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torGroup杨正大:在线教育如何通过小班制兼顾学习效果与利润?-蜗牛派

iTutorGroup杨正大:在线教育如何通过小班制兼顾学习效果与利润?

2018年11月27日-28日,第六届WISE大会——“WISE 2018新经济之王”如期而至。在这个不断变化、充满焦虑和不安、却又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一起见证着新经济之王的诞生。我们认为主要由科技创新和资本扩张所驱动增长的经济模型可以被认为是新经济,这个领域里有许多正在高速成长的、了不起的新经济公司。从任何角度来看,他们既颠覆了行业,也推动了行业发展,更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因材施教的小班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了,但现实中却很难做到。双师课堂很难解决个性化的问题;完全的一对一在线教育又尚且处于烧钱阶段;公开课平台的变现能力有限,商业难以闭环。

选择教育还是利润?iTutorGroup想出了一个鱼和熊掌兼得的办法。为了兼顾学习效果与利润,为了达成“教育为了下一代”的愿景,他们通过精准的算法,开发了一对3到5个人的小班制教学模式,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反哺变现体系。

在2018年WISE大会上,iTutorGroup创始人杨正大跟大家分享了企业做在线教育的历程、在线教育目前的瓶颈以及在线教育未来的四大趋势。

以下是iTutorGroup创始人杨正大演讲实录(经36氪记者编辑)

很高兴跟大家分享iTutorGroup在在线教育行业的经验和看法。iTutorGroup旗下包括成人在线英语教育品牌TutorABC、vipabc,青少儿在线教育品牌vipJr,中文在线教育品牌TutorMing等。

从在线学习到在线教育
今年是我创业的第20年。早期的教育市场非常标准化,每一个都是大班。这是因为15世纪工业革命后,教育变得非常普及,知识通过印刷传播到各地,从那时起教育变得平庸化。这就导致教育的颗粒度非常高,为了服务更多的人,而忽略了个性化。教育跟医疗一样,需要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平庸的教育亟需个性化教育的颠覆。

1998年我们创业的时候,刚好也是互联网非常盛行的年代。互联网有三个特性: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去边界化,这些特性成为互联网颠覆教育最重要的利器。我们认为互联网将是改变教育面貌的最大颠覆者,所以花了很多心思,研究如何将教育和互联网结合。

当时已经有互联网线上学习了,比如E-Learning,大家通过观看课程进行一些简单的学习。我们觉得这种辅助式学习并不是教育的全貌,教育最关键的还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搬到网络上是比较困难的,而我们选择了别人不想做,或者别人不能做的事,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做真人在线教育的公司。搬到线上后,2000年带宽只有56K,所以一开始产品推出后的反映不是特别好。但好在每一年网络带宽都会进步,用户体验逐步提升。到了2003年,“非典”爆发,我们成为唯一没有停课的学校。当时我们意识到,在线教育在未来机会非常大,所以在2004年单独成立了TutorABC,专注在线英语教育。

我来介绍下这张图。白色的点是我们老师的所在地,目前我们在全世界有3万多名老师,分布在100多个国家,黄色是客户所在地。大家还能看到连线,蓝色的线表示网络稳定,黄色则代表不稳定。我们在2004年正式成立了TutorABC后,就有了这张图。

回顾过去十几年的发展,我们在2004年正式推出真人在线服务,不仅做一对一,还推出一对多小班课务。一开始从台湾出发,在北美找老师。在2008年我们成立了大数据部门,2009年成为台湾第一大在线教育平台,2010年进入国内发展,到了2011、2012年,我们开始做二三四线城市的拓展,到了2013、2014年,我们拿到更多的融资,邀请姚明作为代言人,并开始在全世界找有英语教学认证的老师。到了2015年,我们开始发展青少儿服务,陆续推出了英语、数学、编程、语文等课程。

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我们一直非常关注教育的未来。所以对于产业,我们经常会思考一些问题。每每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就想,是思考公司的未来,还是思考产业的未来。这个时候我都会提醒自己,教育一定要看到下一代的未来。

在线教育商业模式分析:
小班课是更理想的产品形态
在线教育的产品或者商业模式,基本上分三大类。第一大类,属于APP、工具类的形态,能够布置作业,提高老师跟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效率,还有就是公开课的形态。这一类型属于辅助形态的商业模式,虽然它有很好的创新模式,但在商业模式上难以形成闭环。因为在学习或者教育的链条中,这些仅仅只能提高学习效率。比如,你可以通过背单词的APP,将单词背得很好,但很少有人靠单词教育进入哈佛;同样,孩子也不能通过看公开课,就学到所有的知识。

