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咋突围?要学会借三种“力”-蜗牛派

大学生创业咋突围?要学会借三种“力”

  成功和失败是整个创业生态链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有人成功,就一定会有人失败。

  虽然在创业世界中,失败被认为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但是没有人想要失败。为了增加大学生创业突围可能性,记者从相关创业数据和相关创业政策,以及投资人、成功创业者和创业导师等多个角度出发,试图为创业者们找到一些建议。

  自由自在系大学生创业首要原因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有近九成大学生考虑过创业,26%的在校大学生有较强的创业意愿,与2016年相比,上升了8个百分点,其中有3.8%的学生表示一定要创业。

  在创业动机上,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追求“自由自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占比31%。有18%的大学生创业是想“实现个人理想”,26%的大学生是抱着“赚钱”的目的开始创业。

  “创业开店在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能做其他事情,我对这样的工作、生活状态挺满意。”去年毕业的周瑶在重庆大学城熙街开了一家服装店,店铺营业时间随着学生放假而定,每年有近4个月的空档期,目前店铺每月利润略高于大学生就业者平均水平。

  自由自在创业的还有“囧游部落”创始人杨世豪,他表示,因为目标客户全是大学生,所以在大学生旅游淡季的时候不能成团出行,“囧游部落”一般就全员放假或者帮其他旅行社代销。“能工作赚钱维持生活,还有几个月淡季可以休息,这成了公司成员的福利,也是吸引新员工的法宝。”

  我市在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1657个

  近年来,高校毕业人数屡屡创下历史新高,从2011年的660万人,到2017年的795万人,今年更是预计达到820万人。

  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高校学子选择了创业这条路。据麦可思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届大学生毕业即创业比例占毕业总人数比例的1.6%,到2017届上升到3.0%,超过了20万人。

  目前,各级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力图通过与高校、社会建立有效机制,引导大学生创新,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

  以重庆为例,为加大扶持大学生群体创业,重庆市实施了多项政策:一是出台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园区)认定和管理办法,基地最高可获得200万元奖补资金;二是向高校毕业生等10类群体发放个人最高1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200万元的贴息贷款;三是实施“泛海扬帆——重庆大学生创业行动”;四是建设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人才测评、创业培训、创业扶持、信贷融资等“一站式”服务;五是开展创业培训。

  记者了解到,在政策加持下,目前我市已有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12家,其中重庆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被评为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市当前在孵化项目共4958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占33.4%,有1657个。另外,我市还发放创业贷款8300万元,并发放资助金2015万元资助了715个项目。

  多重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了创业意愿,多方扶持,助推大学生创业。

  支招

  成功者说:想办法补上问题环节也许就能活

  作为中国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科大讯飞是中国高科技创业公司成功孵化的代表性企业,是当下中国人工智能概念股的龙头企业。

  在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看来,创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热爱的事业首先要有长期心态。他表示,任何新技术,都有一个基本的趋势图,从概念导入到成功的商业模式探索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创业者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投资人,要面对现实,快速调整商业模式。”他指出,创业者千万不要因为某一个时期的痛苦或者收入没有到达,就放弃,而应该打开整个产业链,看看到底是技术市场管理还是商业模式哪个环节有问题,想办法把这个环节补上,或许就活过来了。

  在管理上,刘庆峰称,技术是核心,人才是核心中的核心。科大讯飞自2008年上市以来,公司总监以上的30个核心成员没有一个离职,人才总流失率每年不到1%。刘庆峰说,留住人才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公司发展的成果,例如通过期权计划惠及多位员工。

  另外,他指出,创业者还要有战略耐性。“很多创业者都以为今天创业,明后天就可以挣大钱,拿到融资,然后迅速上市,其实这是很难的事情。”刘庆峰说,创业路上,不妨做好心理准备,顶住压力,随机应变,踏踏实实地做产业,期待“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刻。

