沫戳破,破灭的也只是泡沫。最核心的产品思维和岗位价值,还是要靠每一个产品人踏踏实实的努力。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产品跃升之路!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