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离开家乡和亲人在大城市奋斗,“空巢青年”这一群体大规模形成,并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空巢青年”指的是远离父母及亲人独自一人居住,年龄介于20岁至39岁之间的年轻人,“独居”是他们区别于其他青年群体最显著的特征。
最让“空巢青年”感到压力的三个问题
“空巢青年”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满意吗?这是我们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在对“空巢”和非“空巢青年”进行分析后发现,“空巢”与非“空巢青年”对生活均较满意,且满意度差异不大,然而在生活压力方面,非“空巢青年”的压力比“空巢青年”明显还要更高。
选择“空巢”最主要的原因
在“空巢青年”样本中,几乎绝大多数的受访者都是主动选择独居的(92.3%)。近一半的人因“想有自己的隐私空间”而选择独居(47.5%),女性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占比达到53.7%。有39.2%的人因为“自己的生活作息和别人不同,不想受到他人影响”而独居,选择“一个人生活很方便”和“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单纯地想体验独自生活”的“空巢青年”分别占比33.5%和32.2%。相较而言,被动选择独居的受访者中,有更多的人是因为“合租的朋友、同事搬走了,只能选择独居”。
“空巢青年”最关注的问题
基于先前的研究,我们列出了11个“空巢青年”可能关注的问题(安全的社会环境、受人尊敬、舒适的居住环境、可靠的社会保障、稳定的工作、优美的生活环境、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丰富的文化生活、民主、公平正义、满意的收入),并让“空巢青年”根据每个选项的重要性和对未来提升的期待程度分别进行打分(满分为5分)。结果显示,“空巢青年”认为最为重要的三个内容为“安全的社会环境”(4.23分)、“满意的收入”(4.22分)和“稳定的工作”(4.21分),而“民主”(4.07分)“受人尊敬”(4.07分)和“丰富的文化生活”(4.05分)得分则相对较低。
从调查结果来看,“空巢青年”的社会关系比其他群体更为疏远。当问及“您有多少关系亲密、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时,回答“一个也没有”和“1-2个”的“空巢青年”占比59.7%,高于非“空巢青年”6个百分点。在遇到烦恼时,“空巢青年”向他人求助的频率也比非“空巢青年”低一些。
非“空巢青年”反而更孤独
“空巢青年”与非“空巢青年”在心理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空巢青年”自尊得分和个人主义得分要高于非“空巢青年”,安全感分数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
52.3%的“空巢青年”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
调查结果显示,“空巢青年”对未来充满希望,有20.1%的“空巢青年”表示对未来非常有信心,表示比较有信心占比37.8%。当问及“对未来是否有计划”时,有52.3%的“空巢青年”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明显高于非“空巢青年”的比例(30.4%),仅有1.6%的“空巢青年”表示对未来没有规划。
“空巢青年”的婚恋观更为自由开放
“空巢青年”不同的生活选择与其特殊的社会关系使婚恋观念与婚恋行为深受其生活方式的影响,显现出了一系列的新变化与新特征。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父母反对您的结婚对象时,您会怎么做?”有61.9%的“空巢青年”会选择“坚持自己的选择”,相较而言,非“空巢青年”中这一选项的比例为51.3%。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空巢”生活已经变成了很多人的第一选择。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相似的结论,有78.3%的受访者认为“空巢”人数会越来越多,认为“空巢”人数会变少的仅占13.5%。人们对“空巢”人数越来越多这一现象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分歧,有47.4%的受访者认为“空巢”群体的日益庞大“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另有41.4%的受访者对“空巢”的看法相对消极,他们认为“空巢”者越来越多意味着“人们越来越不爱与他人接触”。