  投资人说:通过自己的性格选择合适创业路

  “创业成功的人,基本上都是充电时间短,能量值特别高的人。”重庆博恩科技集团是涉猎互联网金融投资的知名企业,该集团董事长熊新翔认为,创业者需要身体基础,如果一天睡五六个小时依然精力充沛、思路清晰,那就赢得了时间。

  其次,创业者要有“要性”。当做某件事时,能感受到快乐和满足,那就是“要性”,就能支撑创业者走下去、走很远。在创业者需要的能力上,熊新翔认为创业者首先应拥有强大的学习力。“所有能力都是可以学习的,如果创业者学习力不行,那他们应该尽可能做原来经历过的行业,并慎重探索未知的行业。”熊新翔说。

  同时,熊新翔表示,胸怀和格局是创业领军人需要具备的条件之一,企业做大的每一步都伴着“扩胸运动”。企业早期肯定是跟气味相投的人一起努力。当企业发展了,就会迎来许多考验,但一定要记住,胸怀无限扩张,才能宠辱不惊、气定神闲,企业的发展,才不会锁死在领军人的格局上。

  对于大多数创业者而言,他们在选择创业方向时往往忽视了性格。熊新翔表示,创业者应该重视自己的性格,仔细思考自己的性格到底是适合稳健发展,还是适合大胆突破创新。在创业前,各位创业者可以通过对自己性格的思考,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创业路。

  最后,熊新翔告诫创业者们:“做企业家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否则做大了,德不配位,必有灾祸。一个领军者的品格底色,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决定了企业的路径和生死。”

  专家说:确保产品与市场匹配 一定要借力政策扶持

  创业公司的失败率是非常高的,根据哈佛商学院高级讲师Shikhar Ghosh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个数字可能接近75%,而在失败原因上,首当其冲的是“没有市场需求”。

  “在创业过程中,确保产品与市场相匹配是至关重要的。”创业导师、重庆空港创业孵化基地管委会主任王宏义告诉记者,有的创业者可能找到了一种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的方法,但没有找到最刚需的点,这有可能是市场调研不充分导致的。

  这种情况下,创业者要学会借力。王宏义认为,借力有三种,借人力、借政策、借智慧。

  在借人力上,针对许多创业者市场敏感度不高的情况,他建议,一是创业者要多和各行各业的创业者接触,加强互动,以获取更多关于市场的信息;二是创业者创业前必须了解行业变化,可以采取去与创业项目相似的公司实习,获取经验;三是有时间尽量多参加创业活动,通过看别人的项目,看专家对别人的点评,反思自己的项目。

  在借力政策上,他指出,许多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政策,觉得没必要申请,这样的习惯并不好,政策补贴积少成多,能够降低初创企业的资金压力。“政策也反映了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和大的格局,创业者不要闭门造车,必须抬头看路。”

  王宏义在孵化项目期间,发现创业者最容易忽视的是人社局的相关政策,其中主要是就业补贴方面的政策,比如大学生就业创业补贴、一次性就业创业补助、“4050”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等。在企业补贴上,还有科委的创新创业券,它以卡、电子货币、记账等形式发放给企业,企业用其购买与科技创新相关的服务与技术。人社局还有创业担保贷款,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最高75万元的全额贴息贷款。

  王宏义表示,他也理解创业者时间不够用的处境,当自己没有时间熟悉政策、申请政策时,也可关注所在孵化器、众创空间的服务群,以及科委、工商、人社局等部门的公众号,第一时间获悉创新创业政策。

  此外,王宏义认为创业者“借智慧”应加强宏观方面知识的学习,多和学术界的专家、教授接触,拓展思想领域,提高自身格局。

(责任编辑:罗晓燕)

分享到:更多 ()
Copyright © 2015-2024 woniupai.net 蜗牛派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16507号-1 | 本站内容采用创作共用版权 CC BY-NC-ND/2.5/CN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