第二类是过渡性产品,像网络直播课或者双师课堂,但这类型的产品也很难解决个性化问题。

第三类小班课、一对一更能照顾到师生互动。将行业以两条轴线划分,纵轴为个性化与标准化,横轴为人机互动与师生互动。可以看到人机互动的学习效果有限,偏在左边,但它可以做到个性化的服务,比如我的单词本和你的单词本不一样。而网校大班或者双师课堂很难照顾到个性化,小班课或者一对一可以照顾到个性化,师生互动也比较强。

从另外两个维度看,一个是学习效果,一个是经营复杂度。从学习效果看, APP、公开课这类产品的学习效果比较差。网校大班或者双师,跟传统线下的课程一样,效果要好一点。但是学习效果最好的还是小班课。虽然现在很多课程都是一对一,但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孩子教的内容都一样,并没有针对个性化做出改变。同时,我们也发现3-5人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之间有比较、有竞争,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同学的学习、表现,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这点一对一就很难做到。

现在在线教育做一对一的企业,很多每半年做一次融资,因为这种模式目前还处于烧钱状态。而APP、工具等形态的变现能力也非常有限,网络上能快速复制的内容、软件,没有边际成本,也很难产生边际收入。这种形态通常需要通过大流量来变现,但是在教育行业要通过广告变现有困难。所以一般来说,很多产品形态都还处于亏损区中。

产品的变现能力,通常跟学习效果有关。一对一能够提供较好的学习效果,那为什么还需要烧钱?教育行业有两个重要的成本,一个是获客成本,另一个叫运营成本。从获客成本看,一般来说工具型产品的获客成本非常低,它必须通过渠道能力,或者通过产品内容快速积累大量客户,所以它的运营成本低、变现成本也低。而一对一获客成本很高,运营成本也很高,会产生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也就是做得越大,复杂度越高,成本越高。而一对多小班制,通过精准匹配的算法,能同时兼顾运营成本和利润,是更理想的产品形态。

未来教育的四大趋势

趋势一:工具型、互动型产品完美结合

工具型产品用户规模大,但是学习效果有限、变现能力弱;互动式产品学习效果好、变现能力强,但获客成本高。未来,这两个类型的公司将会有所结合,一方面弥补工具型产品变现能力弱的缺点,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互动式产品获客成本高的弊端。

趋势二:一对一不可持续,小班课将成主流

资本寒冬来临,不少在线一对一品牌入不敷出,甚至已经暴雷。而行业的同质性、竞争性很高,老师的成本占比非常高。即便一对一的单价比较高,但整体规模不经济,商业可持续性低。而在线大班课人数多、难互动,不能弥补线下大班的不足,且竞争门槛低。

未来行业会走向中庸之道,3-5人的在线小班课,凭借个性化、规模化、高性价比的优势,将成为市场主流。缺点就是技术门槛比较高,而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也将建立起竞争者难以攻破的壁垒。

iTutorGroup设置了一对一课程、一对3-5小班课,以及一对一两百的大课堂。数据显示,在自主选择之下,75%的用户选择了在线小班课,15%的用户选择了在线一对一,10%的用户选择了在线大班课。

趋势三:AI普及化

未来,AI 将在教育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宏观上,AI将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成长路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为用户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比如,三个小朋友同样要到哈佛念书,他们的学习路径将会各不相同。微观上,AI将在课前为用户匹配更合适的老师、教材,并提供课中支持,帮助老师准确了解孩子的上课情况,还能利用课后反馈信息,优化下堂课的设计等。

所以,人类老师将不再主导未来的教育,而是AI跟人类老师各司其职。但人类老师不会被AI取代,因为在教育领域,“教”和“育”截然不同,教知识的部分可以由AI取代,但育人的部分还是人类老师做得更好。

趋势四:老师碎片化

随着时间和知识碎片化的加剧,未来老师的能力也将走向碎片化。老师的碎片化,代表学生不再需要一个全能的老师。当老师的技能呈现碎片化特征时,每一个知识点都会出现专家,不再是代数、几何全部都会才能成为一名数学老师,他只要专精一个单元,甚至到最后可能是专精某一道题,每一次解这道题都由特定的老师来负责,他一定能把这道题讲得最透彻、最有效果。

老师技能的碎片化将带来老师的专家化,在AI的帮助下,碎片化、专家化的师资能够集合在一起进行系统教学,教学效果甚至比全能老师更好。而训练一名专家化的老师比训练一名全能的老师成本更低,但教学服务的品质却变高了。当成为老师的门槛降低,老师的资源就会变得更多,到那时,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公平且高质量的教育。

基于四大趋势的推动,教育行业将会发生很多变化。首先,偏远地区都能享受到公平教育,也就是四五线城市可以享受到一线城市的教育品质;其次,教育将深度个性化,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做到千人千面的教学;最后,老师技能碎片化后,人人可为师。最终,教育将真正实现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愿景。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