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得凌」获本翼资本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研发光阻有机纳米银线-蜗牛派

「邦得凌」获本翼资本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研发光阻有机纳米银线

蜗牛派消息,光阻式纳米银线材料生产商邦得凌宣布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由本翼科技领投,某产业资本跟投。本翼科技是本翼资本旗下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的早期股权投资基金。本轮融资将主要用在基于黄光工艺的光阻银线产品研制及其透明导电膜、触控sensor的量产方面。

邦得凌创立于2018年11月,主要从事光阻式有机透明导电浆料、光阻式有机透明导电膜及纳米银线光刻触控sensor研发生产及应用。目前研发的光阻式有机纳米银线Sensor功能片已通过莱宝高科的相关通电状态下的可靠性测试,包括超过1000小时未封装裸测双85高温高湿测试及强UV 测试(1500小时)等。

电容式触摸屏起初是外挂贴合在液晶显示模组上的结构,由保护玻璃和触控层构成,触控层表面通过导电电容层实现触控信号处理功能。

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相比于传统的ITO材料所制成的透明导电薄膜,在导电性、透光性等方面的性能更好;相比于金属网格薄膜在弯曲时电阻变化率较小,具备更好的可挠性,在折叠触摸显示屏应用方面更具优势。并且更适用于大尺寸触摸屏。

邦得凌创始人兼首席研发工程师任广辅表示,相较于水性纳米银线容易发生银迁移等可靠性问题,邦得凌研发的光阻有机纳米银线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一种光阻剂,构成一种类似“钢筋混凝土”式结构的复合材料,其中的纳米银线相当于“钢筋”,起功能性作用;而光阻剂相当于“混凝土”,起到保护作用。可以使得成品器件具备工控触摸屏级别的可靠性。

光阻有机纳米银线可用于下游触控显示屏、柔性OLED触控一体化等领域。在大屏商用显示触摸屏领域,下游需求快速增长,根据AVC数据,我国商用大屏市场从2017 年进入快速成长期,2018 年市场规模达到745亿元,同比增长32%,2019年超过900亿元。未来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柔性屏出货量也从2015年4650万片增加到2018年的1.576亿片,年复合增长率为50%。IHS 预测在2020年柔性AMOLED面板出货量预计将达到3.357 亿片,柔性AMOLED面板出货量预计将占AMOLED面板总出货量的52%。

目前大屏商显领域主要分化为金属网格和纳米银线两种技术路线来实现触控功能。其中金属网格需要进行镀铜、光刻、蚀刻三道连续加工工序,良品率较低,并且会在蚀刻过程中产生腐蚀性较强的酸性废水,导致包括品控、人工、环保在内的综合成本较高。

而邦得凌的光阻有机纳米银线在制造触摸屏时,工艺制程方面可以不使用镀膜和蚀刻工艺,在涂布后直接进行一道光刻制程工艺就可以完成触屏线路的绘制,形成透明导电Sensor。可以简化的2/3制程,减少相应工序环节的设备投入,降低整体生产成本,产品累积良率更高。目前送测生产的触控产品良率接近90%。

并且由于光阻有机纳米银线具备耐UV的特点,可以扩展大屏商显的使用范围,如放置在需要承受长时间阳光照射的户外场景等。

邦得凌在本轮融资后,将进一步研制基于黄光工艺的光阻有机纳米银线,使用光刻机完成的黄光工艺,效率相对激光雕刻工艺更高,蚀刻痕迹更轻微。该制程生产的光阻有机纳米银线电容Sensor主要用于中小尺寸触摸屏,如手机、平板的触摸屏。并适用于柔性OLED显示触控屏。

柔性折叠手机触摸屏

显示触控模组主流方案主要为外挂式,出于对屏幕轻薄化的要求,以苹果手机(In-Cell)和三星手机(On-Cell)推出了内嵌式方案。一般触控模组厂商习惯于采用外挂式方案,而面板厂商则希望将触控层内嵌在显示模组内,推出On-Cell或In-Cell方案。基于黄光工艺的光阻有机纳米银线或将可以实现直接在显示模组上直接光刻成型,配合显示面板企业实现触控显示一体化的产业进程。

目前国内纳米银线生产企业多为水性纳米银线技术,其中诺菲纳米于2019年9月完成由国风投领投的上亿元C轮融资,华科创智于今年1月获大湾区基金1亿元C轮融资。国外厂商只有日本的日立化成提出有机纳米银线方案,而邦得凌在有机纳米银线产业化进程上具备领先优势。邦得凌本轮融资后将加快产业化进程,实现纳米银线浆料、透明导电薄膜及触控sensor的量产销售,现阶段主要计划面向大尺寸商用显示屏终端客户进行基于激光工艺制成产品的销售。

任广辅,曾在北京维信诺科技-清华大学化学系实验室研发中心,深圳惠乐光电有限公司担任研发工程师、研发总监,从事RGB彩色光阻剂项目研发及国产化工作。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