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狱一年后 他靠什么创业成功-蜗牛派

出狱一年后 他靠什么创业成功

  最近,郑云华把跑山乌鸡销售放到了网上,网店刚刚开张就赶上了“双11”,销量不错。今年40岁的郑云华家住高县文江镇腾龙社区,3年前因为故意伤害罪被判入狱,去年刚刚刑满释放。回到家乡以后,他重新拾起老本行,生意却大不一样,不仅自己一年收入数十万元,还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

  变化源于哪里?日前,记者前往他的养鸡场进行了探访。

  成功

  创业一年,收入数十万元

  除了在街上开的门市部,郑云华大多数时候都在自家背后的小山上住着。山脚是孵化场,山上则是养殖场,他已经在这里建起了4个乌鸡养殖场和1个孵化场,存栏的成鸡和小鸡就有3万余只。

  “现在我们的跑山乌鸡很受欢迎,今年上半年就卖了3万只。”站在半山腰,看着满山跑的乌鸡,郑云华笑得合不拢嘴,“一只鸡能卖上百元,一年利润大概有几十万。”

  郑云华平时守着一个养殖场,另外3个养殖场以及孵化场都需要人手,几个留守老人帮他分担了这里的工作。“工作比较简单,每天只需要喂一次粮食,其他时候守好就是了。”在其中一个养殖场工作的郑建军告诉记者,在这里,他每个月能挣到2000元钱,邻居都十分羡慕。

  “我能创业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帮助。”郑云华说,带领乡亲们一同致富,是他如今的最大愿望,除了提供工作机会外,他还把数百只刚刚孵化的鸡苗分发到乡亲们家里,成熟之后再按市场价回购统一出售,“乡亲们挣了钱,我也扩大了规模,补充了货源。”

  改变

  回归社会,成为合格公民

  “郑云华变了。”老邻居李兴魁说,虽然郑云华以前也是靠养鸡维持生计,但现在的郑云华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原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在天天都在养鸡场忙。”

  回忆以往,郑云华说自己当时太浮躁,不肯埋头苦干,寄希望于一夜暴富。3年前,为了抢占市场,他同其他养殖户发生冲突,最终拳头并未打开市场,却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在锦江监狱服刑两年多,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还是要靠自己的劳动来挣钱。”郑云华说,监狱得知他原来养过鸡,请来了专业老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现在他养的乌鸡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显著提升,销路自然也越来越顺畅。

  “让一名服刑人员改造好,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合格公民,是监狱义不容辞的责任。”锦江监狱副调研员段位然说,郑云华的改变,不负众望。

  除了一身技术以外,郑云华重新创业时几乎一无所有,但有各方的帮助与支持——从亲戚那里借到3万元启动资金;在当地司法局协调下,顺利办好了环评和防疫检疫等手续。

  郑云华说,对这些帮助与支持他将铭记于心,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感恩。

(责任编辑:韩梦晨)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5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