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风口下,医疗集团连锁网络呼之欲出-蜗牛派

政策风口下,医疗集团连锁网络呼之欲出

【编者按】随着政策的推进,医生流动性增强,由医生及医生集团领衔的医疗集团正在加速涌现。什么是医疗集团?国内国外的医疗集团有何发展差异?作为社会办医的一个组成部分,医疗集团又会带来哪些变量?本文带来相关思考。

那么,如何寻找粘性流量?本文带来相关思考。

本文发于看医界,作者为柒小略;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近日,内分泌领域知名专家、北京协和医院顾锋教授从协和医院辞职创业的消息,成为关注焦点,顾锋教授离开协和后她将全力打造“顾氏珺安医疗集团”,并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医疗帝国。

据了解,顾峰教授的创业不仅仅是创办医生集团,而是连锁化的医疗集团。据悉,顾锋教授在北京创办的顾氏珺安诊所业已经运营了三年有余,构建了自己完整的医疗模式。

医生打造医疗帝国,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实际上这种模式在国外并不罕见,甚至成为主流。全美排名第一的梅奥医学中心正是由医生出身的梅奥兄弟创办的,而在我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走向市场,创立医生集团,并逐步打造一批由医生领头的医疗帝国。

在国家鼓励社会办医的背景下,目前国内多家医生集团都在积极筹建线下诊所、门诊部、日间手术中心及医院。

目前,张强医生集团已在杭州、北京、昆明、成都等地创建了思俊外科诊所,并合作建设了十几家静脉病中心。

获得10亿元巨额投资的深圳博德嘉联医生集团,线下医院、诊所、日间手术中心建设等一系列布局正在逐步推进,并建立大型旗舰三级医院。而从创业到获得10亿融资,博德嘉联仅仅用了2年多的时间。

而2004年由三位脑神经外科的顶级医疗专家创办的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目前也已经拥有北京三博、重庆三博、昆明三博等众多连锁。

可以说,近几年来,类似由医生及医生集团领衔的医疗集团正在加速涌现。

据《看医界》了解,自2014年医生集团潮席卷医疗界以来,数百家医生集团在多点执业的同时,大多数都希望创办自己的实体医疗机构。以中国医生集团联盟成员为例,据调查,高达80%的医生集团计划创办实体医疗机构。

不仅如此,除了医生集团外,不少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也都在筹建医院和诊所。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建设自己的实体医疗机构,甚至发展成连锁的医疗集团。

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宋冬雷教授表示:从医生到医生集团,从医生集团到医疗集团,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医生主导创办的医院、诊所、日间手术中心等医疗机构将快速涌现,并将在医疗市场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有可能颠覆现有的社会办医格局。”

之所以有如此惊人的研判是有依据的,以英国为例,80%左右的医疗服务都是由基层诊所提供,其中大多数都是医生办的私人诊所。而且这并不是英国一家如此,而是国际主流趋势,可见中国医生办医的市场规模之巨大。

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医生更是断言:将来的中国梅奥诊所一定不是出于房地产商,一定不出于药企,一定是出于医生集团之手!

获江西省政府批复,华润医药距离“吃下”江中药业再进一步

下注57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欧普康视入局基因检测为哪般?

阿里健康发布中期报告,收入、毛利实现同比超100%增长

腾讯牵头启动“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攻坚AI临床辅助决策技术

国内首部《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见稿公布,疫苗产业或将面临洗牌

康辰药业以9800万元转让金草片相关技术,但新药研发项目仍有资金缺口

“健康中国2030”的政策定调,直接推动了万亿级市场的不断扩张。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为大健康产业指明了方向。科学生活、健康管理、健康消费等一系列细分赛道上,不断涌现出创新者的身影。新风口之下,如何把握机会进而弯道超车?大健康投资又该怎么找到好项目

“医疗产业超级生态圈BOSS”美年健康董事长俞熔、“在华外资医院管理第一人”和睦家医疗副总裁盘仲莹、眼视光大健康创新者星创视界集团董事长(宝岛眼镜CEO)王智民、中国医药电商新零售“鼻祖”康复之家CEO康凯、口腔诊所管理认证体系“开拓者”美维口腔医疗合伙人兼COO宋大卫、引领国内DTC基因检测市场微基因CEO陈钢、早期咨询产品化市场实践者亿欧公司副总裁高昂等重磅大咖将在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现场与诸位交流分享,开拓创新“脑洞”。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5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